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顺铂(cisplatin,CDDP)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可能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顺铂制备小鼠AKI模型。1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组),AKI模型组(C组)和吡格列酮治疗组(C+P组)。C组和C+P组按25mg/kg给予顺铂处理。C+P组在顺铂注射前3d,连续三天给予吡格列酮灌胃。CT组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顺铂或盐水处理72h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肾脏标本。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PAS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同时通过Westernblot检测炎症指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结果与CT组相比,CDDP诱导C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蛋白管型形成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同时炎症指标iNOS表达上调。与C组相比,C+P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iNOS表达下调。结论PPAR-7激动剂吡格列酮可通过抑制iNOS削弱炎症反应从而减轻顺铂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2.
张炯  张颖  江潮  杨娟  余冲  肖芳  兰小勤  裴广畅  李月强  李俊华 《医药导报》2013,32(12):1535-1538
摘要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激动药地塞米松(DEX)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8只雄性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 3组(n= 6),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I)组、地塞米松预处理(DEX)组.SHAM组和IRI组缺血前1 h给予0.9%氯化钠溶液(4 mg.kg-1,腹腔注射),DEX组缺血前1 h给予地塞米松(4 mg.kg-1,腹腔注射),IRI组和DEX组血管夹夹闭左肾动脉,置于32 ℃温箱后1 h松开血管夹,去除右肾.SHAM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左肾动脉.再灌注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肾脏标本.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PAS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PCR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干扰素(IFN-γ).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I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肾脏内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坏死、蛋白管型形成明显,还可观察到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PCR显示MCP-1,IFN-γ明显上调.与IRI组相比,DEX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明显下降,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MCP-1、IFN-γ表达降低.结论 GR激动药DEX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研究肾脏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对小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VEGFR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即分为5组:假手术组( Sham组)﹑缺血再灌注0﹑6、12﹑24 h组( IR 0 h组﹑IR 6 h组﹑IR 12 h组﹑IR 24 h组),每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用无创性动脉夹夹闭左侧肾带,置于32℃温箱后1 h松开血管夹,随后切除右肾。 Sham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左侧肾蒂。再灌注0﹑6﹑12﹑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肾脏及小鼠外周血标本。测定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 PAS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 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较,再灌注0 h时小鼠血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升高,但缺血再灌注6﹑12﹑24 h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呈显著性上升。 IR各组肾组织病理损伤也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坏死,蛋白管型形成,刷状缘脱落。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进展, VEGFR-3蛋白表达量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VEGFR3主要分布在肾脏皮质髓质交界处的肾小管。结论 VEGFR3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表达量上升,且表达部位主要分布于肾脏皮髓质交界处的肾小管,因此VEGFR3可能参与调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头金蝇在自然条件下的发育规律,探讨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方法对大头金蝇在自然条件下的发育速度及有效积温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确立了Y1=0.430 8+0.237 1X,Y2=75.684 6-1.444 7X 2个有效积温与蛆长和蛹体质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用积温法建立起的大头金蝇发育数学模型可应用在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影响,及VEGF-C对TNF-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加入不同浓度的TNF-α作用不同时间,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EGF-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不同浓度TNF-α与放线菌素D(ActD)刺激细胞24 h,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再加入不同浓度的VEGF-C,观察其对凋亡的抑制情况.结果 TNF-α促进NRK52E细胞VEGF-C的表达,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TNF-α(加入ActD 30ng/ml)促进细胞凋亡,凋亡率随TNF-α浓度增高而增加.VEGF-C能够抑制凋亡,50 ng/ml时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100 ng/ml时抑制作用最强.结论 VEGF-C对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大鼠肾脏纤维化组织中CIP4(Cdc42-interacting protein 4)的表达和分布,以及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间质细胞转分化(EMT)模型中,CIP4与β连环素(β-catenin)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 体内实验用SD大鼠5/6肾切除法建立肾纤维化模型,根据Masson染色结果观察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IP4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的表达和分布.体外实验用HK-2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使用TGF-β1(10 μg/L)刺激72 h建立EMT模型.Western印迹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变化,同时检测CIP4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CIP4和β-catenin在两组细胞中的共定位关系;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CIP4和3-catenin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用脂质体2000将质粒pcDNA4.0-CIP4瞬时转染至HK-2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高表达CIP4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以及高表达CIP4与TGF-β1刺激对β-catenin入核的影响.结果 体内实验,CIP4在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组大鼠肾组织中都有表达,在纤维化的肾脏组织中表达上调,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中,且在上皮细胞侧基底膜处聚集.体外实验,与对照组相比,EMT模型组HK-2细胞CIP4和α-SMA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8倍和2.5倍,同时E-cadherin表达量减少(均P<0.05),β-catenin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对照组CIP4与β-catenin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且在细胞膜上存在部分共定位;模型组中,CIP4与β-catenin在细胞膜上分布减少,细胞核内表达增多,细胞核内存在部分共定位现象.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在以上两组细胞中,CIP4和β-catenin均存在相互作用.单独转染CIP4目的基因质粒的HK-2细胞中,CIP4与α-SMA表达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3.5倍与1.7倍,并伴有E-cadherin表达下降(均P<0.05),与单独TGF-β1刺激相似;高表达CIP4与TGF-βl刺激均可上调β-catenin在核蛋白中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2.0倍和2.5倍(P<0.05).结论 CIP4在5/6肾切除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侧基底膜处,其与β-catenin有部分共定位,且存在相互作用,提示CIP4可能通过促进β-catenin入核,参与EMT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C57BL/6小鼠用无创性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置于32℃温箱后1h松开血管夹,取出右肾。Sham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左肾动脉。再灌注0,6,12,24,48h后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及肾脏标本。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观察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24h组(IR24h组)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ham组和IR24h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在肾脏的表达及分布,连续切片检测VEGF-C与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共定位。Westernblot检测缺血后不同灌注时间VEGF-C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Cr和BUN水平上升,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肾功能损伤逐渐加重,再灌注24h时肾功能损伤最明显,再灌注48h时肾功能已经有部分恢复。与Sham组比较,缺血再灌注24h肾脏组织肾小管管腔扩张,内有管型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空泡变性,刷状缘坏死脱落,并且伴有炎性细胞侵润,而肾小球未见明显病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缺血再灌注24h肾脏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均明显增加,二者存在着共定位现象,且主要表达在肾脏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部的肾小管。Westernblot结果显示随着缺血后再灌注时间的延长,VEGF-C的表达增加。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存在肾脏VEGF-C的表达上升,且与其受体VEGFR-3的表达增加呈共定位,推测VEGF-C可能参与了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研究胆绿素还原酶(BVR)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其与血管分布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5/6肾纤维化(5/6Nx)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技术明确BVR在纤维化肾组织中的分布及其与血管分布的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5/6Nx与Sham组BVR表达情况.结果 BVR主要在肾小管表达,肾小球表达较少;纤维化肾组织中血管分布较Sham组明显减少,血管损毁明显,而BVR的表达亦与血管分布相关,表现为血管分布少甚至没有的区域BVR的表达明显较血管分布密集的区域增强.结论 BVR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并不是均匀的,肾脏纤维化时血管损毁,BVR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骨架调节蛋白CIP4(Cdc42 interacting protein 4)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并探讨其产生的机制。 方法 10 ?滋g/L TGF-β1刺激72 h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E-cadherin和α-SMA蛋白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根据GenBank人CIP4的完全cDNA序列,设计1条特异性干扰CIP4表达的RNA片段(CIP4-siRNA)和含野生型CIP4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CIP4),利用lipofactamine 2000将其转染HK-2细胞。Western 印迹法检测对照组、TGF-β1刺激组、CIP4-siRNA转染组、pcDNA3.1-CIP4转染组细胞内CIP4、E-cadherin和α-SMA蛋白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E-cadherin和α-SMA蛋白的分布改变;用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 1 μmol/L干预TGF-β1刺激的HK-2细胞48 h,Western 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和干预组CIP4表达的变化。 结果 TGF-β1干预后HK-2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 < 0.05),细胞形态由典型的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变,表明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EMT模型成功。CIP4-siRNA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表达CIP4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 < 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部分逆转了上述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pcDNA3.1-hCIP4转染使CIP4高表达后,HK-2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 < 0.05),诱导了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用渥曼青霉素干预TGF-β1刺激的HK-2细胞48 h,CIP4可能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 结论 TGF-β1通过PI3K-Akt途径上调CIP4表达,CIP4可能进一步参与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rbin在肾脏间质纤维化中表达量的变化及上调Erb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SD大鼠5/6肾切除法建立肾纤维化动物模型,收集并检测各组血清中Scr、BUN水平;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检测Erbin的分布与表达。 体外实验采用TGF-β1(10 μg/L)刺激NRK52E细胞72 h建立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细胞模型;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RT-PCR及Western 印迹法检测Erbin的表达变化。用脂质体2000将质粒 Prk5-myc-Erbin瞬时转染至NRK52E细胞,Western印迹法观察上调Erbin表达后对上述各种指标的影响。 结果 (1)假手术组大鼠肾功能正常[Scr(33.96±7.28) μmol/L、BUN(8.11±2.55) mmol/L],Masson染色未见肾间质纤维化,Erbin在肾小管表达较少;模型组大鼠Scr [(140.52±61.11) μmol/L]、BUN[(34.23±7.66) mmol/L] 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 < 0.05),肾间质可见明显纤维化,Erbin 在肾小管表达也明显增加,是假手术组的2.9倍(P < 0.01)。(2)正常NRK52E 细胞表达E-cadherin,少量表达Erbin和α-SMA。TGF-β1刺激后,NRK52E细胞E-cadherin表达显著减少,Erbin和α-SMA则表达增加(均P < 0.05);而转染质粒Prk5-myc-Erbin可逆转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并可抑制α-SMA表达上调(均P < 0.05)。 结论 Erbin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表达增加,上调Erbin表达可抑制TGF-β1诱导NRK52E发生EMT, 提示Erbin在肾脏纤维化中可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