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出血性肠炎与大肠杆菌O_(157)∶H_7李俊华,刘宗恩(湖南省卫生防疫站410005)自1982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和密执安州报道两起由大肠杆菌(E.coli)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流行以来[1],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有此类病例的发生和流行,为...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国内外对某些样本,不仅做细菌的分离培养同时进行菌数测定,这不仅能指示样本中是否有被检菌,并可指示被检菌的数量。目前采用的方法:有选择性增菌分离计数法与平板表面直接涂抹检查法。我们在检验本地区污水中沙门氏菌时发现阳性率为百分之百,并将其中28份样本试验性采用水源水大肠菌群测定法做了沙门氏菌菌数测定,现将方法与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
我院收治一例老年女性韩—薛—柯氏病(HSC)患者,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刘×,女性,54岁,住院号13492,主因耳后部肿胀三年,双耳道肉芽肿,左耳溢脓4个月,于1983年9月2日收住院。1976年患者无任何诱因突发烦渴多饮,每天饮水约8000毫升,尿次尿量增多。1980年无意中发现头顶左侧有一核桃大小肿物,逐渐增大,质地由硬变软,伴牙齿松动,口腔粘膜溃疡。继  相似文献   
65.
66.
张炯  张颖  江潮  杨娟  余冲  肖芳  兰小勤  裴广畅  李月强  李俊华 《医药导报》2013,32(12):1535-1538
摘要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激动药地塞米松(DEX)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8只雄性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 3组(n= 6),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I)组、地塞米松预处理(DEX)组.SHAM组和IRI组缺血前1 h给予0.9%氯化钠溶液(4 mg.kg-1,腹腔注射),DEX组缺血前1 h给予地塞米松(4 mg.kg-1,腹腔注射),IRI组和DEX组血管夹夹闭左肾动脉,置于32 ℃温箱后1 h松开血管夹,去除右肾.SHAM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左肾动脉.再灌注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肾脏标本.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PAS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PCR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干扰素(IFN-γ).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I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肾脏内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坏死、蛋白管型形成明显,还可观察到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PCR显示MCP-1,IFN-γ明显上调.与IRI组相比,DEX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明显下降,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MCP-1、IFN-γ表达降低.结论 GR激动药DEX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7.
405例5~14岁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5~14岁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成人的差别,以及学龄儿童(7~14岁)与学龄前儿童(5~6岁)ALP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FCC)推荐的对硝基苯磷酸盐速率法,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学龄前儿童203例ALP平均值230.8±60.0U·L-1;学龄儿童202例ALP平均值222.3±121.9U·L-1;健康成人296例ALP平均78.3±21.7U·L-1,经两两配对t检验,3组之间均为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童ALP活性显著高于成人;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ALP平均值比较接近,但后者离散度更大。  相似文献   
68.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其诊治方法进展很快,通过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曲张静脉微创刨吸术及各种静脉瓣膜修复手术,获得很好的疗效,明显减少了手术创伤及并发症。作者1995年1月至2003年6月采用了交通支及静脉分段结扎的方法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154例,与同期的静脉剥脱法126例比较,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局部复发率低的优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山西省太原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经济负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西省太原地区住院乙肝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利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西省太原地区乙肝患者本次住院人均疾病直接费用为(22527.18±21755.36)元,间接费用为(2250.64±2173.39)元,总费用为(24777.82±23171.55)元。年龄、户籍、职业、医疗保障和住院天数分别对各项费用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非常重,应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疾病诊治能力,将乙肝抗病毒药物更多地纳入医疗保障中,以降低乙肝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0.
人体少见部位包虫病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体少见部位包虫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少见部位包虫病的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囊型包虫病,腹腔包虫21例,心脏包虫1例,肾脏包虫4例,脾脏包虫5例,胫骨包虫1例,髂骨包虫3例,其中合并肝包虫19例、肺包虫4例。囊型包虫病在CT上因病程和病理的不同可表现为单囊型、多子囊型、钙化等;骨包虫CT表现为病骨呈类多房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及周围包囊性病灶,内可见子囊及小碎骨片。结论:少见部位包虫病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表现,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