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扁鹊是医学史上第一个被列入史传的医学家,司马迁称他是中医学开宗明义的大师。然而,近代以来对于他的生活年代却众说纷纭,对于扁鹊诊赵简子的历史真实性多持否定态度,甚至割裂扁鹊形象,说他是传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寓言。笔者认为扁鹊是一个可考、可证的古代医学家:扁鹊诊赵简子,是附载于《赵史》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真实过程;扁鹊诊赵简子所反映的医学成就,至今仍有值得我们珍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扁鹊生活于春秋战国之际,他的著作在汉代还广泛流行于世,他在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脉气出入循环学说,并通过对脉气循环速度的细精推导,阐发了损至脉的病理意义,《灵枢》《素问》《难经》皆传其学而有所发展。扁鹊还阐发了络脉学说,并发现了俞穴,这些突出贡献为以脏腑经络为基本理论的中医学的形成奠立了基础。司马迁考证后认为“扁鹊言医,为方者宗”,“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的论断,是完全可信的,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3.
曹东义 《现代养生》2014,(15):59-61
秦皇岛因秦始皇而得名,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祭祀天地众神和入海求仙,也是秦始皇为巩固全国统一的一项措施。秦始皇入海求仙的史事秦得天下,与以往的改朝换代一样,也面临着在法理层面"合法性"的考验。商汤灭桀,武王伐纣,都是替天行道,讨伐有罪,"顺乎天而应乎民"。《诗经》说:"周虽旧邦,天命维新。"又说,"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相似文献   
4.
曹东义 《现代养生》2014,(17):52-54
养生来源于农业文明,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药,后世的《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三品,也是出于养生保健的需要,上品上药,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主养命。中品养性,下品治病。  相似文献   
5.
中医在诊治传染病时,曾经先后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有热病、伤寒、瘟疫、温病等不同的学派,互相争鸣,至今未能统一,中医学院的教材仍然把伤寒与温病说成是互相对立的两大学派,伤寒与温病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类疾病.邓铁涛教授(邓老)指出,伤寒与温病都是针对传染病的中医理论,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应是逐渐融合为统一的热病.  相似文献   
6.
中医原始创新与"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约瑟博士热心中国的科学技术史,最早是从对中医的了解开始的。技术孕育于思想,既然中国古代的技术很发达,科技思想也必定是很先进的。就中医来说,免疫思想孕育的人痘技术,是人类战胜传染病的原始创新。中医的原始创新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发扬、创新。  相似文献   
7.
曹东义教授认为围绝经期不寐的基本病机是肾亏为本、脏腑失调,从五脏相关论治,以补肾填精、疏肝解郁、清心安神为治疗围绝经期不寐的基本大法,常以药物治疗配合情志调摄,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疗效。该文主要介绍曹东义教授从五脏相关论治围绝经期不寐经验,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8.
中医浊毒证的两个基本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浊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它具有浊与毒的特性。浊毒是自然生理物质发生"浊化"、"毒化"而形成的,是对人体健康许多有害因素的总称。自然物质之所以在体内发生"浊毒化",是与人体的代谢状态紧密相关的。中医治疗过程的"化浊毒",就是要把浊毒化的病理产物,通过解毒化浊,使其重新回归到生理状态,参与到人体的代谢之中去。  相似文献   
9.
<正>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武器,绝大部分原产于我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药的作用原理,皆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性味归经等进行论述,中医学者彼此互相交流,也没有多少障碍。炎帝神农的《本草经》,张仲景的《伤寒杂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与谋."可见"相与谋"者"道相同",或者"道相近".为治病牧人、养生保健而奋斗的中医同道,由于闻道有先后,行道有远近,而区分成大师与学童、卓越与平凡的种种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