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建立基于PCR技术的过敏原牡蛎成分快速检测方法,结合溶解曲线及特异的Tm值与Ct值,用于不同产品的牡蛎成分检测。方法:根据NCBI上的牡蛎线粒体序列,通过DNA Star等软件设计引物,分别采用普通PCR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PCR的方法建立食品过敏原牡蛎成分的检测方法,对十种牡蛎阳性样品和二十余种阴性样品进行实验,并且对几种牡蛎相关食品进行检测。结果: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含牡蛎成分0.1%的样品,其中荧光PCR的灵敏度达到0.01 ng/μL,特征峰的Tm温度为80.08 ℃,能够检测出牡蛎相关食品中的牡蛎成分。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操作安全方便、成本较低、特异、灵敏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对于收集到的食品相关产品以及保健品中牡蛎粉的检出率为100%,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牡蛎成分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CTAB法、SDS法及试剂盒法分别提取木瓜果皮、果肉、种籽DNA的效果, 以提高转基因木瓜的检测准确率。方法 对转基因木瓜内源基因Papain及外源基因NPTII、CP进行普通PCR, 同时对基因表达零件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进行荧光PCR, 以检测提取DNA的质量。结果 分析电泳产物发现, SDS法提取木瓜种籽样品的DNA未能适合普通PCR检测的要求, 其他方法均能满足普通PCR要求。荧光PCR结果显示, 3种方法提取的DNA都满足荧光扩增要求。结论 比较3种提取方法及3种木瓜材料, 发现用CTAB法或SDS法以果皮为材料提取DNA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牡蛎成分。方法根据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牡蛎线粒体序列,通过Primer Explorer version 5.0软件设计引物并筛选出LAMP特异性扩增引物。并进一步对反应体系优化,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稳定性进行验证。对10种牡蛎阳性样品、14种阴性样品、4类牡蛎相关食品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出含牡蛎成分0.1%, DNA浓度为0.01 ng/μL的样品。在实验时间上大幅缩短,反应可在25~45 min内结束,并且可以在微量体系下完成,对于食品相关产品的检出率为10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特异性高、灵敏度好,适用于食品中过敏原牡蛎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统计方法客观评价定性能力验证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方法 使用荧光PCR法分别检测每组样品中牛、羊、鸭源性成分, 对阳性结果的Ct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评定样品的均匀性。采用线性回归方法, 评定样品的稳定性。结果 F<F0.05(9,10)=3.02且P>0.05, 各组样品间无显著性差异, 样品是均匀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直线斜率无统计学差异, 即样品在检测期间保持稳定。结论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动物成分能力验证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 能够更科学地对能力验证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统计学推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获得资质的各实验室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能力。方法按照能力验证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样品制备、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发样检测、结果统计等,并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12家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活动并及时反馈了检测结果,其中10家实验室的所有结果都满意,满意率为83.3%; 2家实验室的6个项次初测结果不满意,占参加总数的16.7%。复测结果均满意。结论通过本次能力验证了解了这12家实验室具备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基本能力。通过外部的现场核查和样品检测可大大提升实验室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CRISPR/Cas12b的克罗诺杆菌属分子检测方法。方法:以克罗诺杆菌菌属特异性基因序列为候选区域,针对区域设计扩增引物和向导RNA靶向序列,对其进行条件优化、特异性检测、反应体系优化,并用人工污染样品对体系的灵敏度、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该方法的特异性很好,方法的灵敏度达0.01 ng/μL,在人工污染样品中可检测到初始菌量<10 CFU/g的样品,方法检出限<10 CFU/100 g。对市售的51份乳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传统国标方法一致。结论:建立的CRISPR/Cas12b方法可用于乳粉中克罗诺杆菌属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水培生菜在培育、运输、贮存各环节中微生物数据的动态变化,分析影响水培生菜微生物风险的环节因素。方法对水培生菜在培育过程、运输阶段和贮存阶段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指示菌数据进行跟踪,并于培育的第1周和第7周对其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水培生菜在培育过程中菌落总数lg平均值为6.52,标准差0.37,大肠菌群lg平均值为4.78,标准差0.61,霉菌lg平均值为4.01,标准差0.22,基本维持稳定;经常清洗运输工具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生菜贮存1 d后微生物指示菌数量显著增多(P0.05),冷藏贮存生菜有助于减缓微生物指示菌的增长;在第1周和第7周均未对水培生菜检出致病菌。结论水培生菜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控制种植环境,微生物污染风险较小。后续的运输环节和储存条件需要严格控制,以降低蔬菜中微生物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