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实验室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包头市东河区196例中、老年干部、知识分子健康检查郭和平,王兴华关键词:健康;检查我们对区同事业单位的中、老年干部和知识分子进行了全面检查,随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以便对各种慢性病和传染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1资料与方法区属各单位,包括区属文教知...  相似文献   
3.
4.
梯度胶电泳法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小密低密度脂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实用的小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测定方法,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中sdLDL和脂类成分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2%~1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梯度胶电泳和凝胶成象分析系统, 测定了105名冠心病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sdLDL、 血脂。结果 sdLDL>50%的检出率, 冠心病组为38.1%, 对照组为11.1%(P<0.01);sdLDL增多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2.43±1.22) mmol/L明显高于sdLDL正常者(1.46±0.64) mmol/L, P<0.01。结论 sdLDL与冠心病发生发展有关, 且与甘油三酯关系密切;sdLDL测定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卡维地洛对8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 87例CHF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卡维地洛组 ,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卡维地洛组在常规基础上按双周剂量递增方案加用卡维地洛口服 ,目标剂量2 5mg ,bid ,治疗 6mo。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及心功能 ,以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CHF病人上述细胞因子均高于健康组 (P <0 .0 1) ,治疗 6mo后卡维地洛组TNF α和IL 6降低 ,治疗前后分别为(4 6±s 18)和 (31± 15 )ng·L- 1,(35± 13)和 (15± 9)ng·L- 1,IL 10升高 ,分别为 (15± 6 )和 (2 4± 7)ng·L- 1(P <0 .0 1) ,TNF α/IL 10降低 ,心功能改善(P <0 .0 1)。结论 :卡维地洛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增加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对CHF有益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自身抗体具有提高心肌细胞收缩频率的受体激动剂样作用,本研究观察该抗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44/p42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的影响,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AT1-受体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我们从16例ELISA检测抗AT1-受体阳性的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提取纯化了免疫球蛋白,用Western等方法检测抗体对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结果发现抗AT1抗体可诱导平滑肌细胞p44/p42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的表达,与血管紧张素Ⅱ相似,并且这一效应可被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抑制.结论P44/p42 MAP激酶是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厚的重要信号分子,抗AT1-受体抗体通过受体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p44/p42 MAP激酶的表达,提示抗AT1-受体抗体具有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厚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5~1991年采用Omnipague水溶性造影剂行腰椎管造影254例,19例出现了腰4、5或腰5骶1神经根球囊状改变。现将成因及临床意义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11例,女8例;年龄27~54岁;病史5个月至14年。间歇跛行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过程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的激活与核转位。方法 本文采用Western印迹、非同位素凝胶电泳(EMSA)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AngⅡ刺激大鼠主动脉VSMC前后,细胞中STAT1的活化状态与定位。结果 VSMC经AngⅡ干预后,胞内磷酸化的STAT1(P-STAT1)蛋白表达增加(P〈0.01),达峰后随时间梯度逐渐下降,AngⅡ干预15min后检测到胞核内有蛋白.DNA复合物形成。这一反应可被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阻滞剂Losartan以及Jak2抑制剂AC-490抑制(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显示AngⅡ干预后P-STAT1主要在胞核内表达。结论AngⅡ可以通过和AT1受体结合,激活Jak/STAT通路,在AngⅡ介导的大鼠VSMC增殖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人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观察体外尼古丁对DC功能的作用以及11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与45例ACS者(ACS组)发病时及戒烟后DC的功能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 CD86的表达;混合淋巴反应检测DC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混合淋巴反应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时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致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多;DC CD86的表达与日吸烟量正相关(r=0.63,P<0.01);平均戒烟5个月后,DC功能接近正常;体外尼古丁亦能明显刺激DC的功能,呈浓度依赖性.结论:①ACS时DC明显激活;②戒烟后DC功能可迅速恢复;③尼古丁可能是ACS时DC激活的刺激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途径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组织瘤细胞-1(THP-1)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泡沫细胞,测定TNF-α与细胞胆固醇流出的时间、浓度关系.然后给予饱和浓度的TNF-α刺激,随机将泡沫细胞分成对照组、TNF-α组、对甲苯磺酰L-苯丙氨酸甲基甲酮(N-α-tosyl-L-phenylalanine chloromethy ketone,TPCK)组及TPCK+TNF-α组,以RT-PCR法、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的表达.结果TNF-α抑制细胞胆固醇流出呈时间、浓度效应,在10.0 ng/ml时,TNF-α抑制胆固醇流出达到饱和效应.10.0 ng/ml TNF-α刺激后以时间依赖方式下调ABCA1表达.TPCK预孵育后可部分逆转TNF-α对ABCA1表达的下调.结论炎症因子TNF-α可通过抑制ABCA1的表达而减少细胞胆固醇的流出,核因子κB(NF-κB)激活抑制剂TPCK可逆转TNF-α的上述影响,提示TNF-α抑制ABCA1表达与NF-κB激活有关.TNF α/NF-κB信号途径可抑制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从而加重细胞内胆固醇的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