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45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目前公认肾上腺素能β1受体含量和环磷酸腺苷水平在心肌细胞处于低氧状态时会发生改变,然而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慢性低氧作用后能否表现与心肌细胞相同的特性还未知,故检测其β1受体mRNA表达及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活性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02/2007-04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研所实验室完成.①动物:清洁级成年昆明小鼠10只,新生1 d龄昆明小鼠40只,均购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成年小鼠麻醉后于肱骨及胫骨骨折处吸取适量骨髓,加入含15%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G、80 U/mL链霉素的IMDM培养基,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新生鼠处死迅速取心脏,用Ⅱ型胶原酶消化离心,将生长较好的第1、2代心肌细胞制成1×109 L-1细胞裂解液,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诱导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立2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IMDM培养基,实验组加入IMDM培养基和心肌细胞裂解液,隔天换液.继续培养1周后又分为4个亚组:常氧组,常氧不加药物作用72 h;低氧组,用1%氧浓度作用72 h;异丙肾上腺素组,用1×10-5mmol/L异丙肾上腺素作用72 h;低氧 异丙肾上腺素组,用1%低氧和1×10-5mmol/L异丙肾上腺素联合作用72 h.⑨实验评估:RT-PCR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β-受体mRNA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环磷酸腺苷的活性.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β1受体mRNA水平的表达:空白对照组不表达β1受体mRNA.作用72h后,常氧组表达β1受体mRNA,低氧组β1受体mRNA水平升高100%,异丙肾上腺素组、低氧 异丙肾上腺素组β1受体mRNA水平均降低40%.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环磷酸腺苷活件检测: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环磷酸腺苷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异丙肾上腺素组环磷酸腺苷活性下降35%(P<0.05);低氧 异丙肾上腺素组与异丙肾上腺素组水平相当(P>0.05).结论:①采用心肌细胞裂解液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β1受体.②单纯低氧作用可明显升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β1受体mRNA水平,环磷酸腺苷活性无变化.经异丙肾上腺素作用后,低氧环境无法显著改变β1受体mRNA水平和环磷酸腺苷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心外膜、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为临床选择移植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体外获取、培养大鼠骨髓MSCs。建立AMI模型,分别经心外膜、静脉移植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的MSCs。移植3周后超声测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右颈总动脉插管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免疫组化分析心肌内MSCs。结果:静脉移植组、心外膜移植组LVEF、FS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心外膜移植组比静脉移植组升高更明显(P<0.05)。静脉移植组、心外膜移植组左心室收缩压、压力变化上升及下降速率最大值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压降低,心外膜移植组的变化比静脉移植组更明显(P<0.05)。心外膜移植组梗死心肌内BrdU阳性的MSCs数多于静脉移植组。结论:经心外膜移植MSCs治疗AMI的效果优于静脉移植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靶向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为利用基因沉默技术从转录后水平进行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做准备。方法根据大鼠CTGF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shRNA寡核苷酸片段,退火形成双链并克隆进入载体pGenesil-1,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酶切证明构建的shRNA已插入载体,经测序证明与设计的相同。结论成功构建靶向大鼠CTGF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重组体,为质粒的筛选和进一步进行体内外心肌纤维化的RNA干扰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DNA酶Ⅰ(DNase 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质量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病变程度和临床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6年7月至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和临床表现,对112例冠心病(CHD)患者和57名正常人的血清DNase Ⅰ与hs-CRP质量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DNase Ⅰ在稳定型心绞痛组[(152.63±24.16)μg/L]与对照组[(159.62±20.51)μg/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组间、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组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与稳定型心绞痛组间的DNase 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hs-CRP在单支病变组[(5.81±3.59)mg/L]和多支病变组[(6.62±5.18)mg/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组间、不同临床分组间hs-CRP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DNase Ⅰ和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295,P<0.01).结论 联合检测DNase Ⅰ与hs-CRP质量浓度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病变程度和临床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胰岛素对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关系。方法:取新生的小牛胸主动脉,作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取4~6代培养细胞用于实验;应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30、300、3000mU/L)和NOS抑制剂——L-NAME干预培养过程,48h后取内皮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VEGF和一氧化氮合酶3(NOS3)的表达水平。结果:低浓度胰岛素(30、300mU/L)组内皮细胞VEGF和NOS3表达明显高于高浓度(3000mU/L)组(均P<0.01);胰岛素加L-NAME组VEGF和NOS3表达明显低于单纯胰岛素组(均P<0.05)。结论:低浓度胰岛素促进内皮细胞VEGF表达,高浓度胰岛素可抑制内皮细胞VEGF表达,其机制可能是不同浓度胰岛素促进或抑制NOS3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大鼠心室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重塑的影响以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共24只,随机分为未经治疗的糖尿病心肌病组(DCM)、曲美他嗪组(TMZ)、卡托普利(CAP)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Con t).16 w后评价各组的心功能改变,心室重塑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中TGF-β1蛋白以及mRNA表达.结果 ①DCM组出现了心肌病的特征,出现舒张功能减退,E/A比值下降,IVRT 缩短,-dp/dt max 下降,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增加,TGF-β1的免疫组化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和mRNA水平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TMZ和CAP干预组与D CM组相比,心脏重量指数下降(P<0.05),舒张功能改善,CVF减少,TGF-β1表达减少(P<0.01).结论曲美他嗪可增加心肌糖代谢,减轻糖尿病心肌胶原沉积,抑制心肌中TGF-β1的表达,减轻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85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未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患者对照组41例,和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试验组44例,测定其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试验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s-CRP、sCD40L、MMP-9水平显着低于未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该病进程。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A(Tashinone A)是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中提取出的脂溶性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扩张血管及保护心肌等功效。近期的膜片钳全细胞式记录方法观察到其磺化后的水溶性钠盐丹参酮-A磺酸钠(TSN)对心肌的L-型钙通道具有阻滞作用,但其在整体条件下对心肌电生理作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2003~2004年,我们采用单相动作电位(MAP),观察了整体条件下TSN对家兔右室MAP和有效不应期(ERP)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在整体条件下的心脏电生理作用特点及潜在的抗心律失常机制。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及分组选择健康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为模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心肌中的表达,探讨急性缺血缺氧刺激下VEGF和bFGF表达变化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 3d ,7d ,1 4d ,2 8d ,4 2d ,56d)。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VEGF和bFGF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内皮细胞,检测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实验组心肌梗死后VEGF和bFGF产生量迅速增加,梗死区VEGF和bFGF的表达在梗死后第7天达高峰,2 8天开始下降,4 2天和56天时表达明显下降,新生毛细血管密度与两者产生量成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期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能通过自身分泌VEGF和bFGF协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形成,从而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二者的表达在梗死后第7天达到最高峰,第2 8天时开始下降,为选择在表达消退期应用外源性VEGF和bFGF进行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