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51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1336篇
医药卫生   2606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1352篇
  2011年   1504篇
  2010年   1461篇
  2009年   1475篇
  2008年   1525篇
  2007年   1594篇
  2006年   1568篇
  2005年   1579篇
  2004年   1138篇
  2003年   980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807篇
  2000年   647篇
  1999年   729篇
  1998年   655篇
  1997年   829篇
  1996年   756篇
  1995年   694篇
  1994年   562篇
  1993年   408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血清乙肝病毒DNA煮沸抽提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血清HBVDNA抽提方法一煮沸抽提法,并将其应用于巢式PCR扩增。方法 选取16份CHB血清,分别应用直接煮沸法和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进行HBVDNA抽提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测定;并以煮沸法抽提样品为模板,进行HBVDNAP区部分片段巢式PCR扩增。结果 将上述两种抽提方法的荧光定量PCR结果取对数后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和配对样本I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定量PCR结果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696,P=0.003),且二者定量PCR结果无差异(P=0.663)。16份标本巢式PCR扩增均为阳性,PCR产物分子量大小与预期值相符。结论 直接煮沸法抽提HBVDNA,简便、快速、效果好,适用于HBV的科研和临床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92.
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从全基因水平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致病性的关系,建立血清标本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加酶切方法扩增及克隆HBV全基因组的新方法。方法设计了含SpeⅠ,SalⅠ及SapⅠ酶切点的引物,分别扩增1.15kb和2.05kb的单链及双链DNA区。经酶切及连接后获得HBV全基因克隆。结果用新建立的方法直接从少量血清中克隆了HBV全基因,转染HepG2细胞可表达抗原并有胞内复制。结论该法可用于对临床上HBV毒株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3.
乙型肝炎病毒在家庭内的传播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已成为目前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2003年,Balter、陈安海等[1,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胃液中HBsAg、HBeAg及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51.7%、12.1%和34.4%,而部分血清HB-sAg、HBeAg及HBV DNA阴性者,胃液  相似文献   
994.
丙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7):111-113
慢性丙型肝炎患HLA—DRB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分析及其与抗病毒治疗应答关系的比较,具有蛋白酶及解旋酶活性的HCV—NS3重组蛋白的纯化及活性分析,丙型肝炎病毒NS2蛋白在Huh-7细胞中抑制NF-kB活性,丙型肝炎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现状(综述),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的反式调节基因研究,HCV结构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病毒样颗粒的组装。  相似文献   
995.
AIM: To look for a rapid low-cost technique for the detection of HBV variants. METHODS: Two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 for HBV infection were treated with lamivudine (100 mg daily) and HBV infection recurred in the grafted livers. The patients were monitored intensively for liver enzyme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and HBV DNA in serum. Liver biopsy was performed regularly. HBV DNA in a conserved polymerase domain (the YMDD locus) was amplified from serum of each patient by PCR and sequenced. HBV genotypes were analyzed by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of the PCR products generated from a fragment of the polymerase gene. RESULTS: YMDD wild-type HBV was detected in one patient by PCR-RFLP and DNA sequencing 19 mo after OLT, and YIDD mutant-type HBV in the other patient, 16 mo after OLT. CONCLUSION: PCR-RFLP assay is an accurate and simple method for genotyping lamivudine-resistant HBV variants.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DLBCL患者的乙肝5项和肝功能,并选取同期住院的其他肿瘤患者150例及门诊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结果 DLBCL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的阳性率(22.7%)显著高于其他肿瘤组患者(9.3%)和健康对照组(8.0%)(P<0.05)。HBs Ag阳性组及HBs Ag阴性组DLBCL临床分期、肝脾受累、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节外受累区域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组患者化疗前后肝功能损伤情况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HBs Ag阴性组治疗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期均显著高于HBs Ag阳性组(P<0.05)。结论 DLBCL患者HBs 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且HBV感染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97.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产前免疫阻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方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了解其对病毒变异的影响。方法以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婴儿为研究对象,将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在产前检查时随机分为HBIG A组:26例孕妇于产前3、2、1妊娠月和分娩前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400U(HBsAg阳性者注射HBIG200U、HBsAg和HBeAg双阳性者注射HBIG400U);HBIG B组:29例孕妇于产前3、2、1妊娠月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U;对照组:26例孕妇产前未接受任何特殊治疗。3组均留取孕中期产检时(应用HBIG前)和临产日使用HBIG前后的静脉血标本,新生儿于生后联合免疫前留取外周血,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HBV标志,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以及PCR扩增HBV DNA S基因区片段并测序。结果55例新生儿为HBIG组(A和B)母亲所生,宫内感染率为14.5%,对照组为35.7%(χ^2=4.896,P=0.027)。HBIG A组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8例新生儿有3例宫内感染,对照组8例新生儿均有宫内感染(χ^2=7.273,P=0.007);HBIGB组7例新生儿有5例宫内感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7,P=0.104)。3组孕妇孕中期血清HBsAg与HBV DNA水平相当,但分娩前HBIG A组孕妇HBsAg及HBV DNA均低于HBIG B组和对照组。HBIG A组新生儿血清抗-HBs检出率为38.5%。3组产妇分娩前均未检测到抗-HBs。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组(A和B)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例宫内感染儿,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组(A和B)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产前注射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肯定,按HBV携带不同状态使用两种不同剂量HBIG,并于分娩前加用一次,效果更佳;经胎盘使胎儿获得被动免疫是HBIG重要作用机制;无症状携带HBV孕妇产前使用HBIG并未增加HBV S区的变异,HBV S区变异并非是发生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肝细胞核因子(HNF)3结合位点HNF3β对HBV转录和复制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分别位于HBV基因组的多聚酶编码区Pp、PS1p和sp区上的HNF3结合位点,构建HBV基因组2个或3个位点的复合突变,获得4个复合突变型重组质粒;分别转染非肝源性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Northern印迹法检测3.5 kb、2.4 kb/2.1 kb、0.7 kb HBV RNA的转录水平,Southern印迹法检测HBV DNA复制中间体水平,观察上述突变是否会影响HNF3β对HBV转录和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被转染的非肝源性细胞3T3中,HNF3β仍能降低4个复合突变型HBV重组质粒3.5 kb HBV RNA的转录水平,抑制HBV DNA的复制;与未共转染HNF3β相比,转录水平下降50%~75%、复制水平下降80%~96%.结论 在位于HBV基因组的多聚酶编码区Pp、PS1p和Sp区上的3个HNF3结合位点中,即使其中2个或3个结合位点同时联合突变,HNF3β仍能抑制HBV的转录和复制.Pp、PS1p和Sp区HNF3结合位点的突变不能阻断HNF3β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我国目前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途径为经血传播,如静脉吸毒,输血等,我们曾报道了经血传播HIV和HBV/HCV重叠感染的特征[1,2 ] 。而国外报道HIV传播的主要途径为性途径,在经性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中HBV/HCV重叠感染状况和感染特征不甚明确,我们以HIV感染的德国男性同性恋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HBV/HCV重叠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并总结了经性和经血传播HIV感染者HBV/HCV重叠感染特点及差异。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1992年1月~2 0 0 0年12月HIV感染的德国男性同性恋者4 9例,我国经血传播HIV感染者6 2例,取静脉血3ml,- …  相似文献   
1000.
探讨HC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其基因型、肝脏炎症以及与干扰素α(IFN-α)治疗的相关性。用流式细胞仪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41例HC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HCV基因分型进行分析。未经治疗患者的激活T细胞(CD3 HLA-DR )、激活CD4 T细胞(CD4 HLA-DR 、CD4 CD25 )及NK 细胞(CD3-CD16/CD56 )均低于正常(P<0.05);CD8 T(CD8 CD3 )细胞、激活(CD8 T细胞(CD8 HLA-DR 、 CD8 CD38 )及B细胞(CD19 )高于正常(P<0.05);使用IFN治疗后显著提高了患者外周血激活T细胞激活 CD4 T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P值<0.05);同时降低CD8 T细胞、激活CD8 T细胞及B细胞百分比(P<0.05)。此外,还发现在伴有肝脏炎症患者的CD8 细胞、激活CD8 T细胞要明显高于不伴有炎症的患者(P<0.05),而NK 细胞则要显著低于不伴有炎症者(P<0.05);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