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7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医药卫生   742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期性呕吐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预期性呕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对照组在化疗前常规应用止吐剂.实验组在常规应用止吐剂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建立干预基础以及采取认知、情绪、行为干预)比较2组呕吐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预期性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能减少预期性呕吐的发生,提高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2.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可以分化为骨、脂肪、软骨、肌肉以及内皮细胞,是目前倍受关注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目的:建立人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的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无锡第三人民医院组织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室。材料:健康新生儿脐带血(来源于无锡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临产室,均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70例,每例40mL;低糖基本必需培养基(Gibco),胎牛血清(Gibco),青链霉素(Gibco),胰蛋白酶(Gibco),FITC标记的小鼠抗人CD29、CD105、CD106(Ancell)单克隆荧光抗体和PE标记的小鼠抗人CD34、CD44、CD45、CD19、HLA-DR(Immunotech)单克隆荧光抗体,Ficoll分离液(Pharmacia)。方法:实验于2005-02/2005-12在无锡第三人民医院组织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完成。①脐血间充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健康新生儿脐带血共70例肝素(25u/mL)抗凝,分离单个核细胞,其中60例沉淀细胞用细胞培养液(低糖基本必需培养基 50g/L胎牛血清 10g/L青链霉素)重悬,另10例用高糖基本必需培养基重悬(其余培养条件相同)。细胞长到80%融合时,以1.0×107个/L的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进行扩增培养。②胎牛血清包被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率的影响:取生长状态良好、纯化后对数生长期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为血清包被组和无血清包被组,分别观察其贴壁率。③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和生长曲线:在相差显微镜(OLYMPUS CK40)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数码成像系统(OLYMPUS DP50)摄像记录。④免疫表型:取扩增第5代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EPICS-ALTRA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高糖组和低糖组细胞的生长状态。②观察不同时间点胎牛血清包被组与未包被组细胞的贴壁情况并分别计算贴壁率。结果:本实验总共培养和分析了70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样本。由于10例予含高糖的培养基培养的标本均未获得理想的间充质干细胞,故未进行统计学分析。①按照本实验所建立的培养体系,约20%的样本成功培养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原代细胞在培养2周后可达到融合,一般其倍增时间为3~4d,传代后7~8d即可达到融合。②扩增至第5代的间充质干细胞结果显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均一稳定地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抗原标记:CD29,CD44,CD105,但不表达CD34,CD45,CD106,HLA-DR,这与源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抗原标记相一致。③血清包被组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率显著高于无血清包被组(P<0.01)。结论:脐带血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扩增,能够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一种有效来源。高糖可能抑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扩增。  相似文献   
83.
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个管理者给预精心雕琢,方能达到预期效果[1].近年来,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管理科学应用运筹学、决策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突变、协调、耗散结构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使管理学发展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以柑橘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以总酸含量为436 mg/L的柑橘提取物消毒液作用3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5.00;总酸为872.5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2 min,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均>5.00;总酸为5584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5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4.00。用总酸含量为6980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2 min,对皮肤和物体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1.00。菌悬液内含体积分数25%小牛血清可使该消毒液杀菌效果降低。将该提取物消毒液密封储存于37℃90 d,其杀菌效果基本不下降。结论该柑橘提取物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较好,性能稳定,但杀菌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5.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脐带血 (HUCB)中含有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条件 ,探究其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实验和临床的可行性。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的脐带血 ,经肝素抗凝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的单个核细胞 ,以偏酸性的MesencultTM作为培养基进行培养和纯化获得贴壁细胞层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结果 来源于脐血的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贴壁后出现破骨样及间充质样的细胞 ,间充质细胞为成纤维样的细胞形态 ,并表达MSCs相关的抗原 (CD2 9、CD4 4、CD1 6 6 ) ,但不表达造血细胞抗原 (CD34 、CD4 5) ,这与源于骨髓的MSCs一致。结论 脐带血来源的MSCs能在体外培养、扩增 ,而用于满足实验和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86.
为了准确、客观、早期发现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出血倾向,应用积分加权法对60例白血病病人出血倾向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60例白血病病人皮肤粘膜出血积分加权值随化疗天数增加而降低,与临床出血倾向相一致。提示:应用积分加权方法对白血病化疗病人出血倾向进行量化分析,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7.
88.
正性是人类的本能,是美好的。但在中国,性教育极度匮乏,性无知现象和性道德防线决堤现象并存。在性问题上,有人性冷淡,有人性泛滥,有人性焦虑,有人对性感到羞怯,等等。中国人的性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世界卫生组织对性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通过丰富和完善的人格、人际交往和爱情方式,达到性行为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和协调。认为性心理健康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是个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癌症疲乏调查表(CFS)、阿森斯评价表(AIS)、生命质量评价表(EORTC)对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老年晚期肺癌病人进行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生命质量问卷调查,分析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与生命质量间的相关性。[结果]CFS整体得分为(5.36±2.18)分,轻度疲乏占14.13%,中度疲乏占53.26%,重度疲乏占32.61%。AIS总分为(7.49±3.16)分,47.83%病人存在睡眠障碍。EORTC总分为(57.69±14.67)分,功能领域中认知功能评分最高,角色功能评分最低;症状领域中评分最高的为疲倦,最低的为恶心、呕吐;单测项目中评分最高的为经济困难,最低的为腹泻。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人CFS总分、AIS总分与EORTC中各功能领域整体呈负相关,与生命质量症状领域整体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病人大部分存在较严重的癌因性疲乏以及睡眠障碍,导致生存质量较差。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缓解病人疲乏,改善睡眠障碍眠,进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早期改变的超声分级与中西医治疗方法相关性的探索性研究。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80例,按照超声诊断膝关节早期表现分成三级,再将每一级的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综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跟踪观察各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两种治疗方法均对Ⅰ级膝关节早期超声表现者有良好治疗效果,改善率超过50%。(2)两种治疗方法对Ⅱ级与Ⅲ级膝关节早期超声表现者改善率仅超过30%,而在"显效"及"进步"结局上两种治疗对两种分级无明显差异。(3)Ⅰ级、Ⅱ级与Ⅲ级膝关节早期超声表现者中中西医综合临床指征与治疗效果均优于西医治疗效果。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的早期超声改变的分级法与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为临床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提供有效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