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2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609篇
医药卫生   482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念珠菌阴道炎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使用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对照组(63例)使用达克宁栓治疗;120例细菌性阴道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使用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甲硝唑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率分别为90.2%、79.9%,与常规药物达克宁栓、甲硝唑栓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易为患者接受,其优势在于无完善的实验室检查情况下,仍可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2.
壳聚糖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壳素是一种来源于动物的天然多糖 ,学名为 1,4 2 乙酰胺基 α 脱氧 β D萄聚糖 ,普遍存在于虾、蟹等低等动物及昆虫等节肢动物的外壳中 ,也存在于真菌和藻类的细胞壁中 ,资源丰富 ,分布广泛。壳聚糖是甲壳素脱去部分乙酰基后的产物。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 ,虾或蟹壳经清洗后浸酸脱钙 ,再用 10 %的碱液脱除蛋白即得到甲壳素 ,如继续用浓碱去乙酰基则得到壳聚糖。甲壳素的发现已有 10 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由于其在生物技术、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医学领…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壳聚糖纳米粒子载体载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表达及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胶质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采用细胞增殖实验(MTT法)观察GDNF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结果GDNF在胶质细胞瘤细胞中有表达,在应用纳米粒子载体载基因进入细胞内后GDNF得到高效表达,并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细胞增殖。结论应用纳米粒子载体载基因进入细胞内后可有效提高GDNF表达.并保护神绎细胞.促进细胞增殖。对脊髓损伤后应用这一方法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部分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采用天然高分子明胶、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制备复合凝胶材料,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修复和治疗骨缺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因为水凝胶材料抗张强度低和化学稳定性差,所以研究凝胶反应机理和凝胶反应动力学对提高水凝胶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明胶、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凝胶反应机理,比较了不同凝胶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介绍凝胶复合材料在骨修复中的应用,为天然高分子凝胶材料的分子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5.
壳聚糖的纳米化及其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分析壳聚糖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及其生物学效应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8-01/2006-12有关壳聚糖纳米化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itosan;nanoparticles”,同时计算机检索超星数字图书库2000-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壳聚糖”。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选择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选择近期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59篇相关文献,其中34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2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34篇文献中,26篇涉及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8篇涉及纳米化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资料综合:壳聚糖作为一类带正电的多糖,其性质不活泼,不与体液和体内组织产生免疫反应,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目前壳聚糖纳米化主要采用离子交联法、沉淀法、共价交联法、乳化溶剂扩散挥发法、自组装法等方法。纳米化后具有增加药物的吸收作用、增加药物的靶向性和降低药物副作用、增强药物的缓释作用及提高药物稳定性的生物学效应。结论:壳聚糖纳米粒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纳米化后的壳聚糖在缓控释给药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途,但其溶解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6.
背景:课题组前期实验用Ⅰ型胶原包埋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黏附培养的猪肝细胞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目的:进一步观察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在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过程中对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5/2006-05在南通大学肝胆外科研究所和神经再牛实验室完成.材料:原位胶原酶循环肝灌注法分离猪肝细胞:SD大鼠64只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制作急性肝衰竭模型.方法:64只模型人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不干预;纳米胶原肝细胞组将Ⅰ型胶原凝胶包埋的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黏附培养24h的猪肝细胞植入大鼠腹腔内,并用大网膜适当包裹:胶原肝细胞组将Ⅰ型胶原凝胶同定培养24 h的猪肝细胞植入大鼠腹腔内:单纯肝细胞组将振荡培养24h的猪肝细胞悬液直视下注入大鼠的小网膜囊内.移植在造模48h后进行.移植细胞量均为5.0×107个肘细胞.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1,2,3,5,7 d取大鼠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2、干扰索γ、IgG、IgM浓度,以模型组数据为移植前指标:移植后1,3,7 d取腹腔移植物光镜下观察移植肘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移植后7 d内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各组血清IgG水平在移植后逐渐升高,第3天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移植后2,3 d,纳米胶原肝细胞组血清IgG质量浓度低于其他2组(P<0.05),至移植后7d,纳米胶原肝细胞组血清lgG水平高于单纯肝细胞组(P<0.05).各组血清IgM质量浓度在移植后第1,2天明显低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第3~7天逐渐升高,其中纳米胶原肝细胞组IgM质量浓度高于其他2组(P<0.05).移植后第3天胶原肝细胞组移植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单纯肘细胞组则几乎找不到存活的肝细胞,而纳米胶原肝细胞组移植后第7天仍能找到存活肝细胞.结论:聚乳酸-O-羧甲摹壳聚糖纳米粒子在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过程中对体液免疫排斥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壳聚糖-DNA超微颗粒在关节内的转基因效应。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6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骨科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①模型制备:采用切断内侧副韧带,切除内侧半月板的方法制备骨关节炎兔模型。②基因产品: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Ra基因、IL-10基因。实验分组:1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①空载体对照组(n=3),造模后5d两侧膝关节关节腔注射400μL壳聚糖-PcDNA3.1溶液,共3次,每48h1次。②IL-1Ra基因治疗组和IL-10基因治疗组,每组6只,造模后5d对照侧膝关节关节腔分别注射20μg裸DNA(PcDNA3.1-IL-1Ra或PcDNA3.1-IL-10),实验侧膝关节关节腔注射400μL壳聚糖-DNA超微颗粒(含20μgIL-1Ra或IL-10),注射次数及间隔时间同空载体对照组。实验评估: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Ra和IL-10基因的表达和分布。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学变化。结果:纳入新西兰兔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IL-1Ra和IL-10基因在关节滑液中的表达:空载体对照组及IL-1Ra基因治疗组对照侧膝关节滑液中未检测到IL-1Ra表达,实验侧于第1次基因注射后7,14d检测到IL-1Ra表达。IL-10基因治疗组对照侧和实验侧均未检测到IL-10表达。②IL-1Ra基因在兔膝关节的分布:IL-1Ra基因治疗组兔软骨表层和中间层部分细胞内表达IL-1Ra,至少持续到第1次基因注射后14d。在滑膜组织中未观察到明显的IL-1Ra表达。③兔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学变化:空载体对照组呈早期骨性关节炎的典型性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软骨细胞坏死,蛋白多糖甲苯胺蓝染色不均一,软骨表层和中间层大部分区域失染,软骨细胞簇聚区域其周围深染。IL-1Ra基因治疗组在软骨损坏方面明显减轻,甲苯胺蓝部分失染。结论:①壳聚糖-DNA超微颗粒的转染效率与基因产品有关。②将IL-1Ra用关节腔直接注射壳聚糖-DNA超微颗粒的方法直接转移入关节腔能一定程度上减轻骨性关节炎的进程。  相似文献   
78.
背景:肝细胞生长因子半衰期短,且不具有靶向性。成熟肝细胞体外大量培养及活力维持难度较大,严重制约肝细胞移植及生物人工肝的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并表征载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探讨其体外降解、释药行为及对培养大鼠肝细胞活力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7/2008—01在南通大学肝胆外科研究所及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设计完成。 材料:SD大鼠10只,肝细胞生长因子由英国Pepro Tech公司提供,聚乳酸由美国Sigma公司提供,O-羧甲基壳聚糖由上海伟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以聚乳酸和O-羧甲基壳聚糖为基质材料,采用超声波法制备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用低温磁力搅拌法制备载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用该载药纳米粒子进行原代大鼠肝细胞培养,并以不加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普通培养作为对照,采用CCK-8体外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肝细胞活力。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该载药纳米粒子的结构、粒径及表面形貌,测定其粒径分布和表面电位,动态监测降解过程中粒子表面形貌的变化、降解过程中质量的损失情况和降解介质的pH值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检测培养1周内肝细胞的活力。 结果:载肝细胞生长因子的PLA-O-CMC纳米粒子呈球形,其平均粒径为140nm,粒径分布指数为0.108,载药率为0.12665%,包封率为76.32%,粒子表面电位为32.8eV。该载药纳米粒子前24h释药动力学方程为Q=148.4266+189.0493t^1/2(R=0.97589),符合Huguchi方程:前30d内释放动力学方程Q=1086.28966+58.23938t(R=0.99716),符合零级释放方程。载药纳米粒子组肝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普通培养组(P〈0.05)。 结论:实验成功制备并表征了载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并证实其能够有效维持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活力。  相似文献   
79.
目的:壳聚糖作为基因转移的载体存在着转染效率的问题。实验对壳聚糖介导的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关节软骨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效率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6在健康科学研究所骨科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壳聚糖购自Sigma公司;荧光质粒pEGFP-C3为Clontech公司产品;成年新西兰白兔2只。②实验分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软骨细胞不转染)、裸质粒pEGFP-C3对照组和壳聚糖-pEGFP转染组。③实验过程:软骨细胞取自新西兰白兔的关节软骨。以多聚糖壳聚糖为载体,荧光质粒pEGFP-C3作为报告基因,利用高速震荡法制备壳聚糖-pEGFP超微颗粒,用制备的携带不同量(1,2,3,4,5μg)DNA的壳聚糖-pEGFP超微颗粒对软骨细胞进行体外转染。裸质粒pEGFP-C3对照组加入等量的DNA。④实验评估:光镜观察软骨细胞及壳聚糖-DNA超微颗粒的形态;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条件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光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裸质粒pEGFP-C3对照组及壳聚糖-pEGFP转染组,软骨细胞形态均呈多角形,贴壁生长,增长活跃,转染组软骨细胞周围黏附有大量的球形小颗粒;制备的壳聚糖-DNA超微颗粒大小均匀,直径大约在150~300nm。②在壳聚糖-pEGFP超微颗粒转染的软骨细胞中观察到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且DNA含量在1~5μg范围内,细胞的转染效率和表达效率随颗粒包被的DNA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壳聚糖在关节基因转移中具有一定的体外DNA导入的功能,且随壳聚糖-pEGFP超微颗粒所携带的DNA量的增加转染效率和表达效率增加,经进一步研究它有望成为一种关节体内基因导入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0.
马宁  张莉  边立新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0):1313-1316
目的研究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对离体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粘附及增殖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中生物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冻干法制备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培养人牙周膜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到材料表面,体外继续培养,用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用MTT方法检测种植后2、4、68、d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种植2 d后细胞呈梭形纤维细胞样,平均每100倍视野下,有生物材料的实验组与无材料的对照组胞数分别为(380±16)个和(80±20)个,二者比较具有差异性显著(P<0.01)。MTT法检测对照和实验组细胞增殖情况,两组细胞均保持持续增殖。且实验组增殖最快,接种后2、4、6、8 d光吸收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性均显著(P<0.01)。扫描电镜下可见材料呈多孔网状结构,人牙周膜细胞紧密贴附在材料表面,细胞可沿材料的孔隙活跃生长。结论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人牙周膜细胞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人牙周膜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