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医药卫生   24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PVP治疗180例BPH患者。使用Laserscope公司生产的绿激光系统,平均功率80W,治疗时间20~140min[(42.5±19.4)min)],能量值10.2~54.2万焦耳[(12.4±5.6)万焦耳],术后留置尿管1~5d。结果术后52例出现一过性的终末血尿,12例暂时性尿失禁,18例短暂性排尿困难,3例迟发性出血。随访3~6个月,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BRU)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VP治疗BPH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治疗BPH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2.
骨质疏松骨折外科内固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OP)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骨代谢病,累及许多人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至今为止,公认本病的最大危害是容易发生骨折,以及由骨折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手术内固定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而矫形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使用器械对这类骨折进行固定时,难以获得可靠的稳定性、术后内置物容易松动甚或脱落从而可导致固定失败,影响骨折的愈合。为此,许多学者都寄希望于内固定设计、材料的改进、手术技术的完善以及骨质疏松骨质的加强,以期改善早期内固定的可靠性。本文就近年来内固定设计、材料改进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外伤性、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继发性病变。近5年来,我们采用小骨窗开颅、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患者192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4.
经腰部开放手术在活体供肾切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在切取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我科2003年6月至2004年11月期间行4例开放手术活体供肾切取的经验和体会。结果 4例均成功切取左肾,手术时间120~150min,热缺血时间15~45s,移植后无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肾功能在2—4d恢复正常,供者于6—8d恢复出院。结论 开放手术切取活体供肾方法可靠,供肾质量好。  相似文献   
35.
异体骨关节移植后骨愈合的X线形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肢体恶性肿瘤接受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后和异体骨愈合在X线的表现及影响因素,以改进手术方法。方法1992年5月~1999年3月,对收治的90例中可纳入统计的85例骨恶性肿瘤在手术切除长段骨关节后,应用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异体骨关节移植,其中16例保留髁部关节面的异体骨段移植,57例异体关节移植,9例复合异体骨段人工髋关节置换,3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2年9个月,以X线片表现判定骨愈合方式,依据Enneking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术后的肢体功能标准,评价手术结果。结果85例101处异体骨与自体骨接合部有91处达到临床骨愈合。根据X线片表现特征,异体骨与自体骨间有4种愈合方式,其中以断端周围形成外骨痴、同时植骨间隙逐渐消失最多见;内固定不牢固是引起术后骨不愈合的主要原因;异体骨周围软组织覆盖、血供差及大段异体骨移植后诱发的免疫排异反应等可能影响骨愈合;远离异体骨与自体骨结合部的肿瘤复发或感染、不同长度的异体骨对骨愈合无肯定的负作用;选用牢固的髓内固定、断端周围植骨及采用骨膜袖套技术可减少术后骨不愈合的发生。结论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后骨愈合有不同的X线片表现形式。手术设计应为异体骨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牢固的内固定支撑和完善的软组织覆盖。  相似文献   
36.
简介   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应用于肾结石治疗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泌尿系结石病的治疗.但是冲击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泌尿外科.近几年,创伤和矫形外科开始渐渐将冲击波应用于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并取得了可喜的疗效,在世界范围内,已有数以万计的患者接受了这项治疗.然而体外冲击波对骨折后延迟愈合、骨不连以及无菌性骨坏死的治疗机制还尚不清楚.因此,阐明确定冲击波对于骨生长和骨形成的基本生物学效应是非常有意义的.以下是冲击波治疗促进成骨机制基础研究的相关进展.   ……  相似文献   
37.
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儿童及青少年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方法,并讨论肿瘤复发率、转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与关节功能。方法1995年12月至2003年1月,对33例儿童及青少年肢体原发性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进行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年龄8-16岁,平均12.2岁。股骨下端24例,胫骨上端9例;骨肉瘤23例,尤文肉瘤6例,软骨肉瘤2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2例。Enneking外科分期:ⅠA期2例,ⅠB期2例,ⅡA期17例,ⅡB期12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术前2-4个周期、术后6个周期的化疗。采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骨缺损,并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将其与骨骺进行固定。结果29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7.6个月。3例复发,分别于术后1年在骨骺处复发、术后15个月和30个月在原肿瘤位置的股动、静脉周围复发,复发率为10.3%。对复发病例行截肢术。共9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57.9%。4例患者发生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2%。依据Enneking术后功能评价标准,优11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82.8%。结论四肢恶性骨肿瘤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肢体功能,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有效化疗的前提下,实施该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8.
郭征  胡蕴玉 《医学争鸣》1997,18(2):101-104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异种骨转移局部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方法:将经过一定化学处理的牛松质骨载体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内,于术后5,10和20d取材,制备石蜡切片,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植骨局部TNFα mRNA的表达与细胞定位。结果:①术后5,10和20d,植骨局部均有TNFα mRNA的阳性表达,以10d时阳性表达率最高(P〈0.05);②阳性反应细胞在载体周边呈散在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③  相似文献   
39.
~(90)锶是元素周期表第二族碱土金属,物理半衰期28.1年,生物半衰期1.8×10~4天,有效半衰期6.4×10~3天。~(137)铯是元素周期表第一族碱金属,物理半衰期30.17年,生物半衰期140天,有效半衰期138天。这两种放射性同位素大部份是由于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其放射性裂变产物可以通过大气的沉降,直接污染水源,土壤及植物。  相似文献   
40.
Objective: Unicameral bone cyst is a nonneoplastic bone lesion characterized by its tenacity and risk of recurrence. Pathological fracture is common and is often the presenting symptom.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hybrid external fixa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a unicameral bone cyst with a pathological fracture. Methods: Hybrid external fixa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a unicameral bone cyst was performed in twelve patients, These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a pathological fracture and were managed immediately with hybrid external fixator, of whom four had been managed conservatively at other clinics before they were referred to our department. The cyst was located in the proximal humerus in all patients. The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surgery was 8.7 years, and the mean duration of follow-up was 32.6 months.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Capanna et al., and the cyst was classified as completely healed, healed with residual radiolucency (osteolysis), recurred, or having no response. Results: The healing period ranged from three to eight months. Eight cysts healed completely, and three healed with residual radiolucent areas visible on radiographs. There was recurrence of one cyst that had healed with residual radiolucency. All of the cysts in the present study responded to treatment. A modulation of hybrid external fixator was necessary in three patients, as the bars had become too short after bone growth or the pins had been loose. No major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Hybrid external fixator provides early stability, which allows early mobilization and thus obviates the need for a plaster cast. This method of treatment also allows for an early return to norm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