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0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刘毅  王辰  杨媛华  王军 《心脏杂志》2007,19(2):237-240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促进生理和病理状况下血栓溶解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结构、功能、活性调节、信号通路和溶栓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有创-无创序贯撤机过程中呼吸与循环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了解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过程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变化,以评价该方法实施中的生理学效应。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12例,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拔除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分别于“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有创机械通气条件下,拔管后无创机械通气3h及鼻导管吸氧1h的条件下测定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变化。结果:有创机械通气改为无创机械通气后,呼吸、循环各项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撤机过程中,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能够平衡地接受由有创性机械通气向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的转换。  相似文献   
33.
3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失败预测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失败的预测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NPPV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PPV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在NPPV前、NPPV2 h后及NPPV24 h后的主要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等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失败原因并寻找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共89例患者入选,其中16例患者NPPV失败。失败组NPPV前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N)显著高于成功组(P<0.05),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显著低于成功组(P<0.05)。与NPPV前比较,成功组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心率(HR)在NPPV2 h后和NPPV24 h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失败组pH和HR无明显变化(P>0.05),PaCO2在NPPV24 h后有显著改善(P<0.05)。但与成功组比,改善幅度缩小。排痰障碍致呼衰加重是NPPV失败的主要原因,失败组中有11例患者均因此给予气管插管。多因素分析发现,NPPV前N≥0.90、NPPV前ALB<28 g/L以及出现不良反应为排痰障碍为NPPV失败的高危因素。结论 NPPV可作为无绝对禁忌证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首选呼吸支持方式。对于肺部感染较重、出现排痰障碍或营养状况较差患者,NPPV失败的危险性较高;对于在短时间应用NPPV后pH、PaCO2、血流动力学状况无明显改善或改善幅度较小患者,或Hb水平较低患者,NPPV失败的可能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35.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若未及时诊断、积极干预,大多数患者预后极差。如何早期诊断、规范治疗PH仍然是广大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PH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上,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不断更新。这些指南或专家共识对于促进对PH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6.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IE)是公认的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的首选治疗措施.目前美国San Diego医疗中心的深低温停循环术式(DHCA)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750 mg注射液5 d短程疗法与500 mg注射液7-14 d常规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本临床试验为随机对照、开放、非劣效性多中心临床试验。CAP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左氧氟沙星750 mg组治疗5 d或500 mg组治疗7-14 d ,两组均接受静脉给药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微生物学检查等,比较两组安全性和疗效差异。结果10个研究中心共入选病例241例。其中全分析集(FAS )223例,包括750 mg组111例,500 mg组112例。符合方案分析集(PPS)211例,包括750 mg组107例,500 mg组104例。安全性分析集(SS)241例,包括750 mg组121例,500 mg组120例。FAS 750 mg组疗程中位数为5.0 d ,500 mg组疗程中位数为9.0 d。750 mg组总剂量中位数为3750 mg ,500 mg组总剂量中位数为4500 mg。FAS第4次随访750 mg组有效率为86.2%,500 mg组有效率为84.7%,两组综合疗效评价相比为非劣效。FAS 750 mg组可进行微生物疗效评价者共40例,获病原菌41株,500 mg组可行微生物疗效评价者共49例,获病原菌51株,两组细菌清除率均为100%。另外,750 mg组和500 mg组的非典型病原体的临床有效率均为100%。对750 mg组安全性观察结果显示,临床不良反应最常见为注射部位瘙痒、疼痛和充血等,其次为失眠、恶心、皮疹等。较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为中性粒细胞比率降低、白细胞总数降低、ALT升高、AST升高等。以上不良反应多属轻微,患者可耐受,与500 mg组相比,因药物中止试验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安全性相仿。结论左氧氟沙星750 mg注射液5 d短程疗法治疗CAP与左氧氟沙星500 mg注射液7-14 d常规疗程相比,其临床和微生物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均较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8.
细胞因子在气道的持续存在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恶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缺氧又是COPD患者病情进行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介导大鼠气道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导致肺血管结构重建.体外及动物实验均表明,氨溴索可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本研究意在观察氨溴索对慢性缺氧大鼠血液及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影响,探讨治疗肺纤维化的新方法。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雄性6周龄SD大鼠的骨髓MSC。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第1—5组经气管注入5.0mg/kg博来霉素0.3Tnl,第1和第3组分别于博来霉素注射第1天和第7天经尾静脉注入雄性大鼠MSC液0.2ml(细胞数为2.5×10^6个);第2和第4组分别于博来霉素注射第1天和第7天经尾静脉注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0.2ml;第5组作为模型阳性对照,注射博来霉素后未给予其他处理;第6组作为模型阴性对照,经气管注入等量生理盐水0.3ml代替博来霉素,未给予其他处理。于实验第28天统一处死大鼠,留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提取肺组织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电泳法检测雄鼠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以判断外源给予的MSC是否在雌性大鼠肺组织中存在。结果在博来霉素致肺损伤第1天和第7天给予MSC干预治疗后的大鼠肺脏病理改变均较对照组减轻,肺纤维化程度评分分别为(1.0±0.2)分、(2.5±0.5)分和(1.6±0.5)分、(2.3±0.8)分;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83±17)μg/mg、(96±20)μg/mg和(123±32)μg/mg、(127±34)μg/mg,在博来霉素致肺损伤第1天较第7天给予MSC其作用更明显。PCR检测结果显示,在博来霉素致肺损伤第1天给予MSC组的大鼠肺组织可以检测到sry基因。结论外源给予的MSC可以减轻肺纤维化的形成,在肺损伤早期给予MSC干预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0.
内科胸腔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内科胸腔镜(medicalthoracoscopy,又称Pleuroscopy)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技术,主要用于经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治。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胸膜腔的变化并可进行胸膜壁层和(或)脏层活检,因此,这项技术的应用对肺及胸膜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