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4月我院中医肾病科门诊患者经中医辨证属肾虚髓海失充所致眩晕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0~85岁,平均72岁;病程3个月~10年以上。病例均以不同程度头晕、头昏沉、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为主诉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右旋糖酐铁片的含量。方法以0.1mol· L^-1盐酸溶液为溶剂,检测波长为248.3nm,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在0~5μg · m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7%( RSD =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右旋糖酐铁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舍曲林治疗的48例对照组和采取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的48例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assessment scale,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l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HAMD、HAMA、NIHS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P<0.001),对照组的MoCA评分低于研究组(P<0.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75%(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明显高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还能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
背景:大量的实验证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复制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鼠模型后,能迁移到损伤部位,表达神经细胞的潜在特性并且提高神经功能。目的: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拟人类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细胞移植前掺入10mg/L的BrdU进行标记。建立Wistar大鼠血管性痴呆样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与移植组。移植组致伤后第14天,通过立体定向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到大鼠海马,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大鼠不做处理。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后第90天处死大鼠,观察海马组织有无Brd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并且观察从侧脑室到海马是否存在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Doublecortin(DCX)吻侧迁移流。结果与结论:①移植组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逃避潜伏期及跨越平台次数优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0.05)。②移植组大鼠海马组织及其周围可见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但未见从侧脑室到海马关于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Doublecortin(DCX)吻侧迁移流。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脑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移植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细胞样细胞,并分泌或促进宿主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表达程度、相关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SP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检测33 例涎腺多形性腺瘤中Ki67、VEGF 的阳性率,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Ki67、VEGF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4%(14/33)和69.7%(23/33),正常涎腺组织中Ki67、VEGF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 (0/6)和16.6%(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Ki67 与VEGF 二者表达间无相关性(P >0.05).结论 与正常涎腺组织比较,Ki67、VEGF 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提示其与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Ki67 与VEGF 二者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无相关性,这可能与肿瘤发生的不同时期受不同因子调控和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短期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闭合微创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结果 14例获6~1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3例,中l例.结论 PFNA内固定技术设计合理,抗旋转能力强,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后低钠血症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新鲜髋部骨折患者(年龄≥70岁)6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入院后第1、3天查血生化,观察血清电解质情况,记录内科并发症,探讨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结果 67例患者中有38例发生低钠血症,其中股骨颈骨折10例,粗隆间骨折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股骨颈骨折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高血压病、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常发生低钠血症,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发生率高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但与高血压病、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内科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开放性跟骨骨折比较少见,约占全部跟骨骨折的8.5%-10.0%。国内文献中有关开放性跟骨骨折的报道比较少,国外文献有关开放跟骨骨折的文献近年来越来越多,但尚未明确其相应的治疗规范。开放性跟骨骨折多为粉碎性,常常波及距下关节面,加之软组织损伤较重,治疗较为困难,功能恢复常不理想。其治疗的关键是避免软组织感染及并发症,最大程度恢复后足稳定性及功能。我科自2012年2月-2013年4月采用Ⅰ期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2例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盐酸克林霉素对成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学斌  李杰 《当代医学》2009,15(4):127-128
目的评价盐酸克林霉素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洁治+克林霉素)35入,对照组(洁治+罗红霉素+替硝唑)35人,并在治疗前与治疗一周后检查患者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在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疗效总体而言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克林霉素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损伤周围脑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其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的表达.方法 7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36只)、液压冲击脑创伤模型组(36只).根据处死时间,分为6,24 h和3,5,7,14 d6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各处死6只大鼠,取损伤周围脑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PO、EPOR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 EPO在伤后24 h内即升高,到第3天达到高峰,并可维持2 d左右,至伤后第7天开始下降,于伤后14 d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而EPOR于伤后24 h到达高峰,至伤后14 d表达量仍可维持较高的水平.结论 TBI后24 h内源性EPO及其受体的表达即开始增加,但二者的表达具有不一致性,且EPO相对受体表达具有短暂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s of erythmpoietin(EPO)and its receptors(EPOR)in the injured brain tissue ofthe ra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Methods A total of78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ncluding control group(six rats),sham group(36rats) and fluid percussion injury group(36 rats).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6,24 hours,3,5,7 and 14days after TBI in the sham group and the fluid percussion injury group(six rats at each time point).Then,the injured brain tissues were removed for observation of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EPO and EPOR by meaDiB of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EPO was increased at 24 hours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day 3 after TBI.The hish expression level of EPO could maintain for two days or so.began to decrease at day 7 and recovered to normal at day 14 after Till.While the expression of EPOR reached the peak at 24 hours after TBI and maintained hish level at day14.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s of EPO and EPOR show increase within 24 hours after TBI.In fact,the expressions of both factors are not in consistency,with more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E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