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腕尺侧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其持续存在会导致腕关节尺侧退行性变,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生物力学研究证实,尺骨长短与尺骨远端承受负荷呈一定相关性并影响腕尺侧痛症状。目前认为尺骨短缩截骨术是一种可有效缓解腕尺侧痛的可行手术方法。该文就尺骨短缩截骨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VEGF特异siRNA在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凋亡以及仿血管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以pSilienc-er载体构建VEGF特异siRNA质粒pSilencer-VEGF siRNA,并转染骨肉瘤细胞MG63;将细胞分为pSilencer-VEGF siRNA质粒组(试验组)和空siRNA质粒组(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在蛋白水平检测转染重组质粒后MG63细胞VEGF表达情况;MTT比色法、光镜、流式细胞仪结合Annexin V-FITC/PI染色和H-E染色观察质粒转染后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仿血管发生情况。结果: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针对VEGF的siRNA重组质粒。转染pSilencer-VEGF siRNA重组质粒后的试验组培养液中及骨肉瘤细胞内VEGF蛋白表达下降;转染后48、72、96h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1.67%、43.92%、35.32%,并发生了早期凋亡,凋亡率为28.27%。转染pSilencer-VEGF siRNA重组质粒的骨肉瘤细胞未见仿血管发生,转染空质粒的对照组骨肉瘤细胞则有仿血管发生。结论:RNA干扰VEGF基因能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促进骨肉瘤细胞早期凋亡,干扰骨肉瘤细胞仿血管发生,为临床基因治疗骨肉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3.
倪明  梅炯 《中国肿瘤》2007,16(9):701-704
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骨肉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动物模型有多种不同建立方法。全文对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模型特点及目前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4.
不同灭活方法对骨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灭活方法对骨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A、B、C三组新西兰大白兔胫骨段灭活模型,分别应用酒精浸泡、微波透热、高温煮沸等方法灭活后原位回植,于3、6、12、24周对灭活骨进行X线、HE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SPECT骨扫描等检查。结果三种灭活骨均能与两端骨性愈合;组织切片观察,骨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逐渐增多,分泌类骨质,钙化成新骨沉积在哈佛氏管周围形成荧光带;灭活骨段的放射性浓聚从两端开始变淡,向中间发展,24周仍有少量浓聚。结论灭活使骨愈合的过程减慢;三种灭活方法对骨愈合的影响基本相同;SPECT骨扫描可作为评价灭活骨再血管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人VEGFsiRNA对裸鼠移植骨肉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重组技术将VEGFsiRNA基因克隆入增殖缺陷型腺病毒基因组中,构建重组腺病毒AdVEGFsiRNA,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骨肉瘤MG63细胞,RT-PCR检测MG63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建立荷人骨肉瘤MG63裸小鼠动物模型,以Ad-VEGFsiRNA瘤组织注射治疗,检测移植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及Ad-VEGFsiRNA对肿瘤生长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VEGF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EGFsiRNA;体外与体内实验检测Ad-VEGFsiRNA转染骨肉瘤细胞MG63后显著抑制VEGF表达。荷人骨肉瘤裸鼠经Ad-VEGFsiRNA治疗后,显示其对移植骨肉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且对骨肉瘤的肺转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所构建的Ad-VEGFsiRNA可以有效抑制骨肉瘤中VEGF表达,使裸鼠移植骨肉瘤生长减慢,并且显著抑制荷瘤裸小鼠肺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骨肉瘤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生成是肿瘤的一个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全文简要概括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并从肿瘤血管生成调控的七个方面对近年来在骨肉瘤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方面的最新进展加以阐述,同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比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其中男26例,女44例;年龄67 ~95岁,平均78.3岁.新鲜股骨颈骨折62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8例(伤后2~4个月),均为GardenⅢ、Ⅳ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组完成.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组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传统后外侧入路组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假体的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随访12 ~28周,平均16周.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围术期失血量、输注血制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两组患者均可下地负重行走.两组Charnley髋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可减少术中组织损伤和出血量,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推导股骨髓内钉进针点对股骨近端血供的影响。 方法 正常成人防腐髋关节标本68侧,观测旋骨外侧动脉、旋骨内侧动脉、臀上动脉和臀上动脉在股骨近端的分布、位置及与肌肉的关系,以及在股骨近端的血管吻合情况。 结果 10.3%(7侧)在臀小肌附着处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与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吻合, 89.7%(61侧)旋股内侧动脉深支与臀下动脉相吻合,70.6%(48侧)旋股内侧动脉深支与臀上动脉相吻合。 结论 当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时其血供可由臀上、臀下动脉吻合补偿,而并非为旋股外侧动脉代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常规化疗联合节律性化疗方案对荷骨肉瘤SD大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并比较不同化疗方案的效应.方法:将110只荷骨肉瘤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采用常规化疗、节律性化疗以及常规化疗联合节律性化疗予以处理,另一组留作空白对照不作任何治疗处理.治疗期间,每周测量肿瘤大小;8周治疗结束后,处死SD大鼠,取出肿瘤并称取瘤体质量.应用Western印迹法对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3种化疗方案均可抑制骨肉瘤移植瘤在SD大鼠体内的生长.常规化疗组和节律性化疗组的移植瘤生长曲线相似;但在化疗后期,这2种化疗方案均失去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而常规化疗联合节律性化疗始终保持抑瘤作用.化疗8周后,对照组与常规化疗组、节律性化疗组以及常规化疗联合节律性化疗组之间的移植瘤质量和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化疗联合节律性化疗组与其他2个化疗组的移植瘤质量和体积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化疗联合节律性化疗组的抑瘤作用最为明显.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各化疗组移植瘤组织中VEGF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下调(P<0.01);节律性化疗组和常规化疗联合节律性化疗组移植瘤组织中VEGF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化疗组.结论:常规化疗联合节律性化疗具有抗血管生成效应,抑瘤作用最为明显,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骨肉瘤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0.
<正>股骨距位于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处后内侧,小粗隆深部,从股骨颈后侧延伸到小粗隆后方的纵行致密骨板,是股骨上段负重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74年Merkel~[1]首先发现了这一特殊结构,1957年Harty~[2]正式提出将这一结构命名为"股骨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股骨距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人们对股骨距的形态结构缺乏系统的认识,直至1982年,Griffin~[3]第一次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股骨距的解剖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