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67篇
  免费   2020篇
  国内免费   1097篇
医药卫生   57784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691篇
  2022年   877篇
  2021年   1200篇
  2020年   1479篇
  2019年   1645篇
  2018年   665篇
  2017年   1418篇
  2016年   1469篇
  2015年   1801篇
  2014年   3122篇
  2013年   3185篇
  2012年   3834篇
  2011年   4360篇
  2010年   3911篇
  2009年   3796篇
  2008年   3747篇
  2007年   3424篇
  2006年   3182篇
  2005年   3127篇
  2004年   2647篇
  2003年   2439篇
  2002年   1975篇
  2001年   1635篇
  2000年   906篇
  1999年   529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测量心肌梗死兔心室短轴切面各室壁节段的应变参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0只,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断血流以构建动物心肌梗死模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0min、6h、1周各时段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实验兔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应用QLAB软件测量实验兔左室圆周应变(CS)及径向应变(RS),观察超声心动图诊断指标变化,取出心脏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心梗兔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病理组织学检查共发现梗死节段63个,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共发现异常节段53个,符合率为84.1%(53/63);建模后6h室间隔运动幅度、EF、FS开始减低,且随时间的延长测值逐渐下降;建模后30min心梗兔左室前壁、前间隔径向应变值减低;建模后6h前壁、前间隔圆周应变值减低,与径向应变相比,其测值变化晚于径向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定量评价心脏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消除传统超声心动图仅能评价心脏整体室壁运动及心功能变化的缺点,二者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并探讨心肌梗死急性期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100例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0.00%,低于实验组的82.00%;实验组心肌疼痛患者与死亡患者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通过综合护理病情明显好转,且有助于患者恢复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效率,值得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3.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196-202
目的:探讨蒲参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管新生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并验证其作用机制与SIRT3/β-catenin/PPARγ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卡托普利10 mg/kg)、蒲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750、500、250 mg/kg),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脉动脉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1次/d,连续4周。收集血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心肌酶中乳酸脱氢酶-1(LDH-1)以及肌酸磷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含量;剥取心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MI)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IRT3、β-catenin和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蒲参胶囊各剂量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心肌酶LDH-1、ET、AngⅡ、PⅢP、LN、HA、CK-MB的含量(P<0.05);降低大鼠HMI、LVMI值及心肌梗死面积(P<0.05);降低心肌MVD(P<0.05);升高心肌组织中VEGF、bFGF以及SIRT3、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降低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其中高、中剂量组的综合效果较好。结论:蒲参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血管新生和心室重构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IRT3/β-catenin/PPARγ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无糖尿病史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应激性升高对心肌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某医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无糖尿病史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根据急诊血糖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78例,随机血糖≥11.1 mmol/L)和血糖正常组(42例,随机血糖11.1mmol/L),比较2组患者肌钙蛋白Ⅰ(c 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CK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糖升高组LVEF、c TnⅠ、CK峰值分别为(55.5±6.8)%、(3.78±0.51)μg/L、(185.0±14.7)U/L,血糖正常组分别为(68.5±5.9)%、(0.73±0.15)μg/L、(113.2±85.3)U/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升高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分别为25.6%、44.9%、14.1%,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9.5%、2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糖尿病史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应激性升高对其心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心脑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急诊行PCI的STEAMI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o-uk溶栓组和单纯PCI组,各60例。Pro-uk溶栓组PCI前使用5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前20 mg静脉注射,剩余30 mg溶于100 m L生理盐水中30 min内静脉滴注,随后急诊行PCI;单纯PCI组单纯行急诊PCI。观察两组患者在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中及随访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中,Pro-uk溶栓组属于TIMI 0~1级患者的例数少于单纯PCI组,属于TIMI 2~3级患者的例数多于单纯PCI组。Pro-uk溶栓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单纯P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uk溶栓组住院期间有2例发生了MACE,发生率为3.3%(2/60)及随访30 d内有1例发生MACE,发生率为1.7%(1/60),均低于单纯PCI组9例(15.0%)和7例(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AMI患者急诊PCI前使用Pro-uk溶栓可以减少患者在急诊PCI术中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并不增加出血风险,且可降低住院期间及随访30 d内MACE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赵艳娟 《当代医学》2016,(28):154-155
目的:探讨联合抗栓疗法对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2组均予以心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脏事件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有利于及时控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发生左心室游离壁破裂(free wall rupture,FW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4221例,其中发生FWR的患者81例(FWR组),按照1:5匹配原则,随机选取未发生心脏破裂(且未发生室间隔穿孔)的患者405例作为非FWR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预后。结果(1)AMI患者中出现FWR的风险为1.9%。(2)与非FWR组相比,FWR组患者年龄偏大,前壁心肌梗死较多,心功能更差,接受手术治疗(包括经皮支架植入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比例偏低,且所有患者均出现院内死亡。(3)91.4%的患者FWR发生在AMI起病1周之内,其中24 h内发生FWR 37例(45.7%)。(4)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R=1.055,95%CI:1.032~1.078,P<0.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HR=1.907,95%CI:1.211~3.002,P=0.005)和手术治疗(HR=0.126,95%CI:0.072~0.220,P<0.001)是AMI患者出现FW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AMI患者发生FWR的风险约为1.9%,而且通常发生在心肌梗死1周内,高龄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FWR,而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FWR风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将同期于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65例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血清BNP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BN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_均<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01),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研究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最终确诊急性心肌梗死50例。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BNP水平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测(P <0.05),而特异度、灵敏度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BNP水平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综合干预对AMI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抗氧化能力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心脏康复综合干预。观察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抗氧化能力、心脏功能,并随访记录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D、VO_2峰值、AT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OD、T-AOC高于对照组,MAD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PP、6MWD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AMI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及抗氧化能力,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