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26篇
  免费   1421篇
  国内免费   536篇
医药卫生   21083篇
  2024年   321篇
  2023年   1021篇
  2022年   987篇
  2021年   1038篇
  2020年   901篇
  2019年   831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527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875篇
  2013年   773篇
  2012年   953篇
  2011年   1069篇
  2010年   917篇
  2009年   1005篇
  2008年   1144篇
  2007年   1043篇
  2006年   906篇
  2005年   925篇
  2004年   725篇
  2003年   679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110-112
目的 探讨中药肠道灌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肠道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血气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6.00%,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酸碱度(pH)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实施中药肠道灌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血气指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口腔、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组,用主动免疫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观察胃黏膜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及口腔菌群,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P<0.05);增加大鼠肠道、口腔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P<0.05);减少肠道、口腔中致病菌群(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梭杆菌属)的数目(P<0.05)。其中,大鼠病理学评分与其口腔、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以及门、属水平上的差异菌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缓解胃黏膜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和口腔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13.
陈紫薇  陈明 《陕西中医》2020,(11):1627-1631
脾为后天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以后天滋先天,使从脾论治成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经典方法。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最庞大的“器官”——肠道菌群与“脾”的功能非常密切。目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是加速CKD进展的重要环节,基于脾肾互根互用的中医原理,收集、整理肠道菌群与CKD代谢功能、免疫应答及肾脏损伤关联的文献,从肠道菌群与机体功能代谢和内环境稳态的角度进行探讨,认识到运用中医药可通过干预肠道菌群的丰度、结构和代谢功能,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从而达到调节肾脏代谢和免疫应答的作用,提出肠道菌群是从脾论治慢性肾脏病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极易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中医所说正气不足、邪毒侵扰一致。目前集中在抗病毒药物研发是必须的,但对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制剂的研究也较为迫切。黏膜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道重要屏障,具有独特功能和结构的独立免疫体系,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与外界抗原(比如食物、共生菌、病毒等)直接接触。其在抵抗病毒、抗感染方面,黏膜免疫(如呼吸道黏膜、肠道黏膜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消灭外来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外来抗原,不至于病毒侵入机体组织而对机体造成损伤。中药通过黏膜免疫系统发挥治疗作用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该文拟针对黏膜免疫系统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关系以及中药的干预机制展开探讨,以期为COVID-19的防治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方法与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外周血miR-155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炎性介质及血清miR-155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加数量,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减少数量,血清CRP、IL-6、IL-17、TNF-α、miR-155降低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生活质量量表(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清miR-155水平,缓解炎性反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夏欢 《上海护理》2020,20(8):31-33
目的分析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菌群分布、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卵巢癌手术治疗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卵巢癌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菌群分布情况和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54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2.96%;54例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8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70.83%;年龄、FIGO分期、糖尿病、异体输血是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菌群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切口感染主要与患者年龄≥60岁、FIGO分期Ⅲ或Ⅳ期、合并糖尿病、异体输血有关。医护人员应根据切口感染菌群分布特点和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以降低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呼吸道菌群构成特征,分析不同感染情况患儿机体免疫情况。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68例纳入研究组,根据患儿住院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将其中32例纳入轻度组,36例纳入重度组,同期医院健康新生儿28例纳入对照组。检测新生儿痰液中目标条带菌数、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NK细胞含量、各细胞亚群及维生素D、免疫球蛋白表达。结果 68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呼吸道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0.29%(41/68),共检出菌株64株,检出率居前3位病原菌由高至低分别为鲍氏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患儿插管1 d内、3~5 d条带数目、香农-威纳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1~3 d,重度组条带数目、香农-威纳指数均小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NK、CD_3~-CD_(56)~(neg)CD_(16)~(bright)水平低于对照组,CD_3~-CD_(56)~(dim)CD_(16)~(bright)、CD_3~-CD_(56)~(bright)CD_(16)~(neg/dim)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CD_3~-CD~(56dim)CD_(16)~(brigh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3~-CD_(56)~(bright)CD_(16)~(neg/di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CD_3~+CD_8~+、CD_3~+/CD_8~+、Ig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CD_3~+、CD_3~+CD_4~+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致病菌主要以鲍氏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为主,患儿普遍存在NK细胞数量及功能缺陷,其细胞免疫功能受不同程度抑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DS对小鼠化疗诱导性肠黏膜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25 mg·kg~(-1))与伊利替康(25 mg·kg~(-1))4 d制备化疗诱导性肠黏膜炎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DS灌胃给药8 d。给药期间测定小鼠体质量、3 h排便量、疾病活动指数。给药结束后收集血清及结肠黏膜上皮组织,测定炎症因子表达。结肠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评分。提取粪便样本总DNA,16SrDNA测序分析粪便菌群。结果DS显著增加化疗性肠黏膜炎小鼠3 h排便量,抑制体重下降及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S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及黏膜蛋白中IL-6、TNFα、MPO的含量。病理评分显示,DS显著减轻模型组动物黏膜炎症及伴发的黏膜变性/萎缩。粪便菌群分析显示,DS可有效提高化疗性肠黏膜炎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使治疗组小鼠粪便菌群构成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DS显著降低化疗性肠黏膜炎小鼠粪便拟杆菌属和链球菌属丰度,提高变形菌属、乳杆菌属和肠杆菌属丰度。结论 DS可有效治疗小鼠化疗诱导性肠黏膜炎,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修复结肠黏膜及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