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7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医药卫生   2841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通过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李佃贵教授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证及四气五味归经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其内在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李佃贵教授门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处方,通过将符合标准的150首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中,来探索并分析出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结果经分析得出,150首处方中,核心用药为炒白术,其次为黄连、陈皮、茵陈、乌药、砂仁、枳实、茯苓、川芎、厚朴;药性大多为辛、苦、寒,主归脾、胃、肝经,主要证型为胃气壅滞证、湿浊中阻证、浊毒内蕴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最常用药类型为清热解毒、健脾芳香化浊、清热化湿和活血化瘀药。结论通过对李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的分析,总结出其善于将芳香药与苦寒药结合使用,芳香以化浊,苦寒以清热;行气药与活血化瘀药相结合,行气可止痛,活血以化瘀。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口腔医学本科生在牙体牙髓病科实习期间出现医疗不良事件的原因,探讨减少和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通过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管理系统呈报的牙体牙髓病科实习生不良事件共计144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不良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发生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改进和预防措施。使用SPSS 25.0软件对不良事件的类型及引起各类不良事件原因的数据进行分析,因各组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故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口腔医学本科生在牙体牙髓病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有职业暴露、医疗沟通事件与医疗处置事件三类,多属于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和Ⅳ级隐患事件。其中,以职业暴露最为多见,五年共计63例,与医疗沟通事件(Z = 5.765,P<0.001)、医疗处置事件(Z = 4.163,P<0.00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职业暴露主要由操作疏忽或不合规范引起,与防范意识不足(Z = 4.063,P<0.001)、患者因素(Z = 3.421,P<0.001),以及科室教育不足(Z = 4.263,P<0.00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导致医疗沟通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医护态度,与收费标准(Z = 4.139,P<0.001)、患者不实期望(Z = 3.990,P<0.001)和不信任实习生(Z = 3.314,P<0.00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导致医疗处置事件的原因有知识缺乏、操作不规范和带教指导不足,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制定各种预防及改进措施有助于减少口腔医学本科生在牙体牙髓实习教学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腹针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患者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病程、既往肥胖时间,按组间均衡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为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28天和治疗第56天体质量、腰围、BMI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 对研究结果采用重复多因素方差分析,治疗组腰围、BMI、三酰甘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第28天时,治疗组腰围及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第56天时,治疗组体质量、腰围、BMI、三酰甘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腹针能有效地降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患者体质量、腰围、BMI,促进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川东北地区成年体检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中检出结果情况及与其他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的31378例体检者HCY和其他生化结果。结果HCY在川东北地区人群中呈正偏态分布,总人群检测中位数为11.00μmol/L,男女性别组检出中位数分别为12.2μmol/L和9.5μmol/L,经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1.59,P=0.00)。以>15μmol/L为异常,总人群异常检出率为14.43%,男女性别组分别为21.70%(3960例)和4.33%(568例)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3.58,P=0.00);在各年龄阶段男性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异常检出率有增加趋势。经相关分析知HCY与性别和肌酐呈中等程度的相关(r=-0.46,r=0.45),与空腹血糖没有相关性。结论川东北地区人群的HCY值偏高,异常检出率也高男性检测结果高于女性,多关注男性的HCY值,以期减少脑卒中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郅洁云  李雪 《口腔医学》2013,(5):322-323
目的观察Protaper手用镍钛锉预备乳磨牙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岁需做根管治疗的患儿160例,乳磨牙160颗,随机分为Protaper手用镍钛锉冠向下法备根组80颗,手用不锈钢K锉逐步后退法备根组80颗,均用注射型Metapex糊剂根充,术后即刻拍片评价根充成功率,术后3 d回访评价疼痛率。结果 Protaper组疼痛率3.75%,不锈钢K锉组疼痛率1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otaper组成功率95%,不锈钢K锉组成功率83.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rotaper手用镍钛锉预备乳磨牙根管疼痛反应轻,快捷高效,临床疗效优于手用不锈钢K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在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吸罐式囊膜抛光技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7例(102眼),年龄42 ~ 74岁,晶体混浊分级为Ⅱ~Ⅳ级,在施行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时行吸罐式前后囊膜抛光,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以及后囊膜情况进行临床观察,随访1年.选择同期常规施行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乳化术患者83例(98眼)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抛光组102只眼中有2只眼后囊膜破裂,术后眼前节炎性反应两组病例无差异,术后1年抛光组患者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抛光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分别为0%、2.0%、5.1%,对照组分别为3.1%、8.2%、14.3%,抛光组PCO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应用吸罐式前后囊膜抛光技术能有效去除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及后囊膜晶体皮质纤维,阻止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及化生,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总结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CTA)意外检出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5月临床怀疑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38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意外检出PAVM的部位、形态及大小.结果 意外检出PAVM 8例,占0.21‰.共发现9个病灶,全部为单纯型,其中,病灶位于左肺上叶舌段3个,左肺下叶3个,右肺中叶2个,右肺下叶1个,且病灶多较小,直径5 ~ 22 mm.结论 CCTA上PAVM的意外检出率为0.21‰.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CCTA检查冠状动脉未见有意义狭窄,扫描野内见肺静脉提前显影和/或畸形的肺血管时,影像医师应常规扩大扫描野评价是否存在肺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99.
吕浩  张尧  李雪垠  冯卫  刘建国 《中国骨伤》2016,29(8):767-769
正患者,男,59岁,因行走时右侧髌骨下方疼痛1年入院。查体:跛行步态,双下肢基本等长,右膝关节无肿胀,皮温不高、色泽略暗,右膝关节间隙压痛阴性,侧方应力试验阴性,抽屉试验阴性,浮髌试验阴性,髌骨按压试验阳性。右膝关节活动范围:伸0°~屈90°。辅助检查:右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右侧膝关节间隙稍正常,关节面光滑,诸组成骨边缘及髁间隆起略变尖,髌骨内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见图1a,1b)。右侧膝关节磁共振平扫(0.2T)检查所见:髌骨形态欠规整,略呈膨胀性改变,其内见不规则异常  相似文献   
100.
软骨样脂肪瘤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患者,女,28岁,因右前臂内侧软组织肿物2年入院。患者自述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内侧软组织肿物,当时肿物大小约4 cm×3 cm×2 cm,肿物呈进行性生长,且生长较慢。患者未予重视,也未行任何治疗。1个月前因右上肢剧烈活动后,出现肿物部位疼痛,疼痛为隐痛,休息后疼痛稍有缓解。现为进一步治疗,至我院就诊。入院查体:右前臂中1/3内侧处肿胀明显,皮肤无黄染、无瘢痕、肤色正常,右前臂内侧局部可触及肌间软组织包块,大小约5 cm×3 cm×2 cm,质韧,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差,无压痛,桡动脉搏动良好,末梢血运良好,无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辅助检查: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前臂X线片未见骨质异常。超声提示前臂肌层内可见5.0 cm×2.4 cm低回声肿物,边界清,内部回声欠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