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6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人肺癌和乳腺癌组织IL-15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人体肺癌和乳腺癌组织中IL-15和IL-15Rα的表达及NK细胞和CD8^+细胞的浸润,以探求IL-15在人体肺癌和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9例肺癌和51例乳腺癌肿瘤组织标本中IL-15和IL-15Rα的表达及NK细胞和CD8^+细胞的浸润,分析IL-15、IL-15Rα、NK细胞、CD8^+细胞之间相关关系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和乳腺癌肿瘤组织中IL-15表达的阳性染色密度值(PSD)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减少,肿瘤直径〈3cm组大于肿瘤直径≥3cm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大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两种肿瘤组织中IL-15的表达和IL-15Rα的表达没有相关性,与NK细胞、CD8^+细胞的浸润成正相关。IL-15Rα的表达与这两种肿瘤病人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IL-15高表达者,多处于肿瘤分期早期,瘤体体积较小,少伴有淋巴结转移;IL-15低表达者,多处于肿瘤分期晚期,瘤体体积较大,多伴有淋巴结转移。推测IL-15在这两种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中药复方抑瘤饮影响荷S180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荷S180瘤小鼠灌服中药复方抑瘤饮(简称抑瘤饮)不同时间点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揭示其体内抗瘤的免疫机制。于BALB/c小鼠右腋皮下接种S180细胞,24 h后,抑瘤饮组开始每日灌服抑瘤饮,对照组灌服等量凉开水。分别于灌服第0、10、20、30、40天处死动物,称取体重和瘤重;无菌获取脾细胞,MTT法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ConA诱导转化及IL-2诱生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和CD8+细胞百分率。结果显示,抑瘤饮对小鼠体内S180移植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渐增性抑制作用;抑瘤饮能够明显逆转S180移植肿瘤对小鼠脾细胞的NK细胞杀伤率、转化指数、IL-2诱生活性、CD4+细胞和CD8+细胞百分率的抑制作用,且逆转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增强。表明抑瘤饮体内能够渐增地上调被S180移植肿瘤抑制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构建小鼠IL 12单链融合基因 (msIL 12 ) ,进行基因治疗初探。方法 用RT PCR法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总RNA分别获取p4 0cDNA和p35cDNA ,2次PCR引入linker后 ,依次克隆入pcDNA3质粒 ,构建成msIL 12真核表达质粒 (pmsIL 12 ) ;用DEAE dextran法将PEG纯化的pmsIL 12转染COS 7细胞 ,用ELISA法检测其培养上清 (转染上清 )IL 12蛋白含量。皮内注射PEG纯化的pmsIL 12 ,用MTT法检测其对正常小鼠脾细胞NK活性的影响 ,观察其对荷H2 2腹水型肝癌细胞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所得p35cDNA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M86 6 72完全一致 ;所得IL 12p4 0cDNA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AH0 0 4 85 9报道完全相同 ,除第 10 0 0位碱基是G而不是A(但所编码氨基酸相同 ,都是丝氨酸 )外也与GenBank登录号M86 6 71报道相同。成功构建了小鼠IL 12单链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msIL 12 ,其转染COS 7细胞后的转染上清IL 12蛋白含量达 (2 .5 5± 0 .6 0 )ng ml。皮内注射pmsIL 12后 ,使正常小鼠脾细胞NK活性显著增强 (P <0 .0 1) ,使荷H2 2肝癌细胞瘤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P <0 .0 5 )。结论 构建了小鼠IL 12单链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可用于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一种检测微量胃液潜血的新方法。方法:建立用反向被动血凝试验(RPHA)检测人胃液潜血的方法,检测正常人和胃癌及其癌前疾病等患者共185份胃液标本。结果:RPHA法检测血红蛋白(Hb)的最低浓度为0.6μg/ml,最低检出量为15ng。以胃癌和不典型增生阳性率最高(100%),其次是萎缩性胃炎(84.62%)。正常空腹胃注(pH1.5)对Hb的抗原性仅有轻度影响。结论:本RPHA法具有特异  相似文献   
45.
单克隆抗体G 8511是以人胃低分化腺癌组织免疫BALB/C小鼠获得的一株IgG型单抗,组织学上胃癌阳性率65%,其中低分化腺癌阳性率87%。G8511单抗的对应抗原GAA主要分布于胃癌组织,并可脱落于胃液中。本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各种胃液的GAA水平,旨在探讨该单抗对胃癌胃液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临汾地区位于山西省南部,地处黄河流域中段,有人口336万,其中农业人口280万,约占83%。全区所辖的17个县(市)中,贫困县9个,占全省31个贫困县的1/3。针对我地区山区县多、贫困县多、农村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的特点,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47.
胃癌早期诊断及筛查方法的研究(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三仁  王润田 《内镜》1991,8(1):5-6
  相似文献   
48.
胃癌易感性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国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经胃镜及病理确诊,有效分析样本包括肠型胃癌93例,胃贲门癌50例,对照246人。结果i NOS基因第16外显子存在C→T多态性(产生Tsp509I内切酶的识别位点),使编码的氨基酸由丝氨酸(Ser)改变为亮氨酸(Leu),对照人群T等位基因频率为13.21%,单独存在C→T多态性与肠型胃癌、胃贲门癌易感性增加无统计学关联,但与吸烟因素同时存在,对肠型胃癌、胃贲门癌产生明显的2型超相乘交互作用;与缺乏CagA抗体同时存在,对胃贲门癌产生明显的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iNOS基因C→T多态性可能是胃癌的易感基因,特别与吸烟、缺乏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的肠型胃癌、胃贲门癌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正常人及肿瘤组织中rb1基因的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及其它肿瘤组织中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1)的缺失或突变。方法 应用PER和PER-RFLP法分析人多种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rb1基因的第14~16和第20外显子。结果在9种正常组织中都检测到了正常rb1基因片段,而32例Rb患者第14~16外显子全部缺失,第20外显子缺失率为65%(21/32)。乳腺癌和胃癌组织中第14~16外显子的异常率分别为9、5%和33%。结论 rb1的缺失与Rb的发生直接相关,与其它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0.
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叶和花蕾中分离获得的一种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其衍生物包括: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高效低毒的抗疟药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并从不同方面揭示出其抑瘤活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