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丽水市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分布及高危人群的比例情况,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以丽水市社区≥40岁的本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根据Hcy水平分为高、中、低Hcy组,并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2 105人,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874例,占23.7%;高危人群血清中高Hcy者1024例,占35.6%,Hcy平均值为(21.2±8.7)μmol/l;中Hcy者932例,占32.4%,Hcy平均值为(13.2±2.7)μmol/L;低Hcy者918例,占31.9%,Hcy平均值为(7.9±1.8)μmol/L;高Hcy组颈动脉增厚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中、低Hcy组(χ2=58.409、98.126,均P<0.05)。高Hcy组颈动脉狭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中、低Hcy组(χ2=87.338、138.643,均P<0.05)。高Hcy组颈动脉斑块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中、低Hcy组(χ2=272.186、122.628,均P<0.05)。结论 Hcy检测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预测诊断脑卒中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建立浦东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新区祝桥社区45岁及以上居民开展筛查,并对所筛高危人群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筛出脑卒中高危933人,检出率15.6%,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178人(3.0%),危险因素≥3项者755人(12.6%)。在755名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明显超重/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房颤。其中女性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的为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男性为吸烟率及超重/肥胖,65岁及以上者高血脂、超重/肥胖及脑卒中家族史暴露率比45~65岁人群高。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383人(50.7%),颈动脉轻度狭窄者100人(13.2%),中度狭窄者5人(0.7%),发现斑块者379人(50.2%);结合斑块性质,斑块单发者234人(61.7%),多发者145人(38.3%),不规则者368人(98.9%),低回声者9人(2.4%)。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低,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特点及狭窄程度变化较大,后期可开展社区全人群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随访相结合的双层面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开展合肥市四里河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以期制定针对性的脑卒中防治策略.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合肥市四里河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2682例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完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 社区居民2682例中共筛查出762例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8.41%.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86.35%)、血脂异常(62.99%)、缺乏锻炼(48.29%)、明显超重或肥胖(34.38%)、脑卒中家族史(31.76%)、糖尿病(28.22%)、吸烟(23.49%)和房颤(3.94%).高危人群男性检出率(37.92%)高于女性(22.99%)(χ2=67.970,P<0.001),男性高危人群吸烟率高于女性(χ2=240.6,P<0.001);女性脑卒中家族史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男性(χ2=7.16,P<0.05).高危人群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组(>15μmol/L)共867例(32.35%).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65.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本地人群中脑卒中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为缺乏运动(OR=33.675,95%CI22.061~49.239).结论 合肥市四里河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应早期识别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干预危险因素并规范诊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治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4.
背景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项目是我国正大力推广的国民健康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居民对其的参与率较低,严重影响了筛查效能。筛查意向是筛查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但关于居民脑卒中高危筛查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却较少。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筛查意向现状,探索影响居民脑卒中高危筛查意向的因素。方法 于2022年3—5月,便利抽取广东省居民648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高危筛查意向量表、脑卒中健康知识量表、社区医疗服务信任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居民脑卒中高危筛查意向量表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居民脑卒中高危筛查意向的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6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6%。居民脑卒中高危筛查意向量表平均总得分为(101.30±14.98)分,其中352名(58.7%)居民筛查意向处于较高水平,248名(41.3%)居民筛查意向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性别、居住状态、高血压患病情况、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吸烟情况、脑卒中高危筛查知晓情况、所在社区既往脑卒中高危筛查开展情况、既往脑卒中高危筛查接受情况、自感终身发生脑卒中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高危人群筛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社区自然人群中大肠癌高危人群和大肠癌的检出率,探讨大肠癌的筛查成本,为大肠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筛查制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惠州地区自然人群用"高危问卷联合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FOBT)方案"进行普查,以符合高危条件人群和FOBT阳性人群为大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行全结肠镜检查,对发现病变者取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筛出大肠癌.按直接花费计算筛查成本并进行比较.结果 社区自然人群接受调查者68 953人,问卷调查符合高危条件者940人(1.36%),FOBT阳性者3118人(4.52%),二者合并筛出大肠癌高危人群3870人(5.61%).符合高危条件人群、FOBT阳性人群、大肠癌高危人群和社区自然人群大肠癌检出率分别为506.3/10万、314.3/10万、315.9/10万和17.7/10万."高危问卷一肠镜筛查方案"和"FOBT-肠镜筛查方案"检出大肠癌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43%和0.22%,每筛查出1例大肠癌的直接成本分别为47 834.5元和82 303.6元,后者是前者的1.7倍.结论 "高危问卷联合FOBT方案"用于大肠癌普查效果较好,"高危问卷-肠镜筛查方案"比"FOBT-肠镜筛查方案"具有更好的效价关系,可作为大肠癌高危人群机会性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阜阳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生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以期制定有效的指导方案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阜阳颍西和西湖社区≥ 40岁6 000例居民为调查对象,筛查脑卒中高危、中危、低危人群,并对筛选出的高危人群进一步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共筛查5 924例,高危人群共1078例(18.2%),男性高危人群检出率15.9%低于女性高危人群检出率20.2%(P < 0.01),其中高血压、吸烟、运动缺乏是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P < 0.01),男性高危人群血脂异常、吸烟率、肥胖/超重暴露率高于女性(P < 0.01)。对1 078例高危人群进一步行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彩超筛查,其中颈部血管彩超异常率为25.8%(278/1078),男性血管内膜增厚率及血管狭窄率均高于女性(P < 0.01和P < 0.05)。男性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率67.2%高于女性的38.1%(P < 0.01)。结论通过社区居民的筛查,了解阜阳市社区居民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性加强防治和干预,可有效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脑卒中早期干预策略.方法 通过入户筛查方式收集2017年5~10月合肥市四里河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相关资料,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762例,其中618例完成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IMT结果 分为IMT正常组(213例)和IMT增厚组(405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记录两组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或心脏瓣膜病、吸烟、很少进行体育锻炼、明显超重或肥胖及脑卒中家族史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生IMT增厚的影响因素.结果 IMT增厚组相对于IMT正常组男性占比较高且年龄相对较大(P<0.05),IMT增厚组糖尿病暴露率高于IMT正常组(P<0.05),IMT增厚组收缩压、FPG、HbA1c、Hcy水平高于IMT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OR=1.099)、收缩压(OR=1.018)、HbA1c(OR=1.457)和Hcy(OR=1.027)是脑卒中高危人群颈部IMT增厚的危险因素,女性为保护因素(OR=0.598).IMT增厚组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数目高于IMT正常组(P<0.05).结论 性别、年龄、收缩压、HbA1c和Hcy与脑卒中高危人群IMT增厚密切相关,控制上述危险因素,有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市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情况,早期发现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为社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取50岁以上的北京市户籍人口605例,首先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然后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了解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等脑卒中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对筛查出的582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①随着年龄增高,患者颈动脉斑块、狭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中2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者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发生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建立干预体系,对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干预前后血脂水平的数值变化,评价临床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社区人群中开展脑卒中筛查工作,参与筛查人群15 746例,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013例,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2.78%。通过检测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干预前后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数值变化,评价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结果:临床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对相关的危险因素给予临床干预,效果良好,对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罗慧  温贤秀  何邦  邱文娟  杨文爽 《西部医学》2018,30(5):756-758+768
【摘要】 目的 探讨成都市营门口、荷花池社区年龄≥40岁高危人群健康现况及其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为建立规范的脑卒中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40岁以上成都市营门口、荷花池社区的常住居民605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做进一步实验室检查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筛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6050名居民筛查出高危人群1116人,检出率为1845 %。脑卒中高危人群各项危险因素所占比重由高到底依次为高血压629%、高血脂5591%、肥胖或超重4794%、少运动4409%、吸烟3620%、糖尿病3486%、卒中家族史2294%、既往卒中史824%、房颤或心瓣膜病296%。男、女脑卒中高危人群在各年龄段分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2=21555,P<0001)。除肥胖或超重、少运动、糖尿病、既往卒中史外,其余各项危险因素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人群中高血脂和房颤患者的治疗率极低。高危人群中血清中低同型半胱氨酸(Hcy)组165人(1914%);中Hcy组425人(493%);高Hcy组272人(3155%)。脑卒中高危人群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内膜增厚217人(5398%),劲动脉斑块314人(7811%),颈动脉狭窄308人(7662%)。结论 早期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并控制各项高危因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倡导健康生活,对脑卒中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台山市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以早期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取40岁以上的台山市户籍人口1 800名,首先采集基本信息,然后对筛查出的285名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高,入选人群颈动脉内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增高(P0.01);危险因素越多者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显著增高(P0.05);规范治疗对减少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降低脑卒中风险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建立干预体系,对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分布特点,为针对性地进行危险因素综合性社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6—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某社区40岁及以上的具有本市户籍的常住居民1 14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 853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74.7%。8项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80.7%)、体育锻炼很少(68.5%)、血脂异常(60.1%)、脑卒中家族史(45.7%)、糖尿病(38.2%)、明显超重(25.9%)、吸烟(23.3%)、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13.5%)。女性高危人群的血脂异常的暴露率高于男性,男性高危人群的吸烟率高于女性。高血压、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的暴露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人群的吸烟率和脑卒中家族史暴露率相对于其他年龄段更为突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睡眠障碍与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脑卒中的发病存在回归关系(P<0.05)。 结论 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暴露率处于较高水平。基于社区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防控,重点加强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管理,改变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社区脑卒中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静  舒颖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115-1116,1125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布及超重肥胖状况,以明确干预工作的重点,为社区制定脑卒中防治干预策略服务。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50岁及以上(1961年12月31日前出生)本市户籍居民605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结果 605名居民中有473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78.1%。超重220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46.5%;肥胖89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18.8%;中心性肥胖226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47.8%,女性中心性肥胖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5,P=0.023),年龄越高,中心性肥胖发生率越高;男性中心性肥胖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心性肥胖不同年龄组间比较、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应立足社区卫生服务,从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入手,对高危人群进行体重管理及综合干预,降低或延缓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卒中筛查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取在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者500例,将其体格检查、生化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慢性病等录入计算机,并加以分析。结果 500例筛查者共检出内膜增厚240例,占48.00%;颈动脉斑块形成198例,占39.60%;颈动脉狭窄53例,占10.60%。随着年龄的增高,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和发生狭窄的几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越多,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针对个体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社区人群大肠癌危险因素现况与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 方法 以2016年1—12月上海浦兴社区50~74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粪便潜血试验(FOBT)初筛,判定为高危人群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并随访肠镜检查结果。 结果 4 136人完成初筛,1 102人判定为高危人群,阳性率为26.64%(95%CI:25.30%~27.99%),1 006人FOBT结果为阳性,占24.90%(95%CI:23.57%~26.23%)。接受后续精筛228人,结肠镜顺应率为20.69%(228/1 102),结肠息肉检出率为24.56%(56/228),大肠癌检出率为1.31%(3/228)。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最高为平和质,占37.9%(418/1 102),偏颇体质以痰湿质[28.9%(319/1 102)]、气虚质[12.8%(142/1 102)]、阳虚质[9.6%(106/1 102)]为主。 结论 中老年人群中大肠癌高危人群占比较高,肠镜结果以息肉多见,值得引起重视。中医体质辨识平和质最高,提示中老年人大肠癌高危人群具有较高隐匿性,开展大肠癌筛查具有必要性。偏颇体质以痰湿、气虚、阳虚为主,提示中老年人群应高度重视大肠癌早期防治,通过中医干预进行防治有一定研究价值,治疗原则可以从健脾、益气、温阳入手。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ACS) is closely associ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Early identifying the individuals with ACS and its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could be beneficial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a machine-learning algorithm for the detection of ACS among high-risk population of stroke based on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Methods A novel model of machine learning was utilized to screen the associated predictors of ACS based on 30 potential risk factors. The algorithm of this model adopted a random forest pattern based on the training data and then was verified using the testing data. All of the original data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Project (CNSSPP), including demographic,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The individuals with high risk of stroke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aining group and a testing group at a ratio of 4:1.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rotid stenosis by carotid artery duplex scans was set as the golden standard.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nd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model in detecting ACS.Results Of 2841 high risk individual of stroke enrolled, 326 (11.6%) were diagnosed as ACS by ultrasonography. The top five risk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ACS in this model were identified as family history of dyslipidemia, high level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low level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aging, and low body mass index (BMI). Their weights were 11.8%, 7.6%, 7.1%, 6.1%, and 6.1%, respectively.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top 15 risk factors was 85.5%. The AUC values of the model for detecting ACS with training dataset and testing dataset were 0.927 and 0.888,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chine-learning algorithm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for ACS among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stroke. Family history of dyslipidemia may be the most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ACS. This model could be a suitable tool to optimize the clinical approach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12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