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了解Apo E基因敲除对造血系统各种细胞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抗体标记Apo E基因敲除及同窝野生对照小鼠的外周血、脾脏、骨髓等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po E基因敲除小鼠的外周血、脾脏淋巴细胞均有改变,骨髓前体B淋巴细胞、胸腺T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等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Apo E基因敲除后,小鼠外周血及脾脏B淋巴细胞减少,但B及T淋巴细胞发育,以及骨髓造血干细胞都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转录因子E2F1基因敲除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抗体标记E2F1基因敲除及同窝野生对照小鼠的外周血、脾脏、骨髓等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E2F1基因敲除小鼠的外周血、骨髓细胞均有改变,脾脏细胞未见明显变化,骨髓前体B细胞、髓系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均有显著变化。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减少,G1期造血干细胞减少。结论 E2F1基因敲除可使小鼠造血干、祖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ramp基因敲除在衰老过程中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月龄及12月龄Cramp基因敲除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比例及不同发育阶段B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12月龄Cramp基因敲除小鼠的骨髓长期造血干细胞增多,多潜能造血祖细胞减少;前体B淋巴细胞和未成熟B淋巴细胞减少,成熟B淋巴细胞增多。结论在衰老过程中,Cramp基因敲除对骨髓造血干细胞及B淋巴细胞发育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罗汉果和熟地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的作用。本文研究罗汉果和熟地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各组小鼠连续喂养罗汉果或熟地3个月,流式细胞仪测量小鼠的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免疫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变化;小鼠用半致死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后,连续喂养罗汉果或熟地1个月后,流式细胞仪测量罗汉果或熟地对于免疫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损伤修复的作用。结果分析检测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长期喂养罗汉果或熟地的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B细胞的比例降低,粒细胞的比例增加,T细胞没有明显变化;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增加,尤其是长期造血干细胞数量增加显著。半致死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后,罗汉果或熟地喂养1个月,小鼠的粒细胞和T细胞都有明显的改善,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结论罗汉果或熟地长期服用会增加小鼠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促进了辐射所致的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干细胞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Exo-1对端粒酶缺失小鼠造血微环境衰老的影响.方法 以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 Terc-/-)和Exo-1基因敲除小鼠(Exo -1-/-)杂交,并进一步互交产生第三代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G3Terc -/-)以及第三代Terc和Exo-1双基因敲除小鼠(G3Terc-/- Exo-1-/-).以CD45.1野生型小鼠的骨髓细胞为供体,以2月龄G3Terc-/-或G3Terc-/- Exo-1-/-小鼠为受体,进行骨髓移植.在受体小鼠9月龄时,取骨髓、脾脏、胸腺、外周血等组织器官的细胞进行流式分析,研究G3 Terc-/-和G3Terc-/-Exo -1-/-受体小鼠中的野生型供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的发育分化.结果 同G3Terc-/-小鼠相比,G3Terc-/- Exo-1-/-双基因敲除受体小鼠骨髓中野生型供体来源的B220+细胞比例升高,前体B细胞的比例也明显升高;脾脏B220+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胸腺发育正常;外周血中B220+细胞比例升高.结论 Exo-1缺失延缓了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造血系统微环境的衰老,从而逆转了端粒功能障碍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期食用何首乌后,小鼠造血系统的变化。方法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饲正常饲料;何首乌饲料组,喂饲添加何首乌的饲料,10个月后,处死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脾脏、胸腺及骨髓中各种细胞。结果何首乌饲料组小鼠,脾脏B细胞增多,胸腺CD4+细胞增多,CD8+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干细胞显著减少,其中静止期细胞增多,增殖分裂期细胞减少。结论长期适量食用何首乌有助于减缓小鼠造血系统的衰老,维持造血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造血系统特异性Marcksl1敲除小鼠,探究该基因敲除对小鼠成年造血的影响。方法 对E15.5 Marcskl1敲除小鼠进行胎肝竞争性移植实验,分析胎肝移植后不同月龄小鼠外周血中成熟功能谱系血细胞的占比。流式分选胎肝KSL细胞,利用RNA-Seq分析该基因敲除后差异基因表达。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arcksl1条件敲除小鼠,并与Vav1-Cre小鼠杂交,获得造血系统特异性Marcksl1敲除小鼠。利用PCR和Sanger测序鉴定基因型。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小鼠骨髓和造血干细胞中Marcksl1 mRNA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小鼠骨髓、外周血、脾和胸腺中不同类型造血细胞的占比。通过竞争性骨髓移植实验分析Marcksl1敲除对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 Marcksl1敲除造成胎肝移植后B细胞占比下降、髓系细胞占比升高,骨髓中CLP和CMP占比下降、GMP占比升高。RNA-seq结果显示该基因敲除后导致胎肝KSL细胞中252个基因上调,400个基因下调。GO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应答、质膜以及低压门钙离子通道活性等相关基因。KEGG结果显示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不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探讨Exo-1基因缺失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效率的影响.方法 以CD45.1小鼠的骨髓细胞或骨髓造血干细胞为供体,以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或Exo-1基因和端粒酶基因双敲除小鼠为受体,在给予不同剂量X线照射或不照射的情况下,重复进行静脉注射全骨髓细胞或分选的骨髓造血干细胞(c-kit<''+>、Sca-1<''+>、lineage<''->,KSL),于移植后1个月取外周血,流式分析嵌合率.结果 未经X线照射及1 Gy、2 Gy照射情况下,端粒酶基因缺陷受体小鼠的外周血中供体来源的细胞嵌合率较低;6 Gy照射后,供体来源的外周血细胞嵌合率仍低于50%,而且端粒酶基因缺陷受体小鼠在移植后1个月内死亡较多;3 Gy照射可形成较高嵌合率,Exo-1基因缺失对端粒酶缺陷小鼠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以端粒酶缺陷小鼠作为衰老模型研究造血干细胞植入效率时,3 Gy X线照射能够有效地形成较高的外周血供体细胞的嵌合率,但是Exo-1基因没有进一步提高造血干细胞在端粒酶敲除小鼠的植入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838对137Csγ射线和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及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37Csγ射线和环磷酰胺造模,分别测定两个模型骨髓造血干细胞脾脏节结(CFU-S)、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DNA、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的变化。结果:E838能减轻环磷酰胺和137Csγ射线对小鼠造血系统的损伤作用。E838各组的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增高,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CFU-S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脾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838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枸杞在小鼠辐射损伤后造血系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喂饲正常饲料;另外2组,给予4.5Gy照射后,喂饲正常饲料或添加枸杞的饲料,1个月后,处死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脾脏、胸腺及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结果 枸杞饲料组小鼠,外周血B细胞增多,骨髓前体B细胞及未成熟B细胞增多,造血干、祖细胞均显著减少。结论 枸杞促进辐射损伤后造血干细胞动员,加速造血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Cramp蛋白过表达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ramp过表达转基因小鼠及同龄野生型小鼠的骨髓、脾脏、胸腺等组织器官中各种细胞的比例;分选 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其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Cramp过表达转基因小鼠的骨髓、脾脏、胸腺等组织器官中各种细胞的比例、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研究中,Cramp过表达转基因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IL-33转基因小鼠研究IL-33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L-33转基因小鼠及同窝野生对照小鼠的外周血、脾脏、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及造血干细胞分化不同阶段细胞的数量变化;利用体外成克隆实验和细胞周期分析研究IL-33对于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IL-33转基因小鼠B细胞和T细胞在外周血中都明显降低,粒细胞在外周血和骨髓中都有明显增加;IL-33转基因小鼠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数量减少,共同淋系祖细胞数量减少,共同髓系祖细胞和粒单系祖细胞数量增加;IL-33转基因小鼠的造血干细胞处于S-G2-M的细胞增多;体外单克隆实验发现IL-33转基因小鼠造血干细胞形成的集落数增加。结论 IL-33转基因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增强,更易向髓系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枸杞在小鼠辐射损伤后造血系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喂饲正常饲料;另外2组,给予4.5 Gy照射后,喂饲正常饲料或添加枸杞的饲料,1个月后,处死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脾脏、胸腺及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结果 枸杞饲料组小鼠,外周血细胞总数及B细胞增多,骨髓细胞总数减少,骨髓前体B细胞及未成熟B细胞增多,造血干、祖细胞均显著减少。结论枸杞促进辐射损伤后造血干细胞动员及分化,加速造血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RunX3基因对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通过竞争性骨髓移植实验检测RunX3转基因小鼠骨髓干细胞的功能。结果移植后来源于RunX3-/-小鼠骨髓干细胞供体的外周血细胞占总外周血细胞的比例与野生对照鼠相比无明显差异,移植后来源于RunX3-/-小鼠骨髓干细胞供体的外周血中髓系细胞占总外周血髓系细胞的比例较野生型对照鼠高。结论RunX3基因缺失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没有影响,但其可能参与了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Marcksl1基因敲除小鼠,初步探究该基因缺失对造血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arcksl1基因敲除小鼠,通过PCR技术以及Sanger测序方法鉴定小鼠基因型。通过将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杂交,分析敲除小鼠的传代情况。通过杂合子小鼠相互杂交,分析发育不同阶段纯合子、杂合子和野生型小鼠的占比。分离小鼠胎肝,利用血常规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该基因缺失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PCR结合Sanger测序结果表明Marcksl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成功。对不同阶段胚胎小鼠基因型鉴定和数量统计,发现小鼠Marcksl1基因敲除造成的胚胎死亡发生于胚胎发育后期。通过血常规与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Marcksl1基因缺失在E15.5 d时不影响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数量,但胎肝中造血干细胞比例显著增多。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Marcksl1基因敲除小鼠,并发现该基因缺失影响造血干细胞占比。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该基因在胚胎发育和造血系统中的功能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狼疮性BXSB小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分布及脾脏T、B淋巴细胞凋亡进行比较探讨脾脏CD4 T、CD19 B淋巴细胞凋亡在狼疮性BXSB小鼠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外周血CD4 T、CD8 T、CD19 B细胞分布及脾脏CD4 T、CD19 B细胞凋亡;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狼疮性BXSB小鼠肾脏免疫组化。结果与♀BXSB小鼠比较,♂BXSB小鼠外周血CD4 T、CD8 T细胞分布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CD19 B细胞分布及脾脏CD4 T、CD19 B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BXSB小鼠绝大多数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可见大量IgG呈片状沉积,而♀BXSB小鼠肾脏几乎无IgG沉积。结论♂BXSB小鼠发病较♀BXSB小鼠重,细胞凋亡在BXSB小鼠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转hMan2c1基因小鼠为模型,分析hMan2c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脾脏的蛋白表达和活性,研究hMan2c1基因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Man2c1基因在脾脏的蛋白表达并检测小鼠脾脏α-甘露糖苷酶活性;血常规分析外周血中各种血细胞的比例;以BSA作为抗原观察机体的免疫应答;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外周血中CD4 、CD8 、B、NK细胞的数量。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hMan2c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脾脏组织有明显的表达,α-甘露糖苷酶活性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BSA刺激后,转基因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中的CD8 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hMan2c1基因在小鼠脾脏表达引起α-甘露糖苷酶活性显著升高,并进一步影响淋巴细胞的生成,增加中性粒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对免疫原的应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免疫的重建,探讨免疫治疗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残留病灶清除,并将其与化疗有机结合,以延长患者无病生存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4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外周血中T、B、NK细胞的含量.结果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月内,患者血循环中CD3+细胞明显减少,至移植后3月逐渐恢复至正常;CD3+CD4+细胞移植后持续减少,至移植后6月甚至更长时间后才逐渐恢复;CD3+CD8+细胞于移植后1月内很快恢复.CD19+细胞于移植后1 ~ 3月降低,移植后3 ~ 6月逐渐恢复.NK细胞于移植后2月恢复,较T或B淋巴细胞恢复速度快.结论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月T细胞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B细胞于移植后1 ~ 3月绝对及相对计数降低,移植后3 ~ 6月逐渐恢复;NK细胞于移植后2月恢复,较T或B淋巴细胞恢复速度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PV16E6基因人脐带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SCID小鼠体内对人宫颈癌细胞的免疫治疗和保护效应。方法:从人脐带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中提取CD34+干细胞,并诱导其向DC分化;采用阳离子脂质体DMRIE-C将HPV16E6基因介导进入DC,制备其疫苗。在SCID小鼠体内观察DC疫苗的体内致瘤情况及经其致敏的淋巴细胞对人宫颈癌细胞的免疫治疗和保护作用。结果:人脐带血来源CD34+干细胞能诱导出成熟及有功能的DC;体内抗肿瘤研究,经DC疫苗致敏的T淋巴细胞治疗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未致敏T淋巴细胞治疗的荷瘤小鼠(P〈0.01)。用经DC疫苗致敏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预免疫SCID小鼠,受宫颈癌细胞攻击后,与未致敏的T淋巴细胞预免疫组比,肿瘤潜伏期延长(P〈0.01),体积减小,重量减轻(P〈0.01)。结论:HPV16E6基因人脐带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疫苗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对其攻击有一定抵御作用,对机体具有抗肿瘤免疫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构建MKP1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MKP1基因对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显微注射法建立MKP1转基因小鼠;PCR和RT-PCR检测MKP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通过竞争性骨髓移植实验检测MKP1转基因小鼠骨髓干细胞的功能.结果 建立了MKP1转基因小鼠;MKP1转基因小鼠骨髓干细胞数量减少;竞争性骨髓移植实验显示MKP1转基因骨髓干细胞来源的外周血细胞总数、B细胞、粒细胞显著减少(P<0.001),提示MKP1转基因小鼠骨髓干细胞的功能下降.结论 在MKP1转基因小鼠模型中,MKP1基因的过表达影响了小鼠的骨髓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