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考察芫花氯仿萃取物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及UGT1A1活性的影响,为预测芫花致肝损伤可能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采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模型,分别以4-硝基酚和β-雌二醇为底物检测UGTs及UGT1A1活性;利用UV和HPLC测定底物或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HPLC测得氯仿萃取物中3种黄酮类成分芹菜素、羟基芫花素和芫花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00%,6.40%,18.38%;UV法测得总二萜质量分数为37.39%。与空白组相比,在大鼠肝微粒体(RLM)孵育体系,氯仿萃取物能显著抑制UGTs活性,而在人肝微粒体(HLM)孵育体系,抑制作用不明显;对UGT1A1,在RLM和HLM孵育体系中,氯仿萃取物均表现为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以芫花素计,IC50=8.76,10.36μmol·L-1);抑制类型分别为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综上,氯仿萃取物对UGTs及UGT1A1活性均可产生抑制作用且存在种属差异性,推测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芫花致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芫花醇提物对UGTs及UGT1A1活性的影响,为阐释芫花毒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以4-硝基酚为底物检测UGTs活性,以β-雌二醇为底物检测UGT1A1活性,利用UV和HPLC测定底物及代谢物含量。结果芫花醇提物中3种黄酮类成分芹菜素、羟基芫花素、芫花素含量分别为6.34%、8.72%、6.06%,UV测得总二萜含量为31.40%。体外实验表明,在大鼠肝微粒体(RLM)和人肝微粒(HLM)孵育体系中,芫花醇提物均能显著抑制UGTs活性;对UGT1A1活性,在RLM、HLM和重组酶(rh UGT1A1)孵育体系中,芫花醇提物均表现为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以羟基芫花素计,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6.32、32.49、8.382μmol/L,抑制类型分别为竞争性抑制作用、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和竞争性抑制作用。结论芫花醇提物对不同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UGTs及UGT1A1活性均可产生抑制作用且存在种属差异性,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芫花致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黄连与其他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机制,对6种黄连生物碱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及UGT1A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采用大小鼠肝微粒体,以及生物碱小鼠体内诱导后的肝微粒体,构建微粒体体外孵育模型,以4-硝基酚(4-NP)为底物检测UGTs活性,β-雌二醇为底物检测UGT1A1活性,利用UV和HPLC测定底物或代谢物含量。结果,在大鼠体外实验中,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及药根碱均能显著抑制UGTs活性,其中表小檗碱抑制作用最强;对UGT1A1,药根碱表现为弱的抑制作用(IC50≈227μmol·L-1),而黄连碱和巴马汀则呈显著的激活作用。小鼠体外实验中,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和巴马汀对UGTs均呈显著的抑制作用;而6种生物碱对UGT1A1均表现为显著的激活作用。小鼠体内诱导实验中,只有小檗碱对UGTs,药根碱对UGT1A1活性呈现显著升高作用,其他生物碱的作用不明显。综上,黄连生物碱在对UGT的作用上显示出明显的种属和体内外的差异,同时生物碱结构的变化对UGT活性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黄连与其他药物发生代谢性相互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对UGT1A1体外抑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人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的活性受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抑制作用的强弱,并通过体内-体外外推(IV-IVE)方法对汉黄芩素在人体内引发草物-药物相互作用(HDI)的风险进行预测。方法:以混合人肝微粒体(HLMs)及重组表达UGT1A1作为酶源,UGT1A1酶的特异性荧光探针N-3-羧丙基-4-羟基-1,8-萘酰亚胺(NCHN)为底物,对人体UGT1A1酶受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的抑制作用进行评估。通过非线性拟合优度R2判断出抑制类型,求出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和抑制动力学常数Ki,并对汉黄芩素在人体内引发HDI的风险进行预测。结果:汉黄芩素对UGT1A1催化NCHN-O-葡萄糖醛酸化的抑制作用较为强烈,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求得的IC50和Ki值分别为2. 53μmol·L-1和1. 60μmol·L-1,而汉黄芩苷对UGT1A1活性的抑制能力较弱。此外,体外-体内外推(IV-IVE)方法的预测结果表明口服汉黄芩素可引起UGT1A1底物血浆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加6. 6%~59. 6%。结论:汉黄芩素有可能通过抑制UGT1A1的活性引发临床不良HDI的发生,为合理使用含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的中草药与临床药物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何桂元  李妍  葛广波  李世阳  宁静  贵林  杨凌 《中草药》2017,48(11):2242-2248
目的对紫草素的立体异构单体阿卡宁的氧葡萄糖醛酸代谢通路进行研究和表征。方法采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方法检测阿卡宁和其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将阿卡宁在人肝微粒体(HLM)、人肾微粒体(HKM)以及重组人类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中孵育,观察代谢轮廓、筛选参与催化的重组单酶、考察酶动力学;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化学抑制实验阐明UGT单酶对阿卡宁的选择性。结果阿卡宁在含尿苷5’-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的HLM孵育中,可以检测到1个UGT代谢产物。UGT单酶筛选发现UGT1A9高选择性催化阿卡宁。酶动力学研究显示在HLM、HKM和UGT1A9中阿卡宁的UGT代谢都呈底物抑制模式,并且表观亲和常数(Km)在3.75~4.50μmol/L。阿卡宁和已知UGT1A9探针底物异丙酚在12例个体人肝中的UGT代谢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为0.88。化学抑制实验显示在HLM中,厚朴酚和尼氟灭酸对阿卡宁的UGT代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睾酮、雷公藤红素和尼罗替尼对阿卡宁的UGT代谢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UGT代谢是阿卡宁(紫草素)在人体的重要代谢途径之一,阿卡宁是人类UGT1A9的一个高选择性探针底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芫花素对UGT1A1酶活性的影响,为阐明其肝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考察芫花素与UGT1A1酶的结合方式及亲和作用强弱;采用体外人肝微粒体抑制实验评价芫花素对人源UGT1A1酶抑制作用强弱。结果:分子对接显示芫花素对接进入UGT1A1酶蛋白F活性区,亲和作用较强,体外抑制实验提示芫花素对UGT1A1酶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抑制类型为竞争型抑制,与分子对接结果一致。结论:芫花素可与胆红素竞争性结合UGT1A1酶,抑制酶活性,具有潜在肝毒性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和通脉养心丸3种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酶4种亚型CYP1A2、CYP2C11、CYP2D1和CYP3A1的体外活性影响。方法:选取15. 04μmol·L-1咖啡因、4. 98μmol·L-1奥美拉唑、7. 81μmol·L-1美托洛尔和6μmol·L-1咪达唑仑分别为CYP1A2、CYP2C11、CYP2D1和CYP3A1特异性探针底物,三种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分别与4种CYP450酶亚型的混合探针底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共孵育,HPLC测定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探针底物剩余量,求出相应酶活性抑制百分数并计算IC50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随着三药浓度增高各亚酶活性呈降低趋势(P 0. 05);三药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CYP2C11、CYP2D1、CYP3A1的IC50值分别为:参松养心胶囊1. 896、31. 97、12. 37、1. 357μmol·L-1;芪苈强心胶囊 100、1. 513、35. 2、6. 669μmol·L-1;通脉养心丸100、33. 970、0. 566、14. 380μmol·L-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CYP1A2、CYP3A1有中度抑制作用,芪苈强心胶囊对CYP2C11、CYP3A1有中度抑制作用,通脉养心丸对CYP2D1有强抑制作用,其余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补骨脂定在人肝微粒体(HLM)和肠微粒体(HIM)的代谢活性,明确参与补骨脂定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酶(CYPs)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及补骨脂定体外代谢的种属差异。将不同浓度的补骨脂定溶液分别与HLM和HIM共同孵育,经HLM孵育可以产生2个氧化产物(M1和M2)和2个葡萄糖醛酸结合物(G1和G2),在HIM中仅产生M1和G1;在HLM和HIM中,补骨脂定代谢生成M1的固有清除率(CLint)分别为104.3、57.6μL·min~(-1)·mg~(-1),生成G1的CLint分别为543.3、75.9μL·min~(-1)·mg~(-1)。利用12种CYPs和12种UGTs酶,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补骨脂定溶液共同孵育,结果显示,CYP1A1(39.5μL·min~(-1)·mg~(-1))、CYP2C8(88.0μL·min~(-1)·mg~(-1))、CYP2C19(166.7μL·min~(-1)·mg~(-1))、CYP2D6(9.1μL·min~(-1)·mg~(-1))是生成M1的关键CYPs代谢酶,而CYP2C19(42.0μL·min~(-1)·mg~(-1))是生成M2的重要亚型酶; UGT1A1(1 184.4μL·min~(-1)·mg~(-1))、UGT1A7(922.8μL·min~(-1)·mg~(-1))、UGT1A8(133.0μL·min~(-1)·mg~(-1))、UGT1A9(348.6μL·min~(-1)·mg~(-1))、UGT2B7(118.7μL·min~(-1)·mg~(-1))重点参与G1的生成,而UGT1A9(111.3μL·min~(-1)·mg~(-1))是G2生成的关键亚型酶。采用猴肝微粒体(MkLM)、大鼠肝微粒体(RLM)、小鼠肝微粒体(MLM)、狗肝微粒体(DLM)和猪肝微粒体(MpLM),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补骨脂定溶液共同孵育,结果显示,补骨脂定的Ⅰ相代谢和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均表现出显著的种属差异。总体来说,补骨脂定在肝肠微粒体均可以发生较强的代谢; CYP1A1、CYP2C8、CYP2C19、CYP2D6与UGT1A1、UGT1A7、UGT1A8、UGT1A9、UGT2B7是参与其代谢的关键亚型酶;大鼠和猪分别是研究补骨脂定Ⅰ相代谢和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合适的模式动物。  相似文献   

9.
3种中药成分对大鼠CYP3A4酶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3种中药成分(延胡索乙素、甲基莲心碱、三七总皂苷)对CYP3A4酶代谢活性的影响,以了解中药与CYP3A4酶底物联合用药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脏微粒体,建立体外肝脏微粒体混合酶代谢体系.以睾丸酮作为底物探针,用HPLC建立检测CYP3A4酶代谢活性的方法,分别考察体外代谢体系的最适宜底物浓度、代谢时间、pH、孵育温度以及磷酸盐浓度.在确定的条件下,将3种中药成分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与睾丸酮共同孵育于肝微粒体代谢体系中,测定在有或无中药成分存在下代谢产物6β-羟基睾丸酮的产生量,以评估中药成分对CYP3A4酶代谢的影响.结果: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睾丸酮代谢为6β-羟基睾丸酮最适宜的体外代谢条件为底物浓度200μmol·L~(-1),代谢时间3.5 h,pH 7.0,孵育温度37℃,磷酸盐终浓度0.1 mol·L~(-1).延胡索乙素和三七总皂苷均对CYP3A4酶的抑制作用较弱,IC_(50)>100μmol·L~(-1),甲基莲心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_(50)为(47.5±2.3)μmol·L~(-1).结论:延胡索乙素和三七总皂苷对CYP3A4酶代谢无明显影响,提示这2种中药成分与CYP3A4酶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低,甲基莲心碱有可能会产生微弱的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欧前胡索(IM)和异欧前胡素(ISOIM)是伞形科常用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文研究了IM和ISOIM对人和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CYP)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评价它们的相互作用潜能.在体外将系列浓度的IM和ISOIM与人和大鼠肝微粒体孵育30 min,以非那西丁、安非他酮、甲苯磺丁脲、S-美芬妥英、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为CYP探针底物,应用LC-MS/MS定量检测各探针底物的代谢产物生成量,计算得到的IC50,评价两药对人肝CYP1 A2,2B6,2C9,2C19,206,3A4酶,以及大鼠肝CYP1 A2,2B6,2D2,3A1/2酶的抑制活性,并对抑制强度进行分级.在人肝微粒体中,IM和ISOIM对6个CYP同工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它们是1A2和2B6的强抑制剂,抑制1A2的IC50分别为0.05,0.20 μmol·L-1;抑制2B6的IC50分别为0.18,1.07 μmol·L-1.两药还是2C19的中等抑制剂,以及2C9,2D6,3A4的弱抑制剂.在大鼠肝微粒体中,IM和ISOIM是1A2的中等抑制剂,IC50分别为1.95,2.98 μmol·L-1.它们分别是2B6的中等和弱抑制剂,IC50为6.22,21.71 μmol·L-1.两药还是2D2,3A1/2的弱抑制剂.结果表明IM,ISOIM对人肝CYP酶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它们是CYP1A2和2B6酶的强抑制剂,临床用药时应注意因CYP酶抑制引起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芩苷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苷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株)的作用,探讨其在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黄芩苷对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和半数中毒浓度(TC50)。检测药物不同给药方式和作用时间的吸光度,比较各组抗病毒有效率,找出黄芩苷最佳抗病毒作用方式。采用Probit回归计算最佳作用方式时其对病毒感染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及治疗指数(TI)。[结果]在7.920~0.495 mg/L范围内的黄芩苷作用24~48 h,对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其中,抗病毒生物合成组(Ⅲ)在给药后48 h,其抗病毒有效率最高,浓度为3.960 mg/L组的细胞存活率最高,抗病毒有效率达89.107%。计算该条件下黄芩苷IC50为1.399 mg/L,TI为22.608。[结论]黄芩苷在一定浓度下有抗病毒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在感染的A459细胞内生物合成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组织中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柯巴基焦磷酸合酶1基因(SmCPS1)启动子区甲基化分布特征及其与SmCPS1组织差异性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重亚硫酸盐转化法检测不同组织中SmCPS1启动子区-1 021 bp(转录起始位点+1)内的甲基化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不同组织中SmCPS1表达量。结果:SmCPS1启动子区甲基化主要集中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750~-500 bp,-450 bp以内的启动子区几乎无甲基化。300个甲基化检测位点中,组织差异性甲基化位点共72个,占总检测甲基化位点数的24%;发生甲基化的转录因子结合区域共18个,其中有10个区域的甲基化存在组织差异。与SmCPS1表达量显著相关(P0.01)者21个,其中7个负相关者集中在-632~-450 bp,14个正相关者分布在-632 bp之外及-450 bp以内的启动子区。结论:SmCPS1启动子区甲基化差异可能是影响其组织差异性表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源性荷脂细胞胆固醇蓄积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类固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1(SREBP-1)蛋白表达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以THP-1源性荷脂细胞为模型,洛伐他汀(80 mg·L-1)做阳性对照,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不同浓度(0,40,80,160 mg·L-1)作用于细胞24 h以及80 mg·L-1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 h),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的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THP-1源性荷脂细胞中脂滴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细胞内SREBP-1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明显降低THP-1源性荷脂细胞中脂滴含量,细胞内TC,FC,CE水平呈现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下降趋势,同时 SREBP-1蛋白表达上调。 结论: 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引起THP-1源性荷脂细胞TC,FC,CE含量下降,且这种作用与SREBP-1蛋白表达上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落花生根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LHS-P1-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使用硅胶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等对代谢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测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测试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活性,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研究化合物与胆固醇转运蛋白1(niemann-pick c1-like 1,NPC1L1)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从落花生根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LHS-P1-3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1)与5个已知化合物:白僵菌素(2)、恩镰孢菌素I(3)、恩镰孢菌素MK1688(4)、恩镰孢菌素H(5)及恩镰孢菌素B(6)。化合物14对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的IC50均小于10 μmol/L,化合物24则对HCT116细胞的IC50小于10 μmol/L,SPR研究表明化合物24在20 μmol/L浓度下,可与NPC1L1蛋白相互作用。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恩镰孢菌素类化合物,命名为恩镰孢菌素W。化合物15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24与NPC1L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可能是NPC1L1蛋白的潜在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克隆鱼腥草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DXS1)基因并分析其表达差异。方法 根据已经获得的鱼腥草DXS1转录本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DXS1基因cDNA序列并对DXS1蛋白进行理化性质、蛋白二级结构及三维结构预测分析,并预测了该蛋白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DXS1基因在鱼腥草的地下茎、地上茎、叶、花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克隆获得的DXS1基因长为2 172 bp,编码72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DXS1蛋白不含跨膜区,不含信号肽,具有定位肽。DXS1基因在鱼腥草的花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是叶片,再次是地下茎,地上茎中表达量最低。结论 首次从鱼腥草中克隆了DXS1基因,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在鱼腥草萜类化合物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克隆国产沉香基原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jasmonate-zim-domain protein(As JAZ1)基因的编码区,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及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为筛选互作蛋白因子和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该实验以白木香叶片中分离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隆到茉莉酸信号转导抑制蛋白基因JAZ(As JAZ1)的编码区全长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As JAZ1,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后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在37℃经0.5 mmol·L-1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4 h后,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9 k Da的融合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该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的上清和沉淀中均有表达,但以包涵体表达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新疆树莓、黑果悬钩子和天山茶藨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作用,筛选具有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甲醇提取、分步萃取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的极性部位。测定了3种植物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果实提取物经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后制备了果实花青素部位;利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及PTP1B抑制活性实验比较了不同部位的相关活性,并分析了黄酮含量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经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后,树莓果实花青素含量由(12.72±0.14) mg·g-1提高到(238.13±1.18) mg·g-1,天山茶藨果实的花青素含量由(35.36±0.45) mg·g-1提高到(548.05±1.11) mg·g-1,随着花青素含量的升高,其抗氧化活性和PTP1B抑制活性也显著升高。黑果悬钩子茎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最高,为(658.65±11.43) mg·g-1;黑果悬钩子茎水部位抗氧化活性最高,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4.53±0.07),(2.82±0.09) mmol Trolox·g-1当量;黑果悬钩子茎水部位对PTP1B的抑制率最高,半数抑制浓度为(0.08±0.01) mg·L-1结论:这3种植物不同萃取部位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PTP1B抑制作用,黑果悬钩子茎水部位为主要的抗氧化活性和PTP1B抑制活性的有效部位,树莓和天山茶藨果实中花青素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天山茶藨茎叶中黄酮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王聪  王玉妃  徐辉  许睿  兰建洲  孔凡栋  周丽曼 《中草药》2024,55(7):2142-2151
目的 研究涠洲岛来源的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HD-1-1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等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运用HRESIMS、NMR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使用CCK-8法评估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涠洲岛海洋真菌Penicilliumsp. HD-1-1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新的霉酚酸类化合物以及1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6-(5-甲氧羰基-3-甲基戊-2-烯)-7-羟基-3,5-双甲氧基-4-甲基苯酚-1-酮(1)、霉酚酸(2)、甲基麦考酚酸(3)、6-(5-甲氧羰基-3-甲基戊-2-烯)-3,7-二羟基-5-甲氧基-4-甲基苯酚-1-酮(4)、6-(5-羧基-3-甲基戊-2-烯)-3,7-二羟基-5-甲氧基-4-甲基苯酚-1-酮(5)、7-羟基-5-甲氧基-4-甲基-6-(3-甲基-4-氧代戊基)-二氢异苯并呋喃-l-酮(6)、6-(3-羧基丁酯)-7-羟基-5-甲氧基-4-甲基苯酞-1-酮(7)、breynivosamide A(8)、伞形香青酰胺(9)、N-(N''-苯甲酰基-S*-苯丙氨酰基)-S*-苯丙氨醇苯甲酸酯(10)、(3S,6R)-6-(对-羟苯基)-1,4-二甲基-3,6-二甲硫基哌嗪-2,5-二酮(11)、(3R,6R)-6-(对-羟苯基)-1,4-二甲基-3,6-二甲硫基哌嗪-2,5-二酮(12)、(+)-新海胆灵A(13)、(3R,8S)-5,7-二羟基-3-(1-羟乙基)苯酚(14)、5,7-二甲氧基-4-甲基异苯并呋喃-1(3H)-酮(15)、saccharonol A(16)、6,8-二羟基-3-羟甲基异香豆素(17)。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3对人胃癌AGS细胞显示出强细胞毒活性,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是0.69、1.12 μmol/L,此外化合物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581细胞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17.95 μmol/L,化合物3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也显示出中等抑制活性,IC50值为19.30 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霉酚酸类化合物,命名为甲氧基霉酸酯。化合物23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9.
刘艳  王敏  李晓毛  匡海学  杨炳友 《中草药》2023,54(1):142-150
目的 探讨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地上部分多糖组分(polysaccharides from aerial parts of B. chinense,ABP)对戊四唑致痫小鼠的预防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125 mg/kg)组、癫痫宁片(1200 mg/kg)组和ABP高、低剂量(100、25 mg/kg)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60 min,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ip戊四唑(60 mg/kg)。通过行为学评价ABP预防癫痫的作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ate protease-3,Caspase-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谷氨酸脱羧酶65(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65,GAD65)、GAD...  相似文献   

20.
大鼠连续灌胃不同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物(1,10g·kg-1)7 d,取肝脏制备肝微粒体,分别用Cocktail体外孵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何首乌水提物对大鼠肝脏主要CYP450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10g·kg-1何首乌水提物组大鼠肝脏CYP2E1酶活性和mRNA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CYP2E1酶活性,P<0.01;CYP2E1的mRNA表达1 g·kg-1组P<0.05,10 g·kg-1组P<0.01),CYP3A1酶活性虽显示明显升高(P<0.01),但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10 g·kg-1何首乌水提物组大鼠肝脏CYP1A2酶活性和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