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文  谭敏  梁立安  翁泰来 《中国针灸》2006,26(3):161-165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并对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采用序贯试验设计方法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基本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足三里、悬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0天;对照组采用基本对症治疗20天。以经颅多普勒观察随机配对设计的成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功能变化,以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各研究指标的试验线都达到序贯试验图的有效边界,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悬钟对脑血管舒缩反应、脑血流自动调节、侧枝循环的建立等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 Cerebral Vasomotoricity of Ischemic Stro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和悬钟穴对缺血性中风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合适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刺足三里和悬钟穴.在治疗前后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价患者脑血管的舒缩反应能力.结果针刺组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加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这可能是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起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脑血流量异常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大量临床试验及报道表明:针刺通过调节血液流变学,调节血脂,调节神经递质、促进微血管再生及侧枝循环建立、调节血管舒缩物质的水平等多种途径改变脑血流量,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针刺前后脑血流变化。方法:运用SPEC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头针针刺前后缺血区脑血流变化情况。结果:头针针刺后患者缺血区脑血流明显改善。结论:头针增加缺血性中风患者缺血区周围脑血流量是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287-1291
目的:以健康受试者和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为研究载体,从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角度揭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枢机制,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可视化依据。方法:采用BOLD-fMRI成像技术,以10例健康被试者(A组)和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比较B组中风患者治疗前后与A组健康受试者ReHo的异同。结果:B组中风患者治疗前与A组健康者相比,多个脑功能区ReHo存在差异;治疗后基底节区、脑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顶下小叶等区域ReHo发生动态变化。结论:静息状态下缺血性中风患者存在脑功能区异常,基底节区是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损害的主要脑区;脑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顶下小叶是中风患者静息态脑功能重组及代偿的关键区域,是针刺治疗中风患者重要的调制区域。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痉挛(CVS)是颅脑外伤的基本病理变化之一,严重者能导致缺血性神经功能损伤.脑外伤后脑缺血缺氧、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环境紊乱可导致血管舒张、收缩平衡破坏,均可引起CVS.血管痉挛的程度越重,痉挛持续时间越长,预后就越差.以往的实验证实,针刺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脑部侧支循环的代偿功能,减轻脑细胞损伤[1].本研究初步探讨创伤性脑血管痉挛早期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有改善脑血流、缓解脑血管痉挛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脑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风先兆症状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67%,高于对照组的73.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较同组治疗前,两组的中风先兆症状评分、DARS评分均降低,脑血流速度均增快(P 0. 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降低更多,脑血流速度增快显著(P 0. 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TIA眩晕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针刺悬钟穴为主治疗偏头痛12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学梅 《中国针灸》2001,21(6):25-33
偏头痛是脑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所引起的阵发性一侧剧烈头痛。笔者以针刺悬钟穴为主治疗偏头痛12 0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2 0例中 ,男 52例 ,女 6 8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0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7年。2 治疗方法2 1 取穴主穴取患侧悬钟 ,配穴取阿是穴 (即患侧头部触之疼痛明显处 )。2 2 操作方法针刺均用 2 8号不锈钢毫针。嘱患者侧卧于床上 ,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拇指按压悬钟穴下方 ,右手进针 ,用提插泻法 ,使气行向头颞痛处 ,循经感传越强越好。针感强者只取主穴 ,不取配穴 ;针感弱者 ,可在患侧头部…  相似文献   

9.
头针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对中风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对中风患者脑血流影响的差异。方法30例中风病患者分别采用头针针剌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和非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利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比较两者对患者大脑中、前、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头针针刺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和非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均可增加两侧脑血流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病灶侧顶颞前斜线治疗后脑血流量与针刺非病灶侧顶颞前斜线治疗后脑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均可改善中风患者脑血流,临床上选用头针治疗中风患者可取病灶侧或非病灶侧的顶颞前斜线。  相似文献   

10.
谢西梅  米欣晶 《河南中医》2019,39(4):633-636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静息态脑Reho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神经内科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12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电针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普通针刺组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普通针刺治疗。采用BOLD-fMRI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Reho信号的异同。结果: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多个脑区Reho信号有所改善,其中电针组治疗后脑Reho信号改变明显。结论:电针及普通针刺均具有调节缺血性中风患者静息态脑Reho信号的功能,且电针治疗后脑Reho信号改变明显,或许电针对中风患者局部一致性改变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不同穴位组合对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PET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组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2例,随机分为2组,醒脑开窍组(7例)选取内关、水沟、风池、三阴交、阴陵泉、太冲;常规针刺组(5例)选取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和悬钟。针刺前后应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结果:醒脑开窍组激活的脑区有梗死中心区、颞上回、丘脑、颞下回、直回、岛叶、枕外侧、顶叶、小脑;常规针刺组激活海马、额下回、尾状核、扣带回、楔前叶、顶叶。结论:不同穴位组合激活不同的脑区,说明了穴位与脑功能区存在特异联系。  相似文献   

12.
电针与针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XY  Xiong ZJ 《中国针灸》2011,31(11):983-986
目的:验证电针与针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疗效,并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将459例EPISBO患者分为电针组(355例)和针刺组(104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穴取足三里、上巨虚、太冲、公孙、悬钟,分别采用电针和针刺治疗方法,每日1次,每次30 min.结果:459例均获治愈,电针组平均治疗天数明显短于针刺组(13.5±7.5 vs 20.8±6.5,P<0.05);两组的治疗天数均显著短于文献记载的肠外营养与药物的治疗天数(32.0±7.0,均P<0.05).结论:电针和针刺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电针的疗效优于针刺.  相似文献   

13.
灸刺足三里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灸刺足三里激发“循经感传”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灸刺足三里组(试验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取合谷、太冲、头维等穴,试验组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灸刺足三里,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沿针体传入穴位深层为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试验组中,有循经感传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优于无循经感传者的80·0%(P<0·05)。结论:灸刺足三里激发“循经感传”治疗难治性面瘫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强  朱广旗  胡蓉 《中国针灸》2009,29(11):861
目的:观察针刺、药物两种治疗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效应差异及针刺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VBI患者按经颅多普勒(TCD)提示的血流速度不同分为针刺组(31例)、药物组(29例).针刺组针刺风池和"供血"穴,药物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2周后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TCD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针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能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_s)、舒张末血流速度(V_d)、平均血流速度(V_m)回升,亦能使血流速度增快的V_s、V_d、V_m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改善幅度与药物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及药物治疗前后,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V_s/V_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风池及"供血"穴对VBI患者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具有双相、良性调节作用,对椎一基底动脉血管顺应性尚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成像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PET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寻找针刺足三里脑功能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用PET对6例男性健康志愿者行针刺右侧足三里前后的^18FDG-PET脑功能成像,用SPM软件处理脑内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的实验数据。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视丘下部,尾状核头部,小脑,颞叶,中央后回,脑千的葡萄糖代谢增加,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与内脏功能有关的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葡萄糖代谢增加,PET是研究针灸中枢机制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1例,脱落1例)和假针刺组(21例,脱落1例)。针刺组从本课题组制定的半标准化针刺方案穴位库中选取5~6个局部穴位(犊鼻、内膝眼、鹤顶、阴陵泉、血海、足三里等)、3~4个远端穴位(风市、外丘、悬钟、足临泣等)进行常规针刺;假针刺组选取非经非穴浅刺,两组均留针30 min,每周治疗3次,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8周随访时记录两组患者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KOOS)。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KOOS 5个维度[疼痛、症状(除疼痛)、日常活动、体育与娱乐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疼痛及日常活动评分均高于假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可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张力平衡针法与常规针刺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影响的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张力平衡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每组35例。张力平衡针法组先取伸肌侧穴位三阴交、太溪,行弱化手法,再取屈肌侧穴位解溪、申脉、阳陵泉,行强化手法;常规针法组穴取足三里、三阴交、悬钟等行常规针刺,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评定患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增加(均P<0.01),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常规针法组(均P<0.05),张力平衡针法组于第2疗程后即改善明显(均P<0.01),且改善优于常规针法组(均P<0.05)。结论:两种针法均能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且张力平衡针法见效快,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机理.方法: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针刺组取"L4夹脊""足三里""悬钟"穴,药物组用泼尼松灌胃给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模型组CD8 细胞数降低,CD4 /CD8 比值明显升高.针刺组能显著提高CD8 细胞数,使CD4 /CD8 比值接近正常,而对CD3 、CD4 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疗法能有效调整T细胞亚群的紊乱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