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3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国内外慢病防控现状,分析慢病防控系统主要问题和对策,详细阐述基于6级防控体系的慢病防控系统设计思路、架构、功能、流程以及应用成效,指出该系统有助于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医学数据资源共享中,通过对元数据的研究对异构医学数据资源进行检索与发现.方法研究元数据的定义与特征,制定元数据标准、然后建立目录服务系统进行数据检索服务.结果建立了基于元数据的目录服务体系,实现了数据发现服务.结论元数据方法的研究是对异构数据进行检索与发现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医学数据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参芪通络方治疗大鼠局灶性脑梗死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参芪通络方”3个不同剂量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采用光化学法制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STATA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参芪通络方大、中、小3个剂量组各12只,分别于光照后3,24,48h、3,4d灌胃治疗,并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神经功能评分。于第5天处死,用氯化三苯四唑(TTC)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梗死灶大小及病理改变。结果 参芪通络方治疗组体重恢复较对照组快,大、中剂量组的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lt;0.001),大剂量组的梗死灶体积小于小剂量组(P&;lt;0.05),参芪通络方治疗组大鼠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比对照组轻。结论 中药“参芪通络方”对光化学诱导的局灶缺血性脑梗死有治疗作用,用药量与治疗作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配方法在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分类与编码中的应用,建立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的多轴分类集合,实现科学数据的规范表达和有效管理.方法采用组配方法,对医药卫生科学数据设计分段编码方案.结果主分类表设计5个码位,表示三个层级,即门类(第一位)字母码、亚门类(第二、三位)数字码和大类(第四、五类)数字码;复分类表等同采用既定分类方法中的分类编码体系.结论组配法与传统分类法相结合可实现分类法等级列举式向分面组配式发展,从而达到对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归并和信息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更年期抑郁患者的脑电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更年期抑郁患者安静闭眼状态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用近似熵(ApEn)对18名更年期抑郁患者和18名同年龄段正常妇女在安静闭眼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安静闭眼状态下更年期抑郁患者大脑皮层的大部分区域ApEn出现增高.结论脑电非线性分析可以相对客观和准确地观测到更年期抑郁患者的皮层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病变的部位及大小与Brunnstrom偏瘫阶段及痉挛程度的关系。方法 36例患者,男26例。女10例;年龄16-70岁;左侧脑病变17例。右侧19例;脑血肿17例。脑梗死及脑皮质软化灶19例。结果 脑皮质受损部位患者呈跳跃式恢复,痉挛主要表现为不能伸腕,指及踝背屈障碍,当上肢伸肌功能恢复后,屈肌痉挛消失;顶叶受损(病变体积为30-50cm^3)患者残留症状为不能并指,分指,对掌运动及踝自主背屈障碍;内囊部分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痉挛。痉挛期与分离期重叠出现。即出现伸腕,指运动时,屈腕,指肌及屈拇长肌仍有痉挛现象存在;内囊大部分或完全病变患者,痉挛表现在四肢所有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脑病变部位及大小不同,痉挛程度不同,痉挛程度与运动训练疗效关系密切。均有助于判断患者康复后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7.
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提取和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取和显示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方法 采用现在流行的SPM统计分析软件对PET脑功能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提取感兴趣区域;采用三维面绘制技术显示并测量感兴趣区域。结果 在6例正常人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提取、显示和测量中,得出针刺足三里穴位在大脑中央前后回和中央小叶前部产生功能增强,右侧颞叶前端、颞下回前端等区域也有增强。结论 实验结果与神经解剖学理论吻合。感兴趣区域的三维可视化有助于感兴趣区域的立体观察和计算。该方法有效、实用,为研究中医针刺足三里穴位与神经调节机制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脑电非线性分析在心算和定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心算和定向测试过程中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脑电非线性分析在认知过程研究中的作用.方法用关联维数(D2)、近似熵(ApEn)对30名健康成年人在安静闭眼、闭眼心算和闭眼定向3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认知作业过程相对于安静状态,D2和ApEn明显增高( P<0.01);不同作业状态大脑功能活动的复杂度和参与的脑区不同;脑电非线性分析可以清晰展示认知过程中激活脑区的分布情况,及与认知作业相关的脑区活跃程度的变化.结论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适用于认知过程脑功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针刺足三里穴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的:探讨针灸足三里穴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对6例男性健康志愿者行针刺右侧足三里^18FDG-PFT脑功能成像检查,获得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的实验数据,利用SPM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可以引起同侧视丘下部、延髓背侧,双侧岛叶,对侧旁中央小叶、中央前、后回上部、额叶及颞叶的岛盖部、扣带回中部、尾状核头部、中脑和桥脑背侧中部、小脑深部葡萄糖代谢率增加,同侧中央前、后回上部及小脑前叶外侧部葡萄糖代谢率减低。结论:针刺足三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皮层及皮层下内脏神经中枢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脑屏障与血-神经屏障内皮细胞在超微结构、通透性及标记物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取大鼠前额叶皮层和坐骨神经。用电镜观察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转铁蛋白受体(OX-26)和内皮屏障抗原(EBA)的表达及微血管周围纤维蛋白原外渗。结果电镜显示,血脑屏障和血-神经屏障微血管均为紧密连接,但血-神经屏障吞饮小泡较血-脑屏障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血-神经屏障OX-26和EBA阴性表达,微血管周围可见微量纤维蛋白原外渗;血-脑屏障OX-26和EBA均强阳性表达,微血管周围未见纤维蛋白原外渗。结论血-脑屏障与血-神经屏障内皮细胞虽然均为紧密连接,但两者在吞饮小泡数量、标记物表达及通透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