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女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26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时间,并与同期的797例男性食管癌患者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影响女性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女性食管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3岁,病变位置中颈段及胸上段比例为16.9%,病变长度<5cm比例为90.0%,浸润深度为pT1~pT2比例为49.8%,病理TNM分期为Ⅰ、Ⅱ期比例为74.7%,淋巴结转移率为30.6%,脉管癌栓率为9.2%。与男性相比较,女性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晚,病变部位较高,病变长度较短,病变浸润深度较浅,病理TNM分期较早,淋巴结转移率及脉管侵犯率较低;而在病理类型、神经侵犯率、组织分化方面与男性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74.0%和66.7%,而男性患者分别为86.5%、65.8%和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肿瘤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TNM分期是女性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女性食管癌在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变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TNM分期、脉管癌栓等方面具有与男性食管癌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女性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要优于男性,可能与其病变长度较短、浸润深度较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及病理TNM分期较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与手术病理分期的一致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112例具有完整术前相关临床资料的食管癌患者,根据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进行术前临床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TNM分期比较,采用Kappa检验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临床T分期、N分期、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相应分期的Kappa值分别为0.545、0.615和-0.090(<0.05)。结论 非手术临床分期的T分期、N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N分期具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而两者的TNM分期无一致性,非手术临床分期是否能够取代术后病理分期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食管癌雌、孕激素受体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改良PAP法)对61例食管癌组织检测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结果 (1)ER或PR阳性食管癌术后生存期高于ER或PR阴性者(P<0.01)。ER或PR阳性的女性术后生存期高于ER或PR阳性的男性术后生存期。ER或PR阳性的男性术后生存期高于ER或PR阴性的男性术后生存期;(2)ER、PR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ER、PR阳性率越高;(3)ER、PR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 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食管癌细胞能被雌激素抑制生长,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食管癌术后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的体积分级与病理T分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拟定出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GTV)的体积分级界限值,为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提供依据.方法 将60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术前CT图像传输到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中,勾画出食管病变局部的GTV,并计算GTV的体积大小.比较术后不同病理T分期时GTV体积的差异,分析GTV体积与病理T分期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各病理T分期的GTV体积中位值为依据,并考虑生存曲线的分离程度,筛选出合适的GTV体积分级界限值.结果 食管癌GTV的长度、最大直径和体积均与术后病理T分期呈正相关(均P<0.001).除术后病理T3期与T4期的GTV长度、最大直径和体积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病理T分期的上述指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以术后不同病理T分期的GTV体积中位值为依据,将食管癌GTV体积分为3级,即≤5.0 cm3、5.1~13.0 cm3和>13.0 cm3,与病理T1、T2、T3~4期的符合率达73.8%,两者的一致性较好(Kappa=0.40).GTV体积1、2、3级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31.5%和33.5%(P<0.0001).综合考虑预后情况后,将食管癌GTV体积分为4级,即≤5.0cm3、5.1~13.0 cm3、13.1-39.0 cm3和>39.0 cm3,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符合率仅为54.7%,GTV体积四分级与术后病理T分期间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4).GTV体积1、2、3、4级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31.5%、36.2%和27.5%(P<0.0001).结论 食管癌GTV长度、最大直径和体积均与术后病理T分期呈正相关关系,GTV体积的三分级标准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89%、43.31%和28.66%。单因素分析表明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与肿瘤病变部位、肿瘤长度、分化程度、外侵程度、术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感染等有关(P<0.05)。且随着淋巴结的转移数目、转移度以及转移区域数的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上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感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通过淋巴结转移数目、转移度、转移区域可以更好地评价患者的预后。肿瘤长度、分化、分期、病变部位、浸润程度以及术后感染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气管、支气管、隆凸浸润早期的CT诊断和术后病理的相关性,提高术前CT食管癌T4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49例颈段及胸上、中段食管癌患者术前行颈、胸部CT扫描,将CT扫描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颈段及胸上中段食管癌气管、支气管及隆凸受侵早期术前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与术后病理相关性。结果 49例中,颈段21例,胸上、中段28例。术前CT显示肿瘤侵及气管、支气管及隆凸35例:颈段18例,术后病理证实14例受侵;胸上、中段17例,术后病理证实14例受侵。术前CT诊断未受侵14例:颈段3例,术后病理证实1例受侵;胸上、中段11例,术后病理证实3例受侵。CT对颈段及胸上、中段食管癌气管、支气管及隆凸浸润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3 %,33.3 %,76.2 %和82.4 %,72.7 %,78.6 %,术前CT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的列联系数分别为0.52,0.77。结论 术前CT对食管癌气管、支气管及隆凸浸润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胸上、中段高于颈段;与术后病理有一定相关性。术前CT检查对食管癌气管、支气管、隆凸浸润早期的诊断,并不能作为放弃手术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DNA含量(DI)、合成期细胞比例(SPF)、增殖指数(PI)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98例新鲜食管癌组织细胞的DI、SPF、PI值,研究其和食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1)异倍体率、DI、SPF、PI等指标在以患者性别、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等病理特征为分组对象的各组间没有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食管组织淋巴结阳性组的SPF明显大于淋巴结阴性组(P=0.03)。结论 (1)食管组织一旦癌变后其细胞DNA的改变和临床分期等病理指标没有明显关系;(2)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食管癌组织合成期细胞比例(SPF)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食管癌雌、孕激素受体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改良PAP法)对61例食管癌组织检测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结果(1)ER或PR阳性食管癌术后生存期高于ER或PR阴性者(P<0.01)。ER或PR阳性的女性术后生存期高于ER或PR阳性的男性术后生存期,ER或PR阳性的男性术后生存期高于ER或PR阴性的男性术后生存期;(2)ER、PR的表达与仞管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人退休费程度越高,ER、PR阳性率越高;(3)ER、PR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 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食管癌细胞能被雌激素抑制生长,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食管癌术后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黏膜切除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探讨黏膜切除术后病理在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100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比较术前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率及差异性,分析黏膜切除术后病理对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2.06%(45/107),诊断不足(病情被低估)率为41.12%(44/107),诊断过度(病情被高估)率为16.82%(18/107)。轻度异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10%(1/10),诊断不足率为90%(9/10);中度异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17.65%(3/17),诊断不足率为23.53%(4/17),诊断过度率为58.82%(10/17);重度异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38.98%(23/59),诊断不足率为90%(11/59),诊断过度率为18.64%(25/59);早期浸润癌诊断符合率为85.71%(18/21),诊断过度率为14.29%(3/21)。重度异型增生和早期浸润癌患者的平均最大病变直径分别高于轻度异型增生组,早期浸润癌患者的平均最大病变直径高于中度异型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诊断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病变性质的准确性更高,但鉴于食管癌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病理过程及形态的复杂性,在内镜活检结合术后病理诊断的同时,应参考内镜下表现来制定合理的临床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62例食管癌病理标本亚临床病灶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研究食管癌病理组织学标本纵轴方向亚临床病灶侵犯范围,为食管癌放疗CTV范围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162例颈、胸段食管癌手术标本的癌上、癌下切除长度与残端阳性的关系。52例食管癌手术标本制成病理大切片,测量标本固定后食管癌及其癌上、下正常组织收缩比例,回推食管癌CTV范围在人体内的实际情况。结果标本固定后,癌上切除范围≤0.5 cm组上残端阳性率高于癌上切除范围>0.5 cm组(16.4%∶4.1%,P=0.000);癌下切除范围≤1.5 cm组下残端阳性率高于癌下切除范围>1.5 cm组(8.1%∶0.4%,P=0.000);癌上、癌下切除正常组织范围>1.5 cm时上残端阳性率高于下残端阳性率(3.5%∶0.4%,P=0.000)。52例食管癌标本制成病理大切片后癌上组织收缩为术中长度的30%±14%,癌下组织收缩为术中长度的44%±19%。结论考虑到标本固定后正常食管的收缩率,食管癌放疗时CTV在GTV范围纵向上外扩2.0 cm,纵向下外扩3.5 cm可能是较为合适的范围。食管癌上行型侵犯概率高于下行型侵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确定食管癌病变长度方面与实际长度上的差异及其符合程度.方法 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对52例食管癌行肿瘤组织标本固定后收缩比研究,得出换算实际长度的收缩比.137例患者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在CT图像上行食管癌靶区勾画和长度测量,术后测量食管癌标本固定后长度,根据收缩比回推实际长度,比较两者差异和符合率.结果 食管癌平均收缩为术中长度的90%±10%.食管癌实际长度为(4.1±1.8)cm,CT长度为(5.8±2.4)a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P=0.000).CT长度与实际长度相符者56例,仅占40.9%(56/137).结论 食管癌CT长度与实际长度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确定合理的食管癌病变长度要参考食管钡餐造影、食管镜等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放射治疗后X线、内镜及活检病理检查综合研究管林郗新军刘新忠张珂肖宝荣郝立群张福业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病灶未控和复发。有关食管癌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X线评价已有大量文献报道[1~4]。但应用X线、内镜及病理的综合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  相似文献   

13.
外科手术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与术后远期疗效之相关因素较多 ,如病变的纵轴长度 (L)、手术性质、病理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残端有无癌组织残留等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对外科治疗效果及疾病的预后有着客观的评价和预见。本组对 74例病变L≤ 4cm的食管癌病人术后标本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74例中 ,男 5 0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4 4岁 ,平均 5 9.2岁 ,其中肿瘤位于胸上段者 16例 ,胸中段者 39例 ,胸下段者 19例。食管胸中、下段癌均行左后外侧开胸、部分食管切除、主动脉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肥大细胞(mast cell , MC) 的标记物类胰蛋白酶(tryptase) 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 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71 例食管癌根 治术手术标本中MC 进行检测,探讨t ryptase 和chymase 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 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内的MC 主要分布于癌旁交界区。tryptase 的表达与食管癌 的组织学分级和浸润深度呈显著的负相性,chymase 的表达与食管癌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结论 tryptase 阳性的MC 与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有相关性,对食管癌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肿瘤体积(GTV)与病理T分期的关系,为食管癌临床T分期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2005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08例,术前均行胸部CT扫描,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食管癌GTV-T靶区,并计算GTV-T体积,测量食管病变的最大直径及病变长度,同时记录术中实测食管病变长度,分析CT扫描显示的食管癌GTV-T体积及各径线与术后病理T分期间的关系。结果 CT图像上勾画的GTV长度与术中实测食管病变长度间未见统计学差异(t=-1.786,P=0.076)。T1期GTV T体积与T2、T3、T4期的GTV T体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期与T3期的GTV-T体积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2期与T4期的GTV-T体积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T3期与T4期的GTV T体积之间亦未见统计学差异。CT显示食管病变的长度及病变在最大层面上的直径T1、T2期与T3、T4期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3与T4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食管癌T分期的增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CT扫描显示的GTV体积有可能成为指导食管癌临床T分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性别对食管癌病理资料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141例食管癌手术病例按男性及女性分组,分别对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大体类型、癌细胞组织学分类及分化、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以及病理分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5.34岁,女性为56.31岁,男性患者发病年龄早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发病部位较男性偏上(P<0.05).进展期食管癌大体类型中男性溃疡型比例大于女性,其余三型比例均小于女性(P<0.05).男性淋巴结转移率(P<0.05)及转移度(P<0.01)均高于女性.女性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早于男性(P<0.05).男性及女性患者早期食管癌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和分化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性别对食管癌发病年龄、发病部位、进展期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病理分期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单纯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5 a生存率仅为20%左右,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使进展期(Ⅱ~Ⅲ期)食管癌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由于食管癌术后病理缓解率与患者生存率呈正相关,所以如何提高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术后放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我科1978至1986年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放射治疗87例,探讨食管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及有关问题。 1 材料及方法 全组病例中,41例为探查不能切除而作放射治疗(简称探查组),46例作食管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其中26例为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切缘见癌细胞(简称根治组),20例因肿瘤浸润周围重要脏器而有肉眼残留(简称姑息组)。术后病理:鳞癌82例,未分化癌1例,腺癌4例。三组病例的年龄、病灶部位、病变长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叶韬  孙苏平 《癌症进展》2012,10(6):576-579
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即使是早期食管癌,其术后局部复发率仍然较高,因此食管癌术后的放射治疗已引起临床重视。回顾食管癌术后放疗四十多年的历史,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有一些热点问题值得探讨,例如术后放疗的适应证、靶区范围、照射剂量等等。随着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广泛应用,食管癌术后放疗正在进入个体化、精确化、综合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术前电化学治疗对食管癌的作用。方法 :5 0例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癌病人术前行电化学治疗 ,治疗电压 :5 6v ,电量 :2 5 0 35 0c ;全部病人予电化学治疗后 1 3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术后标本作肉眼观察及组织病理、电镜观察。结果 :经病理及临床观察研究发现 ,肿瘤表面与电极接触区阳极黑痂凝固性坏死 ,阴极区水肿性坏死 ,疗效以缩窄型最佳 ,其余类型均伴有正常食管壁损伤 ,电量达 30 0c时损伤达外膜层。结论 :1、电化学治疗为食管癌综合治疗提供了新手段 ,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尤其是不能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高危中晚期病人 ,宜积极行电化学治疗。 2、由病理及临床观察发现 ,现用电极对肿瘤未侵及食管全周者极易损伤正常食管壁 ,急需改进、完善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