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丁茶多糖活性成分动态累积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 J. Tseng.)中主要抑菌活性成分多糖在不同采收月份的动态累积规律。方法:将不同采收期的苦丁茶叶水浴回流提取3 次,用杯碟法分别测定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3 种菌的抑菌圈直径,比较不同采收期苦丁茶水提物抑菌圈直径大小,确定最佳采收期。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苦丁茶提取物中多糖含量,分析多糖含量与苦丁茶抑菌能力之间相关性;同时采集不同采收期红外光谱,分析与多糖相关的特征峰强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抑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一年的不同月份生长期内,苦丁茶多糖含量在1-3月份逐渐增加,4月份达到最大值96.6 mg/g,然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7-10月变化不大,11月份后含量显著降低,12月达到全年最低值47.7 mg/g。苦丁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3 种菌的抑制作用在4月份最大, 12月份最小,与苦丁茶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苦丁茶抑菌活性多糖成分4月份含量最高,为最佳采收期;苷类和多糖为苦丁茶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季节"湖桑"桑叶中总多糖含量和提取方法及其降血糖功能。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新鲜桑叶总多糖含量,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小鼠为试验对象,将其处理为阳性对照组、桑叶多糖组、正常空白对照组(前两组都注射1%四氧嘧啶,第3组不注射),连续30 d测定空腹血糖值,比较各组动物血糖值及血糖下降率。结果:浙江绍兴地区"湖桑"桑叶多糖含量在五月份为6.72 mg/g,七月份为5.73 mg/g,八月份为7.63 mg/g,九月份为8.68 mg/g,十月份为8.59 mg/g。提取的桑叶总多糖含量最高为20.71 mg/g,此时提取条件是:提取温度40℃,固液比1∶4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4次。桑叶多糖组相对于正常空白对照组血糖下降率为56.82%。结论:浙江绍兴地区"湖桑"桑叶多糖含量在九月份最高;提取温度为40℃,固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次数4次为最佳提取条件;口服桑叶多糖对四氧嘧啶(Alloxan,ALX)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建立樟芝粗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樟芝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并计算出总多糖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糖含量在0.25 mg/m L~1.00 mg/m L范围内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回归方程y=0.597 9x-0.037 8(R~2=0.999 6)。还原糖和总糖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5%(RSD=1.89%)和100.92%(RSD=2.45%)。樟芝中总多糖含量为129.5 mg/g~148.1 mg/g。本方法灵敏、稳定、重复性好,有助于樟芝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苦丁茶为原料,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苦丁茶结合酚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苦丁茶结合酚进行吸附,以除去粗提物中的盐,并且研究其对淀粉消化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苦丁茶结合酚最佳提取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8.5 mol/L、液料比43∶1(mL/g)、提取时间4.2 h,此优化条件下,测得结合酚含量为(29.8±2.0)mg/g;7 种不同类型的大孔树脂中,AB-8 大孔树脂对苦丁茶结合酚的吸附率和解吸率最高;苦丁茶结合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明显,其半抑制浓度为1.90 mg/mL,抑制类型为可逆性抑制,并且是非竞争性抑制类型,抑制常数Ki 为0.60 mg/mL。  相似文献   

5.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不同产地中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产地对石斛中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广西容县都峤山(14.95%),最低的为广西桂平白石山(4.15%)。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石斛多糖,线性范围为0.017~0.085 mg/mL,加样回收率为102.1%,RSD为3.67%。该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建立石斛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可为石斛药材的品质评价、后续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槠淀粉多糖的单糖和双糖组成。以玉米淀粉等作为对照,采用三氟乙酸水解淀粉多糖,水解产物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检测,以7种糖标准品为对照,测定水解产物中单糖和双糖的组成。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为乙腈-0.02%氨水(75:25),柱温40℃,雾化温度30℃,漂移管温度70℃,空气流量为2.5 m L/min时,7种糖标准品在(0.0047~4.28)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介于(0.789~25.048)ng/m L,稳定性和精密度的偏差依次不高于2.89%、1.67%。采用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分离效果明显、稳定性强等优点,测得苦槠淀粉中鼠李糖含量为5.55 mg/g、果糖含量为3.08 mg/g、葡萄糖含量为7.31 mg/g、麦芽糖含量为15.94 mg/g。  相似文献   

7.
苦丁茶冬青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特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  杨芳 《食品科技》2015,(3):231-235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苦丁茶多酚含量,研究其乙醇提取物的总还原力、清除ABTS+自由基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以绿茶、乌龙茶、芦丁以及Vc作对照。实验结果显示,苦丁茶的多酚含量为23.97%,显著低于绿茶(43.43%)和乌龙茶(31.98%)(P0.05);然而其乙醇提取物的总还原力显著高于芦丁(P0.05);乙醇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为:苦丁茶乌龙茶绿茶;苦丁茶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47.48μg/m L)高于Vc(IC50=62.71μg/m L)。苦丁茶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在一定范围与浓度呈量效关系,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原料。  相似文献   

8.
以大叶冬青苦丁茶多酚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苦丁茶多酚得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苦丁茶多酚的总还原力,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苦丁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初步评价其抗氧化和降糖活性。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苦丁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07 min、料液比1∶21(g/mL)、超声功率62 W,苦丁茶多酚得率为54.13%。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苦丁茶多酚浓度在0.02 mg/mL~1.0 mg/mL时,总还原力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呈迅速上升趋势,IC50值为0.584 mg/m L。初步探究分析发现,苦丁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15 mg/mL和1.31mg/mL。试验结果表明苦丁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与降血糖活性,对临床治疗和保健食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清除羟自由基(OH·)、[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DPPH测定法以及Fe3+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评价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清除DPPH·能力均强于抗坏血酸(IC50=1.22 mg/m L),且多糖(IC50=0.030 mg/m L)和乙酸乙酯层(IC50=0.082 mg/m L)比茶多酚强(IC50=0.118 mg/m L);多糖(IC50=0.031 mg/m L)清除OH·能力比茶多酚(IC50=0.032 mg/m L)和抗坏血酸(IC50=0.044 mg/m L)强,而石油醚层(IC50=0.033 mg/m L)和乙酸乙酯层(IC50=0.038 mg/m L)强于抗坏血酸;清除ABTS+·能力均强于茶多酚(IC50=0.416 mg/m L),且多糖(IC50=0.008 mg/m L)强于抗坏血酸(IC50=0.011 mg/m L);Fe3+还原/抗氧化能力均强于茶多酚(FRA P=1 310.8μmol/g),但比抗坏血酸弱(FRAP=31 469μmol/g)。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为其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六盘水野生蕨菜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设计以及正交试验对蕨菜多糖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进行探索,并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六盘水野生蕨菜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蕨菜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0(g/m L)、功率70%(420 W)、时间50 min、温度35℃;蕨菜多糖的含量为245.751 67 mg/g。为六盘水野生蕨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桑叶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欧阳臻  李永辉  宿树兰  陈钧 《食品科学》2003,24(11):118-120
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了桑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620nm,多糖换算因子f=3.07;在10~6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05;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2.08%(n=5)。测定结果表明,10月份桑叶中多糖含量最高。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桑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超声酶解法中不同因素对桑叶3大主要功能性物质黄酮、生物碱及多糖提取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以3种物质的提取含量为考察指标,首先确定不同酶种类对3种物质提取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溶液pH、酶添加量、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的最佳条件,再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结果 最适酶种类为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1,m:m);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超声时间50 min,料液比1:46 g/mL,超声功率360 W,乙醇体积分数60%,酶添加量2.0%,溶液pH=6.0,3种物质提取含量分别为黄酮(39.84±0.59) mg/g、生物碱(14.62±0.41) mg/g、多糖(202.82±1.94) mg/g。 结论 超声酶解法能有效提高桑叶中黄酮、生物碱、多糖的提取含量, 且复合酶效果最好,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准确可靠, 可用于桑叶黄酮、生物碱及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建立扛板归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效应面分析法研究扛板归多糖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分别测定扛板归水提液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从而计算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三因素五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面分析法优选多糖测定的最佳条件。最佳测定条件如下,总糖:苯酚用量1.7 mL,硫酸用量8.7 mL,显色时间11 min;还原糖:显色剂用量2.7 mL,显色时间10 min,显色温度81 ℃。在最佳测定条件下,总糖和还原糖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26%(RSD=4.03%,n=9)和102.89%(RSD=2.66%,n=9)。扛板归多糖含量为46.72 mg/g。本方法灵敏、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扛板归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臭参地上部分酶水解条件及黄酮、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参地上部分富含蛋白质、黄酮及多糖,氨基酸态氮为0.820 g/100 g,总黄酮为7.980 mg/g,多糖为0.024 mg/g。以氨基酸态氮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臭参地上部分酶水解的优化条件,并考察了总黄酮、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解最佳条件是:木瓜蛋白酶(≥800 U/mg)1.4 g/100 m L、时间8 h、p H7.5、温度60℃,水解后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271 g/100 g,总黄酮为3.832 mg/g,多糖为0.040 mg/g;菠萝蛋白酶(300 U/mg)≥5.6 g/100 m L、时间5 h、p H7.5、温度45℃,水解后氨基酸态氮含量为5.043 g/100 g,总黄酮为4.484 mg/g,多糖为0.036 mg/g。菠萝蛋白酶的水解效率高于木瓜蛋白酶。  相似文献   

15.
人参果多糖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人参果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超声辅助提取人参果多糖;采用葱酮-硫酸法测定人参果多糖的含量.超声波辅助提取人参果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作用时阃15min,超声波温度40℃.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人参果多糖的平均提取率(干重)为14.986(mg/g),精密度好,RSD(n=5)为2.21%.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对比探讨了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硫酸-紫外法、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藤茶中多糖含量的准确性,利用单因素试验对4种方法的关键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方法学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标回收率进行了比较,再用最佳实验条件检测藤茶样品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用于藤茶多糖测定的最佳方法为苯酚-硫酸法,其最适紫外检测波长为485.5 nm,以葡萄糖为标准在0.1~0.6 mg/mL范围内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5 mL藤茶粗多糖溶液(质量浓度为0.5 mg/mL)反应体系中,在500 μL浓硫酸、600 μL 5wt%苯酚溶液、60 ℃水浴温度和20 min水浴时间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得其多糖含量为59.43%,其精密度最高(RSD 0.18%),稳定性最好(RSD 0.30%)。最后测得藤茶中幼嫩茎叶和粗老茎叶的多糖含量为9.87~10.47 mg/g和29.77~30.47 mg/g。  相似文献   

17.
测定平盖灵芝多糖含量,并与不同品种灵芝多糖含量进行对比,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提取技术提取平盖灵芝多糖,对超声提取条件(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进行系统优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平盖灵芝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热水浸提结合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方法效率高,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15(g/m L),提取时间30 min。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灵芝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平盖灵芝的多糖含量最高,为2.68%;赤芝多糖含量其次,为2.01%;黑芝和紫芝多糖含量较为接近,分别为1.62%和1.61%。平盖灵芝多糖含量较高,研究结果为平盖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元氏大红袍柿叶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乙醇提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物质元素和紫外吸收法测定其不同生长时期可溶性糖、多酚、黄酮、V_C及蛋白质含量,并对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柿叶乙醇提取物主要成分是酸类、酯类和糖类,分别占23.94%、23.0%和18.32%。矿物质元素中Ca含量最高,约为91.56 mg/g。其次是K和Mg,约为23.85 mg/g和1.67 mg/g。不同生长时期成分探究表明黄酮、多酚和可溶性多糖5月达到了最高水平。V_C含量7月初最高,8月中下旬蛋白质含量最高。通过对其主要成分及成分动态变化分析,为柿叶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蜜楝叶、花和果实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C18(4.6×150 mm,5μm)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8∶92)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绿原酸在30.4μg/m L~152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27.335X-7.67(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7%,RSD为1.58%(n=6)。分析结果表明,在蜜楝植物不同部位中绿原酸的含量不同,其中叶含量在4.69 mg/g~8.90 mg/g之间,花中含量在14.59 mg/g~27.30 mg/g之间,果实中含量在8.79 mg/g~16.70 mg/g之间,在同一部位绿原酸的积累随生长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蜜楝的花及果实可作为提取制备绿原酸成分的一种资源,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广西不同产地所产粉葛、野葛原料的品质,对其所含水分、多糖、总异黄酮、葛根素和大豆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使用烘干法测定各产地粉葛、野葛的水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和总异黄酮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和大豆苷的含量。结果显示,广西各个产地的粉葛、野葛的水分含量均低于14%,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其中产于广西桂林的粉葛水分含量最低,为7.13%;产于玉林市的野葛多糖和总异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106 0、5.163 0 g/100 g;产于玉林市的野葛葛根素和大豆苷含量较高,分别为41.767 5、5.788 4 mg/g。产于广西的粉葛异黄酮成分含量远低于野葛,综合考察水分含量、多糖和总异黄酮含量,发现产于广西玉林市的野葛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