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并对宁夏市售小麦粉和玉米制品进行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84∶16,V/V)提取,Pribo Fast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以甲醇-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Atlantis T3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负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测定。结果分别以小麦粉和玉米制品为加标基质,3个加标水平下玉米赤霉烯酮的平均回收率为85.4%~93.7%,RSD9.0%,检出限(S/N=3)为0.08μg/kg,定量限(S/N=10)为0.2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C_(18)-Al_2O_3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同时检测粮食及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植物油样品用乙腈-水(90∶10,V∶V)提取,粮食样品先用乙腈-乙酸-水(84∶1∶16,V∶V)再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90∶10,V∶V)进行二次提取,进一步采用C_(18)-Al_2O_3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稳定同位素内标稀释,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CORTECSTMC18色谱柱(2. 1 mm×100 mm,2. 7μm)进行分离,电喷雾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1~30. 0和1. 0~500. 0ng/ml,检出限分别为0. 03和0. 3μg/kg,定量限分别为0. 10和1. 0μg/kg。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8. 3%~98. 6%和84. 5%~108. 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 6%~11. 5%和4. 2%~9. 0%(n=6)。采用本方法分析了国内外5种质控样品,测定值均在质控样品指定范围内。对大连市市售的100份粮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散装花生油和玉米油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检出率较高,最高含量分别为12. 80和370. 00μg/kg。结论本方法定量准确、操作简便、更环保、检测成本低,适于批量粮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样品借鉴了GB/T 19540-2004中提取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通过Oasis HLB净化柱对提取液净化,以agilent extent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乙腈-水(V水:V乙腈=55:45)为流动相进行荧光检测(λex=235 nm,λem=460 nm).玉米赤霉烯酮的质量浓度在12~2 400μ/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对添加高、中、低3个浓度玉米赤霉烯酮的玉米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736%、93.839%、86.240%,变异系数在1%~10%之间,最低检测限为10μ/kg.此方法对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是可行的,且可给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免疫磁珠高通量自动净化的前处理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进行测定。首先将免疫磁珠与玉米赤霉烯酮的反应时间、样品提取液和不同粮食基质的净化效果进行优化。经方法验证,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5 μg/kg和12.0 μg/kg。在优化条件下,全麦粉和玉米全粉阴性样品的3 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99.04%~109.26%之间,变异系数不大于6.88%。玉米全粉、全麦粉、糙米粉、小麦粉等粮食基质中玉米赤霉烯酮成分的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的测定结果在标准值及其扩展不确定度范围内,变异系数不大于3.54%,测定结果较为满意。采用Bland-Altman法对免疫磁珠净化法和免疫亲和柱净化法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2 种净化方法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这2 种方法在净化和富集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时可互相代替使用。免疫磁珠净化方法配套使用的真菌毒素全自动净化仪可同时净化10~24 个样品,平均每个样品的净化时间约为2~3 min,实现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高通量自动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可用于检测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猪肉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物质(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β-葡萄糖苷酶/硫酸酯酶酶解, 无水乙醚萃取, 再经氢氧化钠溶液液-液分配, 最后通过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 UPLC-MS/MS检测, 基质匹配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6种玉米赤霉醇类物质的线性范围为1.0~250 μg/L, 相关系数r>0.990。当取样量为5.0 g时, 6种玉米赤霉醇类物质检出限为0.4 μg/kg。3个不同水平(添加1.0、5.0、20 μg/kg)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6.0%~79.5%,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准确度和灵敏度高, 符合猪肉中玉米赤霉醇类物质痕量的检测要求, 为大通量样品的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更灵敏、高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去离子水(84:16,V:V)提取,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柱富集净化,甲醇洗脱后,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甲醇(46:46:8, V:V:V)为流动相,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玉米赤霉烯酮在1~100μ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9,检出限0.8μg/kg,仪器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0.19%,样品平行性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0.10%~1.89%。检测成都市内综合农贸市场和超市内谷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为1.34~43.1μg/kg,检出率为52.2%。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等特点,可应用于实际市场中谷物及其制品的痕量调查。  相似文献   

7.
建立免疫亲和柱同时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氯霉素和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免疫亲和柱净化与富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采用Cloversil-C18反相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表明,牛奶中添加氯霉素和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的回收率在74%~101%,且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氯霉素的检出限为0.02 μg/L,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的检出限分别为α-玉米赤霉醇0.03 μg/L、β-玉米赤霉醇0.03 μg/L、α-玉米赤霉烯醇0.03 μg/L、β-玉米赤霉烯醇0.03 μg/L、玉米赤霉酮0.04 μg/L和玉米赤霉烯酮0.05 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提高了检测速率,可满足牛奶样品中痕量氯霉素和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玉米食醋主要是以玉米、高粱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酸性调味品。随着传统食醋生产工艺的不断改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因子。文章主要探讨了玉米化学成分变化对玉米赤霉烯酮提取的影响,进而有效提高ELISA方法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稳定性,实验以重新审视样品前处理这一最基础的科学问题,在样品前处理阶段选取经过180 s粉碎的空白玉米为实验样品,以玉米赤霉烯酮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和UPLC-MS法联合检测,以测定玉米赤霉烯酮提取率为指标,分析玉米样品中在不同放置环境下、放置不同时间段的粉碎玉米样品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灰分等化学成分的变化与玉米赤霉烯酮添加回收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储存环境随着储存时间延长,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与玉米赤霉烯酮的添加回收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水分影响大于粗脂肪。粗蛋白、灰分与玉米赤霉烯酮的添加回收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磁珠净化饲料原料及其产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实现玉米赤霉烯酮的自动富集、清洗和洗脱,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分析测试。本文对饲料样品稀释液进行了优化。根据3倍信噪比的峰响应值,本方法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限为4.5 μg/kg,定量限为15.0 μg/kg,在10~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93。玉米赤霉烯酮在鸡饲料和猪饲料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2.6%~112.9%,相对标准偏差为1.0%~8.8%。对同一饲料基质进行连续4天同一浓度的加标实验,回收率为97.0%~98.9%,日间精密度在5.7%~5.9%。使用本方法与免疫亲和柱法进行比较,检测了19种饲料样品,t检验显示本方法与免疫亲和柱法无显著性差异。免疫磁珠自动净化法可同时净化24个样品,无需人员手动操作,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效率,满足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日常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胶体金快速检测条法测定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分析方法, 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作比对。方法 分别运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条法和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对14个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对实验结果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 发现2种实验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在95%的置信水平上无显著差异。同时运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条法对每个样品进行6次重复实验, 分析其变异系数范围在2.9%~6.3%, 说明此种方法的重复性较好。结论 胶体金检测条法可以作为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立豆干和调味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的高效液相色谱初步筛查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方法。样品用酸化乙腈提取,经旋转蒸发浓缩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筛查,遇到阳性样品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确证分析,并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高、中、低3 个水平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回收率分别在92.2%~102.6%和84.7%~1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4%~6.71%和0.16%~6.43%。高效液相色谱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用于样品的筛查工作;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灵敏度高、定性准确性强,适用于阳性样品的确证。  相似文献   

12.
王蒙  姜楠  韦迪哲  冯晓元 《食品科学》2016,37(10):213-218
建立基于自制固相萃取柱的样品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果蔬中8 种主要真菌毒素的方法,包括链格孢毒素、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及橘青霉素。样品经80%乙腈溶液提取、离心后,通过自制固相萃取柱(HLB+MCX)排除杂质干扰,流出液经氮吹至近干后,直接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在较宽的线性范围内,8 种毒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定量限为1~5 μg/kg,在3 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6.0%~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0.8%~4.7%。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苹果、樱桃和番茄等果蔬中痕量真菌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13 种饱和内酯类合成香料的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法,以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填料吸附剂直接净化,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13 种饱和内酯在0.025~0.50 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仪器检出限为0.025 μg/mL,方法的检出限为0.10 mg/kg,定量限为0.40 mg/kg,添加量为0.10、0.20、0.40 mg/kg时13 种饱和内酯的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8.5%~103%,相对标准偏差为3.8%~11%(n=10)。本方法可用于饮料中饱和内酯类化合物的快速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位素标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药食同源中药材中16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市售的483份药食同源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水(50/50,V/V)提取,MycoSpinTM 400多毒素净化柱净化,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分析,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16种真菌毒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8),方法的检出限在0.1~4.0 μg/kg之间,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为83.4%~102.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08%~13.6%。483份样品中,共检出10种真菌毒素,其余6种真菌毒素均未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毒素化合物为玉米赤霉烯酮(ZEN),阳性样品中平均含量为71.2 μg/kg,并且有3.11%样品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参考限量。结论:该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多毒素净化柱对样品进行净化,降低了药食同源样品中基质干扰,方法准确、快速,满足测定方法的要求,可用于大批量样品中真菌毒素的多残留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丁学妍  邵瑞婷  张涵璐 《食品科学》2022,43(24):325-334
运用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建立牛奶中24 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M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T-2毒素、HT-2霉素、伏马毒素B1、伏马毒素B2、伏马毒素B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交链孢霉单甲基醚、交链孢酚、腾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多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80%乙腈溶液(体积分数)提取,通过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氮吹至近干,1 mL 50%乙腈溶液(体积分数)复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经ACQUITY UPLC HSS T3反相柱(2.1 mm×100 mm,1.8 μm)分离,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24 种目标物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5,加标回收率为71.0%~123.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杂质干扰小等特点,可以用于牛奶中24 种真菌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段兵  何太喜  范媛媛  郑冰 《食品科学》2016,37(4):238-241
建立用凝胶渗透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茶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环己烷(1∶1,V/V)溶液涡旋混匀后超声提取,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结果显示,2 种农药在0.5~1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检出限分别为2.0 μg/kg和1.0 μg/kg,定量限分别为5.0 μg/kg和3.0 μg/kg。吡虫啉和啶虫脒在3 个水平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6.94%~91.68%,相对标准偏差为2.67%~7.90%。  相似文献   

17.
张月  韩丙军  赵方方 《食品科学》2015,36(24):270-273
建立木瓜中联苯肼酯及其代谢产物联苯肼酯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和0.25%乙酸溶液匀浆提取,盐析,分取上清液,同时加入0.25%抗坏血酸溶液于离心管中,衍生60 min后待测。目标化合物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1.0~10.0 ng/kg添加量时,联苯肼酯及联苯肼酯烯的回收率分别为86.2%~109.8%和78.3%~97.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7.0%和4.5%~8.8%(n=5)。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5~2.0 ng/mL,相关系数(r)为0.999 8。该方法对联苯肼酯的定量限均为1×10-6 mg/kg,能满足木瓜中联苯肼酯的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8.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婴幼儿乳粉中牛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峰  周围  解迎双 《食品科学》2015,36(24):280-28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以婴幼儿乳粉中的牛磺酸为研究对象,从样品处理方法,基质效应以及影响电喷雾离子源的电离因素3 个方面进行优化,建立了一个样品处理简单、快捷,基质效应低,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在72%~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16%~3.33%。该方法的仪器检出限为50 μg/L,方法检出限为1 mg/L,应用外标法定量,能够达到欧盟及我国婴幼儿乳粉中牛磺酸的检测要求。整个分析过程在8 min内完成,适合于大批量检测婴幼儿乳粉中牛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王川丕  诸力  刘新  张颖彬  周苏娟 《食品科学》2014,35(20):164-169
建立同时定性和定量分析茶叶中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蔗糖和棉子糖8 种单、寡糖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样品经超声波辅助提取,以Waters Acquity BEH Amide色谱柱(2.1 mm×150 mm,1.7 μm)分离,以乙腈-水溶液(各含体积分数0.1%氨水)为流动相,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
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8 种单、寡糖的定量检出限为0.01~0.54 mg/L,线性范围为1.0~200.0 mg/L;添加水平在10.0 mg/L和100.0 mg/L内,回收率为80.2%~103.2%。应用该方法分析包含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和红茶的20 个样品,发现大部分样品中都能检测到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棉子糖,它们的含量分别为0.39~17.64、0.53~22.83、2.07~40.70 g/kg和0.57~14.67 g/kg;但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到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1 种B族维生素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样品用0.1%甲酸溶液溶解,乙酸锌沉淀蛋白,滤液经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进行检测,分析时间12 min。结果:11 种B族维生素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在85%~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3%~6.75%之间,VB1、VB2、烟酸、烟酰胺、泛酸(VB5)、吡哆醛、吡哆醇、吡哆胺、叶酸、游离生物素和VB12的定量下限分别为40.0、40.0、30.0、30.0、50.0、0.9、1.2、1.2、2.0、2.0、0.2 μg/100 g,与国家标准比较,部分维生素定量限提高了7.7%~60%。结论: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前处理操作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的特点,而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可以应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1 种B族维生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