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客户对规格为0.36 mm×1 250 mm高精度超宽50钢冷轧钢带技术质量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其厚度精度、板形质量及表面质量,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厚度波动大、板形质量差、表面质量差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采取优化冷轧基料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优化酸洗工艺,调整冷轧总压下率、优化轧机工艺润滑系统及退火工艺参数等措施,成功开发出了高精度超宽50钢冷轧钢带。  相似文献   

2.
徐铁  孙哲 《包钢科技》2012,38(1):14-16
文章主要介绍了包钢钢联一轧厂通过对65Mn优质冷轧钢带的开发与生产,拓宽了冷带产品品种,优化了产品结构。并对65Mn优质冷轧钢带生产开发过程中的轧制工艺、退火工艺制度的制定及产品检验结果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出了65Mn优质冷轧钢带的生产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3.
罩式退火钢卷温度场及应力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和热应力是罩式退火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参数。分别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建立了钢卷退火过程中温度场及应力场计算模型,从理论上定量研究退火钢卷温度和热应力变化过程,并与实测温度曲线进行比较,得出退火过程各阶段钢卷温度和热应力分布规律,对冷轧钢卷罩式退火工艺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电池壳用高精度极薄冷轧钢带的技术要求,对六辊HC轧机的工作辊、中间辊辊系,乳化液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试验分析了退火温度及退火保温时间对产品微观组织、物理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退火及平整轧制力等工艺参数,开发了电池壳用高精度极薄冷轧钢带。实物质量检验表明,产品厚度偏差0~-0.01 mm,板形平整、表面质量达到高级精度(FC)要求,屈服强度180~240 MPa,抗拉强度330~390 MPa,断后伸长率≥35%,冲压无开裂,各项指标满足标准及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酸洗线设计安装酸洗钢带吹扫用压缩空气加热干燥装置,对轧制工艺参数工艺进行优化,对轧机AGC工艺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轧机牌坊的精度进行调整,对退火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对950平整机APC进行升级改造,成功开发出了(0.10~0.14)mm电子元件用极薄冷轧钢带。经客户使用,产品的各项指标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合理控制钢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变形量、变形速度及冷却速度等控轧控冷技术手段,在国产全连续式高速无扭线材轧钢生产线上,对高碳钢77B、82B线材的控轧控制冷工艺进行探索,通过不断改变工艺参数及采取多项措施,其产品力学性能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为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室外家具用冷轧钢带高硬度高成形性的技术要求,优化盐酸酸洗工艺和电解脱脂工艺等提高钢带的表面质量;优化轧制工艺和退火工艺提高钢带的硬度及综合力学性能。开发的冷轧钢带产品HRB75~85,冲压无开裂,不平度精度≤2mm,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中主要对冷轧钢带65Mn全氢罩式炉球化退火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轧钢带65Mn宜采用亚温球化退火工艺.进一步试验确定了球化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加热速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制定了冷轧钢带65Mn的罩式炉球化退火工艺.经新钢优特钢带公司全氢罩式炉生产实践证明:球化退火后的冷轧钢带65Mn抗拉强度均低于560 MPa,延伸率均在30.0% 以上,强度低、塑性好;球化级别在2.5~3.0级,球化效果良好,完全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CSP钢带为基料,通过罩式退火工艺成功开发汽车密封条用冷轧钢带DC03+C590。主要分析了两种化学成分、退火温度、退火气氛及自然时效对DC03+C590冷轧钢带力学性能及表面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冶炼成分采用B方案,退火冷热点设定480/490 ℃,均热时间为17 h,生产的汽车密封条用冷轧钢带DC03+C590力学性能满足要求。罩式炉退火过程中,在乳化液最大挥发温度段进行大流量氢气吹扫、均热结束前增加小流量氢气吹扫均有利于提升钢带表面反射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0.6 mm以下薄规格冷轧钢卷的性能特点,用工业实验方法测定其冷、热点温度、升温速率及时间,确定其罩式炉退火工艺,并对存在的延伸率低、粘连缺陷进行工艺优化,使其理化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ER50-6钢盘条损伤拉拔模具、焊接飞溅大等问题,对材料成分、强度、表面氧化铁皮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化学成分,控制成分C≤0.08%;同时优化炼钢工艺和轧钢加热、轧制、控冷工艺等,控制盘条抗拉强度≤530MPa,控制合适的氧化铁皮厚度,解决了焊丝用钢拉拔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了客户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模拟罩式炉工艺对Q310NQL2耐大气腐蚀冷轧钢带进行8个不同温度的退火,分析了退火钢带力学性能、硬度及显微组织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强度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两个“平台区”和一个“骤变区”,最终确定了耐大气腐蚀冷轧钢带Q310NQL2的再结晶温度为650 ℃。采用罩式炉工业化生产耐大气腐蚀冷轧钢带Q310NQL2,退火温度冷热点设定为660/680 ℃,保温时间设定为12 h,钢带完成了再结晶过程的同时,力学性能、晶粒度等级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棒材穿水冷却过程,建立了棒材温度场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对流换热系数公式并对其参数进行了优化,该温度场数学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能够准确地预测棒材穿水冷却过程的温度分布。采用棒材温度场数学模型可以计算轧钢车间水箱布置数量及恢复段的长度,为优化控冷工艺及轧钢车间工艺布置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TMCP工艺对Q370q E-HPS高性能桥梁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达到替代正火工艺的目的,对终轧温度、开冷温度、返红温度及冷却速率等TMCP关键工艺参数与组织、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阶段控轧控冷工艺生产Q370q E-HPS钢时,随终轧温度升高、开冷温度降低、返红温度升高及冷却速度降低,铁素体晶粒尺寸增大,珠光体含量增加,屈强比降低。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可获得合适尺寸和体积分数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实现Q370q E-HPS钢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和较低的屈强比。  相似文献   

15.
泰钢冷乳部1700平整机在生产冷乳钢带的过程中,针对乳机板形不良、平整机因开卷机和入口S辊的位置不当、钢带在入口S辊上受力不均、退火钢卷粘结造成折印缺陷的原因,通过采取提高轧机板形质量、将开卷机由内八型调整为外八型,对S辊进行优化,对平整工艺参数优化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冷轧钢带折印缺陷率,折印缺陷降级率由实施前0.81%降低到实施后的0.21%,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钢冷轧钢带表面粒状斑迹缺陷问题,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冷轧钢带典型缺陷的形貌以及特征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冷轧卷表面粒状斑迹缺陷是冷轧酸洗未净的氧化铁皮压入钢带所致,并对热轧的轧辊管理、除鳞系统维护、温度制度等进行优化。优化后冷轧钢带表面质量有很大改善,钢带出现粒状斑迹缺陷的比例明显下降,粒状斑迹月平均缺陷比例由原来的4.26%降至1.69%。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冷轧钢卷卸卷及冷却过程中的"心型卷"缺陷问题,结合冷轧薄带卷取过程中钢卷配置内套筒的设备及相关工艺特点,详细分析了"心型卷"缺陷产生的原因,首次引入了表征"心型卷"发生概率的钢卷失稳因子新概念,从统计学角度给出了"心型卷"缺陷的判断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型卷"预报技术,开发出了基于设备参数优化选择的经济实用型"心型卷"治理技术,编制了冷轧钢卷‘心型卷’缺陷预报及套筒选择软件,降低了冷轧钢卷卸卷及冷却过程中"心型卷"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彭梅宏  彭云峰  李期琇 《江西冶金》2010,30(6):10-12,15
介绍罩式炉阶梯式升温退火工艺、冷轧第一轧程采用小压下的工艺方法,利用现有设备生产汽车离合器摩擦片用50CrV4冷轧钢带,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根据几年来昆钢黄磷包装桶用冷轧钢带的生产和使用情况,结合冷轧钢带相关标准,对昆钢黄磷包装桶用冷轧钢带主要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下一步制定黄磷包装桶专用冷轧板带地方标准作简要探索。  相似文献   

20.
对HRB400盘螺产品组织演变进行热模拟试验,研究了控制轧制及轧后控冷过程中多种因素对组织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化学成分、制定了较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轧钢控温控冷工艺。稳定了盘螺的力学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