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通过优化某厂UCM轧机各项工艺参数,可实现稳定批量化生产高强系列用钢,利用CSP(薄板坯连铸连轧)+TCM(冷连扎)机组生产抗拉强度超过540 MPa的高强冷硬钢带的可行性,采用新设计的轧制规程和工艺制度可实现稳定生产高强度冷硬钢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酸轧产品表面质量对镀锌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探讨了酸洗质量、乳化液残留、带钢表面粗糙度、冷硬卷表面带状缺陷对镀锌产品表面质量缺陷,如带状锌花偏小或无锌花、片状锌花偏小、线状锌花偏小的影响,并确定了酸洗及轧制过程的关键工艺控制措施,使镀锌产品一级品率提升了1.5% 。  相似文献   
3.
采用CSP钢带为基料,通过罩式退火工艺成功开发汽车密封条用冷轧钢带DC03+C590。主要分析了两种化学成分、退火温度、退火气氛及自然时效对DC03+C590冷轧钢带力学性能及表面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冶炼成分采用B方案,退火冷热点设定480/490 ℃,均热时间为17 h,生产的汽车密封条用冷轧钢带DC03+C590力学性能满足要求。罩式炉退火过程中,在乳化液最大挥发温度段进行大流量氢气吹扫、均热结束前增加小流量氢气吹扫均有利于提升钢带表面反射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某钢厂冷轧碳素结构钢Q235板面粘接缺陷产生机理分析排查,锁定了板面粘接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解决了冷轧碳素结构钢Q235长期存在的板面粘接缺陷,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尾卷切除损失,同时为后期冷轧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开发和罩式炉退火工艺的制定充实了理论基础同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现场经验.  相似文献   
5.
对CSP产线供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降低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CSP产线特点,分析了不同卷取温度和层冷模式对冷轧Nb、Ti高强钢性能、组织及析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CSP产线卷取温度及层冷模式的控制,可以降低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且产品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50W800无取向硅钢的板形,需要对再结晶退火后的硅钢进行平整轧制,在平整后会出现硅钢片磁性能下降现象。对平整轧制后的50W800无取向硅钢进行400~800 ℃的去应力退火,利用单片测量法测量其铁损和磁感应强度,并用EBSD技术对组织织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平整轧制后,50W800无取向硅钢小角度晶界增加,但晶粒不均匀性会导致磁性能下降;采用700 ℃×2 min去应力退火后,50W800无取向硅钢磁性能得到较好的改善。EBSD技术分析发现,去应力退火能消耗大量小角度晶界,使晶界含量降低,晶粒均匀性增加,不利形变织构{111}<112>强度降低,这是50W800无取向硅钢磁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低碳高强钢冷轧钢带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全自动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对试验钢进行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试验钢带采用520~580 ℃退火后,铁素体晶粒形态变化较小,呈变形纤维状,组织中分布的渗碳体数量较少,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变化较小,屈强比维持在0.9以上,伸长率为1%左右;采用610~700 ℃退火后,变形的铁素体周围出现了无畸变的再结晶晶粒,再结晶晶粒会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成等轴状铁素体,渗碳体的球化过程是导致组织中颗粒状渗碳体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迅速下降,伸长率迅速增加,屈强比呈下降趋势,在670 ℃时达到最小值0.86;采用730~760 ℃退火后,铁素体晶粒充分长大,晶粒形态变化较小,组织中几乎没有游离的渗碳体存在,渗碳体仅在晶界上聚集分布呈片层状,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缓慢下降,伸长率缓慢增加,屈强比呈上升趋势,在760 ℃时达到0.91。综合考虑,试验钢带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70 ℃。  相似文献   
8.
针对罩式炉工业化生产590 MPa含锰低合金冷轧钢带表面氧化色缺陷,分析了表面氧化色的主要组成。实验室采用马弗炉模拟了罩式炉退火工艺,验证了金属锰薄片对钢带表面氧化色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金属锰薄片可以通过消耗炉内氧化性气氛,保护试样表面在退火过程中不被氧化。罩式炉工业化退火采用冷点温度620 ℃、热点温度630 ℃、保温时间25 h及全过程40 m3/h氢气流量吹扫制度,同时退火过程中在每个对流板中心处装入125 kg纯金属锰薄片,可避免工业化生产590 MPa含锰低合金冷轧钢带边部出现氧化色缺陷,同时力学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模拟罩式炉工艺对Q310NQL2耐大气腐蚀冷轧钢带进行8个不同温度的退火,分析了退火钢带力学性能、硬度及显微组织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强度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两个“平台区”和一个“骤变区”,最终确定了耐大气腐蚀冷轧钢带Q310NQL2的再结晶温度为650 ℃。采用罩式炉工业化生产耐大气腐蚀冷轧钢带Q310NQL2,退火温度冷热点设定为660/680 ℃,保温时间设定为12 h,钢带完成了再结晶过程的同时,力学性能、晶粒度等级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罩式退火工艺的升温速率对0.8%Si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升温速率退火后,无取向硅钢的再结晶织构主要为{111}织构,伴随有{110}、{100}织构。随着退火升温速率的提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111}织构明显减弱,{110}织构明显增强,{100}织构没有明显变化,铁损P1.5/50逐渐降低,磁感应强度B5000逐渐增强。但当升温速率由80 ℃/h升高至100 ℃/h时,{111}织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强,{110}织构出现减弱,{100}织构没有明显变化,铁损P1.5/50增大,磁感应强度B5000减小。在退火升温速率为80 ℃/h时,无取向硅钢可获得最优的磁性能:P1.5/50=4.249 W/kg,B5000=1.715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