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崔璐  姜莉  田雨  刘程  胡亚云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7):203-207,219
本文基于巯基乙酸修饰的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建立了Hg2+的检测方法。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荧光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对量子点荧光强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Tris-HCl缓冲溶液浓度为0.05 mol/L,pH8.0,室温反应15 min的条件下,不同浓度Hg2+(10-6~10-4 mol/L)对量子点具有较好的荧光猝灭效果,且随着Hg2+溶液浓度增加,其对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果逐渐增强。该方法对Hg2+的理论检出限为2.667 nmol/L,低于自来水检测标准;对果汁样品中Hg2+的检测灵敏度为2.0×10-5 mol/L。因此,本研究为果汁体系中重金属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汞离子是一种高毒性的重金属污染物,人体摄入后会带来健康危害,因此控制食品中的汞离子含量非常重要。以柠檬酸为碳源,不同的氨基酸为氮源掺杂,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高性能荧光的碳点(CDs),探究不同氨基酸基氮掺杂对碳点荧光量子产率(QY)的影响,以及这些氨基酸基氮掺杂碳点对汞离子的响应。结果显示,不同氨基酸的碳链长度和官能团对CDs的QY有一定的影响。Hg2+能高效猝灭以甘氨酸(Gly)为氮源掺杂的Gly-CDs的荧光,Gly-CDs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用于Hg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0~7.00 μmol/L和8.00~60.00 μmol/L,检出限为0.20 μmol/L。据此构建的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实际饮料样品中的Hg2+,回收率在90.08%~107.90%。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饮料中Hg2+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彭金云  郑雅倩 《食品工业科技》2014,(19):301-303,307
为了对水产品中呋喃西林进行简单、灵敏分析,本论文建立了一种检测呋喃西林的荧光分析方法。以硫代乙醇酸修饰的CdS量子点(TGA-CdS QDs)为荧光探针,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呋喃西林使TGA-CdS QDs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基于TGA-CdS QDs荧光猝灭法检测呋喃西林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检测线性范围为2.0×10-6~1.0×10-4mol/L,线性回归方程F0/F=17467 C(mol/L)+0.9918,相关系数为0.9984,检出限为7.12×10-7mol/L。方法应用于小虾呋喃西林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5.6%~97.0%之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水环境中微量汞离子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将表面带有负电荷的Cd Te量子点与聚电解质PDDA交替沉积在石英板上,成功制备出双色量子点多层膜。在该方法中Hg2+对Cd Te量子点有荧光猝灭作用,据此发展了一种直接检测Hg2+的新型双色Cd Te量子点多层膜传感器。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当Hg2+浓度在1.0×10-9~1.0×10-5mol/L范围时,量子点多层膜的荧光强度与Hg2+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10-10mol/L。结论 与传统Hg2+检测方法相比,双色Cd Te荧光量子点多层膜作为一种新型传感器,具有快速、简单、选择性高和灵敏度高等优点,有望应用于水环境中痕量Hg2+的定量检测与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5.
以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作为保护剂和还原剂合成了水溶性金纳米团簇AuNCs,建立了分析实际茶叶样品中汞离子(Hg2+)高灵敏的方法。通过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仪(DL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S-亚硝基谷胱甘肽包被的金纳米团簇GSNO@AuNCs进行了表征,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加,体系的荧光被高效猝灭,以此构建了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探针。探讨了pH值、盐离子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汞离子浓度在0.1~40.0 μmol/L范围内与GSNO@AuNCs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2+27.28X,相关系数R2=0.999 5,检出限为0.033 μmol/L。同时初步构建了GSNO@AuNCs荧光探针应用于茶叶样品中汞离子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基于Apt@AuNCs/GO的高灵敏复合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水产品中汞离子(Hg2+)的方法。方法 以寡核苷酸序列为模板通过一步法快速合成具有直接特异性识别Hg2+能力的金纳米团簇(Apt@AuNCs); Apt@AuNCs作为荧光能量供体, 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纳米片结合, 形成Apt@AuNCs/GO复合荧光纳米体系, 此时, Apt@AuNCs荧光被GO猝灭; Hg2+以T-Hg2+-T结构与Apt@AuNCs结合, 使得Apt@AuNCs脱离GO表面, 体系荧光得到恢复, 从而实现Hg2+的快速荧光法检测。结果 最佳检测条件为: 选择适配体序列为C12T2CT3CT2C4T2GT3GT2、GO质量浓度为0.30 mg/mL、激发波长为345 nm、GO与Apt@AuNCs孵育时间为35 min。该方法的Hg2+检出限约为0.189 nmol/L, 定量限约为0.63 nmol/L, 线性范围为0.5~10.0 nmol/L。选择小龙虾和鲢鱼作为实际检测样品, 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测试, 其加标回收率为87.18%~109.90%。结论 该复合荧光纳米体系无需复杂预处理, 实现了对实际样品中Hg2+的现场、简单快速且高灵敏的测定, 为水产品中Hg2+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碘离子对色氨酸的荧光猝灭效应,旨在建立色氨酸荧光猝灭法测定海带中碘离子。在p H=6.0的磷酸缓冲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碘离子,测定色氨酸溶液的荧光光谱及强度的变化。试验表明,色氨酸具有释放荧光的特性,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3 nm和352 nm。碘离子对色氨酸的荧光具有猝灭作用。色氨酸浓度为10μmol/L时,碘离子对色氨酸的荧光猝灭呈线性关系,根据猝灭程度可计算出碘离子的浓度,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64μmol/L。根据该方法检测了两种海带样品中的碘离子,其浓度为637μg/g干重(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和621μg/g干重(Saccharina japonica)。  相似文献   

8.
张效伟 《食品与机械》2021,37(11):55-60
目的:研究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发光性能。方法:制备发光强度高、性能稳定的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S-GQDs),并构建关—开型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以实现对Fe3+和F-的连续检测。结果:在0.1~460.0 μmol/L范围内,Fe3+浓度与ECL猝灭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8 μmol/L;在1~5 600 μmol/L范围内,F-浓度与ECL恢复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62 μmol/L。结论:NS-GQDs ECL信号的猝灭和恢复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可应用于饮用水中Fe3+和F-的连续检测。  相似文献   

9.
以亚碲酸钠为碲源,巯基丙酸(MPA)和柠檬酸三钠为稳定剂在水相中一步合成了具有良好荧光性质的Cd Te量子点,并利用Cd Te量子点与Cu2+混合后会发生荧光猝灭的现象,建立Cu2+测定方法,并对反应条件如缓冲体系的浓度和p H值、反应时间、量子点浓度以及试剂添加顺序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在p H 6.6、浓度为0.01 mol/L的磷酸一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量子点浓度5×109mol/L,以量子点—缓冲液—金属离子的添加顺序反应30 min,可得到最佳反应效果。研究显示,最佳试验条件下,Cu2+浓度为0~5×107mol/L范围内,Cd Te量子点的荧光强度猝灭程度与Cu2+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88 4,检出限为1×108mol/L。  相似文献   

10.
以荧光桃红作为荧光探针,设计合成了荧光桃红-十二烷基硫酸钠荧光探针体系(荧光桃红-SDS体系),构建一种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含量测定的荧光探针检测方法。荧光桃红荧光探针在该体系中结合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后发生荧光猝灭,且荧光强度的降低与DBP的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波长为468 nm,10μmol/L荧光桃红-2400μmol/L SDS体系,相互作用时间15 min,电压为800 V,搅拌时间为0 min,PBS缓冲溶液pH7,体系不人为加入乙醇,是荧光探针检测的最优条件。该方法对DBP测定的线性范围为3~30μmol/L,线性方程为:△F=4.845C+71.587,线性相关系数r=0.9983,检出限为0.214μ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4.38%(n=6)。本方法成本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白酒中塑化剂DBP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铜掺杂碳量子点(Cu-CDs)的荧光检测方法用于食品中香兰素含量的分析.方法:以抗坏血酸作为碳源,乙酸铜作为金属掺杂剂,通过一步水浴合成法制备性能稳定的Cu-CDs,通过X-射线能谱、红外、紫外、荧光等技术对制备的Cu-CDs进行形貌、元素及光学性能的表征,并研究该碳点与香兰素的猝灭作用.结果:Cu-...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普洱茶-纳米硒制备掺杂型碳量子点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特性,实现水体系中Fe3+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普洱茶水提取物稳定分散的普洱茶-硒原子为掺杂原子,采用水浴法,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同时制备出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Pu-erh tea nano-selenium 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PT-Se-CQDs)和单质硒两种物质;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技术表征PT-Se-CQDs的紫外-可见吸收特性和荧光强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衍射等技术表征其形态形貌、元素组成及结构特性;并以PT-Se-CQDs为荧光探针构建荧光传感器,用于水体系中Fe3+检测。结果:当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0 h时,可同时制备得量子产率为3.41%、平均直径约为3.1 nm的类球形PT-Se-CQDs和单质硒。Fe3+对PT-Se-CQDs具有强荧光静态猝灭效应,当Fe3+浓度为0~300μmol/L时,比率荧光强度(F/F0)...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Fe3+的方法,以猕猴桃汁为碳源,乙二胺为表面修饰剂,采用微波法制备猕猴桃生物质碳点(CDs).制备的生物质碳点富含-OH、-NH和C-O等基团,粒径约为2.5 nm,易溶于水且稳定.该碳点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基于Fe3+对猕猴桃生物质碳点荧光猝灭效应,进而建立一种检测Fe3+的方...  相似文献   

14.
为快速检测蜂蜜中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的残留,将水热法制备的氧化锌(ZnO)及共沉淀法制备的二氧化锰(MnO2)材料复合于玻碳电极(GCE)上,构建了MnO2/ZnO/GCE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SMZ。采用扫描电镜(SEM)及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复合材料的比例、修饰量进行探究,从而对传感器的构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及循环伏安法(CV)对缓冲溶液pH、扫描速率等检测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当m(ZnO):m(MnO2)质量比为1:0.6、MnO2/ZnO复合材料修饰量为1.7×10-3 mg/mm2、缓冲溶液pH为8、扫描速率为30 mV/s时,该传感器对SMZ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在0.3~100μmol/L范围内,峰电流与SMZ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p=0.0843 c+4.5168(R2=0.9916),检测限为0.39μmol/L,定量限为1.30μmol/L。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Eu3+离子嵌入钨氧簇材料(化合物1)优异的发光特性,将其作为荧光探针材料,系统研究了其对水中重金属Cr3+离子的荧光检测性能。利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对化合物1对水中Cr3+离子荧光检测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检出限等指标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猝灭常数Kq为1.41×108 L·mol?1·s?1,远低于最大散射碰撞猝灭常数2.00×1010 L·mol?1·s?1,显示出化合物1对重金属Cr3+离子的快速灵敏的荧光猝灭响应。化合物1在同时含有不同阴、阳离子的待测液中的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其对水溶液中Cr3+离子的荧光检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经计算获得化合物1对水溶液中Cr3+离子的检出限LOD为4.21×10?7 mol/L,显示出化合物1对水环境中的Cr3+离子具有很好的检出效果。本研究为水中重金属Cr3+离子的荧光检测提供一种灵敏、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建立一种基于羟基氧化钴纳米片(CoOOH)类氧化酶活性的比率荧光传感器,可快速、灵敏、准确地测定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以氯化钴为原料、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在超声条件下制备具有类氧化酶活性的CoOOH纳米片,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并评价了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TRFIA)。以Eu3+螯合物的纳米微球为荧光探针标记抗DON单抗,采用竞争抑制建立免疫层析定量方法,优化了微球与抗体标记量,检测的环境温度、反应时间、加样体积及缓冲体系;研究了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及准确度。结果表明,每100 μL荧光微球结合纯单抗50 μg,最佳划膜浓度为1.0 mg/mL,最佳测定条件为室温(25±2)℃,10 min,加样体积100 μL,PBS (0.01 mol/L,pH7.2)的缓冲体系,方法的灵敏度为0.25 ng/mL,线性范围为0.5~25.0 ng/mL,玉米、小麦阴性样本(加标浓度200、500、1000、2000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4%~109.3%,6种典型样本经TRFIA与免疫亲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IAC-HPLC)同时测定DON含量,相关系数r达0.9754。TRFIA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定量准等技术特点,适用于谷物及制品中DON的快速定量。  相似文献   

18.
以聚多巴胺为“胶联剂”将羧基碳纳米管和被透析的氧化石墨烯通过氨基、羧基等基团键合形成3 维分层多孔结构的混合气凝胶,并以混合气凝胶为基底原位负载银纳米粒子,建立一种有效检测食品中过氧化氢的电化学方法。最佳条件为pH 7.4、工作偏压-0.4 V、电极修饰液体积5 μL,以AgNPs-MAs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电流是裸玻碳电极的24.5 倍。采用计时电流法快速、灵敏检测过氧化氢,其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0.32c+1.66(相关系数0.999 3),检出限0.02 μmol/L(信噪比3)。此外,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实现重复利用。该传感器应用于牛奶中过氧化氢的测定,回收率为98.1%~98.8%,相对标准偏差为0.58%~2.28%,有望应用于食品中过氧化氢的快速、痕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