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玉强 《中国油脂》2020,45(7):61-66
大豆蛋白富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动物蛋白不可比拟的功能特性。但是大豆作为高蛋白的植物性食品嘌呤含量较高,制约着大豆制品的应用。对嘌呤与痛风的关系,食品中嘌呤的检测方法,嘌呤与蛋白质的关系,传统大豆制品及大豆蛋白中的嘌呤含量及其控制等,特别是经过深加工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的低嘌呤工艺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大豆深加工制品如大豆分离蛋白和酸法大豆浓缩蛋白可为痛风病人提供低嘌呤、高蛋白食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嘌呤检测方法不统一, 导致一些文献报道的同种食品中嘌呤分布数值出入较大。本文对食品中嘌呤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定量方法以及嘌呤含量分布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 以期为嘌呤检测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对于指导消费者合理膳食, 降低痛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嘌呤是一种生物碱,在人体内经过氧化分解形成尿酸,当体内尿酸水平过高时会引起痛风。大豆制品营养价值很高,但其嘌呤含量偏高,限制了痛风病人的食用;因此,探究如何降低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意义重大。文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多种去除食品中嘌呤的方法,并进行了分析讨论,目的是找出针对性强、去除效果明显且不损失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方法,从而研制出低嘌呤的大豆产品,将福音带给痛风患者。  相似文献   

4.
认识低嘌呤物质,合理摄入低嘌呤食物对痛风病人和普通群体均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嘌呤对痛风病发病机理的影响,列举不同食品中的嘌呤含量,综述了食品中嘌呤物质的检测方法以及目前对低嘌呤食品研究现状,为人们深入认识低嘌呤食品和进一步研发低嘌呤食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豆食品是传统亚洲膳食的重要组成成分,健康工作者和公众普遍认为大豆食品可能增加痛风风险,然而,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并未发现健康人群摄入大豆食品的数量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风险有关。大豆食品的嘌呤含量因加工方式而异,大豆中各成分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综合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嘌呤是所有人体细胞和多数食物中存在的天然物质,多以化合态存在于食品中。在人体中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当嘌呤摄入过多超出人体的代谢能力时会引发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对食品中嘌呤含量的检测方法以及不同食品中的嘌呤含量分布进行全面综述,并分析了食品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嘌呤含量变化,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嘌呤检测技术发展和低嘌呤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为最终降低痛风患病率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7.
嘌呤化合物是大豆中重要的天然毒素,过量摄入会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为揭示嘌呤化合物在不同大豆中的含量水平,本文建立检测大豆中4种嘌呤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我国58种主栽大豆中4种嘌呤化合物——鸟嘌呤、腺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性范围(0.2~10 m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检出限为0.0412~0.1001 mg/L,精密度RSD小于0.6000%,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RSD值依次为1.1103%,1.0728%,1.3762%,0.9457%,4种嘌呤化合物加标回收率在92.5902%~-100.1373%之间。试验确定了理想的提取溶剂(等体积三氟乙酸、甲酸溶液)及水解时间(30 min)。不同大豆品种中嘌呤含量为高蛋白品种>常规品种>高油、蛋脂双高品种,无腥大豆品种中嘌呤含量差异较大(2 013.06~2 824.54 mg/kg)。  相似文献   

8.
嘌呤是一种生物碱,在人体内承担着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嘌呤会在人体内逐步发生氧化代谢并最终生成尿酸。当人体内的尿酸含量高于一定阈值时便会诱发高尿酸血症,继而导致痛风等疾病。而饮食是人体摄取嘌呤的重要途径,食品中的嘌呤含量能够显著影响人体内的尿酸水平。因此,明确食品中的嘌呤含量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对目前国内外已经测得的不同种类食品中的嘌呤含量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现有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以期为确立统一的嘌呤检测方法,提高食品中嘌呤含量的检测效率及准确度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帮助、指导消费者合理均衡膳食,控制嘌呤摄入量,降低痛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嘌呤代谢会导致尿酸沉积,最终引发痛风。人体中嘌呤的一个重要来源便是食物中的嘌呤,因此检测食品中的嘌呤含量很有意义。本文对不同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和嘌呤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嘌呤代谢紊乱是引起人体内诸如痛风、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表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嘌呤虽少但却几乎都转变成为了诱发痛风、肾衰竭等病症发作的有害物质,因此研发低嘌呤产品具有重要的营养健康价值。以降低高嘌呤食物中的嘌呤为出发点,论述国内外低嘌呤产品的研究进展,并对常见的降嘌呤方法进行分析论述。为低嘌呤产品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嘌呤与人类痛风的相关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都是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引起的嘌呤代谢性障碍疾病, 嘌呤是核酸氧化分解的代谢产物,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加上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痛风病明显上升, 并引发三高病、糖尿病、肾病等相关疾病。本文对人体尿酸的生成途径、各年龄层的尿酸水平以及产生原因进行了综述, 并分析了痛风种类、临床症状及其发病机制、发展史等, 同时对各种水产类嘌呤水平进行了分类, 提出了预防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建议, 以期为痛风患者选择性的摄食营养水产品、进行健康饮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低嘌呤啤酒,指总嘌呤含量低于传统啤酒的一类产品,主要以患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消费者为市场对象。本文对嘌呤类物质在啤酒生产中的来源及代谢过程、嘌呤类物质含’疑的降低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为低嘌呤啤酒的研发开发和产品完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豆浆及其制品中嘌呤物质的含量,解决痛风患者及高尿酸群体食用含豆食品受限的问题,一种简洁、安全、经济的嘌呤脱除工艺被确定。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了豆浆中四种嘌呤物质的UPLC分离及测定方法;考察了豆浆中嘌呤物质酸水解的影响因素,改进了嘌呤物质酸水解的最佳条件;测得东北优质大豆嘌呤总含量达到了156.25mg/100g;尝试选用一种新型吸附剂GCB对豆浆中的嘌呤物质进行吸附研究,对比了不同吸附工艺和条件对豆浆中嘌呤吸附率结果的影响,获得了57.23%的嘌呤脱除率;经GCB吸附并脱除吸附剂处理后的豆浆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营养及风味。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人都知道海鲜、动物内脏及啤酒是导致痛风发作的常见诱因,痛风饮食治疗也强调低嘌呤饮食。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痛风只需要低嘌呤饮食就可以了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嘌呤外还有如下危险因素也会导致痛风高发。1含糖饮料和果汁最新研究显示,含糖饮料和果汁也是引起痛风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其引起痛风发病的风险与啤酒相当。果糖不仅可在体  相似文献   

15.
痛风是一种因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中持续高尿酸水平而导致的关节病变和肾脏病变。不合理的饮食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是痛风发作的主要诱因。本文综述了痛风的膳食营养因素、饮食外常见的诱发加重因素以及痛风患者的膳食营养防治要点,以期为痛风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种不同取材的食源性低聚肽样品进行嘌呤含量检测,检测结果由低到高分别为玉米蛋白低聚肽、乳清蛋白低聚肽、卵白蛋白低聚肽、大豆蛋白低聚肽、海洋蛋白低聚肽、海洋胶原低聚肽以及海洋骨原低聚肽。其中前3种为低嘌呤食物,后2种为高嘌呤食物,中间的2种为中嘌呤食物。这与各自取材原料的食品嘌呤等级相一致。鉴于上述低嘌呤肽达到低嘌呤食品的要求,结合肽自身的生理功能,探讨其在痛风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认为低嘌呤肽可作为优质的蛋白补充源,缓解痛风患者的合并症,促进尿酸的排泄。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不科学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人们对嘌呤的摄入越来越多,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而且年轻化。痛风与饮食关系密切,很多患者痛风发作的原因就是饮食不当,痛风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三低"和"三忌。三低1.低嘌呤饮食  相似文献   

18.
一、痛风是怎么引起的痛风多发于40岁以上,比较肥胖的男性。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尿酸产生过多引起的一组病。痛风的病根是长期高尿酸血症。血液中尿酸的来源是核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嘌呤转化而来。当体内缺乏某种酶或某些酶先天有缺陷时,核酸代谢中间发生障碍,产生过多嘌呤,而身体又无能力将过多嘌呤回收再利用,嘌呤就将化成尿酸。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膳食、比较肥胖的人,也会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这是食物中有过多的核蛋白摄入,使尿酸生成增多。  相似文献   

19.
低嘌呤啤酒及其酿造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啤酒对人体的营养功能和疗效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长期以来医学观点认为啤酒是诱发痛风的危险因子,啤酒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且酒精在体内会加速ATP代谢产生尿酸,其代谢产物——乳酸可以抑制尿酸由肾脏排泄,故容易引起痛风发作。痛风患者是大众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国占有相当大的数量,许多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都是他们的忌食品。开发出能为痛风患者享用的低嘌呤含量啤酒,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更能扩大啤酒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健康     
痛风患者少吃黄豆黄豆含有一种“嘌呤体” ,能引起痛风发作。痛风就是因为“嘌呤体”分解产生的尿酸在血液中增多而引起的 ,其机制是增多的尿酸盐停滞于关节而引起剧痛。“嘌呤体”含量高的食物还有猪肝、牛肝、鸡肝、金枪鱼等。 (摘自《上海家庭报》) 马铃薯治胃病马铃薯蜜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