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在蒽环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中,作者从波赛链霉菌松螺旋亚种(Streptomycespeucetius subsp.caesius ATCC27952)中分离获得一障碍突变株,它不产生亚德里亚霉素(Adriamycin),但能有效地把柔红霉素(Daunomycin)、13—双氢柔红霉素(13—dih-ydrodaunomycin)、洋红霉素(Carminom-ycin)和费多霉素(Feudomycin)转变为亚德里亚霉素。在蒽环类抗生素中,C—7位上  相似文献   

2.
在寻找新的抗肿瘤抗生素筛选研究中,蒽环类抗生素已被人们重视,尤其由于阿霉素(Adriamycin)、正定霉素(Daunorubicin)和阿克拉霉素(Aclacinomycin)等在肿瘤化疗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后,这类抗生素越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今除了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这类抗生素外也有通过生物突变株及微生物转化手段筛选新的蒽环类及其他类型的抗生素。Arcamone,F及Cassinelli,G等报道通过生物诱变获得的正定霉素产生菌生物变株能产生13-双氢正定霉素及13-双氢洋红霉素,Oki,T.等报道蒽环类抗生素Baumycin产生菌生物变株可产生Feudomycin。1986年Yoshimoto,A等报道的新抗肿瘤抗生素Oxaunomycin是通过Baumycin产生菌双重阻遏变株所产生。  相似文献   

3.
由于蒽环类抗生素如柔红霉素(1a)和阿霉素(1b)在临床中对治疗各种癌症有效,因而受到高度的关注。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和心肌病而在剂量上受到严格地限制。作者分离到一种与阿克拉霉素A有关的在C-11位少一个羟基的新的蒽环类抗生素[11-脱氧柔红霉素(1c)和11-脱氧阿  相似文献   

4.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心脏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中,均具有蒽及一个六元环为基础带侧链和一个氨基糖的化合物.第一代蒽环类抗生素为柔红霉素,第二代为阿霉素.为减少它们对心脏和骨髓的副反应,已陆续合成了十余种新的蒽环类抗生素投入临床应用,如表阿霉素、去甲氧基柔红霉素(idarubicin)、米托蒽醌(metoxantrone)、柔红霉素苯踪(rubida-zone)、去甲柔红霉素(carminomycin)、氟乙阿霉素(AD-32)、阿克拉霉素A(aclacinomycin A)、三铁阿霉素(quclamycin)等.蒽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一系列实体瘤及某些细胞组织增生病的治疗,但本类药物对心脏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自从柔毛霉素(Daunomycin)和亚德利亚霉素(Adriamycin)作为抗肿瘤化疗药物在临床使用以来,蒽环类抗生素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寻找具有强抗瘤活力但副作用(骨髓抑制,特别是心脏毒性)较低的新的蒽环类抗生素。继1973年苏联报导的洋红霉素(Carminomycin)Ⅰ进入临床研究以来,1976-1977年日本陆续报导了32种新物质,其中心脏毒性较亚德利亚霉素低10倍的阿克拉霉素(Aclacinomycin)A已进入第二期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6.
据文献报道蒽醌2,7-二磺酸钠能提高贵田霉素(Kidamycin)产生菌合成抗生素的能力。作者在验证这一报道的同时,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培养基中对蒽环类抗生素、光神霉素,放线菌素K和丝裂霉素产生菌生物合成能力的影响。 所用蒽环类抗生素产生菌有洋红霉素产生菌紫红链孢囊菌R-588(Streptosporangium violacearubrum Ruan and Zhang R-588),正定霉素产生菌A.coeruleorubidus301抗生素产生菌。光神霉素产生菌A.alrooliraceus 684放线菌素K产生菌A.melanochromogenes 1779丝裂霉素产生菌A.caespitesus 4243。贵田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菌998抗生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agglomeratus Yan 998,T_4A抗生素产生  相似文献   

7.
亚德里亚霉素为广谱抗肿瘤抗生素,但具有较明显的毒性。为寻找副作用较小的蒽环类,洋红霉素和阿克拉霉素A处于临床试用阶段,Marcellomycin处于临床前毒性研究阶段。不仅为了进行药物动力学和药效研究的需要,亦是对接受蒽环类抗生素病人做临床检测的需要,作者介绍了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测定生理体液中蒽环类浓缩物的分析方法。该法系以有机溶剂(氯仿—异丙醇,1:1v/v)自血浆中萃取药物。高压液相层析是用10微米Whatman Partisil——10PAC的氨基氰基硅胶装(25cm×4.6mm内径),流动相为氯仿—甲醇—醋酸—水(80:20:2:3),流速为3.5毫升/分,荧光检测。文中列出了有关蒽环类抗生素的保留时间,如阿克拉霉素A1.1分,道诺红菌素2.2分,洋红霉素2.3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体液中七个蒽环类抗生素及其羟基代谢物的方法.其中四个是已用于临床的药物.即亚德里亚霉素(ADM)、柔毛霉素(DAR)、洋红霉素(CAM)及4'-表-亚德里亚霉素(4'-epl-ADM).另外三个是正处于研究阶段的药物,即4-去甲氧基-亚德里亚霉素(4-dem-ADM)、4'-脱氧-亚德里亚霉素(4'-deo-  相似文献   

9.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对有机体的某些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但是这类药物中的每一种对初次免疫应答的动力学和移植免疫反应的作用不尽相同。本文研究了亚德里亚霉素对小鼠各种不同免疫反应的影响并比较了亚德里亚霉素、洋红霉素、柔毛霉素对免疫机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癌抗生素可以分为几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化学类型。蒽环类以及其它含醌药物为主要类群(例如亚德里亚霉素、柔毛霉素、丝裂霉素、链黑菌素和洋红霉素);其他有金属螯合物如博莱霉素;蛋白质抗癌抗生素如大环霉素、Auromomycin和新制癌菌素;金霉酸类包括光神霉素、色霉素和橄榄霉素。这些抗癌抗生素不是与DNA形成复合物就是插入DNA。仅具有这个性质就足以干扰DNA-复制和修复。然而后面还原步骤使大部份抗生素变为非常活泼的化学物质,结果破坏了DNA(图1)。其中一个游离基团反应  相似文献   

11.
阿克拉霉素A(AclacinoycinA,ACM)是从Streptomyces galilaeus中分离出的新的蒽环类抗生素,其抗瘤活性与亚德里亚霉素(ADM)和柔毛霉素(DRB)类似。心脏毒性比ADM低,对RNA合成的抑制比DRB和ADM强。为此,在Ⅰ期临床研究之后,作  相似文献   

12.
抗肿瘤抗生素被认为是一类重要的化学 治疗剂,其中某些蒽环类化合物如柔红霉素 (Daunorubicin)和亚德里亚霉素(Adriamy- cin)是许多人体恶性肿瘤的有效药物。但 是它们除了肿瘤药物常有的骨髓抑制等付作 用外并能引起不可逆的心脏毒性。为了降低 心脏毒性,试验和其它生物制剂合并用药 或通过半合成制得一些心脏毒性比柔红霉素 和亚德里亚霉素低而抗癌作用更好的衍生物 外,还继续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新 的抗肿瘤抗生素,其中日本1975年报导的从 链霉菌中产生的阿克拉霉素(Aclacinomy- cin)引人注目。其心脏毒性比亚德里亚霉 素小10倍。初步临床用于治疗胃、肠和乳 腺转移癌20例无一例有严重不良反应。最 近还报导了它对可移植性人胃和结肠癌的作 用,发现阿克拉霉素对多种人体腺癌有效, 并还能使肿瘤细胞S、G_2-M期增加(对照组 G_0-G_1期占绝大多数),故认为有G_2期阻断 可能。此外它有在肺中分布浓度高和消化 道吸收好且能口服等特点,故目前正在进 行第二期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s antibiotic)在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肉瘤、乳腺癌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成为临床首选药物.波赛链霉菌(Streptomyces peucetius)是合成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阿霉素、表柔红霉素、洋红霉素、13-脱氧洋红霉素等多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牛素的最重要菌株.该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合成途径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波赛链霉菌合成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癌症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中阿霉素、柔红霉素和表阿霉素等已用于临床各类肿瘤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目前,国产阿霉素已问世。我所研制的阿克拉霉素 A 也已投产,它较之阿霉素具有心脏毒性小及骨髓抑制轻的特点。然而,蒽环类耐药性的出现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  相似文献   

15.
阿克拉霉素A(Aclacinomycin A)是一种新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1975年由日本Oki.T.等从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yces galileus)MA144-Ml的发酵产物中发现.经临床研究证明具有抗瘤作用,且比同类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Adriamycin)心脏毒性小.因此,阿克拉霉素A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肿瘤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现在分离和研究的抗肿瘤抗生素已超过600多种,其中有一些(如阿霉素、柔红霉素、洋红霉素、阿克拉霉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放线菌素D等)在现代化疗中占有牢固的位置;另外一些(如Эпируцин、Идарубицинреумицин等)正处于研究和确定化疗谱阶段;第三种虽有实际应用,但并不受欢迎;第四种是出现新的的苗头和开辟新的应用范围。寻找和研究新抗肿瘤抗生素仍不失其紧迫性,当前筛选按几种方向进行;1.筛选抗肿瘤药物的新产生菌和鉴定新的抗肿瘤化合  相似文献   

17.
从柔红霉素产生菌SIPI1482和襄樊霉素产生菌SIPI80334诱变获得了阻断突变株SIPI1482-NS-4和SIPI80334-U33。利用这两株突变株,以柔红霉酮和柔红霉素为底物,获得了13-S-双氢柔红霉酮、13-R-双氢柔红霉酮、13-双氢柔红霉素、N-乙酰-柔红霉素和N-乙酰-13-双氢柔红霉素等转化产物。并讨论了不同属蒽环类抗生素产生菌对不同底物的转化特性等。  相似文献   

18.
新蒽环类抗生素变活霉素由五种组分组成:变活霉素A、B、C、D和7-脱氧变活霉酮A。变活霉素各组分体外抑制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和诱导其分化活性各不相同,经联苯胺染色,变活霉素C诱导后K-562细胞血红蛋白表达百分率为86%。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最大值出现在第五或第六天;去除药物后,分化细胞为部分可逆性;诱导细胞失去在软琼脂上克隆生长的能力。与其它已知蒽环类抗生素比较,变活霉素C的促分化动力学变化与阿霉素、表阿霉素和柔红霉素相似,但变活霉素C较阿克拉霉素A促分化活性要强。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蒽环类抗生素的促分化活性与蒽环上C3、C11或C9或C10位的取代基以及C7位的取代糖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蒽环类抗生素变活霉素由五种组分组成:变活霉素A、B、C、D和7-脱氧变活霉酮A。变活霉素各组分体外抑制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和诱导其分化活性各不相同。经联苯胺染色,变活霉素C诱导后K-562细胞血红蛋白表达百分率为86%。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最大值出现在第五或第六天;去除药物后,分化细胞为部分可逆性;诱导细胞失去在软琼脂上克隆生长的能力。与其它已知蒽环类抗生素比较,变活霉素C的促分化动力学变化与阿霉素、表阿霉素和柔红霉素相似。但变活霉素C较阿克拉霉素A促分化活性要强。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蒽环类抗生素的促分化活性与蒽环上C_3、C_11或C_9或C_10位的取代基以及C_7位的取代糖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疾患的蒽环类抗生素——柔红霉素(DNR)及阿霉素(DOX)具严重急性、慢性心脏毒性,初步临床研究表明同类药表阿霉素(EPI)、4'-脱氧阿霉素(DEOXY)、3'脱氨基-3-(3-氰代-4-吗林代)阿霉素(CN)及4-脱甲氧柔红霉素(DMDR)疗效优于DNR和DOX,副作用降低.由于蒽环类抗生素均含可被氧化的酚基及可被还原的醌基,适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