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德尚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2-13,48
目的:调查慢性病患者自我认知与健康行为状况,了解两者间的关系,为干预慢性病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对100例慢性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群进行调查,所有数据均被输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慢性病患者TSCS总分为(247.34±18.41)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的(263.62±19.72)分(t=6.03,P〈0.01)。慢性病患者HPLP总分为(140.27±15.34)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的(174.65±14.29)分(t=16.40,P〈0.01)。HPLP与TSCS得分值存在相关性。结论:慢性病患者自我认知及健康行为状况较差,自我认知影响健康行为,提高认知水平有助于增强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肺结核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肺结核病人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名病人进行调查,评估他们在实施教育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教育前有42%的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了解,教育后降至O%。患者干预前SCL-90总分为(134.10±44.35)、干预后总分为(105.95±19.58),9项因子分教育前、后最大值分别为(1.65±0.71)、(1.24±0.30)、最小值分别为(1.29±0.49)、(1.07±0.17),总分及各因子分教育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肺结核病人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韩俊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614-3615
目的了解住院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对1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住院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调查得分为(62.54±17.25)分,最高得分项目为冠心病发作的临床表现(7.81±1.66)分,最低得分项目为冠心病相关用药知识(3.60±2.14)分。结论住院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较差,有必要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愿和强制戒毒海洛因依赖者的自测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HRMS)对自愿和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各60例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自愿戒毒者的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维度分和心理健康子量表分高于强制戒毒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它维度分和生理、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及自测健康总分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吸毒严重损害人们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不因个人情况及家庭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提示应加强禁毒,防止吸毒,并对吸毒人员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吸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链对患者负面情绪及自觉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于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住院当天和出院当天,由专人向患者分发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和自觉健康行为(包括健康责任、心理安适、营养及运动)效能表。记录并比较住院当天和出院当天患者SDS、SAS评分及自觉健康行为评分。结果:患者住院当天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67.65±6.86)分和(72.84±5.67)分,出院当天分别为(46.07±8.06)分和(43.42±7.43)分,2项评分在住院当天和出院当天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当天的健康责任为(2.316±0.625)分、心理安适为(2.214±0.608)分、营养为(2.217±0.560)分、运动为(2.366±0.647)分,出院当天的健康责任为(5.488±0.573)分、心理安适为(6.775±0.452)分、营养为(6.774±0.458)分、运动为(7.813±0.607)分,各项条目在住院当天和出院当天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链模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既能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又能改善自觉健康行为,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冯琼华  周波  于大林 《西部医学》2011,23(9):1718-1720
目的探讨中文版蒙特利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量表(MMSE)在临床认知测试中的敏感性和相关性。方法用MOCA和MMSE对门诊和住院150例认知障碍的病人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MOCA得分总分(13.28±7.23)分,MMSE得分总分为(19.83±7.52)分,二者密切相关(r=0.871)。文化程度、年龄、性别3因素中,前两者对MOCA得分有显著影响P=0.000)。MOCA的各项目对总分值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注意力、定向力、语言、视空间、命名、延迟记忆、抽象思维。各项目对MOCA分值均有显著影响(P=0.000)。结论 MO-CA适用于临床认知评估,难度高于MMSE,在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的认知能力评估中敏感性优于MMSE,但都受文化程度和年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COPD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状况,以便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与管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11年3~11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90例COPD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认知调查。结果 COPD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总得分为(67.40±24.65)分;认知处于低水平的患者占77.78%。结论 COPD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低。应加强健康教育管理,采取多形式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8.
贺梅香  吴玉秋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468-1469,148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住院脑卒中患者自测健康的影响。方法:6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用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和一般性健康教育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4周以自我效能教育和音乐心理治疗为模式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两组均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研究组生理量表总分为(125.19±16.94)分、心理量表总分为(108.61±17.58)分、社会量表总分为(77.77±14.72)分。对照组生理量表总分为(125.48±17.47)分、心理量表总分为(109.17±18.07)分、社会量表总分为(77.59±14.4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08、0.14、0.06,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理量表总分为(135.33±20.35)分、心理量表总分为(119.60±19.56)分、社会量表总分为(93.51±15.85)分。对照组生理量表总分为(123.13±16.13)分、心理量表总分为(106.09±16.74)分、社会量表总分为(76.49±12.1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3.16、3.33、5.43,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测健康水平,对患者的身心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幼芳  王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4):537-539, 544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病人对预防跌倒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可视健康教育手段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预防跌倒的认知调查问卷对136例老年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和分析,用墙报、宣传画册、视频等可视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观察可视健康教育手段对老年住院病人预防跌倒认识的干预效果。结果老年住院病人对预防跌倒的认知总分由干预前的(2.38±0.89)分提高到干预后的(4.43±0.69)分(P < 0.01),其中在物品放置、跌倒史、年龄、场所、情绪、遵医性、药物对跌倒事件影响的认知较干预前有所提高(P < 0.01)。结论通过可视教育,可以提高老年住院病人对预防跌倒的认知度,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手部卫生认知现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及探讨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手部卫生认知现状、影响因素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教师手部卫生知识平均得分1.949±0.481分(总分9分),按100分折算为21.66分;知识、行为和态度合计得分7.165±1.852分(总分17分),按100分折算为42.091±10.835。基础课和临床课教师在总体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1)。其影响因素有:“没有接受过专业手卫生知识培训(61.9%)”、“缺乏教材及缺乏相关的专业书籍(44.8%)”、“对执行手卫生的目的不明确(56.2%)、“对不洗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46.6%)”等。结论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整体手卫生认知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积极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沈波  谭妹  陈芳  吴时灵 《海南医学》2014,(19):2941-2943
目的探讨以哮喘日记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手段是否能够减轻哮喘患者家长的焦虑和疾病不确定感的心理。方法将129名哮喘儿童的家长按单双号随机分为日记组(n=65)和对照组(n=64)。对照组采用定期讲座的形式介绍哮喘防治知识,日记组除了采用定期讲座教育以外,同时用哮喘日记记录患儿用药和症状的变化情况,根据日记记录的变化进行个体化教育。用焦虑和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分别测量家长健康教育前后焦虑和疾病不确定感的程度。用直观模拟标度尺确定家长教育后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哮喘儿童家长在健康教育前有严重的焦虑[(46.4±8.5)分、(47.6±9.2)分]和疾病不确定感心理[总分分别为(117.9±12.4)分、(120.5±13.2)分],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都能有效减轻二种心理状态[(26.3±6.7)分、(37.7±7.0)分和(73.6±8.8)分、(88.7±12.5)分],但以哮喘日记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实施后日记组和对照组之间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5,P〈0.001),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和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日记组家长对哮喘知识获取的满意度为(9.9±1.6)cm,高于对照组的(8.9±1.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哮喘日记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哮喘儿童家长焦虑和疾病不确定感心理。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提高妇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妇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2月—4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89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实施教育前后各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妇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得分为(85.180±12.664)分,实施健康教育后,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为(95.040±6.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提高妇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现状,为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对126名成人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理学教育测量总分为(162.21±8.49)分,5个维度得分分别是(39.69±4.14)分、(35.60±3.81)分、(25.64±3.67)分、(39.68±5.23)分、(21.60±3.01)分.结论 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总体很好,其中学生对学习的知觉得分率最高,学生对社交自我知觉得分率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教育的需求,并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对该人群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56名在我科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进行咨询检测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研究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人群艾滋病认知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的作用。结果:咨询者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健康教育使该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加强对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应长期坚持开展更为全面的、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者人口学特征及变化情况,为社区预防和控制海洛因滥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宁波戒毒研究中心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88例海洛因依赖者的住院病案资料作为原始资料,统计和分析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者的人口学特征。结果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5.8:1,平均年龄为28.78±5.67岁,21~35岁年龄段占84.01%;未婚59.02%,已婚40.20%: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占67.53%;职业以个体经营和无业人员为主,占94.32%。2003年开始女性戒毒者比例逐渐下降,2005年开始25岁以下戒毒者比例明显下降,2004年开始高学历戒毒者比例增加。结论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者具有青少年男性、未婚、文化程度低、个体经营和无业人员为主的人口学特征。加强对高危人群进行毒品危害、禁毒戒毒等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唐山市住院脑卒中患者运动锻炼自我管理现状。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唐山市某三甲医院115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MMSE评定总分为(24.23±6.64)分,运动锻炼自我管理得分为(4.65±4.31)分。结论目前唐山市住院脑卒中患者运动锻炼处于中下水平,应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女性强制戒毒者身心症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并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戒毒人员7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到两组,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干预组接受连续10天的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治疗,对照组接受相同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人员间各评估指标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NCT干预后SCL-90总分[(176.49±40.85)分,(152.60±31.17)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领悟社会支持总分[(59.09±14.60)分,(64.43±10.42)分]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分量表得分均显著升高;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积极应对得分[(25.54±6.09)分,(22.37±7.04)分]显著增高,消极应对得分[(8.20±3.59)分,(10.17±4.03)分]和复吸倾向性总分[(15.66±9.57)分,(22.11±10.18)分]显著下降(均P<0.05)。对照组的各量表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可显著改善女性强制戒毒者身心症状,显著提高女性强制戒毒者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增强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消极应对和复吸倾向性。  相似文献   

18.
王春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104-107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健康教育工具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年8~12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行编写绘画的看图对话健康教育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分别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价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后SAQ总分高于教育前[(77.38±3.23)分比(65.17±3.2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后观察组CSM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89±7.55)分比(70.58±8.4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看图对话健康教育工具模式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间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强了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张素娟  徐枝楼 《中国医药导报》2014,(29):100-103,11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的同步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温州康宁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100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行健康教育为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行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住院情况、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17.30±1.68)分]、相关知识掌握评分[(26.71±2.78)分]、满意度评分[(98.01±2.62)分]、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174.85±25.4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78±1.34)、(18.22±2.53)、(89.31±3.12)、(148.36±25.8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85,P=0.014;t=7.659,P=0.014;t=4.315,P=0.047;t=4.756,P=0.043)。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53.71±10.23)d]、住院总费用[(5876.34±463.67)元]均明显少于对照组[(69.83±12.41)d、(7525.13±612.51)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86,P=0.031;t=5.806,P=0.032)。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35.13±6.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58±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5,P=0.029)。结论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和了解程度,可显著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实习护生37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伦理认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测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总分为(50.00±2.83)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301.59±24.44)分。本科组和大专组在对生命价值尊严的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伦理认知水平分别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护理职业道德与评判性思维能力有相关性,年龄分别与生命价值尊严和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生命价值尊严与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P<0.05)。伦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历、认知成熟度,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伦理认知水平(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伦理认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且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学校和医院应注重护生的伦理教育,通过改善护理教育方法来进一步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伦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