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处方,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p H梯度法制备脂质体,分别以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药质量比、外水相p H值、孵化温度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粒径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制得的脂质体形态。结果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3.38∶1,脂药质量比为22∶1,外水相p H为6.88,孵化温度为59℃。以最优处方制备的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与预测值偏差较小。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工艺处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工艺处方设计与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津明  张彦卓  李鑫 《安徽医药》2008,12(6):488-491
目的优化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处方及工艺。方法以两亲性聚乙二醇一二硬脂酰磷脂乙醇胺为修饰体,采用薄膜超声.挤压法制备空白长循环脂质体;铵离子梯度法包封依托泊苷,制备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处方及工艺。结果优化后的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工艺和处方:药脂比例为1:5tool·mol^-1、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为0.3:1(W/w)、硫酸铵离子浓度为200mmol·L%^-1、包封温度为55℃。长循环脂质体平均粒径均小于1μm,药物平均包封率86.45%。结论该方法包封率高、粒径小且分布较窄,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处方,制备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法制备脂质体,分别以磷脂浓度、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药质量比、吐温80与总脂质质量比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采用葡聚糖G50微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ζ-电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制得的脂质体形态,并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结果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磷脂质量浓度为16.94 g·L~(-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4.46∶1.00,总脂质与吐温80质量比8.12∶1.00,脂药质量比18.65∶1.00。以最优处方制备的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平均粒径较小(93.86±7.58)nm、ζ-电位较好[-(20.21±2.31)mV]、包封率较高(90.23±1.46)%,实际值与预测值偏差较小。质量分数为82.06%的药物在24h内从脂质体中释放出来,具备明显的缓释特性。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工艺处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长春西汀长循环脂质体处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优化手段筛选最佳处方,制备长春西汀长循环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长循环脂质体,分别以磷脂质量浓度(1ρ)、Tween80质量浓度(ρ2)、磷脂-药质量比(ms∶md)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Y1)、载药量(Y2)和粒径(d)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长循环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其形态与粒径。结果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5.9%;载药量18.5 mg.g-1;粒径为213.4 nm,与理论值偏差均小于10%。结论长春西汀长循环脂质体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生物素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考察处方和工艺各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应用L_9(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生物素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结果最佳处方组成为磷脂的质量浓度为30 g·L~(-1),氢化大豆卵磷脂(hydrogenated soybean phospholipids,HSPC)与大豆卵磷脂(soybean phospholipids,SPC)的质量比为1∶1,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药物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18,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1。生物素-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Biotin-PEG2000-DSPE)摩尔浓度为6 mol·L~(-1)。最佳制备工艺为二氯甲烷10 mL,成膜温度40℃。包封率为(81.52±2.21)%(n=3),平均粒径为(131±26)nm,Zeta电位为-(26.2±1.1)mV。结论优化得到最佳处方,制得的生物素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等为载体制备龙胆苦苷脂质体。方法采用复乳法考察乳化剂的用量、药脂比、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等因素对脂质体制备过程的影响;以外观形态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优化龙胆苦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复乳法制备的龙胆苦苷脂质体最佳工艺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6∶1,药脂比为1∶8,助乳剂量为30∶1,包封率可达82%。结论复乳法制备龙胆苦苷多囊脂质体均匀、稳定,粒径分布(414.8±50.0)nm,Zeta电位为(29.2±5.0)mV。  相似文献   

7.
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粉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品.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处方,并考察了形态、粒径、包封率、体外释放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按优化处方制得的脂质体冻干品复溶后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67.1±71.2)nm,平均包封率为(85.9±0.6)%;24h累积释放70.3%,释放曲线符合Weibull方程.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品4℃放置3个月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苯丁酸氮芥脂质体并优化其处方。方法 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苯丁酸氮芥脂质体,采用微柱离心-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研究膜材比、药脂比、水相介质pH值以及磷脂浓度等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苯丁酸氮芥脂质体优化后的制备处方为胆固醇与磷脂质量比1∶3、药脂比1∶10、水相介质pH值为7.4、磷脂浓度为0.3%。按该处方制得的苯丁酸氮芥脂质体包封率>87%,平均粒径为84.71 nm,PDI为0.167。结论 优选处方稳定可行,制备的苯丁酸氮芥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且均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替尼泊苷磷脂复合物白蛋白纳米粒,并表征其理化性质.方法 以人血清白蛋白和蛋黄卵磷脂E80为辅料,替尼泊苷为主药,采用超声法制备替尼泊苷磷脂复合物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冻干制剂.以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为主要考察指标来优化纳米粒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镜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用葡聚糖凝胶柱法测定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 成功制备了替尼泊苷磷脂复合物白蛋白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82.3 ±11.7 nm,PDI为0.168 ±0.02,Zeta电位为-10.75±1.42 mV,包封率为82.27%±2.74%,载药量为4.29%±0.11%;冻干制剂的外观良好,复溶后的粒径和PDI均符合要求.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新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唑来膦酸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特性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唑来膦酸阳离子脂质体,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表征。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唑来膦酸阳离子脂质体,以包封率、载药量、平均粒径、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对处方及工艺进行单因素考察,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确定处方工艺为DPPC与DC-Chol比例为3∶1,PBS水化体积10 m L,旋转蒸发时间60 min,超声均化5 min,制备得到的阳离子脂质体的平均粒径、聚分散指数、包封率、载药量和Zeta电位分别为(106.76±1.94)nm,0.262±0.027,(38.54±0.99)%,(3.42±0.27)%,+(42.37±2.60)m V,唑来膦酸阳离子脂质体体外释药具有缓释靶向特性,药物释放曲线符合Weibull方程模型。结论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的唑来膦酸阳离子脂质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为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兰索拉唑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及稳定性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兰索拉唑脂质体;采用超滤法测定其包封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采用粒径分析仪和Zeta电位仪分别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透析法考察脂质体的释放规律。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约为(80±1.23)%(n=3);脂质体的形态为粒径均匀的球形和类球形;粒径为(184±21)nm(n=3),Zeta电位为(36.1±5)mV(n=3);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制剂性质稳定,其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12.
韩璐 《北方药学》2015,(10):91-92
目的:对2-甲氧基雌二醇(2-ME)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用乙醚注入法制备2-ME脂质体,与原料药相比,体外释药情况的考察. 并从粒径包封率两个方面进行稳定性考察. 结果:体外释药试验表明,与原料药相比,脂质体无突释现象且持续释药, 4℃存放两周稳定性较好. 结论:用乙醚注入法制备的2-ME脂质体质量稳定,可为2-ME的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剂型.  相似文献   

13.
张华  齐宪荣  张强 《药学学报》2002,37(4):299-303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考察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分布、包封率和加速实验稳定性;建立脂质体中柔红霉素含量测定的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方法;考察脂质体在Hepes缓冲液(pH 7.5)和大鼠血清中的体外释放行为。考察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结果制备的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高(>85%)、稳定性好,平均粒径为56.3 nm,体外释放慢;长循环脂质体的T1/2α和AUC分别是注射剂的17.6和96倍。结论制备的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较高,药剂学性质稳定,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优于注射剂,能达到长循环目的。  相似文献   

14.
赵敏 《中国药业》2009,18(13):34-35
目的研制米非司酮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米非司酮脂质体,应用葡聚糖凝胶法测定包封率,并考察该脂质体的形态、粒径、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结果所制备的米非司酮脂质体包封率达85.2%,平均粒径为112.7nm,4℃冷藏保存3个月稳定性良好,具有体外缓释作用。结论米非司酮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脂质体制剂学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5.
向蓉  ;倪京满 《中国药房》2009,(31):2434-2436
目的:优选鬼臼毒素衍生物5-氟尿嘧啶乙酸鬼臼酯(5-FPE)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5-FPE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处方和工艺,并考察制备的脂质体的包封率、载药量、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在25、4℃条件下存放10d后的体外稳定性。结果:确定了最优处方和工艺,以此制备的3批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66.45%,平均载药量为7.97%,粒径均值为284.7nm,平均Zeta电位为—22.15mV;脂质体存放10d后包封率下降,但在4℃条件下存放的脂质体的包封率变化比25℃的更小。结论:以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5-FPE脂质体具有可行性,可为进一步的制剂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冯永良  黄岭  肖玉秀 《中国药师》2010,13(11):1617-1619
目的:制备注射用葛根素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方法:采用薄膜分散-冷冻干燥法制备葛根素脂质体;加入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用透析法分离游离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96nm,Zeta电位为-37.5mV,包封率(72.4±1.6)%(n=3)。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葛根素与辅料能完全分离。在3.2~72.0μg·ml。范围内,药物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结论:薄膜分散-冷冻干燥法适用于制备注射用葛根素脂质体;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注射用葛根素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  相似文献   

17.
周臻  邓英杰 《中国药房》2007,18(34):2679-2681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乙醇注入法制备兰索拉唑脂质体;超滤法测定其包封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并用粒径分析仪和Zeta电位仪分别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进一步考察脂质体的释放规律。结果:所得脂质体包封率约为(80±1.23)%;形态为粒径均匀的球形和类球形,粒径为(184±21)nm,Zeta电位为(36.1±5)mV;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其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18.
吕玲  刘宏  喻晶  罗远菊  申玉莉  王琪  陈丹  李珊 《医药导报》2012,31(7):913-915
目的 研究盐酸5-氨基酮戊酸(5-ALA)脂质体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 pH梯度法制备5-ALA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 并对其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 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1,卵磷脂与5-ALA质量比为6:1,孵育温度为60 ℃. 所制脂质体为乳白色,平均粒径为100 nm,Zeta电位为-40 mV,平均包封率为65.0%. 结论 该制备方法 得到的5-ALA脂质体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克班宁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筛选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克班宁长循环脂质体,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分离脂质体,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克班宁含量,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药脂比为1:6,胆固醇与磷脂比为9:12,0.15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以PBS液(pH7.4)为透析介质,在40 ℃水浴,40 r·min-1条件下孵化20 min。结论: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克班宁长循环脂质体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制备、优化转铁蛋白修饰的前阳离子脂质体,并研究其相关性质。通过薄膜分散膜挤压法制备空白前阳离子脂质体;以鱼精蛋白缩合质粒DNA与空白前阳离子脂质体作用形成载基因前阳离子脂质体(PLPD);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再与PLPD作用形成转铁蛋白修饰的载基因前阳离子脂质体(Tf-PLPD);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制备工艺;以lacZ为报告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测定形态、粒径、电位和转染效率。结果显示,PLPD形态近似于球体,平均粒径为(228.9±8.0) nm,多分散指数为0.122±0.020(n=3);zeta电位为(-25.08±2.50) mV(n=3),转染效率(12.18±3.80) mU·mg-1(protein)。Tf-PLPD平均粒径为(240±12) nm,多分散指数为0.150±0.030(n=3);zeta电位为(-24.10±2.50) mV(n=3);转染效率(24.26±2.60) mU·mg-1(protein)是裸质粒的20倍;实验结果也表明血清的存在不影响PLPD和Tf-PLPD的转染效率;PLPD和Tf-PLPD小于阳离子脂质体LPD对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和张氏正常肝细胞3种细胞株的毒性。由此可见,转铁蛋白修饰的前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转运的非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