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栀子复方制剂复方牛黄消炎胶囊、清胃黄连丸和龙泽熊胆胶囊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BEH C18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甲醇-水以不同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检测波长:0~7min为238nm,7~20min为440nm;柱温:30℃;进样量为2μL。结果 3种复方制剂中栀子苷在0.010~1.00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9.9%和100.3%,RSD分别为1.3%,1.4%和1.0%;西红花苷-1在0.1~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7.4%和98.3%,RSD分别为1.3%,1.4%和1.5%。结论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在20min内获得良好分离,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栀子复方制剂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贾琳  张浩  陈雏  刘瑛  陈阳 《华西药学杂志》2005,20(3):223-225
目的同时测定10批栀子药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ShimpackVP-ODS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nm(0~20min,检测环烯醚萜苷类)、440nm(20~60min,检测西红花苷类)。结果和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栀子中不同检测波长的两大类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测定并比较栀子和水栀子中主要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1和西红花苷-2)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X50 mm, 1.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440nm,流速0.3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μL。结果:栀子苷在10.1~161.6μg·mL-1内呈良好线性(r2=0.9996),西红花苷-1在2.04~32.64μg·mL-1内呈良好线性(r2=0.9998),西红花苷-2在0.656 25~10.5μg·mL-1内呈良好线性(r2=0.9996);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5%。水栀子在栀子苷含量和西红花苷-1、西红花苷-2总含量上均高于栀子。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桅子和水栀子中主要成分的检测;水栀子在药用价值上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栀子类药材中绿原酸、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绿原酸、栀子苷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25、238 nm,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检测波长为441 nm.结果 绿原酸、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 ~ 10.0、0.25~ 25.0、0.15 ~ 15.0、0.075 ~ 7.50 μg· 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7%、101.04%、100.66%、99.58%.结论 所用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可为栀子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国产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ZORBAX StableBond SB-Aq(4.6 mm×250 mm,5μm)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1%甲酸(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0~8 min(75%~70%A),8~10 min(70%~60%A),10~25 min(60%~30%A);流速:1.0 mL.min-1;进样量:5μL;测定波长:440 nm;柱温:30℃。结果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保留时间大约分别为5.71 min和8.83 min。以峰面积对进样浓度线性回归,西红花苷Ⅰ回归方程:Y=24.93X-0.254 3,r=1.000,线性范围3.125~200μg.mL-1,西红花苷Ⅱ回归方程:Y=36.11X+8.370,r=1.000,线性范围3.125~200μg.mL-1。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回收率分别为101.1%和100.2%,RSD分别为1.7%和1.4%。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测定不同国产西红花药材中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超微速溶饮片中栀子苷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柱(4.6mm×250mm,5μm),流速:1.0mL/min,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8nm,柱温30℃。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2026~2.0260μg(r2=0.9999,n=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4%(RSD=1.28%,n=6)。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唐年忠  吴生齐  杨立伟 《中国药房》2011,(39):3709-37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苓祛湿汤中绿原酸、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流速为1.0mL·min-1,双波长检测:绿原酸327nm、栀子苷238nm。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1544~1.235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54%(n=6);栀子苷进样量在0.3632~2.90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51%(n=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适用于测定茵苓祛湿汤中绿原酸、栀子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市售栀子饮片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察市售栀子饮片的质量。方法 收集50批不同厂家生产的栀子,应用RP-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栀子苷、西红花苷Ⅰ与西红花苷Ⅱ的含量;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18批样品中镉元素的含量。结果 50批栀子中总灰分和栀子苷均符合标准规定;水分有2批不符合标准规定;西红花苷Ⅰ的含量为0.31%~1.35%、西红花苷Ⅱ的含量为0.04%~0.63%;18批栀子中镉元素有3批超出千万分之三的限度。结论 大部分栀子饮片符合药典标准,质量情况较为乐观。栀子成分复杂多样,仅以其中环烯醚萜类的栀子苷作为质控指标稍欠全面,无法很好地反应出该品种的质量优劣,建议修订完善标准。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栀子柏皮软胶囊中栀子苷和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栀子柏皮软胶囊中指标性成分栀子苷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Diamonsil ODS-C_(18)柱(5μm,4.6 mm×150 mm);栀子苷的测定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小檗碱的测定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十二烷基硫酸钠(55:45: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10.2~50.3 mg·mL~(-1),平均回收率为96.8%(n=9),RSD 为1.5%;小檗碱在9.5~66.4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4%(n=9),RSD 为1.3%。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栀子柏皮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蒙药森登-4汤中栀子苷、槲皮素和没食子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栀子苷的测定条件为:Hypersil C18 ODS(25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13.5∶86.5),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槲皮素的测定条件为:Century SIL C18 BDS(25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体积比为60.00∶40.00∶0.02),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没食子酸的测定条件为:Century SIL C18 BDS(25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体积比为5.00∶95.00∶0.02),流速为0.8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2 nm。结果在各自的色谱条件下,栀子苷、槲皮素和没食子酸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质量分数分别为:栀子苷96.9%(RSD=1.9%,n=6);槲皮素97.1%(RSD=2.3%,n=6);没食子酸98.7%(RSD=1.7%,n=6)。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侯玉华  周小琴  丛晓东  孔艳 《中国药房》2010,(43):4092-4094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肝康复中栀子苷、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7∶83),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栀子苷、芍药苷的进样量分别在0.12~0.72μg(r=0.9994)、0.04~0.25μg(r=0.9994)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7%和97.9%,RSD分别为1.9%(n=6)和2.5%(n=6)。结论:本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肝康复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TM C18键合硅胶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1.0 mL/min,温度25℃,检测波长238 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3.2~1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39 843.76+1 012 294.70 X,r=0.999 2(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RSD=1.49%(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栀子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测定栀子炮制品(炒、焦、炭、姜炙品)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考察栀子炮制前、后栀子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BDS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检测波长236nm。结果栀子苷在0.075~0.81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炒栀子(焦、炭、姜炙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9%(97.6%、99.2%、99.3%),RSD=2.41%(2.35%、1.56%、2.73%)(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栀子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炮制可导致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栀子黄柏口服液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8nm;柱温:30℃。结果栀子苷浓度在2.550127.5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2.4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栀子黄柏口服液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双波长RP-HPLC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Hibor C18柱(4.6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栀子苷),278 nm(黄芩苷),柱温:30℃。结果:栀子苷和黄芩苷进样量分别在0.16~0.96μg(r=0.9999),0.18~1.08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6%,96.0%,RSD分别为2.7%,2.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王子雯  唐灿  孙嘉婧  王刚  黄锐  李希 《药物分析杂志》2012,(9):1554-1558,1563
目的:探索巴中产栀子的最佳采收期和生长期。方法:以HPLC-ELSD法测定巴中产栀子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含量,并采用t检验和Z-分综合评价法分析数据;测定栀子苷采用Kromasil C18键合硅胶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测定西红花苷Ⅰ采用Dionex C18键合硅胶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440 nm;测定熊果酸采用XD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水(81∶19)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30℃,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0℃。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巴中产30年生栀子西红花苷Ⅰ含量为红果(成熟期)>黄果(近成熟期)>绿果(未成熟期);栀子苷含量为绿果>黄果>红果;熊果酸含量为绿果>红果>黄果;30年生栀子红果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熊果酸含量均显著高于3年生红果。结论:以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多指标综合考察巴中产栀子的适宜采收期、生长期,对保证栀子的品质很有意义,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RP-HPLC法测定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相HPLC测定法。采用Shim-packVP-ODS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5.43%,RSD为1.08%(n=6)。结论: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栀子金花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清开灵胶囊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的RP-HPLC法。方法色谱柱:Hibor C18键合硅胶柱(4.6 mm×160 mm,5μm)。流动相:A相为0.2%磷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0~10min:B相-A相(12∶88),流速0.8 mL/min;10 min之后:B相-A相(25∶7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栀子苷)、278 nm(黄芩苷)。柱温:30℃。结果栀子苷在0.16~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4%,RSD=2.08%(n=6),黄芩苷在0.18~2.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8%,RSD=2.01%(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作为该制剂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spherisorb C18(4.6 mm×250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栀子苷在0.0472~0.2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为1.2%(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蓝芩口服液中的栀子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芩口服液中的栀子苷含量的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流动相:0.05mol·L-1磷酸氢二钠-甲醇(70: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8nm.栀子苷在9.6~48.0μg·ml -1之间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n =6),RSD为0.66% . 该方法可用于蓝芩口服液中栀子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