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臀肌挛缩症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多见于儿童,其手术方法有多种。1982年6月~2002年11月,我院共收治31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功能恢复较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2~12岁。单侧5例,双侧26例。其中28例有多次臀肌注射史。患儿多因步态异常或双下肢不能下蹲,坐位时两下肢不能交叉而就诊。1.2临床表现患儿多呈外“八”字步态,快走不稳,呈跳跃式,髋关节活动有弹响或有下蹲障碍,坐位时双膝不能并拢,下蹲时双髋关节可呈现蛙腿征,臀部触及发现单侧或双侧臀肌萎缩及沿臀肌方向上条索状块。1.3治疗方法均采取手术…  相似文献   

2.
1989年9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臀肌挛缩症47例,其中5例合并有臀大肌发育不良,均行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例,年龄5~13岁。均为双侧发病。查体:患儿臀部瘦小,下蹲时呈蛙式位。下肢并拢后,不能屈曲髋关节。髋关节在极度外展外旋位屈髋时,可见臀部出现皮肤小窝或沟状下陷,且屈曲范围均90°。1.2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患儿侧卧位。做股骨大转子后缘至臀大肌外侧纵切口,充分暴露并松解切除臀大肌及其肌筋膜纤维变性部分,适度切除髂胫束以使髋关节于内收位的屈曲角度接近正常,并无弹响。同样术式行对侧松解…  相似文献   

3.
臀肌挛缩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 ,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1 ] 。临床上并不少见 ,自 1 984年以来 ,共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 2 97例 ,其中自 1 995年 2月~ 2 0 0 3年 6月采用大粗隆上 3~ 5cm直小切口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 75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5例 ,男 4 3例 ,女 32例。年龄 5~2 5岁 ,病程 4~ 2 0年 ,幼时均有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史。均为双侧 ,有不同程度的尖臀。有典型的外“八”字步态 ,快走或跑步时呈“鸭步态”跛行。双膝并拢不能下蹲 ,划…  相似文献   

4.
臀肌挛缩症5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自1993年4月至1998年9月,共收治臀肌挛缩症患者5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56例患者,男39例,女17例,年龄范围3~19岁;其中12岁以下47例,12岁以上9例;双侧挛缩者45例,单侧者11例。二、临床表现 (一)姿势和步态异常;站立时双下肢轻度外旋,双膝并拢时下蹲受限,需外展外旋髋关节方能蹲下,呈现典型的蛙式位[1];当病人快步行走时状如跳跃步态。(二)双下肢伸直并拢不能完成屈髋屈膝动作。(三)臀部外上1/4处有皮肤凹陷,呈现“实臀征”[2]。该部位可扪及与臀大肌纤维走行方向一致的挛缩带,当髋关节被动内收,内旋和屈…  相似文献   

5.
青年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臀肌挛缩症自 Valderrama( 1 970 )报告以来 ,国内外已有众多手术方法和疗效报道 ,多为 1 8岁以下的病例。现将我科 1 994年~ 2 0 0 0年收治的青年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采用手术及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70例 ,男 31例 ,女 39例。年龄 1 8~ 2 5岁 ,平均 2 1 .5岁。病变均为双侧及反复苯甲醇青霉素臀部肌肉注射史。病程 1 0~ 1 7年 ,平均 1 5.6年。检查 :步态异常 70例 ,其中蛙式步态 65例 ,均有端坐高腿试验阳性 ,并膝下蹲试验阳性 ,弹响髋等 ;内收、内旋及屈髋受限。X线片检查髋关节及骨盆…  相似文献   

6.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以小儿为主的臀肌纤维变性 ,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畸形。表现出异常姿势和特殊步态 ,严重者可造成骨盆倾斜 ,影响患儿的健康发育 ,造成患儿身心障碍。笔者 1997— 2 0 0 1年共收治 32 6例 ,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臀肌筋膜挛缩症 32 6例 ,其中男性 197例 ,女性 12 9例 ;年龄 2~ 39岁 ,平均 9.3岁。1.2分型  ( 1)轻型 :15例 ,能主动并膝 ,下蹲时两膝轻度外旋方可蹲下 ,双臀部轻度凹陷 ,交腿实验弱阳性 ,患儿一般病程较短。 ( 2 )中型 :2 5 2例 ,患儿行走呈“鸭步” ,并腿下蹲困难…  相似文献   

7.
改良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峰  赵德本 《中国骨伤》2007,20(5):342-342
自1994年3月-2004年10月收治臀肌挛缩症35例,其中29例应用改良切口(股骨大转子上后2 cm处弧形切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0~34岁,平均18岁。均为双侧,多因步态异常、双下肢不能并膝下蹲或体育课不能达标而就诊。30例在幼时有反复臀肌注射史;5例无明显诱因,自幼发病,逐渐加重。体检:本组患者站立时双下肢外展、外旋位。髋内收明显受限,呈外“八”字步态,快走不稳。双侧臀外上方有不同程度皮肤凹陷,内收、内旋髋关节时更明显。臀肌明显萎缩、无弹性、硬韧呈条索状。并膝下蹲和搁腿(坐位时两下肢膝上交…  相似文献   

8.
臀肌挛缩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臀肌挛缩症发病原因是臀部肌肉及筋膜发生纤维化挛缩继发引起髋关节外展 ,外旋畸形。严重者出现髋关节屈曲障碍 ,表现为下蹲、坐位、行走姿势异常〔1〕。本科自 2 0 0 1~2 0 0 3年收治 9例臀肌挛缩症 ,术后随访 2年 ,效果良好 ,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主要护理经验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患者 ,男 2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16 1岁 ,单侧 1例 ,双侧 8例。 9例患者皆来自农村和小城镇 ,皆实行臀肌筋膜松解术 ,术后所有患者步态和功能明显改善。2 护理体会2 1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多为青少年 ,求治心切 ,但又…  相似文献   

9.
陈焕诗  杨小龙 《中国骨伤》2015,28(6):524-526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筋膜松解联合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治疗重度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20例35侧重度臀肌挛缩症患者, 其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8~34岁, 平均13岁;病程3~21年。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步态异常, 双膝并拢不能下蹲, Ober征阳性, 翘腿试验阳性, 术中进行臀肌挛缩筋膜松解后, 再将臀大肌止点肌腱作Z字延长治疗。随访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步态、并膝屈髋下蹲试验、交腿试验、髋关节内收及内旋活动度、髋关节外展后伸肌力(臀大肌力量)及运动能力等。结果:20例均获随访, 时间1~5年。臀大肌松解均彻底, 弹响均完全消失, Ober征均阴性, 髋关节并膝屈髋、髋内收、髋内旋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臀肌肌力得到保护, 髋关节活动度及运动能力等恢复良好, 其中优31侧, 良4侧。结论:对于重度的臀肌挛缩患者, 在进行传统的臀肌挛缩筋膜松解后再将臀大肌止点肌腱作Z字延长, 无须过多切除正常的臀肌纤维及破坏关节囊, 即可使臀肌挛缩得到最大程度的松解, 术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沿股骨大转子小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42例 ,男 2 3例 ,女 19例 ,年龄 6~ 15岁 ,平均 8岁 ,病程 3~ 10年 ,平均 6 .5年 ,均为双侧 ,其中弹响髋 36例 ,骨盆倾斜致肢体不等长 9例。本组 42例均有典型的外“八”字步态 ,并膝不能下蹲 ,划圈征及交腿试验 ( ) ,均有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史 ,变性肌筋膜依次为臀中肌、臀大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1.2 手术方式侧卧位 ,术侧屈髋屈膝 90°。采用经大转子上后 2cm弧形切口 ,长 4~ 6cm。臀中肌表面髂胫束和不同程度的阔筋膜张肌浅面的臀肌筋膜挛缩可在直视下切断直至臀大肌缘 ,显露臀中肌及股…  相似文献   

11.
<正> 自国内马承宣1978年首次报道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以来,该手术已广泛开展,术式多种多样,其疗效也存在着差异。我院从1992年~2001年采用小切口松解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68例,经1~8年随访,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男48例,女20例,2~6岁20例,7~9岁40例,10~14岁8例,平均年龄8岁。病程2~11年,平均6年,单侧挛缩1例,双侧67例。均有反复多次双侧臀部注射史,步态异常68例,均系幼儿园老师或家长所发现来就诊。共有特征为臀部见“酒窝”样陷,端坐位交腿试验阳性,并膝下蹲实验阳性,并膝屈髋实验阳性,臀部扪及条索状块。内收、内旋及屈髋受限小于20°,全组诊断均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肌肉注射后双侧臀肌挛缩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国内文献报告较少,现将我院骨科近年内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例1.男,6岁。患儿于2岁时行走步态异常,下蹲困难,于1986年4月14日入院。否认有外伤史,但2岁前曾有较长时间双侧臀部肌肉药物注射史。入院时检查:行走时向两侧摇摆,双侧臀肌有轻度萎缩、其外上1/4皮肤有明显凹陷,局部肌肉较硬,  相似文献   

13.
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效果已被公认 ,但是对重症患者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报道较少。我院 1989年 2月~ 1998年 2月共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 2 74例 ,其中重型 2 8例。本文就重度臀肌挛缩症的病理特征、临床分型、手术方法及生物力学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15例、女 13例 ;年龄 6~12岁 10例 ,12~ 18岁 14例 ,学龄前 4例。双侧发病 2 6例 ,单侧 2例。 2 8例除了髋关节外展挛缩所特有的髋关节屈曲、内收功能受限的基本特征外 ,在程度上还具有臀部瘦小 ;皮肤凹陷如铅皮样无弹性 ;双下肢外旋畸形、不等长 ;站…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在关节镜下治疗23例臀肌挛缩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3例(35髋),男15例(22髋),女8例(13髋),年龄16~35岁;病程9~25年。参照贺西京的分级方法[1]分3级:Ⅰ级5例,Ⅱ级17例,Ⅲ级1例。左髋5例,右髋8例,  相似文献   

15.
臀肌挛缩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国  肖进 《中国骨伤》2000,13(4):242-242
臀肌挛缩症主要是由于臀肌纤维变性挛缩而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和屈曲障碍 ,具有特殊的步态和体征。本病好发于儿童 ,但由于病因不明 ,加之认识不足 ,常有误诊。现将我科从 1988~ 1995年诊治 114例加以总结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4例 ,其中男 72例 ,女 42例 ;年龄 4~ 16岁 ,平均 8岁 ;其中 4~ 10岁 82例 ,11~ 14岁 30例 ,15~ 16岁 2例。只有一例为单侧 ,其余均为双侧病变。全部病例都有反复多次接受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史。1 2 临床表现 患者均表现有同样的步态和体征。站立和行走时双足外旋 ,呈“外八字”步态 ,…  相似文献   

16.
赵红武  胡健  陈杰 《实用骨科杂志》2013,(11):1023-1024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致骨盆倾斜下肢不等长诊断治疗体会。方法本组6例臀肌挛缩致下肢不等长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在3~28岁,平均12岁。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4年,6例骨盆倾斜完全矫正,腰椎侧弯消失,髋关节内收内旋正常,双下肢等长。结论对于臀肌挛缩引起骨盆倾斜致下肢假性不等长的患者,术前临床分析、术中正确松解以及术后恰当的物理锻炼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双侧臀肌挛缩症伴骨盆倾斜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并发骨盆倾斜的诊断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 6例右侧臀肌挛缩症均采用挛缩带松解术。术后立即将双下肢于并膝位 ,回病房后膝下垫枕于屈髋 45~ 60°、屈膝 30°位置。术后 2~ 3d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1 )卧位行屈伸髋功能锻炼 ,同时行“缩短侧”下肢皮牵引 ;(2 )大腿交叉锻炼 ;(3)双膝交叉坐立 ;(4)踩直线步行 ,幅度和强度逐渐加大 ,维持 2~ 3个月。结果 :2 6例 ,2 4例步态正常 ,骨盆倾斜消失 ,1例好转 ,步态正常 ,骨盆倾斜减轻 ,双下肢不等长 ,1例因没有坚持锻炼 ,效果差。结论 :双侧臀肌挛缩症伴骨盆倾斜 ,多由于臀中肌臀小肌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畸形导致负重力线的改变所致。采用双侧臀中肌、臀小肌挛缩带松解 ,术后功能锻炼 ,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儿童臀肌挛缩评分标准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2年来应用我们自行制定的臀肌挛缩评分标准,对临床工作很有帮助,简便易记。报告如下。1臀肌挛缩临床评分内容既往史:有反复多次臀肌注射史1分症状:步态异常(八字、摇摆步态)1分不能翘二郎腿1分双膝并拢、下蹲受限1分体征:屈髋受限或屈髋90°双膝分开1分...  相似文献   

19.
臀肌挛缩症多由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引起臀部肌纤维化挛缩所致。不典型病例由于未能早期诊断而贻误治疗。 1994年3月~ 2 0 0 0年 3月收治不典型臀肌挛缩症病例 15例 ,采用沿大转子后上入路松解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男 5例 ,女 12例。年龄 12~ 2 1岁 ,平均 14岁。均为双侧病变。临床表现 :慢速走路无明显异常 ,但跑步稍呈“外八字”步态 10例。坐位时双膝间距离增宽 8例 ,不能并腿下蹲 7例。下蹲明显“划圈征”或“蛙式征”5例。X线检查 :骨盆狭窄 2例均为女性。手术均采用大转子后上 2cm弧形切口 ,长约 5~7cm ,切开皮肤、…  相似文献   

20.
重型臀肌挛缩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重型臀肌挛缩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自1993年9月~2001年10月共收治重型臀肌挛缩症患者89例,资料完整的8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侧身前移步态;(2)站立位驼背畸形,髋过伸,坐位或下蹲时双腿呈蛙式状;(3)臀部肌肉明显萎缩,肢体其它部位肌肉无异常,屈髋≥90°时,髋强迫外展≥45°;(4)X线检查显示脊椎及骨盆结构无异常,病史较长者可有代偿性脊柱后凸及股骨颈前倾角增大等改变。本组均行臀大肌止点上移术,其中臀中肌及臀小肌切断松解75例(91.46%);皮下组织切开、皮肤松解31例(37.80%),皮肤“Z”形延长46例(56.10%),“L”形切开皮瓣转位、皮肤缺损处游离植皮5例(6.10%)。结果平均随访28个月。全部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满意;驼背与骨盆后倾消失80例(97.60%);步态基本恢复正常69例(84.15%),轻度摇摆步态12例(14.63%),仍明显跛行1例(1.22%)。与术前相比,屈髋功能平均改善93°,屈髋90°时内收功能平均改善76.1°。单侧外展肌力较差者7例(8.54%),双侧外展肌力较差者2例(2.44%)。术后1年与3年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重型臀肌挛缩症患者采用臀肌松解、臀大肌止点上移、皮肤延长或植皮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