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4-烷氧基苯甲醛和9,10-二磷脂基蒽的Witting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可溶性的9,10-二(对烷氧基苯乙烯基)蒽(DSA-OCn)(n=1~10,12,14,16)衍生物。溶液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随着末端烷基链长的改变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其在V(THF)/V(水)=1/9混合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当DSA-OCn系列衍生物的末端烷基链长度较长(n≥7)时它们的荧光光谱峰值在550nm左右,而末端烷基链较短(n≤6)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峰值出现在500nm左右。此外,具有较长末端烷基链的化合物其溶液荧光量子效率(Φ)较低。结果表明,改变末端烷基链的长度可以有效地调控化合物的聚集行为和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2.
以Witting-Homer反应合成了反式对称的1,4-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化合物,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了其在不同溶剂中的线性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及荧光量子产率。飞秒激光做光源研究了化合物的双光子光物理性能。测试(700~820 nm)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蓝光波段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在700 nm处有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68 GM),具有双光子诱导蓝光发射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9-蒽醛和2-羟基苯乙酮、4-甲氧基-2-羟基苯乙酮、4-氟-2-羟基苯乙酮及4-氯-2-羟基苯乙酮为原料,超声辅助合成了4种含蒽环的2'-羟基查尔酮衍生物,其产率在63%~75%.目标产物经1HNMR,IR,ESI-MS和UV-Vis表征,确认了分子结构.4种化合物在白光下呈现橘红色,在365 nm的紫外灯下荧光较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350~426 nm有吸收,荧光发射集中在450~500 nm.通过溶剂挥发法得到了4个化合物的大块单晶,晶体解析发现,4个化合物都属于单斜晶系,蒽环与查尔酮双键所在平面的二面角介于51.63°~73.15°之间,分子平面的扭曲导致了4种分子荧光发射较弱,其中荧光相对较强的化合物A3具有类J-型聚集体的分子排列.  相似文献   

4.
以9-蒽醛和4-N,N-二甲氨基苯乙酮为原料,超声辅助、加热55℃条件下合成蒽基查尔酮衍生物E1,产率为83%;同样的方法,将9-乙酰基蒽和4-二甲氨基苯甲醛,在超声辅助室温条件下合成了同分异构的蒽基查尔酮衍生物E2,其产率为85%。目标产物经~1H NMR、 ESI-MS、 IR表征,确认了分子结构。化合物E1在日光下呈橘红色晶体,365 nm紫外灯下发出黄色荧光;化合物E2在日光下为橙色粉末,在365 nm紫外灯下发出亮绿色荧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E1在390 nm为最大吸收峰,在498 nm处为荧光发射峰;E2在412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荧光发射集中在495 nm。通过溶剂挥发法得到化合物E2与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TCNQ)的黑色共晶,晶体解析发现,共晶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在共晶中TCNQ分子与E2的N,N二甲基苯部分沿晶体a轴呈交替排列,E2的蒽环在共晶中不能形成长程有序排列。所用超声辅助合成方法绿色高效,为该类化合物的制备及结晶特性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AlCl3催化蒽与草酰氯的C-酰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多环芳烃中间体,用AlCl3作催化剂,研究了常温常压下,蒽与草酰氯的C-酰基化反应.GC-MS分析了产物组成,GC考察了各因素对蒽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生成了氯蒽、9-蒽甲酸、9-氯甲酰基-10-蒽甲酸、9-酮酸-9,10-二氢-10-蒽甲醇、9-氯乙基-10-氯乙烯基蒽和9,10-二氢-9,9'-二蒽甲酮等Friedel-Crafts碳正离子无法解释的产物;用碳正离子亲电取代-芳环上自由基亲电取代双反应历程可合理解释"反常产物"的生成;双反应历程可合理解释各因素对蒽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蒽与草酰氯的C-酰基化反应可以制备新型多环芳烃中间体9-氯甲酰基-10-蒽甲酸、1,2-蒽乙二酮和9,10-二氢-9,9'-二蒽甲酮.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9,10-二(N-甲基吩噻嗪-3-乙烯基)蒽(PT-C1)化合物,通过一系列的测试证明该化合物PT-C1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和压致荧光变色(PEC)的现象。化合物PT-C1的AIE现象是由于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化合物从溶液中的分散状态变成了纳米聚集状态使其扭摆运动受到了限制。XRD和DSC的测试证明引起化合物产生压致荧光变色的原因是化合物在研磨的过程中发生了由晶态到无定型态转变。  相似文献   

7.
双光子吸收材料在诸多领域如光限幅、双光子上转换激射、双光子荧光显微术、三维光存储以及三维微加工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对有机双光子吸收材料的研究正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杂环化合物由于具有优良的双光子性质,高的光学稳定性,因而成为研究的重点.对杂环简单的化学修饰,就可以实现对材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大范围的调节.同时杂环化合物一般具有较强的推拉电子能力,能有效的提高双光子上转换激射效率,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双光子材料.  相似文献   

8.
电致发光材料9,10-二(6-叔丁基-2-萘基)蒽的合成和纯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0-二(6-叔丁基-2-萘基)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具有熔点高,热稳定性好,发光效率高的特点.采用格氏反应VA蒽醌和6-溴-2-叔丁基萘为起始原料,合成了该化合物,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对产品纯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批量制备中,仅以重结晶方法进行处理,产品纯度可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1,10-邻菲咯啉为基本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得1,10-菲咯啉-5,6-二酮,并与刚果红在DMS0回流条件下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出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通过核磁,红外,粘度等方法表征出所合成的聚合物探针。并且,由紫外-可见吸收与荧光光谱检测了聚合物探针对不同金属离子识别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此聚合物荧光探针能选择性检测金属银离子,并具有好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0.
9-氯甲基蒽与3-((S)-2-甲基丁氧基)-5-苄氧基苄醇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手性蒽基苯酚醚4.化合物4的稀苯溶液经过365nm紫外光照射,发生蒽环与苯环间的分子内[4π+4π]光致环加成反应,定量地生成多环化合物5(5’).5(5’)在254nm紫外光或热的作用下发生可逆的开环反应,定量地转变成原料4.4 5(5‘)的光致可逆过程可通过核磁共振和旋光度来检测.该反应可应用于手性光开关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应用倍频Nd:YAG脉冲激光,在波长532nm、脉冲宽度为8ns的条件下,研究了金属团簇化合物W2Cu4S6O2(C34H28P2Fe)2的光限幅特性。Z扫描结果表明:该团簇具有自聚焦特性,其非线性吸收为激发态吸收。  相似文献   

12.
稠环噻吩是有机光电功能小分子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单元,以十七烷基侧链取代的稠环噻吩为中心结构,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Stille交叉偶联反应引入苯乙烯封端基团,简单高效地合成了一种新的带有烯基封端基团的侧链十七烷基取代的四并噻吩分子.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采用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及电化...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酞菁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以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7(DBU)为催化剂,采用液相法合成了四叔丁基萘酞菁氧钒((t-Bu)4NcVO)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方法,验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用调Q倍频ns/ps Nd∶YAG脉冲激光系统,在波长为532nm下,研究了化合物的非线性和光限幅特性.测得化合物的非线性折射率n2和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分别为2.51×10-11esu和8.54×10-12esu,通过计算得到分子极化率γ’为3.7×10-29esu.在透过率69%时限幅阈值为1608mJ/cm2,箝位值为585mJ/cm2,有效激发态与基态吸收截面比为3.66.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透镜的几何尺寸公差、透镜的装配公差和镜组在线安装公差等主要因素对惯性约束大功率激光聚变驱动器注入镜组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关于镜组性能影响因素的模型,并采用Matlab和光学设计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模拟计算的数据,对注入镜组性能影响显著的要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透镜的几何尺寸公差、装配公差和镜组在线安装公差与镜组焦距公差、波像差呈线性关系.模拟计算结果和镜组公差判据为保证镜组性能需要的制造和安装公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对二价Cu离子的还原制备了一价Cu离子掺杂的ZnS纳米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的尺寸约为2.7nm,而X射线衍射的结果证明其为立方闪锌矿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发现随着Cu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ZnS∶Cu纳米晶的吸收边及紫外光激发下的荧光发射峰均发生了红移现象,且Cu离子浓度越高红移越显著。还原剂量调整的对照试验表明,还原剂过量将导致ZnS∶Cu纳米晶发光峰位的进一步红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聚丙烯酸(PAA)聚合过程中添加细菌纤维素(BC),制备PAA/BC复合凝胶,并研究无机填料蒙脱土(MMT)、硅藻土对PAA/BC复合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PAA/BC复合凝胶与PAA凝胶相比,吸水性能及保水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BC用量为0.4%N,该复合凝胶的吸水及保水性能综合最佳.添加MMT、硅藻土的PAA/BC复合凝胶的吸水及保水性能均有提高,同样用量的MMT对凝胶的吸水性能提高更明显,而硅藻土对凝胶的保水性能提高更明显.SEM的微观结构分析验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变形、大应变的复合材料受撞击吸能的复杂的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综合了复合材料的各种失效准则,运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外部缠有增强环氧玻璃纤维的金属圆柱管(简称为复合管)在轴向撞击载荷下的能量吸收特性,并从金属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和纤维的铺设角度这几个方面研究了复合管的吸能性能的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为复合材料吸能元件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K2O作助溶剂,采用顶部籽晶溶液生长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Cu:Fe:LiNbO3晶体.测试了晶体的红外光谱,吸收光谱和抗光损伤能力.由红外光谱OH-吸收峰位置,确定Cu:Fe:LiN-bO3晶体是近化学计量比.吸收光谱显示出Cu:Fe:LiNbO3晶体的吸收边相对LiNbO3晶体发生红移.其抗光损伤能力比Fe:LiNbO3晶体提高一个数量级.对红外光谱OH-吸收峰移动机理,吸收光谱吸收边移动机理和抗光损伤增强机理进行讨论.通过二波耦合光路测试并计算了近化学计量比Cu:Fe:LiNbO3晶体的衍射效率、响应时间、擦除时间、灵敏度和动态范围.近化学计量比掺杂LiN-bO3晶体的光学性能优于Fe:LiNbO3晶体.  相似文献   

19.
将炼油废水中的氨氮与纳氏试剂作用生成棕黄色的胶态配合物犤Hg2ONH2犦I,该配合物在38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样品溶液中加入酒石酸钾钠以掩盖钙镁离子的干扰,利用紫外吸收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值,以标准曲线法确定氨氮的含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CV(%)为2.70,最低检出限为0.038mg/L。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同位素标记方法示踪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的生物转运过程,用NDST21动力学处理软件判断房室模型,建立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的数学模型,计算各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3H-BBP经口染毒后被迅速吸收,5 min即在血中检测出,0.5 h达高峰,并呈一级动力学线性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测得吸收半衰期约为13 min,分布半衰期约为25 min,消除半衰期约为7 h,说明该化合物的吸收和分布较快、消除较慢;3H-BBP的主要排泄途径是从尿和粪中排泄,在4 d之内从尿和粪累计排泄量占染毒量8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