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hBMP-7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肾脏BMP-7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BMP-7)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肾脏内源和外源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IRI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兔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Ⅰ组)、单纯BM-MSCs移植组(Ⅱ组)和基因修饰的BM-MSCs移植组(Ⅲ组)(n=15)。构建hBMP-7重组腺病毒并转染兔BM-MSCs,建立肾脏IRI模型后,移植组于肾血流恢复后经肾动脉推注单纯和基因修饰的自体BM-MSCs,对照组同法推注等量生理盐水。3组分别于术后3、7、14 d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取5只兔经耳缘静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Crea)和尿素(Urea),观察肾功能情况;同时取肾组织进行HE染色行肾小管损伤评分,ELISA和RT-PCR法分别检测肾脏hBMP-7和BMP-7的蛋白浓度和mRNA表达。结果肾脏IRI后3、7、14 d,Ⅲ组Crea和Urea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肾小管损伤评分均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检测到第3、7、14天hBMP-7蛋白[(81.8±25.5)、(107.8±33.4)、(49.6±17.8)pg/mg]和mRNA(0.82±0.12、0.69±0.13、0.42±0.10)的表达并维持至少2周;Ⅲ组第3、7、14天BMP-7 mRNA(1.08±0.33、1.36±0.17、1.64±0.21)和BMP-7蛋白(95.9±21.3、137.0±14.9、192.1±18.0)的表达均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 hBMP-7基因修饰的BM-MSCs移植既能携带外源性hBMP-7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中表达,又能提高内源性BMP-7的表达,减轻肾脏损伤,促进肾脏修复,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肾功能、肾脏组织形态学、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I/R组、再灌注后给予川芎嗪(IMP-post)组、再灌注前给予川芎嗪(IMP-pre)组,各组分别采用化学法测定血尿素氮和肌酐,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TMP-pre组较I/R组血尿素氮和肌肝显著降低,肾小管损伤评分减轻,分别为[(21.8±5.2)vs(31.1±4.4)mmol/L,P<0.01)],[(196±55)vs(295±64)μmol/L,P<0.01)],[(372±46)vs(563±62),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肾组织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13.6±2.9)vs(28.8±4.6),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1.15±0.12)vs(0.88±0.12),P<0.05)],Bax表达明显减弱[(0.87±0.11)vs(1.15±0.09),P<0.05)].结论:川芎嗪可明显减轻I/R肾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与Bcl-2蛋白表达增强和Bax蛋白表达减弱介导的肾脏细胞凋亡;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联合顺铂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作用机制。方法将Tca8113细胞分为对照组(0μmol/L顺铂和0μg/m L雷公藤红素)、顺铂组(15μmol/L顺铂)、雷公藤红素组(50μg/m L雷公藤红素)以及联合组(15μmol/L顺铂和50μg/m L雷公藤红素),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抗凋亡蛋白(Bcl-2)、凋亡蛋白(Bax)水平。结果顺铂组、雷公藤红素组以及联合组Tca811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0.61±0.12)%、(0.59±0.12)%、(0.27±0.11)%,顺铂组、雷公藤红素组Tca8113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的(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ca8113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顺铂组与雷公藤红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雷公藤红素组Tca8113细胞存活率低于顺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雷公藤红素组Tca8113细胞VEGF、VEGF-C、Bcl-2水平低于对照组[VEGF:(39.14±1.78)μmol/L、(41.11±1.45)μmol/L比(61.45±2.73)μmol/L,P0.05;VEGF-C:(43.11±1.37)μmol/L、(43.13±1.65)μmol/L比(61.33±2.16)μmol/L,P0.05;Bcl-2:(52.47±0.98)μmol/L、(53.47±1.03)μmol/L比(78.47±1.33)μmol/L,P0.05],Bax水平高于对照组[(45.14±0.89)μmol/L、(44.14±1.12)μmol/L比(43.14±1.36)μmol/L,P0.05)];联合组VEGF、VEGFC、Bc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顺铂组与雷公藤红素组[VEGF:(23.1±2.13)μmol/L分别与(61.45±2.73)μmol/L、(39.14±1.78)μmol/L和(41.11±1.45)μmol/L比较,P0.05;VEGF-C:(21.45±1.47)μmol/L分别与(61.33±2.16)μmol/L、(43.11±1.37)μmol/L和(43.13±1.65)μmol/L比较,P0.05;Bcl-2:(36.47±1.25)μmol/L分别与(78.47±1.33)μmol/L、(52.47±0.98)μmol/L和(53.47±1.03)μmol/L比较,P0.05];Bax水平高于对照组、顺铂组与雷公藤红素组(79.14±1.45)μmol/L分别与(43.14±1.36)μmol/L、(45.14±0.89)μmol/L和(44.14±1.12)μmol/L比较,P0.05];雷公藤红素组VEGF、VEGF-C、Bcl-2、Bax水平与顺铂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联合顺铂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作用优于顺铂和雷公藤红素单独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VEGFC、Bcl-2表达,促进Bax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兔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通过肾动脉灌注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观察其对I/R损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28只兔的骨髓干细胞,建立肾脏I/R损伤模型后随机均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于肾血流恢复后经肾动脉推注骨髓干细胞悬液,对照组同样方法推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I/R损伤前和I/R损伤后第1、3、5、7、14、21、28天于兔耳缘静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观察肾功能情况,相同时间点取肾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I/R损伤后第1天和第3天两组动物Scr、BUN均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第7天后移植组Scr及BUN水平逐渐低于对照组,到实验观察结束时的第28天,对照组Scr和BUN分别为(135.6±32.5)μmol/L和(10.9±2.5)mmol/L,移植组Scr和BUN分别为(90.1±11.1)μmol/L和(8.0±1.5)mmol/L,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I/R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能较早的降低肾脏I/R损伤后血清Scr和BUN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I/R损伤后肾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38-42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处理MDA-MB-231细胞24 h。采用MTT、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对MDA-MB-231细胞活性、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μmol/L对照组相比,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隐丹参酮组MDA-MB-23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隐丹参酮在20μmol/L浓度时MDA-MB-231细胞凋亡率为(6.34±0.52)%,与对照组(6.09±0.76)%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40μmol/L、80μmol/L浓度时MDA-MB-231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8.74±0.65)%、(28.04±3.08)%,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浓度组之间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隐丹参酮在40μmol/L、80μmol/L浓度时,MDA-MB-231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5),同时,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诱导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ax、Caspase-3和抑制Bcl-2等凋亡调控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实验要求分为正常对照组、ox-LDL组、低浓度苯扎贝特(50μmol/L)组、中浓度苯扎贝特(100 μmol/L)组、高浓度苯扎贝特(200μmol/L)组.RT-PCR观察各组凋亡基因Bcl-2、Bax及Bd-2/BaxmRNA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组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降(P<0.05),凋亡基因Bax表达增加(P<0.05),Bcl-2/Bax比值下降(P<0.05);不同浓度苯扎贝特组与ox-LDL组比较,Bcl-2表达增加(P<0.05),Bax表达降低(P<0.05),Bcl-2/Bax上调(P<0.05),且呈浓度效应依赖关系. 结论 ox-LDL可引起内皮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Bcl-2和Bax比值下降,从而引起内皮细胞凋亡增加;苯扎贝特可通过上调Bcl-2与Bax的比值抑制ox-LDL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骨肉瘤MG-63细胞株,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进行处理。采用MTT比色法检测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干预12、24、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各浓度组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较高,且姜黄素5μmol/L组10μmol/L组15μmol/L组及20μ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各浓度组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率较高,且姜黄素5μmol/L组10μmol/L组15μ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黄素各浓度组骨肉瘤MG-63细胞P5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Caspase-9前体(pro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较低,且姜黄素5μmol/L组10μmol/L组15μ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各浓度组骨肉瘤MG-63细胞Bcl相关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高,且姜黄素5μmol/L组10μmol/L组15μ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下调P53、Bcl-2、proCaspase-9蛋白表达,上调Bax、Cyt-C、Caspase-3蛋白表达,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MSCs用DAPI标记后注入受体雌性SD大鼠体内.30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对照组(C组)、MSCs+I/R组(M组)、DMEM-F12+I/R组(D组).7d后观察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并观察DAPI标记的MSCs在受体大鼠肾脏的分布情况.结果 M组在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上,均明显好于D组;M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D组,Bax/Bcl-2比值和凋亡指数均低于D组.I/R后7 d内未发现MSCs定位于肾组织中.结论 外源性MSCs可以减少I/R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促进Bcl-2表达,从而有利于肾小管损伤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王汉民  吴雄飞  谭华  陈光磊  李锋 《医学争鸣》2006,27(20):1884-1887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急性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肾I/R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再灌注24 h,制备成急性肾I/R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I/R组、川芎嗪治疗组和川芎嗪预防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表达,电镜观察肾组织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 I/R组较假手术对照组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多(28.8±4.6 vs 1.9±0.5, P<0.01),Bax表达显著增强(162.6±17.1 vs 182.7±12.8, P<0.01),Bcl-2/Bax显著降低(1.1±0.1 vs 1.0±0.1, P<0.01);川芎嗪预防组较I/R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13.6±2.9 vs 28.8±4.6, P<0.05),Bax表达明显减弱(179.1±12.7 vs 162.6±17.1, P<0.05),Bcl-2表达明显增强(166.6±15.1 vs 178.7±13.0, P<0.05),Bcl-2/Bax显著增高(0.9±0.1 vs 1.1±0.1, P<0.05). 结论: 川芎嗪对急性肾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介导的I/R损伤肾脏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冉亨勇  蒲军  李明辉  何毅 《重庆医学》2021,50(15):2534-2538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影响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 将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分为阴性对照组,Res高、中、低剂量组(40、20、10μmol/L Res),Toll样受体4(TLR4)阻断剂组,采用CCK-8法检测PC3细胞株细胞增殖情况;Hoche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PC3细胞株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LR4、核因子-κB(NF-κB)、Bcl-2与Bax蛋白表达;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 Res能明显抑制PC3细胞增殖;Hochest33342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es各剂量组肿瘤细胞凋亡增加,Bcl-2/Bax比值降低,TLR4、NF-κB表达水平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Res 20、40μ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s能抑制PC3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与抑制T L R4信号通路,下调Bcl-2/Bax比值,减少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应用波依定治疗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波依定对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 :10 6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每日口服波依定 2 5 -2 0mg ,每日一次 ,疗程 4周 ,观测治疗前后血压、2 4小时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压下降明显 (P <0 0 1) ,2 4h尿蛋白定量、BUN、Scr、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而Ccr明显升高 (P <0 0 1) ,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波依定治疗肾性高血压降压作用明显 ,并可减少尿蛋白 ,保护和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与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将65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4例采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观察组),31例采用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观察血BUN、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β2-MG和尿β2-MG手术前后变化,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血BUN、Scr、CysC、β2-MG、尿β2-M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相比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安全、结石清除率高,目前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健生  张宜 《吉林医学》2012,33(15):3237-3238
目的:探讨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诊疗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P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疗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病情分别行急诊输尿管镜碎石(URL),输尿管逆行插管或经皮肾造瘘(PCN)。所有病例监测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结果:术后全部患者血Cr和BUN进行性下降,恢复到正常32例,氮质血症3例,尿毒症1例,死亡1例。结论:导致急性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众多,以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进行性尿潴留为主。急诊处理原则为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待肾肾功能恢复后,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肾功能和肾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灌流肾(IPK)技术观察肾缺血再灌注(IR)后大鼠IPK肾小球滤过率(GFR)、尿钠排泄指数(FENa)、肾血管阻力(RVR)和肾血管反应性的改变。结果(1)肾IR能够增大RVR、降低GFR,使尿钠排泄增多。(2)肾IR降低了IPK对NE和Ach的反应性。结论肾IR导致大鼠肾功能损伤和肾血管反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去顶术、开放手术及穿刺术治疗肾囊肿的优劣点。方法对2004-2006年收治的161份肾囊肿相关手术病例(其中腹腔镜手术89例,开放性手术39例,穿刺术33例)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比较项目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率等状况。结果腹腔镜手术和穿刺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留置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而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性手术组术后复发率明显小于穿刺术,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性手术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肾囊肿治疗上,穿刺术和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疗效上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具有优势,特别是腹腔镜手术对开放性手术和穿刺术具有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肾积脓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2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肾积脓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 老年患者占本组患者的72.7%;依其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血尿检测、B超及CT等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患者经保守与手术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减少慢性肾衰竭并发肾积脓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肾肿瘤患者增强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上,探讨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标化后的肾体积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34例肾肿瘤患者于术前1周内均行中腹部增强CT扫描及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基于动脉期图像测量剔除肿瘤后残余双肾体积,包括肾皮质体积(renal cortical volume,RCV)和肾髓质体积(renal medullary volume,RMV)?肾实质体积(renal parenchymal volume,RPV)为RCV与RMV两者之和?以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为参照标准,将RPV?RCV和BSA标化后的RPV(RPVBSA=RPV/BSA)?RCV(RCVBSA=RCV/BSA)与GFR分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PV和RCV与GFR呈中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4(P = 0.005)和0.448(P = 0.008);RPVBSA和RCVBSA与GFR呈中高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9(P < 0.001)和0.627(P < 0.001)?结论:基于增强CT动脉期图像测量的RPV和RCV可以反映肾功能,RPVBSA和RCVBSA能更好地对肾肿瘤患者术前肾功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患肾功能受损与患肾无功能的肾结核患肾切除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患肾切除病理证实为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1例。根据患侧肾动态扫描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将其分为患肾功能受损组(患肾GFR>20 mL/min)和患肾无功能组(患肾GFR≤20 mL/min)。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的特点。结果肾结核切除患者病程为0.1~108个月,两组患者LUTS症状、腰痛、肉眼血尿、发热、非发热全身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室检查中尿常规异常者86(85.1%)例,其中以镜下血尿为主80(79.2%)例,结核特异性检查中T-SPOT阳性率最高(88.9%),结明三项次之(77.1%);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肾功能受损组的肾皮质CT增强差值和肾皮质厚度高于患肾无功能组,且动脉期两组患肾CT增强值低于各自对侧肾(均P<0.001)。多数中晚期肾结核患者肾实质结核空洞形成与肾功能受损常同时存在。结论肾结核行患肾切除者,患肾功能受损程度与患肾皮质厚度、CT动脉期患肾增强程度成正相关,而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尿常规、结明三项、T-SPOT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严重程度,以及泌尿生殖系肾外器官受累程度无关。肾结核CT动脉期与对侧健肾相比,增强程度越低,其肾功能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临床疗效上有无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130例亲属肾移植受体病史资料,采用基本统计方法计算供体肾动脉、静脉变异的发生率,并对受体进行1~5年随访,采用χ2检验比较多支供肾动脉与单支供肾动脉疗效有无差异。结果 供体术前CT血管成像检查(CT angiography,CTA)评估结果发现,32例供体出现副肾动脉,发生率为24.6%,其中双肾副肾动脉10例,发生率为7.7%;肾静脉多支15例,发生率为11.5%,且均为右肾。受体和供肾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94.3%和91.5%。单支动脉供肾与多支动脉供肾在肾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且对供体和受体均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