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磁县是我国北方食管癌高发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自2001年开展40~69岁为目标人群的内镜碘染色队列筛查,以期降低食管癌高发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2001年10月~2002年10月选择磁县4个乡,干预人群22016例,对照人群33410例,总覆盖人群5.5万,其中干预人群40~69岁中男性3 257例,女性3 339例,对照人群中男性4 299例,女性4 430例.干预人群采用内镜碘染色筛查,筛查率53.2%.内镜碘染色筛查食管鳞状上皮和贲门腺上皮原位癌及黏膜内癌97例,食管和贲门重度不典型增生102例;对照人群观察肿瘤自然发病率和死亡率.肿瘤发病死亡登记编码应用ICD-0-2.2008年6月~9月根据全县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数据库,对该队列人群进行随访核实.结果:干预人群食管癌死亡133例,胃癌48例,对照组人群分别为259例和37例.男性食管癌死亡相对危险度RR=0.76,95%CI(0.59~0.98),P=0.038;女性RR=0.51,95%CI(0.35~0.75),P=0.000.男性胃癌死亡相对危险度RR=2.45,95%CI(1.4~4.29).P=0.010;女性RR=0.99,95%CI(0.47~1.99),P=0.906.结论:食管癌高发区内镜碘染色大人群队列筛查历经6年时间演变,男性和女性食管癌死亡危险度下降,有显著性差异,但内镜筛查对胃癌死亡危险未见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曹小琴  郭兰伟  刘曙正 《中国肿瘤》2019,28(10):731-737
摘 要:[目的]探讨非高发区食管癌筛查人群的食管病理分布,评价食管癌筛查检出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食管癌发病率不高于河南省平均发病水平的3个县/市为研究现场,对当地40~69岁居民进行风险问卷评估,对高危人群开展以食管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为技术的食管内镜检查,并对内镜下异常的病变进行病理活检确诊。诊断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描述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人群食管病理分布。[结果] 参加食管癌内镜筛查人数23 733人,进行活检人数13 679人,活检率57.64%。食管疾病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食管炎性疾病、鳞状上皮轻度异型增生、鳞状上皮中度异型增生、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食管早期癌、浸润癌。食管各类病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在男性人群中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内镜活检病理人群中,各类食管异常病理占比39.92%,癌前病变及食管癌占比7.28%,早期癌及以上病变占0.69%。内镜筛查人群中,各类食管异常病理占23.00%,癌前病变及食管癌占4.19%,早期癌及以上病变占0.39%。[结论] 内镜下碘染色技术用于非高发区人群食管癌筛查,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高发区食管癌筛查检出率。非高发区人群的食管癌筛查策略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核黄素强化盐对盐亭县居民进行核黄素的补充,评价服用强化盐后的核黄素营养改善情况,为使用强化盐预防食管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食管癌高发区四川盐亭地区的六个乡所有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万人,对照组3万人。试验组服用核黄素强化盐(核黄素150mg/kg);对照组服用同一批未添加核黄素的普通食盐。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每年分别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部分研究对象,测定红血球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评价核黄素营养状况。结果1991~1995年共采血1199人份,男性583人份,女性616人份。试验组抽样总体EGRAC平均值为1.09,对照组为1.32,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性别和年龄对核黄素的补充均没有影响。结论核黄素强化盐能显著改善核黄素营养状况,是一种经济、简便和有效的营养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4.
核黄素营养缺乏可能会增加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上述肿瘤中,仅食管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营养干预试验。"八五"期间,在高发区用核黄素阻断食管癌前病变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四川盐亭进行了核黄素强化碘盐干预试验,随访10年,试验组男性、女性食管癌的发病率分别下降30.2%和35.9%,且试验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美合作于河南省林州市进行了为期5年3个月的干预试验,对患者随访25年,观察发现核黄素和烟酸能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P=0.04)。21世纪初,中国学者还发现核黄素转运基因2(RFT2)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一个重要易感基因。自1999年开始,在河南省林州市和河北省磁县开始推广核黄素强化碘盐,在对磁县的随访研究中发现食用该盐人群的核黄素营养和食管黏膜的健康状况均明显改善(P<0.05),但发病率还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2013年,因"减盐行动"导致核黄素强化碘盐停产。河南省林州市有资料说明核黄素碘盐的推广未增加食盐的销售量。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除了食盐加碘外,还推荐食盐加氟预防龋齿;在限盐的同时,并未禁用食盐作为碘和氟的载体来预防相应疾病。核黄素强化碘盐预防食管癌在"七五"到"九五"国家攻关课题支持下得以顺利进行。希望负责疾控政策制定的机构能组织专人对上述有关情况进行审议,以便引领核黄素预防恶性肿瘤的研究走出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南部县食管癌筛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早期检出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南部县食管癌高发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部分自然村,以行政村为单元从公安部门获取人口学资料,完成全人口注册登记,以40-69岁居民作为筛查对象,进行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筛查,并经病理学最终诊断确诊。结果食管炎症及食管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检出率分别为4.56%(639/14000)、6.09%(853/14000)、3.92%(549/14000)、0.74%(104/14000),食管浸润癌的检出率为0.31%(43/14000);各个级别食管病变的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各年龄段分析发现,轻中度异型增生检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增高,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在50岁~和65岁~两个年龄组出现高发。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癌前病变患者,应对高危人群进行癌症综合知识宣传,提高防癌意识,做到食管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食管癌高发区40-69岁农村居民食管癌内镜筛查结果,探讨食管癌及各级癌前病变的患病及早诊早治情况。方法:2012-2016年在食管癌高发区四川省阆中市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行政自然村为基本单元,以全部40-69岁当地农村居民作为筛查对象,对其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并进行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最终确诊。结果:2012~2016年阆中市的18个乡镇共筛查40~69岁农村居民10102例,各级食管病变检出率为22.73%(2296/10102),食管阳性病例检出率为1.77%(179/10102),食管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49% (555/10102)。男性食管各级病变总体检出率以及食管癌前病变、阳性病例的检出率分别高于女性(9.36%vs.5.44%, 7.03%vs.4.06%, 2.34%vs.1.37%);男性食管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以及食管浸润癌的检出率均分别高于女性(5.81%vs.3.42%, 1.22%vs.0.64%, 1.83%vs.1.17%, 0.38%vs.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各级病变总体检出率、食管癌前病变、阳性病例的检出率以及食管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的检出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以后增长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阆中市食管癌高发区农村居民食管癌内镜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应重视癌前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与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淮安市自2009年开始被纳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转移支付肿瘤随访登记项目点。本研究旨通过分析2009-2017年淮安市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探讨高危人群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流行特征,为全市食管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7年在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洪泽、金湖和涟水三地,采用健康危险因素调查筛选高危人群,进行食管内镜碘染色指示性活检,由病理诊断最终确诊,对发现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及时开展治疗,筛查结果按年份、性别、年龄组等进行统计描述,各级食管病变的检出率、早诊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全市共完成高危人群筛查31650人,男女比例为1∶1.34,平均年龄为(55.15±7.77)岁,取病理活检6473例,活检率为20.45%,其中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27%(1666/31650),阳性病例检出率为1.24%(392/31650),早诊率为89.80%(352/392)。食管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和浸润癌的检出率分别为4.37%(1382/31650)、0.90%(284/31650)、0.93%(294/31650)、0.18%(58/31650)和0.13%(40/31650)。除浸润性癌外,男性其他食管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女性,χ^2=6.815,P=0.009;各级食管病变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17.003,P=0.001。结论淮安市食管癌内镜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高发区人群中仍存在大量的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者,应进一步加强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人群随访和干预工作,以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组织及癌前病变标本中p63和Ki-67蛋白的联合表达,探讨其共表达与食管癌变的关系及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来自食管癌高发区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和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以及癌组织共203例组织中p63和Ki-67蛋白的异常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黏膜、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及癌组织中,p63蛋白异常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5.0%(3/20)、36.8%(14/38)、47.1%(24/51)、65.2%(30/46)和83.3%(40/48);Ki-67异常表达检出率分别为10.0%(2/20)、28.9%(11/38)、41.2%(21/51)、56.5%(26/46)和81.3%(39/48),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63、Ki-67表达异常与组织学分级均显著相关(r分别为0.553和0.583,P<0.01),而且p63蛋白与Ki-67蛋白表达之间也具有相关性(r=0.690,P<0.01).结论:p63和Ki-67蛋白共表达与食管癌癌变过程显著相关,p63及Ki-67表达改变的时相分布,有可能成为在食管癌前人群中确立高危个体和选择重点化学预防个体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磁县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前状态及病变的分布情况,为该病的病因及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磁县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完成的40~69岁人群的食管癌早诊早治内镜筛查资料,筛查采用内镜碘染色指示性活检,并对符合对象按性别、年龄组统计食管癌癌前状态及病变的检出率。   结果  纳入分析队列筛查对象11 423例,食管活检率66.90%。食管鳞状上皮轻度、中度、重度异型增生检出率分别为11.84%、2.66%、1.04%,原位癌检出率为0.40%,鳞癌可能有浸润的患者检出率为0.04%、黏膜内鳞状细胞癌为0.37%,浸润性鳞癌为0.17%。平均重度异型增生以上及癌的检出率为2.01%。   结论  磁县食管癌高发区40~69岁人群存在大量无症状癌前病变及癌症患者,年龄和性别与检出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黄素强化盐干预试验对人群肿瘤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对盐亭县核黄素强化盐干预试验人群干预期(1992~1996)和干预停止期(1997~2001)的肿瘤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男性食管癌、肺癌、结直肠癌,女性食管癌、白血病、宫颈癌发病率在干预期高于对照组,而在干预停止期低于对照组.两组人群10年的肿瘤发病资料比较,试验组除胃癌外其他肿瘤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食管癌和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人群中肺癌、结直肠癌发病率都上升,但试验组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结论]试验组与对照组肿瘤发病率的差异,提示补充核黄素有利于降低肿瘤的发病风险,值得在更大范围的肿瘤高危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