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ⅠE~ⅡE期上呼吸消化道NK/T细胞淋巴瘤(UADT-NKTCL)经治疗后无瘤生存超过5年患者的远期复发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1983-2007年共114例ⅠE~ⅡE期UADT-NKTCL患者疗后5年内无瘤生存,其中32例单纯放疗、80例化放疗、2例单纯化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复发率并Logrank检验及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随访率100%,随访时间满10年者79例。全组5年后复发12例(10.5%),复发中位时间8.2年(5.1~23.1年)。复发者中50%出现局部区域复发而无远处器官或淋巴结受累。全组10年肿瘤特异生存率和累积远期复发率分别为92.2%和8.4%。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有全身症状、ECOG评分≥2分、单纯化疗、初治时放疗剂量<50 Gy是远期复发因素(χ2=4.00~11.14,P=0.004~0.045),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存在全身症状是远期复发危险因素[HR=4.74(95%CI=1.33~16.94),χ2=5.73,P=0.017]。
结论 早期UADT-NKTCL疗后5年内无瘤生存者仍有部分会出现复发。初诊时全身症状是UADT-NKTCL远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ⅠE~ⅡE期原发鼻腔与原发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在临床特征和预后等方面的差别。方法 回顾分析1991-2011年本院初治的273例患者,其中ⅠE期184例,ⅡE期89例。原发鼻腔(NC-NKTL)209例和原发韦氏环(WR-NKTL)64例。258例(94.5%)患者先接受化疗,多数患者接受CHOP或类似方案化疗,放疗中位剂量为54 Gy。结果 与NC-NKTL相比,WR-NKTL中ⅡE期和有B症状者显著增多。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相近(88.7%和87.9%,P=0.869)。随访率96.3%,随访时间满5年者196例。5年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52.6%和41.4%,其中NC-NKTL的5年OS有高于WR-NKTL的趋势(57.0%∶39.0%,P=0.062),而5年PFS则高于WR-NKTL的(46.7%∶25.8%,P=0.019)。结论 早期原发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较原发鼻腔病变更易发生全身症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临床上考虑提早放疗和颈部淋巴结预防照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区域淋巴结转移范围在Ⅱ期上呼吸消化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UADT-NKTC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87—2013年间本院初治的97例Ⅱ期UADT-NKTCL患者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范围与预后关系。全组患者52例原发鼻腔,45例原发鼻腔外上呼吸消化道。多数患者接受以放疗为主治疗,65例接受放化疗,27例单纯放疗,5例单纯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5年OS、PFS分别为57%、49%。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显示伴有下颈(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以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其中位生存时间仅19.3个月,2、5年OS分别为28%、11%,而未伴有下颈淋巴结受累的Ⅱ期患者5年OS达68%(P=0.000)。治疗模式明显影响预后,综合治疗患者5年OS、PFS分别为64%、52%,显著优于单纯放疗或化疗患者的40%(P=0.006)和42%(P=0.088)。结论 区域淋巴结受累水平是Ⅱ期UADT-NKTCL的独立预后因素,伴有下颈淋巴结受累患者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原发蝶窦恶性肿瘤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3年我院收治的原发蝶窦恶性肿瘤16例。初诊无颈部淋巴结发生转移。ⅣA期1例, ⅣB期15例。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11例、单纯手术1例、单纯放疗3例、单纯化疗1例。手术全部为减瘤手术。放疗中位剂量69.96 Gy (56.00~ 80.56 Gy)。结果 全组3年LC、DMFS、DFS、DSS分别为67%、69%、44%、58%, 减瘤术+放疗组分别为67%、55%、30%、41%。全部保留眶内容物及颅底。全组LR率25%, 远处转移率37%, 淋巴结复发率6%。预后分析未见与LC率及DSS相关因素。结论 蝶窦肿瘤经减瘤手术+术后放疗在保留眼眶及颅底前提下能取得良好疗效。蝶窦肿瘤治疗后淋巴结复发率低, 临床不建议常规颈部淋巴结预防照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搜集2004—2010年Ⅱ~Ⅳ(M0)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例共183例,其中术后放化疗64例、单纯化疗119例。分析二者生存及不良反应,分层分析二者在不同分期、不同淋巴结转移个数、不同手术方式(D0、D1、D2术式)的生存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不良反应等行χ2检验。结果 随访率为87.8%,随访时间满3、5年例数分别为72、29例。术后放化疗和单纯化疗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2%、55%和77%、53%、43%(P=0.079),3~4级胃肠道和血液学不良反应相似(P=0.363、0.617)。单因素分析显示ⅢB~Ⅳ(M0)期、D0切除术、淋巴结转移个数>6个者放化疗比单纯化疗生存获益(P=0.022、0.025、0.021)。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放化疗有延长生存趋势,不良反应可耐受。ⅢB~Ⅳ(M0)期、D0切除术、淋巴结转移个数>6个者可从放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鼻腔、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放化疗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2000-2010年本院共收治经免疫组化确诊130例鼻腔、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其中鼻腔的109例、韦氏环的21例。Ann Arbor分期ⅠE期116例、ⅡE期14例。单纯放疗30例,单纯化疗2例,放化疗联合98例。
结果 随访率100%,随访时间满5年者78例。完全缓解率全组为89.2%,ⅠE、ⅡE期的分别为88.8%、92.9%(χ2=0.02,P=0.837),单纯放疗、放化疗联合的分别为86%、96%(χ2=1.44,P=0.230)。全组5年总生存(OS)和无瘤生存(DFS)率分别为58.0%和57.2%,ⅠE、ⅡE期患者5年OS分别为60.6%、36.3%(χ2=0.25,P=0.615),5年DFS分别为59.7%、36.3%(χ2=0.21,P=0.648);单纯放疗、放化联合的5年OS分别为70%、48%(χ2=0.01,P=0.933),5年DFS分别为66%和48%(χ2=0.09,P=0.764)。单纯放疗、放化联合的主要3、4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7%、54.1%(χ2=41.38,P=0.002)。原发灶照射剂量(χ2=3.18,P=0.005)、ECOG评分(χ2=2.97,P=0.008)与OS相关。
结论 ⅠE、ⅡE期鼻腔、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放化联合与单纯放疗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较重;原发灶照射剂量、ECOG评分是影响OS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2年间14例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ⅠE期8例、ⅡE期5例、ⅢE期1例。4例单纯手术治疗,5例术后放疗或化疗,3例化放疗,2例单纯化疗。结果 中位年龄为55岁,男女之比为1∶1.33。中位随访时间为48.3个月。全组患者均存活,3例患者出现治疗失败。全组患者2、4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和69%。治疗失败发生在疗后25~37个月,失败部位为双肺、纵隔淋巴结、右肺和脑膜。结论 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为惰性淋巴瘤,预后良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变范围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期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13年32例早期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疗效及生存情况。中位年龄56岁,ⅠE期23例、ⅡE期9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MZLPI)评分0分23例、1分9例。9例接受放疗,8例接受单纯手术,3例手术+化疗,12例单纯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结果 5年样本数22例。5年OS率为85%,5年PFS率为73%。放疗总缓解9/9,其中CR为6/9,PR为3/9。单因素分析显示未放疗为PFS的影响因素,放疗与未放疗患者5年PFS分别为100%和63%(P=0.029),5年OS分别为100%和79%(P=0.129)。年龄>60岁、ECOG评分2分及MZLPI评分1分为PFS及OS的影响因素(P=0.041、0.018、0.044及P=0.001、0.001、0.003)。结论 早期肺MALT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ECOG及MZLPI评分。予以受累野低剂量(24~30 Gy)放疗能提高LC率进而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4例鼻型NK/T细胞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经免疫组化证实.根据Ann Arbor分期,Ⅰ期46例,Ⅱ期19例,Ⅲ期16例,Ⅳ期3例.单纯放疗29例,单纯化疗5例,放疗、化疗结合50例.预后判断采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全组5年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48.8%与35.7%.首程治疗后达CR的5年OS为59.4%,未达CR的5年OS为15.0%(P<0.01).单纯化疗中1例达CR(20.0%),单纯放疗21例达CR(72.4%),放疗、化疗结合42例达CR(84.0%),放疗、化疗结合与单纯放疗后达CR明显高于单纯化疗(P<0.01).单纯放疗和放疗、化疗结合的5年OS率分别为44.8%和54.0%(P>0.05),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20.0%(P<0.05);单纯放疗和放疗、化疗结合的5年DFS分别为34.5%、40.0%,明显高于单纯化疗(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PI、首程CR、B症状、鼻中隔和(或)硬腭穿孔及治疗方法为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以IPI评分最明显.结论 对鼻型NK/T淋巴瘤采用单纯化疗疗效差,而放疗、化疗结合疗效较好,但远期生存情况仍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Ⅱ和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单纯手术、术后放疗(PORT)和术后放化疗(POCRT)患者的失败模式,探讨适合不同亚组人群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68例不同治疗方式Ⅱ和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失败模式的关系,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患者胸腔-区域复发率为40.8%,远处转移率为27.4%。三组患者的1、3、5年胸腔-区域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三组间远处转移率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OCRT与单纯手术和PORT组患者相比胸腔内复发率较低;而单纯手术组患者较POCRT和PORT组患者远处转移率低。Ⅲ期较Ⅱ期患者的血行转移率高。与N0期相比,N1期患者锁骨上及腹腔淋巴结复发率和血行转移率均较高(P<0.05)。N0期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性治疗后,胸腔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患者,且N1期患者似乎更能从POCRT中受益。Ⅱ期患者中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其锁骨上淋巴复发率和胸腔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患者,但Ⅱ/Ⅲ期接受术后辅助性治疗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要高于单纯手术患者。结论Ⅱ期和Ⅲ期食管癌有较高的胸腔-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POCRT较PORT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胸腔-区域复发率;建议Ⅱ期和N1期食管癌术后患者常规应用放化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ⅡB-ⅢB期宫颈鳞癌单纯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5-2011年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71例ⅡB-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单纯同步放化疗113例(同步组),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新辅助组)58例。Kaplan-Meier法计算OS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同步组与新辅助组3、5年OS率分别为81.4%、75.9%与74.3%、67.2%(P=0.469);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生存率均相近(P=0.310、0.15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肿块长径、淋巴结转移、同步化疗方式是宫颈癌预后影响因素(P=0.003、0.024、0.037及P=0.001、0.048、0.022)。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盆腔局部复发率较高(P=0.047),而死亡率、远处转移、远期不良反应相近(P=0.215、0.245);无淋巴结转移者3-4级骨髓抑制更多(P=0.016),而死亡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远期不良反应均相近(P=0.328、0.114、0.330)。结论 ⅡB-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同步组与新辅助组疗效相当;肿块长径、淋巴结转移、同步化疗方式是预后影响因素;新辅助化疗增加同步放化疗期间3-4级骨髓抑制发生风险,导致放疗时间延长,局部复发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o evaluate the patterns of treatmen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B cervical carcinoma with high-risk factors following radiotherapy given concurrently with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49 patients with stage IIB cervical carcinoma with high-risk factors (lesion size 4cm, lymph node metastasis, high-risk cell type) treated by radiotherapy and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was performed. Sites of treatment failure were categorized as pelvic, pelvic plus distant metastases, and distant metastases alone. Pelvic failure included local and pelvic nodal failures.Results Of the 349 patients, treatment failure occurred in 79 patients (22.6%). Forty-six (13.2%) had persistent disease and 33 (9.5%) had recurrent disease. Among these 79 patients, overall pelvic failure was observed in 67%, of whom 72% had local failure; 19%, pelvic nodal failure; and 9%, local with pelvic nodal failure. Incidences of distant metastases alone and pelvic with distant metastases were 24% and 9%. In the 26 patients with distant metastases either alone or combined with pelvic failure, the most frequent metastatic region was the paraaortic lymph node (50%). The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was 6.5% (19/289) in the pelvic tumor control group and 11.6% (7/60) in the pelvic failure group. Pelvic failure was the most frequent failure in the group with tumor size of 4cm or more, whereas, for the positive-lymph-node group, distant metastasis was most frequent and metastases to paraaortic lymph nodes were common. The incidences of pelvic failure alone and distant metastases were similar in the high-risk cell-type group, and the distant metastasis regions were mostly paraaortic lymph nodes.Conclusion Although systemic chemotherapy was administered concurrently with radiotherapy, the incidence of pelvic failure was highest, followed by paraaortic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B cervical carcinoma with high-risk factors, following radiotherapy with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血管肉瘤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88—2015年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0例血管肉瘤患者资料。综合治疗18例,其中手术+放疗9例、手术+放疗+化疗4例、手术+化疗5例;非综合治疗12例,其中单纯手术11例、单纯放疗1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1、2、5年样本量分别为29、26、18例。1、2、5年OS率分别为70.1%、49.1%、40.9%,LRFS率分别为52.8%、44.0%、35.2%,DMFS率分别为81.6%、68.0%、56.7%。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分期、初次治疗后有无肉眼肿瘤残留与OS相关(P=0.027、0.027、0.011、0.000);Ⅰ、Ⅱ期患者综合治疗较单一治疗者LR率低(P=0.006);性别、年龄、分期、发病部位与DM相关(P=0.028、0.011、0.015、0.022)。结论 血管肉瘤LR和DM率高预后差,应早诊断、早治疗;对Ⅰ、Ⅱ期患者也应进行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预后因素包括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分期、初次治疗后有无肉眼肿瘤残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原发腮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特征、诊断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的13例腮腺淋巴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中位随访时间38.5个月,所有患者均先行手术+放疗。结果 全组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中位年龄33岁。确诊时局限于腮腺9例、区域淋巴结转移4例,均为Ⅰ b、Ⅱ区。UICC2010分期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1、1、6、5例。11例患者手术病理标本EBER检测10例阳性。全组无死亡事件,3年总生存率100%,3年无进展生存率76%,3年局部控制率92%,3年无远处转移率84%。结论 腮腺淋巴上皮癌发病率较低,病变与EBV相关,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疗前应除外鼻咽癌转移至腮腺的可能。目前治疗模式是以手术+放疗,总体预后较好,治疗失败主要原因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5.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原发灶不明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治疗失败的原因,探讨治疗方法和技术。方法:共收集122例初治治疗的病例,单纯放射治疗(R)62例,单纯手术治疗(S)23例,单纯化疗(C)5例,手术加放射治疗(S+R)20例,放射治疗加手术(R+S)12例。手术治疗局部淋巴结切除术 18例,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术34例,双侧颈巴结清扫术3例。放射治疗94例中,全咽部和全颈部照射65例,全颈部照射9例,部分颈部照射20例。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9%和36.5%,颈部转移癌未控和复发占45.9%,远地转移率为26.2%,原发灶发现占8.2%。影响颈部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N分期、综合治疗、全颈照射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影响远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N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和原发灶出现。影响原发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颈淋巴结转移部位。结论:早期鳞癌或低分化部、未分化癌局部手术切除或活检术后直接进行放射治疗,晚期颈转移以放射治疗和手术综合治疗为主,可同时加化疗,而腺癌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上中颈部低分化和未分化癌应采用全咽部和全颈部照射,除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以外,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照射野至少应该包括全颈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结果.方法 搜集5年间58例因内科疾病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Ⅰ期37例,Ⅱ期21例.50例单纯放疗,8例放疗+化疗.43例三维适形放疗,15例常规放疗.结果 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54%、30%,中位生存时间26.2个月.1、2、3年肿瘤专项生存率分别为88%、60%、36%,中位生存时间30.8个月;Ⅰ期的分别为84%、64%、31%和30.8个月,Ⅱ期的分别为81%、47%、28%和18.8个月;三维适形放疗的分别为95%、57%、33%和30.8个月,常规放疗的分别为53%、44%、24%和15.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体积、放射性肺损伤和体重下降≥5%显著影响生存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体积是独立预后因素.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2%,年龄和疗前肺功能与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治疗失败原因包括局部失败(33%)和远处转移(21%),各治疗组间无差别.结论 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是影响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三维适形放疗较常规放疗能提高生存率.高龄和肺功能差的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