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单纯放疗和综合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放疗和放化疗综合治疗结果。[方法]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年龄≥70岁接受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分型鳞癌65例,腺癌24例,大细胞癌5例,其他类型11例(分类不明癌);分期ⅢA43例、ⅢB62例;治疗方法:单纯放疗70例,综合治疗35例,其中同步放化疗7例,序贯化放疗28例。中位放疗剂量60Gy(34~74Gy)。[结果]存活病人中位随访17.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1个月,1年生存率65.8%,3年生存率19.8%,5年生存率15.0%。全组72例(68.6%)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胸内复发31例(29.5%),远地转移34例(32.4%),7例(6.7%)出现胸内复发及远地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卡氏评分和放疗剂量显著影响预后。15例(14.3%)患者出现NCICTC≥3级放射性肺炎。放化疗综合治疗组血液毒性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53.3%vs.7.1%,χ^2=27.0,P〈0.001)[结论]老年(≥70岁)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和放化疗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卡氏评分和放疗剂量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实时测定贝伐单抗和放射线作用人肺腺癌细胞系(NCI-H141)裸鼠移植瘤后活体乏氧调节蛋白(HIF-1α)水平变化,为优化贝伐单抗和放射线联合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用HIF-1α荧光蛋白报告质粒转染NCI-H441细胞连续测定肿瘤乏氧水平,并观察贝伐单抗与放射线(122Scγ射线)早晚联合后HIF-1α水平变化、血管数量和渗透性、肿瘤反应、乏氧分子标记、凋亡率和肿瘤生长延迟的异同.结果 单纯贝伐单抗作用后24 h肿瘤HIF-1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轻度下降(3.1×106:6.1×106;t=-1.73,P>0.05),功能血管密度升高(16.6:12.1;t=-1.40,P>0.05)和血管渗透指标明显改善(2.9%:11.5%;t=6.80,P<0.01);随后HIF-1α表达水平迅速升高(7.4×106:20.4×106;t=2.36,P<0.05)并维持至疗后8~10 d(第3天时高于对照组3~4倍)且总血管密度明显下降(37.4:15.9;t=5.36,P<0.01).贝伐单抗治疗72 h后联合放射线作用组比24 h后联合作用组肿瘤血管记数高(联合作用后第3天,9.33:3.17;t=-2.43,P<0.05)、凋亡记数低(联合作用后第3天,23.33:43.83;t=2.54,P<0.05),生长延迟时间也明显缩短(10.5:23.0;t=2.67,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放射线作用后72 h贝伐单抗诱导的乏氧对血管和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放射抵抗作用,提示血管靶向药物联合放射作用可能存在时间增益窗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0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Ⅲa期29例,Ⅲb期77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55例患者接受含紫杉醇方案、21例患者接受拓扑替康方案、26例患者接受PE方案[依托泊甙(VP-16)+顺铂(DDP)]、4例患者接受其他方案的同步放化疗.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总生存期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2%、41.1%和27.5%.接受含紫杉醇方案、拓扑替康方案和PE方案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3、27.3和29.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含紫杉醇方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6.3个月)明显短于合并的拓扑替康-PE方案组(27.3个月,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方案(含紫杉醇方案和拓扑替康-PE方案)和N分期对患者的总生存期有显著影响(均P<0.05).含紫杉醇方案组急性放射性肺炎(2~4级)的发生率(27.3%)明显高于拓扑替康-PE方案组(10.6%,P=0.03),但两组间血液学毒性(3~4级)和放射性食管炎(2~4级)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4%∶29.8%,P=0.11;29.1%∶34.0%,P=0.59).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中的不同化疗方案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相关.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适形放疗肺损伤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2年11月至2006年3月符合入组条件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Ⅱ期12例(切缘阳性),ⅢA期53例,ⅢB期25例.术后均接受了中位剂量60 Gy的3DCRT,38例接受了中位3周期术后化疗.观察指标为CTC 3.0 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RP).应用ROC曲线分析健侧、患侧和双肺接受x Gy剂量的相对体积(Vx)和绝对体积与RP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9例患者出现有症状的RP,RP发生率为10%.接受全肺切除的20例患者中无RP发生.RP中位发生时间在放疗开始后101 d,其中2级7例,3级2例.双肺V30、V35在RP组明显高于未发生RP组(19%∶14%,U=-2.16,P=0.030;15%:11%,U=-2.65,P=0.007).以患侧肺接受30 Gy照射的绝对体积作为分界点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57,对RP预测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70%.患肺接受30 Gy照射的绝对体积>340 cm3的RP发生率明显高于体积<340 cm3的(29%∶3%,x2=9.75,P=0.003).结论 对于肺叶切除的NSCLC患者接受术后放疗,患肺接受30 Gy照射的绝对体积与RP相关.对全肺切除患者,单肺V20限制在10%以下,接受术后放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放疗的疗效、失败模式及副反应.方法 分析3年余接受术后放疗的ⅠB~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2例,其中86例采用3DCRT,76例采用常规放疗.结果 总随访率91.5%,3DCRT和常规放疗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9.4个月和33.8个月.3DCRT和常规放疗的1、2、3年无局部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7.5%、83.2%、83.2%和84.3%、76.0%、65.6%(χ2=5.46,P=0.019),总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无远转生存率均相似;总局部区域失败率分别为14.5%和33.3%(χ2=7.70 P=0.006),远处转移率两组相似.2~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DCRT显著低于常规放疗(11.6%:23.7% χ2=4.10,P=0.043).结论 术后放疗采用3DCRT技术比常规放疗技术能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放疗相关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与脑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X刀、γ刀应用于临床之后,放射性脑损伤有所增多,进一步研究脑放射损伤的发病机理、防治措施十分重要,本文作者综述有关进展。一、在体脑组织受照射后凋亡观察采用常压X射线照射8~10周龄大鼠头部,发现:①脑组织凋亡主要发生于室管膜下区,少数出现于胼胝体区,其他区未见凋亡细胞。但凋亡发生的部位还与受照射鼠的年龄有关,生后2天的SD大鼠接受300kVX射线2Gy照射后凋亡细胞主要出现于新皮质的上层、梨状区和嗅内皮质、海马多形细胞层、海马的锥体细胞层、齿状回门部、新纹状体、丘脑、皮质下白质、脑室周围的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记忆力下降与脑损伤之间关系,探索记忆力检测作为放射性脑损伤早期发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了24例放射治疗后长期生存的鼻咽癌患者的记忆力指数,同时进行脑的影像学观察来研究记忆力下降与脑形态损伤之间的相关性,并设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全组病人记忆商较正常人明显减退,其中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和图像自由回忆3个分项的得分下降最明显。记忆力的减退程度与脑损伤影像学表现的严重程度成正比:24例病人中记忆商>80分的15例病人CT或MRI检查均未发现脑萎缩和脑软化;65~80分的5例病人中2例脑萎缩;<65分的4例均发生了脑软化。另外,记忆力减退随放射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相关系数为-0.72(P<0.001)。结论放射治疗后长期生存的鼻咽癌患者记忆力下降与放射性脑损伤程度成正比,初步提示放射治疗后进行记忆力动态评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鼻咽癌病人的放射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结果.方法 搜集5年间58例因内科疾病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Ⅰ期37例,Ⅱ期21例.50例单纯放疗,8例放疗+化疗.43例三维适形放疗,15例常规放疗.结果 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54%、30%,中位生存时间26.2个月.1、2、3年肿瘤专项生存率分别为88%、60%、36%,中位生存时间30.8个月;Ⅰ期的分别为84%、64%、31%和30.8个月,Ⅱ期的分别为81%、47%、28%和18.8个月;三维适形放疗的分别为95%、57%、33%和30.8个月,常规放疗的分别为53%、44%、24%和15.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体积、放射性肺损伤和体重下降≥5%显著影响生存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体积是独立预后因素.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2%,年龄和疗前肺功能与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治疗失败原因包括局部失败(33%)和远处转移(21%),各治疗组间无差别.结论 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是影响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三维适形放疗较常规放疗能提高生存率.高龄和肺功能差的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9.
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肺和食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背景与目的在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肺、食管等正常组织往往会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本研究拟分析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放射性食管和肺损伤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3年9月首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肺癌病例,总计112例,男87例,女25例,中位年龄64岁(20~87岁)。其中非小细胞肺癌97例,小细胞肺癌15例。放疗中位单次剂量2Gy,每周5次,中位总剂量60Gy。结果2级以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为7.1%(8/112);2级以上晚期放射性肺损伤为1.8%(2/112);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8.9%(10/11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未发现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疗前体重下降≥5%和行化疗或同时化放疗的病例,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的发生率升高,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疗前体重下降≥5%在多因素分析中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此研究未能发现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但发现与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相关的因素是疗前体重下降≥5%。  相似文献   
10.
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剂量学优势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时的肿瘤靶区、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剂量分布优势。方法:选择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进行根治性治疗的10例肺癌,先在适形放射治疗体位下在模拟机下常规定位,标出其射野范围后进行CT模拟扫描。非小细胞肺癌在DT40Gy时行第2次CT扫描调整CTV,常规照射设野避开脊髓加量。采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评价常规照射和三维适形照射对肿瘤靶区、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比常规放射治疗,从剂量分布对肿瘤靶区有更好的适形度,95%CTV达到的平均剂量高出11·5Gy(5~20Gy),平均高出医生给予剂量CTV体积的38%(10%~59%)。在正常组织中,除健侧肺的V20和V30比常规放疗稍高外(1·1%和1·7%),脊髓的最大剂量平均低4Gy(-4~12Gy),心脏V35低24·3%(-4%~75%),双肺V20和V30分别低7%(-5%~20%)与7·4%(-6%~20%),患侧肺的V20和V30分别低13%(-7%~45%)和15%(-8%~40%)。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比常规放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对肿瘤靶区有更好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并且能更好的减少正常组织脊髓、心脏和肺的照射体积和剂量,特别是高剂量的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