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以进口去氧氟尿苷胶囊为对照 ,考察国产去氧氟尿苷胶囊的药动学及 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10名肿瘤病人随机双交叉口服 2种胶囊 80 0mg ,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的血药浓度。结果 :进口和国产去氧氟尿苷胶囊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 (5 .1± 1.4 )mg·L- 1,(4.6± 1.2 )mg·L- 1;Tmax分别为 (1.0± 0 .4 )h ,(0 .8± 0 .4 )h ;AUC分别为 (6 .5± 1.7)mg·h·L- 1,(6 .0± 1.6 )mg·h·L- 1。国产去氧氟尿苷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5± 12 ) %。结论 :2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行试验制剂甲砜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市售甲砜霉素胶囊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男性健康志愿者20名,随机分为2组,分别交叉单剂服用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甲砜霉素胶囊5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砜霉素经时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2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3.7±s0.5)h和(3.1±0.6)h,tmax为(2.0±0.3)h和(2.0±0.3)h,cmax为(2.3±0.6)mg·L-1和(2.3±0.5)mg·L-1,AUC0~12为(9.0±1.4)mg·h·L-1和(9.0±1.6)mg·h·L-1,AUC0~∞为(9.8±1.8)mg·h·L-1和(9.8±1.6)mg·h·L-1。试验制剂甲砜霉素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1±6)%。结论:甲砜霉素胶囊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3.
国产去羟肌苷散剂与进口去羟肌苷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去羟肌苷散剂与进口去羟肌苷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A和B两组,自身交叉口服单剂量国产去羟肌苷散剂250mg和进口去羟肌苷片剂200mg。血浆采用固相萃取处理,以HPLC测定去羟肌苷的经时血药浓度,计算2种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国产去羟肌苷散剂和进口去羟肌苷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0.67±s0.04)h和(0.66±0.06)h,cmax为(0.84±0.26)mg·L-1和(0.9±0.3)mg·L-1,t1/2为(2.6±0.4)h和(2.5±0.3)h,AUC0~10为(1.7±0.8)mg·h·L-1和(1.7±0.7)mg·h·L-1,AUC0~∞为(1.8±0.9)mg·h·L-1和(1.9±0.9)mg·h·L-1。国产去羟肌苷散剂的相对人体生物利用度是(96±21)%(n=20,以AUC0~10计)。去羟肌苷散剂和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交叉试验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种制剂的AUC0~10,AUC0~∞,cmax经双单侧t检验示90%置信区间位于有效区间80%~125%范围内。结论:国产去羟肌苷散剂与进口去羟肌苷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盐酸左旋氧氟沙星胶囊人体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左旋氧氟沙星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200mg 盐酸左旋氧氟沙星胶囊和左旋氧氟沙星片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旋氧氟沙星血药浓度,用一级吸收的二室模型拟合血浓_时间数据,用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进行制剂的等效性分析。结果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3.18±0.57)mg·L-1,tmax=(0.83±0.33)h,AUC0~24=(20.0±2.9)mg·h·L-1,t1/2(β)=(7.8±2.0)h;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2.96±0.43)mg·L-1,tmax=(0.96±0.33)h,AUC0~24=(21.5±1.9)mg·h·L -1,t1/2(β) =(6.82±0.84)h,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0±11.8) %。结论盐酸左旋氧氟沙星胶囊和左旋氧氟沙星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司他夫定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口服单剂量司他夫定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血浆样品采用固相萃取处理,HPLC内标法测定。结果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0→10分别为(2.36±0.65)、(2.40±0.69)h·mg·L-1;AUC0→∞为(2.41±0.67)、(2.46±0.72)h·mg·L-1;cmax为(1.15±0.36)、(1.10±0.32)mg·L-1;tmax为(0.95±0.13)、(0.94±0.14)h;T1/2为(1.90±0.34)、(1.90±0.26)h。试验制剂相对参比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是(99.69±14.28)%(n=20,以AUC0→10计)。2种司他夫定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交叉试验方差分析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2制剂的AUC0→10、AUC0→∞、cmax经双单侧t检验示90%置信区间位于有效区间80%~125%范围内。结论司他夫定胶囊的国产制剂与进口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健康志愿者国产与进口美洛昔康片的人体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单次给药 2周期交叉设计 ,HPLC法测定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 15mg美洛昔康后血药浓度 ,计算药动学参数和国产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2种制剂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开放模型。国产与进口片的药动学参数分别是AUC0 - 96 为 (6 7±s 14 )mg·h·L- 1和 (6 4± 15 )mg·h·L- 1;AUC0 -∞ 为 (73± 19)mg·h·L- 1和 (70± 18)mg·h·L- 1;Cmax为 (2 .3± 0 .5 )mg·L- 1和 (1.6± 0 .3)mg·L- 1;Tmax为 (2 .0± 1.6 )h和 (6± 3)h ;T12 ke为 (2 5± 6 )h和 (2 4± 5 )h ;MRT为 (4 0± 13)hand (39±8)h。方差分析表明两者AUC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但两者的Cmax和Tmax之间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国产片的释药速率比进口片快 ,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5± 13) %。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司他夫定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司他夫定胶囊参比(40mg)和被试制剂(45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司他夫定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2种司他夫定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参比制剂、被试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1033.85±225.63)和(1047.51±282.13)μg·L-1;tmax分别为(0.75±0.21)和(0.96±0.34)h;t1/2ka分别为(0.16±0.16)和(0.38±0.32)h;t1/2ke分别为(1.49±0.22)和(1.38±0.23)h;AUC0-t分别为(2.23±0.40)和(2.33±0.51)mg·h·L-1;AUC0-∞分别为(2.34±0.46)和(2.42±0.54)mg·h·L-1。与参比制剂相比,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94.20±21.13)%,F0-∞为(93.82±21.89)%。结论2种司他夫定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健康男性自愿者口服国产丙硫氧嘧啶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2 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自身对照分别单次口服丙硫氧嘧啶国产及进口片剂各 2 0 0mg。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 ,以内标法定量。结果 :峰浓度Cmax分别为 (5 .7± 1.5 )及 (5 .8± 1.8)mg·L- 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 (1.4± 0 .8)及 (1.4± 0 .7)h ;消除相半衰期t1/2 分别为 (1.7± 0 .3)及 (1.7± 0 .2 )h ;AUC0 -t分别为 (18.0± 4 .4 )及 (17.8± 4 .6 )mg·h·L- 1;AUC0 -∞ 分别为 (18.1± 4 .5 )及 (17.9± 4 .7)mg·h·L- 1。受试片相对于参比片的生物利用度为(10 1.9± 13.2 ) %。结论 :丙硫氧嘧啶片国产片和进口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吡嗪酰胺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与药动学。方法 :2 0名健康受试者交叉口服单剂量 10 0 0mg吡嗪酰胺的2种片剂 ,分别在服药前及服药后 0 .2 5 ,0 .5 ,0 .75 ,1,1.5 ,2 ,4 ,6 ,9,12 ,2 4 ,36h取血样 ,以HPLC法测定吡嗪酰胺的血药浓度 ,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 :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 :cmax分别为 (2 1.6 6± 3.0 4 ) ,(2 2 .4 5± 2 .97)mg·L-1;tmax分别为 (1.11± 0 .5 3) ,(1.0 6± 0 .39)h ;消除半衰期 (T1/2 β)分别为 (11.6 5± 2 .80 ) ,(10 .4 7± 1.6 7)h ;AUC0→ 13h分别为 (2 80 .89± 4 1.12 ) ,(2 87.4 3± 4 1.79)mg·h·L-1;AUC0→∞ 分别为 (312 .14± 4 6 .17) ,(315 .92± 5 0 .14 )mg·h·L-1;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9.0±16 .9) %。对参数cmax,AUC0→ 13h进行方差分析 ,并进行双单侧t检验 ,tmax经非参数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国产班布特罗片剂和进口片剂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  2 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 ,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血浆中班布特罗其代谢物特布他林的浓度。结果 经数据处理 ,单次口服国产和进口班布特罗片剂后班布特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AUC0 -t分别为 (5 2± 2 1) μg·h·L-1和 (5 1± 2 0 ) μg·h·L-1,Tmax分别为 (2 9± 0 9)h和 (2 6± 0 7)h ,Cmax分别为 (6 0± 2 6 ) μg·L-1和 (6 2± 2 9) μg·L-1。特布他林 :AUC0 -t分别为 (191± 30 ) μg·h·L-1和 (197± 37) μg·h·L-1,Tmax分别为 (4 2± 1 0 )h和 (4 2± 1 0 )h ,Cmax分别为 (10± 5 )μg·L-1和 (10± 4) μg·L-1。国产班布特罗片剂单次给药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2 %± 8% (班布特罗 ) ,10 0 %±12 % (特布他林 )。结论 经统计学证明两制剂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比较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分散片与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普通片安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方法  18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采用两周期随机交叉试验 ,分别口服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分散片与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普通片安奇 (克拉维酸 12 5mg ,阿莫西林 5 0 0mg)。用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的浓度 ,计算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计算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分散片和普通片克拉维酸的Tmax为(0 89± 0 2 5 )h和 (1 0 1± 0 30 )h ;Cmax为 (1 92± 0 6 4 )mg·L-1和 (1 4 9± 0 6 5 )mg·L-1;AUC0→∞ 为 (4 347±1 5 4 2 )mg·h·L-1和 (3 395± 1 4 6 8)m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 15 1 0 9%± 86 0 0 %。阿莫西林Tmax 为 (1 15±0 4 1)h和 (1 34± 0 4 0 )h ;Cmax(5 81± 1 4 0 )mg·L-1和(4 6 0± 1 37)mg·L-1;AUC0→∞ 为 (13 4 72± 3 114 )mg·h·L-1和 (11 937± 2 735 )m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118 4 1%± 31 5 6 %。两者间除阿莫西林T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克拉维酸Tmax小于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普通片安奇的克拉维酸Tmax(P <0 0 5 ) ,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克拉维酸Cmax、AUC0→∞ 和阿莫西林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和汉族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的药物动力学,旨在为战时救治和平时临床合理应用奥美拉唑提供依据。方法健康维吾尔族和汉族受试者各10名,男、女各半,单剂量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40 mg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血浆样品经处理后用HPLC法测定奥美拉唑的质量浓度。用DAS 2.0药物动力学软件处理数据,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奥美拉唑在维吾尔族受试者体内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ρmax(728.4±214.3)μg.L-1,tmax(2.8±0.5)h,t1/2(1.2±0.5)h,AUC0-12(1 837.0±861.8)μg.h.L-1,AUC0-∞(1 847.6±869.1)μg.h.L-1;在汉族受试者体内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ρmax(760.5±581.2)μg.L-1,tmax(2.7±0.8)h,t1/2(1.6±1.3)h,AUC0-12(1 437.6±798.1)μg.h.L-1,AUC0-∞(1 470.1±769.5)μg.h.L-1。结论奥美拉唑在维吾尔族、汉族受试者体内的ρmax、AUC(0-12)、AUC(0-∞)个体间差异较大,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民族人体内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缬沙坦3种制剂的健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缬沙坦 3种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特征。方法 :2 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采用三制剂三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分别口服单剂量 80mg缬沙坦片剂 (被试制剂T 1)、胶囊 (被试制剂T 2 )和缬沙坦胶囊 (参比制剂R)。采用HPLC 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样品中的缬沙坦浓度。结果 :T 1,T 2与R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max(2 .4±s 0 .8)h ,(2 .8± 0 .8)h和 (2 .2± 0 .5 )h ;Cmax(2 .2± 0 .8)mg·L- 1,(1.9± 1.0 )mg·L- 1和 (2 .0± 1.0 )mg·L- 1;AUC0 2 4 (12± 4 )mg·h·L- 1,(11± 4 )mg·h·L- 1和 (11± 5 )mg·h·L- 1;T12 β(6 .0± 1.1)h ,(5 .8± 1.0 )h和 (5 .9± 0 .9)h。相对生物利用度 :(117± 37) % (T 1)和 (10 4± 4 4) % (T 2 )。药动学参数经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周期间与制剂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双单侧t检验表明接受T 1与R和T 2与R生物等效的假设 ,经计算 90 %置信区间均在规定值内。结论 :T 1,T 2与R 3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4.
罗红霉素胶囊剂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行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通过交叉试验对8名男性志愿者(22.6a±s2.1a)交叉口服罗红霉素300mg国产胶囊剂和进口片剂,进行单剂量药物动力学研究。血药浓度采用微生物法进行测定。结果:口服国产胶囊和进口片剂的血药浓度_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Cmax分别为9.5mg/L±1.3mg/L与9.0mg/L±1.0mg/L,Tmax为1.14h±0.18h与1.31h±0.21h,T12β为13.1h±2.4h与13.6h±2.2h,AUC为107mg·h/L±23mg·h/L与108mg·h/L±14mg·h/L。比较2种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其差别均无显著意义(P>0.05)。与进口罗红霉素片相比较,国产罗红霉素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13)%。口服该药48h尿药回收率为给药量的(15±5)%。结论:国产罗红霉素胶囊体内过程与进口罗红霉素片剂相仿,2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盐酸曲马多在中国朝鲜族和汉族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朝鲜族和汉族健康受试者各10名,单剂量口服盐酸曲马多胶囊10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受试者血浆中盐酸曲马多的血药浓度,研究其药物动力学,用DAS Ver 2.0药物动力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汉族和朝鲜族健康受试者口服盐酸曲马多后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6.2±1.0)h和(6.4±1.6)h,tmax(2.4±0.7)h和(2.0±0.9)h,ρmax(401.4±78)μg.L-1和(418.9±48)μg.L-1,AUC0-36(4297.1±1261.8)μg.h.L-1和(4071.8±1387.3)μg.h.L-1,AUC0-∞(4456.1±1318.5)μg.h.L-1和(4255.1±1548.2)μg.h.L-1。结论服用盐酸曲马多后,汉族和朝鲜族健康受试者的ρmax、AUC0-t、AUC0-∞个体间差异较大,但2组受试者之间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苯酰甲硝唑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苯酰甲硝唑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10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于早晨空腹 1次口服对照品或供试品 96 0mg。 1wk后再交叉服药。受试者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 0 5、1、2、3、4、6、8、12、2 4、30、36和 48h抽取静脉血 3ml,以高效液相法测定甲硝唑血药浓度。结果 两药均符合口服一级吸收一房室开放模型。主要参数 :Tmax为 (3 12± 0 90 )h和 (5 10± 1 6 0 )h ,Cmax为 (6 5 1± 1 2 5 )mg·L-1和 (5 32± 0 87)mg·L-1,AUC为(113 5 9± 19 84)mg·h-1·L-1和 (10 6 96± 19 6 2 )mg·h-1·L-1。各参数间除Tmax和Cmax差异有显著性外 (P <0 0 5 )其它差异均无显著性。供试品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5 0 7±14 70 ) % ,RSD 15 46 %。结论 生物等效性检验后认为两药AUC体内生物等效性相同 ,Cmax和Tmax生物等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及胶囊剂的健康人体药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及胶囊剂后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洛美沙星浓度。结果符合一级吸收动力学的二房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为 (0 9± 0 4)h和 (1 1± 0 5 )h ;cmax为 (4 6± 0 9)mg·L-1和 (4 9± 1 1 )mg·L-1;t1/2 为 (7 0± 1 6)h和 (7 4± 1 1 )h ;AUC0 -t为 (2 9 1± 5 2 )mg·h·L-1和 (3 0 4± 5 4)mg·h·L-1;经统计学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对盐酸洛美沙星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6 6%± 1 4 5 %。结论两种制剂体内生物作用等效  相似文献   

18.
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复方片剂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格列本脲的HPLC ESI MS测定法 ,研究志愿者口服格列本脲与二甲双胍的复方片剂后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 人血浆样品中格列本脲的测定方法 :血浆样品以 1mol·L- 1的盐酸酸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 ,进行HPLC ESI MS分析 ,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dp 5μm ,4 6mmID× 2 5cm ) ,流动相为甲醇 -10mmol·L- 1醋酸铵水溶液 (78∶2 2 ,V/V) ,检测方式为SIM方式 ,检测离子为m/z 492 1(格列本脲 )、m /z 444 1(内标 )。 2 0名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供试片和参比片 ,剂量均为格列本脲 2 5mg和盐酸二甲双胍 50 0mg。 结果 在 0 3 10~ 413 μg·L- 1范围内格列本脲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格列本脲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1/2 分别为(5 4± 0 8)h、(5 9± 1 0 )h ,Cmax 分别为 (14 6± 2 2 ) μg·L- 1、(12 3± 16) μg·L- 1,Tmax分别为 (2 7± 0 9)h、(3 0±0 7)h ,AUC0~ 3 6 分别为 (73 0± 14 0 ) μg·h·L- 1、(63 2± 117)μg·h·L- 1;二甲双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1/2 分别为(3 0± 0 6)h、(3 0± 0 4)h ,Cmax分别为 (1 61± 0 3 2 )mg·L- 1、(1 62± 0 3 3 )mg·L- 1,Tmax分别为 (1 8± 0 2 )h、(1 7± 0 4)h ,AUC0~ 15 分别为 (7 3 7± 1 3 4 )  相似文献   

19.
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Beagle犬服用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和国外对照缓释片的药动学特性和生物利用度进行比较。方法HPLC法测定 6只Beagle犬服药后的血药浓度 ,计算出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 ,经统计学分析并将两者的计算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6只Beagle犬服用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的血药浓度与服用国外对照缓释片基本一致。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中愈创木芬甘油醚的tpeak 为(3 0 0 0± 0 14 4 )h ,ρmax为 (13 79± 0 5 70 )mg·L-1,t1/ 2 为 (2 35 3± 0 2 5 5 )h ,AUC为 (139 1±9 0 83)mg·L-1·h ;氧去甲右美沙芬的tpeak为 (4 4 2 9± 0 0 88)h ,ρmax为 (0 30 1± 0 0 4 0 )mg·L-1,t1/ 2 为 (6 4 4 5± 0 5 5 1)h ,AUC为 (4 35 4± 0 4 79)mg·L-1·h ;盐酸伪麻黄碱的tpeak为 (2 6 10±0 14 6 )h ,ρmax 为 (1 174± 0 2 0 6 )mg·L-1,t1/ 2 为 (2 84 4± 0 82 5 )h ,AUC为 (8 2 6 6±2 0 30 )mg·L-1·h。与国外对照缓释片相比 ,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的生物利用度为 :愈创木芬甘油醚为 119 8% ;氧去甲右美沙芬为 10 2 4 % ;盐酸伪麻黄碱为 115 6 % ;两制剂tmax、ρmax和AUC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双单侧t检验分析 ,服用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后其生物利用度与服用国外对照缓释片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