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医药卫生   47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公藤甲素对体内外诱生TNF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T10)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在平滑肌细胞(SMC)、腹腔巨细胞(MΦ)的分渥以及在小鼠体内诱生的影响。方法;体外主动脉SMC培养,腹腔注射给药及眼球摘除取血,细胞毒结晶紫染色法测定TNF,依赖细胞株MTT比色法测定IL-6。结果:T10注射浓度(0~0375mg/kg)与小鼠血清TNF,IL-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腹腔M培养上清中T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雷藤甲素治疗宽度窄的缺点,探讨与亚硒酸钠联合用药以减低雷藤甲素剂量的可能性。方法以MTT试验观察不同浓度雷藤甲素、亚硒酸钠单独或组合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基于中效原理的药物量效作用分析软件分析协同、相加、拮抗作用。CI<1时为协同,=1时为相加,>1时为拮抗。结果半数(18/36)组合呈现协同效应,其中7个生长抑制率>70%。含雷藤甲素100nmol·L-1或含亚硒酸钠100μmol·L-1的所有组合CI均<1。结论提示在该两药联合用药方案中减低雷藤甲素的剂量而仍保持原水平疗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 (Triptolide ,T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IL 1βmRNA水平变化的影响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应用雷公藤内酯醇 (0 2和 0 4mg·kg-1)对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计数 ,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的影响。应用RT PCR技术 ,检测大中动脉闭塞侧脑组织IL 1β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雷公藤内酯醇两治疗组大脑中动脉闭塞侧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计数、脑组织IL 1βmRNA水平均明显下降。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也明显改善。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IL 1βmRNA表达、降低IL 1β含量和抑制白细胞浸润的作用。这可能是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 (TL)是否通过降低脑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含量而减少白细胞浸润 ,从而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功能缺失。方法 大鼠ipTL 0 .2或 0 .4mg·kg- 1·d- 1,连续 4d。d 4给药前行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 1h再灌注 2 4h。行为观察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放射免疫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侧大脑皮层TNF α含量。病理切片观察缺血再灌注侧脑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与损伤模型组比较 ,TL处理组大脑皮质TNF α含量明显减少 ,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明显改善。脑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减少。结论 TL有抑制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内TNF α生成 ,降低其含量的作用 ,从而抑制白细胞浸润 ,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甲素聚乳酸纳米粒对大鼠睾丸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采用聚乳酸纳米粒能否减轻雷公藤甲素的大鼠睾丸毒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别ig 0 .2及 0 .6mg·kg- 1雷公藤甲素 (非纳米粒组 )及其聚乳酸纳米粒混悬液 (纳米粒组 ) ,连续给药 15d ,以ig生理盐水的大鼠为对照组 ,测定睾丸的脏器系数及其组织匀浆液中酸性磷酸酶 (ACP)活性和果糖含量 ,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在 0 .6mg·kg- 1剂量下 ,非纳米粒组睾丸ACP活性和果糖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纳米粒组 (P <0 .0 5 )。光镜观察显示 ,雷公藤甲素 0 .6mg·kg- 1可引起大鼠睾丸的损伤 ,非纳米粒组引起的病变程度明显重于纳米粒组 ,主要表现为睾丸萎缩 ,各级生精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减少或消失 ,出现了多核巨细胞。结论以聚乳酸作为药物载体的纳米体系 ,可明显减轻雷公藤甲素对睾丸的毒性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属3种植物不同群体和个体中雷公藤甲素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测定雷公藤属3种植物(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和黑蔓)不同群体和个体中雷公藤甲素(tripto lide),为评价雷公藤药材质量和寻找雷公藤的优质种质奠定基础。方法建立雷公藤甲素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全国主要分布区25个群体91个个体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雷公藤甲素。结果黑蔓的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很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种间的雷公藤甲素差异不明显,个体质量分数木质部为1.0×10-6~5.83×10-5;韧皮部为2.3×10-6~1.030×1-0 4。结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不同个体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约50倍,不同居群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0多倍,不同来源的药材质量差异极大,严重影响用药的安全性;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高的居群位于浙江西南部和中部、湖南新宁、贵州雷山和安徽黄山;湖南新宁、贵州雷山和浙江江山居群中有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极高的个体,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寻找质量分数高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7.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ligand(RANKL)promotes osteoclast formation,fusion,differentiation and activation.It plays akey role in osteoclast mediated bone erosion inrheumatoid arthritis(RA).Osteoprotegerin(OPG),as a soluble decoy receptor of RANKL,can prevent bone erosion in RA.Our previousstudies have shownthat Triptolide(TP),an activecompoundidentifiedin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TWHF),can ef-fectively inhibit bone destruction in ex…  相似文献   
8.
9.
制备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分散体,并初步研究了体外透皮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 (triptolide,T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雷公藤内酯醇 (0.2~0.4mg·kg-1,ip)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影响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侧髓过氧化物酶 (MPO)免疫染色阳性细胞数、细胞原位凋亡 (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与损伤模型组比较 ,雷公藤内酯醇两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 ,并减少MPO及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白细胞浸润、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 ,从而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