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郑市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和中医体质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新郑市各卫生院14 680例65岁以上单一体质的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线信息(姓名、性别、年龄);通过体格检查收集身高、体重信息;同时由医务人员对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进行分型,并对慢性病情况进行诊断。采用关联性分析探索慢性病患病与中医体质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并采用多重对应分析两者之间存在何种关联。结果中医体质和患病种类之间相关性显著(χ~2=225.450,P0.001;Φ=0.124,P0.001)。脑卒中与血瘀质存在关联,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与痰湿质存在关联,慢性病共病与阴虚质和湿热质存在关联,冠心病与气虚质、气郁质和特禀质存在关联。结论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与几种慢性病的关联不同。  相似文献   
2.
基础医学七年制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年一贯制本硕通融的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创新能力的科研和高素质的后备教学人才。医学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临床的每一领域无处不涉及医学微生物的内容。合理引用三性两法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医学微生物课堂中引用文献抄读,不仅有利于加深课堂内容的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睡眠呼吸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睡眠呼吸紊乱 (sleep relatedbreathingdisorders,SBD)包括习惯性打鼾、上气道阻力综合征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近 10余年来 ,对睡眠呼吸紊乱的认识取得了重要的进步 ,目前睡眠呼吸紊乱已被看作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原因〔1〕。在成人 ,睡眠呼吸暂停比哮喘更为常见。美国大约有 12 0 0万 30~ 6 0岁的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2〕,每年有 380 0 0人死于与睡眠呼吸紊乱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CVD) 〔3〕。最近的两项研究发现 ,几乎 40 %~ 5 0 %的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观察实验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小型猪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探讨睡眠呼吸暂停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中国小型猪16头,分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组(OSA组)和对照组,每组8头。OSA组用凝胶注射法制作动物模型。分别于制作模型前及12周后取实验动物静脉血检测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1)造模后,OSA组Hcy水平明显升高,前后分别为(8.94±2.43)和(12.25±1.44)μmol/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cy水平无明显变化。造模后OSA组与对照组Hcy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动物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实验性OSA使机体血浆中Hcy水平异常升高,促进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处理后的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表达进行检测及分析.方法 按每组6只,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PZ高、中、低剂量(20 mg/kg、10 mg/kg、5 mg/kg)单次注射组以及中剂量连续注射组(10 mg/kg/2周),采用腹腔注射CPZ的方法制备动物模型.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中剂量(10 mg/kg)的CPZ单次注射及连续注射均能显著增加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P值分别为0.0007、0.0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PZ高、中剂量(20 mg/kg、10 mg/kg)单次注射(P值分别为0.0141、0.0163)以及中剂量(10 mg/kg)长期连续注射组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表达显著增加(P =0.0094).结论 CPZ能够上调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除了已知的多巴胺受体和钙调素之外,凝血因子Ⅲ也是CPZ调控的靶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睡眠呼吸暂停是否可导致由心电图ST段下降所反映的夜间心肌缺血,以及这种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是否可通过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治疗所减轻.方法对32名无冠心病病史的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整夜的多导睡眠图研究,同时行三导联的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全部病例接受一夜的CPAP治疗.ST段下降定义为相对于基线下降至少1 mm并持续至少1 min.计算ST段下降指数(min/h),即将ST段下降的时间与整个睡眠时间相比较.结果11例(34%)的患者睡眠中出现ST段下降.当患者没有接受CPAP治疗时,ST段下降时的呼吸暂停指数和觉醒指数明显高于ST段处于等电位状态时,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全部ST段下降者经CPAP治疗后,其ST段下降的时间明显减少[(33.4±19.7)min/h vs(10.2±12.9)min/h,P<0.05],与之相关联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觉醒指数及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均明显下降,其值分别为(61.8±23.4)/h vs(8.1±6.6)/h,(50.2±18.3)/h vs(7.6±5.3)/h和(52.6±21.7)%vs(12.9±14.7)%(P<0.05).结论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中的ST段下降相对常见,CPAP治疗可以明显地减少ST段下降的时间.此类患者的ST段下降可能反映了真实存在的心肌缺血,也可能反映了与反复发生的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非缺血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黄连冻干粉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SHV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依据不同浊度液体内细菌含量不同的原理,绘制时间-浊度曲线(生长曲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双黄连作用下,肺炎克雷伯菌呈现不同的生长状态.对SHV型肺炎克雷伯菌标准株(ATCC700603)而言,当...  相似文献   
8.
1994年 5月~ 1999年 6月 ,我们对 1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术后放疗及192 铱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 ,其中右乳 7人 ,左乳 5人。年龄最大 6 0岁 ,最小 35岁 ,平均年龄 42岁。绝经前 7例 ,绝经后 5例。单纯癌 2例 ,浸润性导管癌 10例。临床分期 ,Ⅰ期 8例 ,Ⅱ期 4例。病灶直径大小 ,1~ 2cm者 9例 ,2 1~ 3cm者 3例。 2例患者腋窝触及单个活动的淋巴结。1.2 病人选择 乳腺肿瘤位于乳房上象限部位、病灶为单发 ,直径为 1~ 3cm…  相似文献   
9.
张文莉 《当代医学》2008,14(24):84-84
目的 探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一例发生于成人的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伴复发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46岁背部缓慢增大无痛性包块,切除半年后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光镜下肿瘤呈小叶状分布,浸润性生长.瘤细胞梭形,呈束带状排列并形成裂隙状血管腔,部分区域见明显的毛细血管瘤样结构.免疫表型:瘤细胞呈CD34阳性,CD68散在阳性,SMA阴性,DES阴性.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儿童的潜在恶性肿瘤,但近年报道中成人病例呈上升趋势.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须与卡波西肉瘤,良性血管内皮瘤,丛状血管内皮瘤,梭形血管内皮瘤等鉴别.病变切除干净是治疗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ing apnea syndmme,SAS)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63例疑似患有SAS患者,依据多导睡眠图(polygIlidance sleeping graphy,PSG)监测结果,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睡眠呼吸暂停4组,根据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指标、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血压及冠状动脉脉照影、颅脑CT等检查诊断心脑血管疾病,分析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结果: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呼吸暂停指数(apnea-hypoventilation index,AHI)、呼吸紊乱指数(respiratory disorder index,RDI)、氧减饱和度指数显著正相关(r=0.355,0.373,0.375,P&;lt;0.05);中、重度SAS组心血管病发生(心肌缺血:7/16,15/21;心绞痛:5/16,11/21;心肌梗死:4/16,10/21)明显高于正常(3/11,2/11,2/11)及轻度SAS组(5/15,3/15,3/15)(P&;lt;0.05或0.01);轻、中、重度SAS组脑卒中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lt;0.05);4组患者高血脂与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gt;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的程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