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进一步全面评估病情,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 月至2016年12 月经我院病理科确诊的51例MCL 患者的临床特点、住院20例患者的预后分层和不同化疗方案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0例住院治疗患者中,R-Hyper-CVAD组及R-CHOP样组的ORR(分别为100%、100%)均高于其未联合美罗华组(分别为50%、40%);MIPI评分中,低危组ORR为75.0%,明显高于中危组(16.6%);CD5-患者CR、PR均高于CD5+患者;Ki67≥30%患者CR率(20%)大于Ki67<30%组(11%),PR率则相反;Ki67<30%患者3年OS明显高于Ki67≥30%患者,有统计学差异,而PFS无统计学差异;MIPI分组中,低危组3年OS明显高于中高危组,有统计学差异,PFS无统计学差异;美罗华组无论OS还是PFS均高于非美罗华组;Hyper-CVAD组与非Hyper-CVAD组OS、PFS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MCL的疗效是肯定的,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减低剂量的Hyper-CVAD A及B方案化疗,但统计学显示与非Hyper-CVAD组无明显差异,可能与病例数偏少相关,需要更多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起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乳腺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在18例患者中,17例为女性,中位年龄为57岁,病变主要累及右侧乳腺(11/18,61.1%)。将其分为原发性乳腺DLBCL(PB-DLBCL)和继发性乳腺DLBCL(SB-DLBCL)两大类。11例(57.6%)PB-DLBCL与7例(42.4%)SB-DLBCL相比,其具有Ann Arbor分期多为Ⅰ-Ⅱ期(P<0.01)、B症状少(P=0.013)、相对更高的白细胞计数(P=0.041)、骨髓未累及(P=0.043)、完全缓解(CR)率高(P=0.049)等特点。生存分析发现PB-DLBCL患者5年总生存期(OS)显著长于SB-DLBCL患者(P=0.013)。本研究以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居多,生发中心型(GCB)与non-GCB型之间OS无显著差异(P=0.885)。所有获得CR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延长(P=0.008)。结论:乳腺DLBCL多见于中年女性,以右侧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分子分型多为non-GCB型。与SB-DLBCL患者相比,PB-DLBCL患者具有Ann Arbor分期早、B症状少、相对更高的白细胞计数、骨髓未累及、CR率高等特点,并且生存期显著延长。无论是PB-DLBCL和SB-DLBCL,还是GCB型和non-GCB型,获得CR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50例年龄≥70岁的老年DLBCL患者,收集整理年龄、Ann-Arbor分期、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Ki-67等资料进而分析临床特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分析评估预后。结果 50例初发老年DLBCL患者中,60%患者为Ⅲ~Ⅳ期,54% IPI评分为3~5分,52%有B症状,75%原发部位为结外。在老年患者中,调整剂量的化疗疗效优于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利妥昔单抗联合剂量调整化疗(R-CHOP)组完全缓解(CR)率优于不包括利妥昔单抗的剂量调查化疗(CHOP/COP)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 8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5%、30.8%、11.5%。生存分析发现Ki-67对患者生存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Ki-67>80%患者预后差。结论 老年患者以疾病分期晚,易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生存期短为特征,具有更高的DLBCL发病率,Ki-67是一个重要的不良预后指标。R-CHOP方案可明显提高CR率,并且足够疗程的化疗将显著改善超高龄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易发生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其特异性免疫依赖于T细胞活性。本研究探讨CMVpp65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对自身T细胞的活化作用。采用具有高效转染非分裂细胞的慢病毒系统将CMV全长pp65基因导入鼠源性DC;采用CpG—DNA诱导DC细胞成熟;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方法测定T淋巴细胞抗原及IFNγ表达。结果表明:慢病毒感染DC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50,最佳感染效率可达30%-40%;表达pp65基因的成熟DC能刺激自身naiveT细胞表达CD69;表达PP65蛋白的成熟DC能够刺激自身CD4^+或CD8^+T细胞分泌IFNγ。结论:pp65基因修饰、CpG—DNA诱导成熟的DC能体外激活CMV特异性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至今仍不可治愈,几乎所有病人均会出现复发或难治,本文初步探讨硼替佐米应用于难治性MM患者PAD化疗并序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 ransplantation,APBSCT)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MM。结果:22例中3例难治MM患者给予PAD方案化疗4-6个疗程后,2例达到接近完全缓解(nCR),1例达到部分缓解(VGPR),并随后行APBSCT,动员方案PAD+CTX(PAD,环磷酰胺1.5g/m2,d15)联合G-CSF。预处理方案为马法兰140mg/m2。移植后采用沙利度胺100mg/天。所有患者在移植前均达到CR或VGPR,干细胞采集充分,安全有效,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顺利重建。无1例死亡。移植后采用沙利度胺维持,随访3-12个月,病情稳定。结论:PAD用于难治MM患者的治疗达CR后,继续序贯进行APBSCT不仅可行,而且PAD不影响正常造血干细胞动员,故采用PAD和序贯用PAD+CTX动员方案的APBSCT的治疗手段,为难治MM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但对长期生存的改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PAD方案成功治疗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例报告患者女,58岁,2009-01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有夜间阵发性干咳,无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等。2009-03,上述症状加重,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脾大;胸片检查提示双侧胸腔积液(中量)。抗感染、抽胸腔积液等对症治疗无效,2009-04-03来我院,住院后检查B超: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腹膜后多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γ-H2AX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初诊的MM患者为病例组,非造血系统肿瘤并经骨髓涂片和活检检查未见明显形态异常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骨髓中γ-H2AX的表达水平,IPP半定量分析并比较其表达差异,并根据病例组γ-H2AX的表达量将其分为强表达和弱表达两组,探究γ-H2AX表达量与M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者骨髓中γ-H2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强表达组MM患者γ-H2AX的表达水平明显强于弱表达组(P<0.05).结论 γ-H2AX在MM患者的骨髓组织中表达水平增多,其强表达预示MM患者较短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06年至2016年115例经我院病理科确诊为FL患者进行回顾性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其中62例住院诊治的患者中,30例接受含有利妥昔单抗方案的治疗,22例患者进行普通化疗,10例患者未行任何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62例患者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单用化疗组,2年OS率均为100%,5年OS率分别为90%和70%,OS间无显著性差异(P=0.332 5)。2年PFS率分别为94%和84%,5年PFS率分别为84%和49%,PFS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5 3)。FLIPI-2预后分析,中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间2年PFS分别为100%、80%,有显著性差异(P=0.021 9),低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间2年PFS分别为100%、95%,高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间2年PFS分别为92%、76%,低危组和高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相比PFS均无显著性差异。CD10表达阳性组的总反应率(37.14%)明显高于阴性组(22.86%)。结论:FL好发于60岁以下男性,结外病变少见,预后分层多为低危组。规律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Rac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TI571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PCR研究Rac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STI571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24、48、72 h IC50值分别为(34.52±2.31)μmol/L、(28.46±1.58)μmol/L、(25.74±2.44)μmol/L。25μmol/L STI571处理24 h,G1期细胞由55.8%增加至72.4%,S期细胞由34.8%减至15.6%。半定量RT-PCR显示,Rac1 mRNA水平在25μmol/L STI571处理24 h后明显下降。结论:STI571能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并可下调其Rac1 mRNA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