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进一步全面评估病情,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 月至2016年12 月经我院病理科确诊的51例MCL 患者的临床特点、住院20例患者的预后分层和不同化疗方案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0例住院治疗患者中,R-Hyper-CVAD组及R-CHOP样组的ORR(分别为100%、100%)均高于其未联合美罗华组(分别为50%、40%);MIPI评分中,低危组ORR为75.0%,明显高于中危组(16.6%);CD5-患者CR、PR均高于CD5+患者;Ki67≥30%患者CR率(20%)大于Ki67<30%组(11%),PR率则相反;Ki67<30%患者3年OS明显高于Ki67≥30%患者,有统计学差异,而PFS无统计学差异;MIPI分组中,低危组3年OS明显高于中高危组,有统计学差异,PFS无统计学差异;美罗华组无论OS还是PFS均高于非美罗华组;Hyper-CVAD组与非Hyper-CVAD组OS、PFS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MCL的疗效是肯定的,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减低剂量的Hyper-CVAD A及B方案化疗,但统计学显示与非Hyper-CVAD组无明显差异,可能与病例数偏少相关,需要更多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3.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患者 42例 ,年龄 8~ 6 7岁 ,平均 32 .0 2岁 ,脱离时间 4~ 2 2周 ,平均 7.18周。视网膜脱离范围均≥ 90° ,为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眼 2 2例 (5 2 .38% ) ,PVRD级 12例 (2 8.5 7% ) ,视网膜脱离范围 >90°36例 (85 .72 % ) ,黄斑脱离 32例 (76 .19% )。1.2 方法 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眼内光凝封闭裂孔。解剖复位标准 :第一次手术后 >4周视网膜在位者归为复位。功能复位标准 :解剖复位后视力≥ 0 .0 5为功能复位(包括矫正视力 ) ,<0 .0 5为功能未复位。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A…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06年至2016年115例经我院病理科确诊为FL患者进行回顾性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其中62例住院诊治的患者中,30例接受含有利妥昔单抗方案的治疗,22例患者进行普通化疗,10例患者未行任何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62例患者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单用化疗组,2年OS率均为100%,5年OS率分别为90%和70%,OS间无显著性差异(P=0.332 5)。2年PFS率分别为94%和84%,5年PFS率分别为84%和49%,PFS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5 3)。FLIPI-2预后分析,中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间2年PFS分别为100%、80%,有显著性差异(P=0.021 9),低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间2年PFS分别为100%、95%,高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间2年PFS分别为92%、76%,低危组和高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相比PFS均无显著性差异。CD10表达阳性组的总反应率(37.14%)明显高于阴性组(22.86%)。结论:FL好发于60岁以下男性,结外病变少见,预后分层多为低危组。规律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失败(imatinib-therapy failure,IMTF)预测模型在不同预后分层患者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CCyR)、主要分子反应(major molecular response,MMR)、分子反应4.0(molecular response 4.0,MR4.0)、分子反应4.5(molecular response 4.5,MR4.5)、无治疗失败生存(failure-free survival,FFS)中的预测价值,分析早期是否获得最佳疗效对远期持续深层分子反应(deep molecular response,DMR)的意义。方法:收集我中心2018年至2021年确诊185例Ph阳性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185例患者中,74例患者进行规律治疗并定期监测,中位发病年龄为45.5(11~78)岁,男性占68.9%(51/74),脾大患者占64.9%(48/74);Sokal评分下低危45例(60.8%)、中危26例(35.1%)、高危3例(4.1%),低中危组患者FFS明显优于高危组的患者;ELTS评分下低危15例(20.3%)、中危31例(41.9%)、高危28例(37.8%),不同预后分层患者的CCyR、MMR、MR4.0及MR4.5、FFS均无统计学差异;IMTF积分下极低危4例(5.4%)、低危10例(13.5%)、中危23例(31.1%)、高危26例(35.1%)、极高危11例(14.9%),在FFS方面,极高危组的患者预后差;3个月时融合基因<10%占59.4%(41/69),3个月时早期达到最佳疗效与未达到最佳疗效的患者相比,2年及5年DMR均有显著差异,6个月及12个月是否达到最佳疗效对2年及5年DMR没有影响。结论:IMTF模型与传统的积分相比,可以更加精准地筛选出潜在极高危的患者,并更好地预测FFS,进一步区分出可能出现伊马替尼失败的这部分患者,指导TKI药物的选择,有助于远期持续DMR。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血液系统肿瘤尤其白血病、淋巴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经过传统的化疗或放疗后不少患者出现原发病的复发、难治,临床治疗上极具挑战,因此拓展治疗领域、探索新的治疗药物非常有必要。目前不少研究显示天然中药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抗肿瘤谱广,本文就黄芩苷在血液肿瘤的作用机制和逆转耐药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氟达拉滨+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LAG)和米托蒽醌+依托泊苷+阿糖胞苷(ME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VIP、WanFang Data、CNKI、CBM等数据库发表的关于FLAG和MEA方案治疗RRA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2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LAG 方案和MEA方案治疗RRAML时,两者的CR[RR=1.49,95%CI(0.92,2.43),P=0.11]及PR[RR=1.38,95%CI(0.82,2.32),P=0.23]无明显差异,但FLAG方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MEA方案治疗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98,95%CI(1.21,3.24),P=0.006],其真菌感染率亦高于MEA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17,95%CI(1.09,4.31),P=0.03]。结论:FLAG方案治疗RRAML的总有效率高于MEA方案,但其真菌感染率亦高。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限制,本系统评价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培养正常NK细胞及人ENKTCL细胞株SNK-6和YTS,分别采用5、10、20μmol/L的黄芩苷处理SNK-6和YTS细胞并设置对照,EdU法检测细胞增殖,FCM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FOXO3和CCL22蛋白的表达;设计并合成干扰质粒,采用PEI转染试剂对FOXO3 siRNA干扰质粒和CCL22 pcDNA过表达质粒进行转染,建立动物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对照组和5、10、20μmol/L黄芩苷处理组SNK-6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56.17±2.96)%、(51.92±4.63)%、(36.42±1.58)%、(14.60±2.81)%,各组YTS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58.85±2.98)%、(51.38±1.32)%、(34.75±1.09)%、(15.45±1.10)%,各组SNK-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93±0.74)%、(11.78±0.34)%、(28.46±0.44)%、(32.40±0.37)%,各组YTS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7.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鞘内化疗相关脊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提高临床医生对鞘内化疗相关脊髓病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男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多次鞘内化疗后继发脊髓病,表现为脊髓损害平面以下感觉异常、下肢无力及大小便困难等,给予抗神经毒治疗后,观察其病情演变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在营养神经、物理及针灸等治疗后患者脊髓病的相关症状逐渐减轻.结论:脊髓病是鞘内化疗的一种少见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无特效治疗方案,预后不一,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青壮年肿瘤中排名第一位。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若不及时治疗,通常存活时间不超过3个月[1]。目前,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而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极易出现严重的感染和不可控制的出血,是引起白血病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肛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大面积溃疡临床治疗难度极大。2012年5月,我们收治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