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XB130在鲍温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鲍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鲍温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1例鲍温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7例鲍温病组织及3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XB130的表达情况。结果:鲍温病多发于老年人,无性别差异,但男性的平均确诊年龄低于女性,所有患者中躯干为最常见发病部位。XB130在鲍温病组织中表达降低, XB130在正常皮肤组织及在鲍温病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温病多发于老年人,无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发病普遍早于女性患者,所有患者中躯干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女性患者头颈部发病最多见,男性则多发于躯干。XB130在鲍温病皮损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XB130可能参与鲍温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下支及下腹部手术的老年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组,每组40例,腰硬联合麻醉组注入0.5%布比卡因2 mL,硬膜外组给予1.5%利多卡因10~15 mL,2组患者麻醉平面均控制在T10以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及手术开始15 min 2组患者SBP,DBP,HR,Sp(O2)的变化及及术中使用麻黄碱例数。结果2组患者麻醉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术中只有5例使用小剂量麻黄碱提升血压,且无局麻药毒性反应和低颅压症状;而硬膜外组术中有23例使用麻黄碱,而且随手术时间延长和硬膜外给药次数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寒战、肌张力增高、头晕、嗜睡等局麻药毒性反应症状。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应用同硬膜外麻醉一样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下腔静脉受压产生"阻断现象".方法 选择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病人3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CVP和下腔静脉压(IVCP),观察并记录开腹前、牵拉胆囊时、深部拉钩牵开后5、10、15 min及关腹后CVP、MAP、HR、IVCP的变化,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该组病例在切除胆囊过程中HR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MAP、CVP均不同程度下降(P<0.01),尤以CVP变化最明显(P<0.01)同时伴有下腔静脉压升高(P<0.01),这种变化在腹腔大盐水纱布垫填塞和深部拉钩牵开15 min内变化最明显,关腹后CVP、MAP、IVCP均恢复开腹前水平(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下腔静脉受压,静脉回流受阻,即"下腔静脉阻断现象",是导致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求麻醉医生在麻醉管理中加快补液速度,同时提醒手术医生在血压下降时注意改变拉钩的姿势和力量,以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增强CT直方图在肾上腺皮质腺瘤及嗜铬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嗜铬细胞瘤患者影像检查资料。采用ImageJ软件手动勾画出肾上腺肿瘤在双期增强CT的肿瘤最大层面,获得其动脉期与平衡期直方图参数并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评估其对两组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增强CT动脉期、平衡期直方图参数中平均灰度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中位数、偏度值均显著高于腺皮质腺皮质腺瘤(P<0.05)。增强CT动脉期及平衡期直方图参数中,最大值的AUC曲线下面积最大,最佳阈值为126.50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5%、91.8%,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增强CT直方图参数可以用于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其中以“最大值”的诊断效能最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下支及下腹部手术的老年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组,每组40例,腰硬联合麻醉组注入0.5%布比卡因2mL,硬膜外组给予1.5%利多卡因10~15mL,2组患者麻醉平面均控制在T10以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及手术开始15min2组患者SBP,DBP,HR,Sp(O2)的变化及及术中使用麻黄碱例数。结果2组患者麻醉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术中只有5例使用小剂量麻黄碱提升血压,且无局麻药毒性反应和低颅压症状;而硬膜外组术中有23例使用麻黄碱,而且随手术时间延长和硬膜外给药次数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寒战、肌张力增高、头晕、嗜睡等局麻药毒性反应症状。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应用同硬膜外麻醉一样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下腔静脉受压产生"阻断现象".方法 选择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病人3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CVP和下腔静脉压(IVCP),观察并记录开腹前、牵拉胆囊时、深部拉钩牵开后5、10、15 min及关腹后CVP、MAP、HR、IVCP的变化,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该组病例在切除胆囊过程中HR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MAP、CVP均不同程度下降(P<0.01),尤以CVP变化最明显(P<0.01)同时伴有下腔静脉压升高(P<0.01),这种变化在腹腔大盐水纱布垫填塞和深部拉钩牵开15 min内变化最明显,关腹后CVP、MAP、IVCP均恢复开腹前水平(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下腔静脉受压,静脉回流受阻,即"下腔静脉阻断现象",是导致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求麻醉医生在麻醉管理中加快补液速度,同时提醒手术医生在血压下降时注意改变拉钩的姿势和力量,以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下腔静脉受压产生"阻断现象".方法 选择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病人3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CVP和下腔静脉压(IVCP),观察并记录开腹前、牵拉胆囊时、深部拉钩牵开后5、10、15 min及关腹后CVP、MAP、HR、IVCP的变化,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该组病例在切除胆囊过程中HR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MAP、CVP均不同程度下降(P<0.01),尤以CVP变化最明显(P<0.01)同时伴有下腔静脉压升高(P<0.01),这种变化在腹腔大盐水纱布垫填塞和深部拉钩牵开15 min内变化最明显,关腹后CVP、MAP、IVCP均恢复开腹前水平(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下腔静脉受压,静脉回流受阻,即"下腔静脉阻断现象",是导致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求麻醉医生在麻醉管理中加快补液速度,同时提醒手术医生在血压下降时注意改变拉钩的姿势和力量,以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下腔静脉受压产生"阻断现象".方法 选择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病人3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CVP和下腔静脉压(IVCP),观察并记录开腹前、牵拉胆囊时、深部拉钩牵开后5、10、15 min及关腹后CVP、MAP、HR、IVCP的变化,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该组病例在切除胆囊过程中HR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MAP、CVP均不同程度下降(P<0.01),尤以CVP变化最明显(P<0.01)同时伴有下腔静脉压升高(P<0.01),这种变化在腹腔大盐水纱布垫填塞和深部拉钩牵开15 min内变化最明显,关腹后CVP、MAP、IVCP均恢复开腹前水平(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下腔静脉受压,静脉回流受阻,即"下腔静脉阻断现象",是导致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求麻醉医生在麻醉管理中加快补液速度,同时提醒手术医生在血压下降时注意改变拉钩的姿势和力量,以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下腔静脉受压产生"阻断现象".方法 选择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病人3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CVP和下腔静脉压(IVCP),观察并记录开腹前、牵拉胆囊时、深部拉钩牵开后5、10、15 min及关腹后CVP、MAP、HR、IVCP的变化,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该组病例在切除胆囊过程中HR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MAP、CVP均不同程度下降(P<0.01),尤以CVP变化最明显(P<0.01)同时伴有下腔静脉压升高(P<0.01),这种变化在腹腔大盐水纱布垫填塞和深部拉钩牵开15 min内变化最明显,关腹后CVP、MAP、IVCP均恢复开腹前水平(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下腔静脉受压,静脉回流受阻,即"下腔静脉阻断现象",是导致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求麻醉医生在麻醉管理中加快补液速度,同时提醒手术医生在血压下降时注意改变拉钩的姿势和力量,以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下腔静脉受压产生"阻断现象".方法 选择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病人3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CVP和下腔静脉压(IVCP),观察并记录开腹前、牵拉胆囊时、深部拉钩牵开后5、10、15 min及关腹后CVP、MAP、HR、IVCP的变化,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该组病例在切除胆囊过程中HR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MAP、CVP均不同程度下降(P<0.01),尤以CVP变化最明显(P<0.01)同时伴有下腔静脉压升高(P<0.01),这种变化在腹腔大盐水纱布垫填塞和深部拉钩牵开15 min内变化最明显,关腹后CVP、MAP、IVCP均恢复开腹前水平(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下腔静脉受压,静脉回流受阻,即"下腔静脉阻断现象",是导致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求麻醉医生在麻醉管理中加快补液速度,同时提醒手术医生在血压下降时注意改变拉钩的姿势和力量,以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