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多药耐药基因1 (MDR1) 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空白组给予0. 5%二甲基亚砜(DMSO),核因子-κB(NF-κB)激动剂组给予5μmol·L-1阿霉素,NF-κB抑制剂组给予25μmol·L-1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实验组单独或联合激动剂或抑制剂给予5,10,25,50μmol·L-1熊果酸。培养48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DR1 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糖蛋白和核蛋白P6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5,10,25,50μmol·L-1熊果酸分别使MDR1 mRNA的表达下调了7. 41%,15. 58%,28. 75%和44. 21%(IC50=66. 04μmol·L-1),P-糖蛋白的表达下调了23. 36%,37. 23%,43. 07%和64. 23%(IC50=26. 27μmol·L-1)。与空白组相比,5,10,25,50μmol·L-1熊果酸分别使P65的表达下调了13. 73%,28. 92%,44. 07%和56. 77%(IC50=34. 07μmol·L-1),且熊果酸和PDTC在5~50μmol·L-1均能明显抑制阿霉素诱导的P6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熊果酸可显著抑制K562/ADR细胞MDR1 mRNA和P-糖蛋白的表达,且对抗阿霉素的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DR1 mRNA和P-糖蛋白的上游调控信号通路NF-κB位点核蛋白P65的表达;减少NF-κB的核转位,从而抑制NF-κB活性并干扰MDR1基因转录,最终导致MDR1 mRNA及P-糖蛋白表达量的下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先天性颈胸段脊柱畸形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应用后路一期三柱截骨矫形术治疗的25例先天性颈胸段脊柱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3~32岁(12.1±7.1岁)。术前合并神经功能损害6例,其中Frankel分级C级4例,D级2例。测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颈胸段主弯Cobb角、局部后凸角、远端代偿弯Cobb角、双肩高度等参数,并观察神经功能转归及并发症。结果:行SRS(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3级截骨6例,SRS 4级截骨3例,SRS 5级截骨16例。手术时间306.1±101.5min(147~550min),术中失血量1108.0±1000.9ml(150~4500ml)。随访时间37.8±14.0(20~69)个月。颈胸段主弯Cobb角由术前59.5°±28.5°矫正到术后的28.8°±16.9°(P0.001),末次随访时为31.6°±16.4°,无明显丢失(P=0.574)。局部后凸由术前39.2°±28.2°矫正到术后的21.1°±14.4°(P0.001),末次随访时为24.0°±14.3°,无明显丢失(P=0.478)。远端代偿弯由术前的35.4°±19.5°减少为术后的18.4°±11.3°(P0.001),末次随访时为26.1°±16.9°,较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73)。双肩高度差由术前的2.6±0.9cm减少到术后的1.2±0.6cm(P0.001),末次随访时进一步改善为0.9±0.6cm,但较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93)。术前合并神经功能损害的6例患者中5例随访期间恢复至Frankel E级,1例C级恢复至Frankel D级。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6例:5例凸侧上肢麻木;1例因双下肢肌力持续下降行再次手术探查清除血肿后恢复,6例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其他包括脑脊液漏1例,胸腔积液3例,伤口积液1例,肺部感染1例,远期融合远端侧凸加重行翻修手术2例,均通过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对于先天性颈胸段脊柱畸形患者应用后路一期三柱截骨矫形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但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进展型早发性脊柱侧弯(early onset scoliosis,EOS)经支具保守治疗后畸形发展情况,并探讨支具矫形在此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以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脊柱外科接受支具治疗至少2年且影像资料完整的19例EO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7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末次随访Cobb角与治疗前相比改善超过10°为治疗有效,未超过10°为治疗无效。支具治疗前、初次治疗后、末次随访时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冠状位及矢状位畸形角度及平衡。结果19例支具治疗前平均Cobb角(40±10.4)°(20°~55°)、初次治疗后主弯Cobb角(28.15±14.78)°,末次随访主弯Cobb角(31.63±18.04)°,初次治疗后及末次随访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胸廓宽度及胸椎高度均较支具治疗前明显增加,特发性EOS较先天性EOS治疗效果更好(P<0.05)。另外,顶椎位于胸腰段或腰段较顶椎位于胸段者效果更好(P<0.05)。初次治疗后两组间主弯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部分进展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支具治疗可作为保守治疗的选择之一,其中一些病例可得到满意矫形,即使部分病例不能避免手术,支具治疗也可在不影响胸廓发育的前提下适当延后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钙与阿昔莫司联用后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18名健康受试者单次空腹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与阿昔莫司250 mg后,分别用LC-MS/MS,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阿托伐他汀与阿昔莫司的浓度,DAS 2.1软件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阿托伐他汀:t1/2为(11.75±2.48)h,tmax为(0.33 ±0.12)h,Cmax为(11.33±4.36)ng·mL-,AUC0-t为(57.57±25.91)ng·mL-1·h;阿昔莫司:t1/2为(1.55±0.18)h,tmax为(1.32±0.62)h,Cmax为(3.65±1.08) μg·mL-,AUC0-t为(12.84±2.73)μg·mL-·h.与单独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接近.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阿昔莫司联用后彼此药代动力学行为未发生明显改变,联用可能不存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通过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参与电子传递、细胞呼吸、能量代谢、解毒等许多重要生理过程,是多种酶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铁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然而,铁并非越多越好,当机体摄入过量的铁时,铁在体内贮留,引起体内铁的含量过高,机体铁超载时同样会造成机体损害,影响组织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Lenke 1、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病人行脊柱后路椎弓根钉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短期内肩自发性平衡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中心行后路椎弓根钉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AIS的21例病人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标准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测量主胸弯Cobb角、上胸弯Cobb角、腰弯角度、影像学肩高、锁骨角,并采用T1倾斜角和颈椎轴线角评价内肩自发性平衡情况。结果 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主胸弯Cobb角、上胸弯Cobb角、腰弯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1平衡2例(9.52%,2/21),术后即刻6例(28.57%,6/21),术后6个月13例(61.90%,13/21),术后6个月时达到T1平衡的比例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部平衡3例(14.29%,3/21),术后即刻13例(61.90%,13/21),术后6个月17例(80.95%,17/21),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时的颈部平衡比例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nke 1、2型AIS病人矫形术后内肩平衡(尤其是T1平衡性)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