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分离水芹菜总黄酮的条件.方法 利用静态吸附方法筛选分离水芹菜总黄酮的最适大孔树脂,利用动态吸附方法研究最适大孔树脂分离水芹菜总黄酮的条件.结果 大孔树脂AB-8是吸附水芹菜总黄酮的效果最好,最佳分离条件是:上样速率是1.5 ml·min-1,5 BV80%的乙醇以1.0 ml·min-1的速率洗脱.结论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AB-8在以上最佳条件下,可使9.98%水芹菜总黄酮纯度提高到25.8%.  相似文献   
2.
凋亡调节基因bcl-2和bax在肺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了 2 4例肺鳞癌及其中 6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 bcl-2和 bax的表达。结果显示 ,bcl-2在肺鳞癌中高、中、低分化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6.6% (1/ 6)、37.5 % (3/ 10 )、87.5 % (7/ 8) ,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表达上调 (P<0 .0 5 ) ,伴淋巴结转移的肺鳞癌组织中 bax的表达 (16.7% ,1/ 6)较无转移者 (77.8% ,14 / 18)下调 (P<0 .0 5 )  相似文献   
3.
建立大鼠肺鳞癌模型方法学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性肺鳞癌研究中.首先要建立一个动物模型。如何快速、准确地建立动物肺癌模型对深入研究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重要作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建立了多种肺癌模型。田鸿生等建立的肺癌模型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模型具有诱癌局限于右肺下叶及心后叶,只诱发肺鳞癌,无肺外癌的发生,诱癌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血管生成和血液供应 ,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 1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10 0只Wistar大鼠左肺下叶支气管灌注致癌质碘油 ,分批处死获取肺鳞癌癌变及进展期病变标本 ,使用油画颜料染成黄、绿两种颜色的液态硅橡胶分别灌注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 ,免疫组化检测病变组织中VEGF、Flk 1的表达及vWF染色切片上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黄色液态硅橡胶显示 ,肿瘤病灶呈黄色的新生血管团与曲张的支气管动脉相连通 ,镜下见癌巢间质肿瘤微血管腔充盈硅橡胶颗粒 ;经肺动脉灌注绿色液态硅橡胶 ,肿瘤区绿色的血管呈不连续的枯树枝、断枝、残枝状 ,与肿瘤血管不连续 ,镜下肿瘤微血管腔无硅橡胶颗粒。原位癌的MVD计数 ( 3 9.5 0± 12 .60 )与不典型增生 ( 8.92± 3 .80 )及侵袭癌 ( 61.0 5± 19.92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从支气管粘膜上皮增生→鳞状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侵袭癌 ,VEGF和Flk 1阳性系数逐渐升高。MVD与VEGF和Flk 1表达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9798和 0 .90 78,P <0 .0 0 5 )。结论 肺癌新生血管形成是大鼠肺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现象 ,新生的肿瘤血管与支气管动脉相连通 ,与肺动脉不相连通 ,证明肺鳞癌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 lungcarcinoma,NSCLC)组织中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m ,MT)的表达及意义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 54例 (鳞癌 32例 ,腺癌 2 2例 )和支气管粘膜上皮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组织 1 2例的石蜡标本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肺癌组织中MT的阳性表达明显上调 (P <0 .0 1 ) ,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 ,MT的表达逐渐增强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MT的表达在鳞癌与腺癌中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肺癌癌变过程中 p53、 mdm2、 K ras 及 PCNA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p3、mdm2(murine double minute2)、K-ras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在实验性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致癌物3-甲基胆蒽(3-methlylcholanthrene,MCA) 及二乙基亚硝酸(diethylnitrosamine,DEN) 诱发大鼠肺鳞状细胞癌,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mdm2、K-ras基因及PCNA在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在对照组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诱癌组中鳞状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阶段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p53,0、33.33%、50.00%、60.00%、69.57%;mdm2,10.00%、11.11%、28.57%、46.7%、56.52%;K-ras,0、5.56%、21.43%、40.00%、43.48%;PCNA,20.00%、27.28%、35.71%、67.67%、82.61%, 各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癌变进展而升高。p53与K-ras、PCNA的表达相关(P<0.05)。p53与mdm2的表达高度相关(P<0.01)。结论:p53是肺癌启动及进展的敏感指标,可能与mdmd2、K-ras存在协同作用,K-ras及PCNA过度表达可能是肺癌浸润及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机纳米粒子对人肺癌细胞A54 9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羟基磷灰石 (HAP)及碳酸钙 (CaCO3 )对A54 9人肺癌细胞和L92 9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 ,分对照组、CaCO3 组和HAP组。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MTT法测细胞存活率 ,并测集落形成率。结果 :①经CaCO3 纳米粒子处理过的A54 9人肺癌细胞生长曲线明显下降 ,HAP及CaCO3 纳米粒子对L92 9细胞生长曲线无明显影响 ;②CaCO3 纳米粒子在 48h、72h对A54 9细胞的OD值分别为 0 .44± 0 .0 4;0 .42± 0 .0 3,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1) ;③经CaCO3 纳米粒子处理过的A54 9细胞集落形成率为 33.3%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0 1)。结论 :①CaCO3 对A54 9细胞生长和集落有一定抑制作用 ,对L92 9细胞无明显影响。②HAP对L92 9细胞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针 吸细胞学形态特征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7例淋巴瘤及2例淋巴结反应 性 增生用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并将针吸标本用20%琼脂作依托再按常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技术分别制样观察,部分手术切除标本用石腊切片HE染色,常规透射电镜制样供观察。结果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细胞形态多样呈弥漫分布,有T、B细胞来源的,可见 大、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等。结论 瘤细胞形态具有明显异型性以及单一性 ,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瘤细胞各有不同的超微病理学特征,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在实验性肺癌癌变过程中的变化 ,用 3 -甲基胆蒽 ( 3 -methylcholanthrene,MCA)及二乙基亚硝胺 ( 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发大鼠肺鳞状细胞癌 ,应用常规染色体制备方法结合 G显带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变化。结果显示 ,外周血染色体的变化是肺癌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非随机性染色体 /染色单体裂隙或断裂的出现提示 MCA和 DEN作为化学致癌物有其特定的攻击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癌形成发展过程中鳞癌相关抗原 (SCCAg)、癌胚抗原 (CEA)及糖链抗原 (CA15 3)的动态变化 ,为寻找有意义的肺癌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经肺叶支气管内灌注甲基胆蒽碘油溶液对 91只Wistar大鼠诱癌 ,分别于灌注后第 2 0d、40d、5 0d、6 0d、70d、80d分批处死动物并取血清。从经病理确诊为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各阶段的动物模型组中各选取 3~ 7例 ,应用微粒子酶免疫试验技术 (MEIA)测定血清中SCCAg、CEA、CA15 3的水平。结果 :在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阶段 ,3种标志物均无改变 ;但在早期浸润癌阶段 ,SCCAg明显增高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而CEA、CA15 3无明显改变。结论 :血清SCCAg在肺鳞癌早期即升高 ,表明SCCAg是肺鳞癌早期诊断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