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在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辅助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和30例只需清醒状态下气道表面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需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各30例,30例气道表面麻醉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检查开始前三组患者均采用利多卡因行气道表面麻醉,其中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及瑞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及瑞芬太尼麻醉,C组泵注与A组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三组患者入室时(T0)、纤维支气管镜经过声门时(T1)、纤维支气管镜抵达隆突时(T2)、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①与B组和C组相比,T1-T2时A组的MAP、HR、SPO2水平变化更小,OAA/S评分更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组的MAP、SPO2水平优于C组,HR水平和OAA/S评分优于B组和C组(P<0.05).②A组的苏醒时间及出室时间迟于B组和C组(P<0.05).③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低于B组的30%和C组的5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均可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但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麻醉的效果更好,术中心血管循环稳定,呼吸抑制程度小,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单孔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197例支气管肺癌患者中筛选51例择期行单孔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率25.89%。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双腔支气管导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术后进行肺萎陷评分,记录手术时间并统计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药物用量;记录患者在插管前5 min、插管时、插管后5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患者术后1、6、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并统计止痛泵按压次数;流式细胞仪及配套试剂检测患者静脉血CD4+、CD8+水平,计算CD4+/CD8+;统计低氧血症、气胸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肺萎陷评分、手术时间,插管前5 min、插管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前CD4+、CD8+水平和CD4+/CD8+比值,并发症低血氧症、气胸、血肿发生率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止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插管后5 min心率显著降低,拔管前1 min、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降低,术后1、6、24 h VA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24 h 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CD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 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法在单孔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中应用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少、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安全及对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背景: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脑循环,调节免疫,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白细胞介素6是机体急性应激反应中最敏感重要的标志和介导物之一,在脑缺血性损伤中扮演着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的双重作用。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影响,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效应。设计: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3-03在郧阳医学院实验中心及附属太和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动物实验,白细胞介素6检测试剂盒及测定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免疫研究所提供和协助完成。选择健康日本大耳白免28只,雌雄不拘,随机分成星状神经节组、盐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7只。方法:用手术法在所有动物星状神经节旁置入一导管,用六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在缺血15min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开始,同时从导管持续泵入2.5g/L的布比卡因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松开动脉夹时从导管泵人生理盐水代替布比卡因和不用药,假手术组仅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而不夹闭动脉。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血前、再灌注10min,4,10,20及30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实验动物在再灌注后各时点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结果:纳入本次实验的28只大耳白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白细胞介素6在各组均呈上升趋势,星状神经节阻滞组仅在再灌注30h时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321&;#177;52)和(299&;#177;45)ng/L,P〈0.05];与缺血前比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在再灌注4h开始显著升高[(365&;#177;46)ng/L],空白对照组在再灌注10h以后出现显著性升高[(368&;#177;31)ng/L,P〈0.05]。星状神经节阻滞组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再灌注4~30h时均高于假手术组,在再灌注10h以后高于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星状神经节阻滞组白细胞介素6升高的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明显降低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提示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家兔循环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循环和呼吸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 15只 ,随机分成 3组 (A、B、C) ,每组 5只。三组动物均使用六血管 (双侧颈内外、椎动脉 )阻断法复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A、B两组分别接受左右侧SGB ,C组作为对照 ,不作SGB。连续观察全脑缺血 2 0min及再灌注 30min期间SGB对家兔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以及呼吸频率 (RR)的影响。结果 在缺血及再灌注期间的部分时点A组HR、MAP变化较C组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缺血后 1minB组MAP较C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与B组比较 ,缺血后与再灌注期间的部分时段A组HR较快 ,MAP较低 (P <0 .0 5 ) ;各组内与缺血前比较 ,缺血后及再灌注开始的部分时段HR明显减慢 (P <0 .0 5 ) ,B、C两组尤为显著 ;MAP显著升高 (P <0 .0 5 ) ,A、C两组更为显著 ,部分时点P <0 .0 1,且C组在缺血一开始即出现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组间未见RR的显著性变化。结论 SGB影响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的心率和血压 ,倾向于减小其波动幅度 ,左侧对血压的影响以及右侧对心率的影响较对侧明显 ;SGB不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如何在麻醉学实践教学中构建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考核标准,以达到改进和完善麻醉学实践教学质量,充实专业内涵建设的目的。以麻醉学临床实践教学为切人点,引入标准化病人并充分利用模拟教学等措施,构建科学、适用、规范的麻醉学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经过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规范化技能培训与考核的学生,在毕业后实际工作中的技能水平较其他医院实习学生具有一定的优势。实践证明,规范化培训与考核是加强麻醉学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介入放射心导管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适合小儿介入放射心导管术的较理想麻醉方式。方法 :1 6例小儿患者 ,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输入异丙酚 ,面罩吸氧 ,在严密监测心电图 (EKG)、呼吸 (RR)、脉搏氧饱合度 (SPO2 )及血压 (BP)状态下接受心导管术 ,分析围手术过程各参数的变化 ,总结此麻醉方式的优缺点。结果 :1 6例患儿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 ,诱导迅速 ,操作简便 ,作用平稳 ,呼吸循环影响轻微 ,苏醒快 ,苏醒期副作用少。结论 :在合适的监测下 ,异丙酚静脉麻醉是小儿介入放射心导管术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
自主神经干预对脑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配脑循环的交感神经源于颈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源于翼腭神经节。刺激或抑制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可使脑循环产生不同的效应,包括脑血管阻力、脑血流量及血脑辟障的抗损伤性的改变等。两种神经干预的不同生物学效应与二者的相互调控和平衡有关.其机制不仅包括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本身的变化及平衡的改变,还包括相继产生的儿茶酚胺浓度、NOS的活性、神经肽Y、内啡肽、兴奋性氨基酸以及血管活性肠肽等神经细胞因子的合成、释放和代谢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8只,随机分成四组:SGB组(E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组)、空白对照组(C组)和假手术组(S组)。采用星状神经节旁置管法制作SGB模型,用六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前、再灌注后10min、4、10、20、30h等六个时点抽取耳缘静脉血3ml,S组和C组分别在相应的操作结束后对应的时段取血,分离提取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浆中ET和CGRP的浓度。结果血浆ET含量的变化:与缺血前比较,E、P、C三组在缺血再灌注4h后明显升高(P<0.01),但E组升高幅度较P、C组小(P<0.01);S组无明显变化。血浆CGRP含量的变化:与缺血前比较,E、P、C三组在缺血再灌注4h后明显升高(P<0.05),E组升高幅度较P、C组更大,再灌注4、10h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灌注20、30h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组无明显变化。ET/CGRP比值的变化:与缺血前及同时点S组比较,P、C两组血浆ET/CGRP比值在再灌注4h后明显升高(P<0.05),E、S两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微量泵持续给予布比卡因实施左侧SGB,可降低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ET的上升幅度,升高CGRP的血浆含量,改善ET与CGRP的平衡失调,提示SGB作为一种干预方式治疗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