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水平,探讨其与中医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制定《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等信息,采集血液标本并统一检测指标;参照以往制定和发布的肝硬化诊疗共识和原则,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调查结果,并经过专家两轮论证,形成《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根据该标准,判定患者的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分析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间血清ACTH、GC水平的差异,以及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血瘀、阴虚、湿热、气滞、气虚、阳虚、水停诸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判定组与非判定组患者间ACTH、GC水平的差异。结果与代偿期比较,失代偿期患者的ACTH和GC水平均升高,其中G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代偿期患者中,只有阳虚判定组患者的ACTH水平显著低于非判定组(P0.05);在失代偿期患者中,只有血瘀判定组患者的ACTH水平显著高于非判定组(P0.05);诸证候要素(除水停)判定组患者的GC水平显著高于非判定组(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CTH与GC水平反映了疾病的轻重,且初步提示与中医常见病性类证侯要素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对感染血吸虫小鼠肝组织外周型苯二氮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在小鼠感染血吸虫满8周开始治疗,疗程12周,与生理盐水作对照。应用实时监测荧光定量PCR技术,于感染满8周、12周和20周时检测肝组织外周型苯二氮革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芪治疗组小鼠外周型苯二氮受体mRNA水平在感染12周和20周时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与正常组接近;黄芪治疗组治前、治中和治后外周型苯二氮受体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结论:黄芪可降低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外周型苯二氮革受体mRNA表达水平,提示黄芪可能通过此机制阻止血吸虫病肝损伤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血患者中医辩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研究了50例晚血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Ⅱ、HA、CⅣ的关系,其中20例手术切脾过程中留取肝脏标本进行Ⅰ、Ⅲ、Ⅳ型胶原定量,并探讨胶原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血清HA在各证型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HA可作为晚血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比较肝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一般病情资料、症状、体征进行采集,并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均以淡红舌(33.55%、30.00%)、白苔(60.70%、60.08%)、薄苔(72.44%、58.09%)、润苔(78.07%、74.09%)的出现率为高。②暗红舌、老舌、胖舌、舌下络脉增粗、迂曲,舌上瘀点/瘀斑、厚苔、腐腻苔、剥脱苔等舌象在两期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失代偿期的比例为高。结论舌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负性情绪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有负性情绪组和无负性情绪组,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两组患者的疲劳状况进行量化评定,并运用统计软件对该量表中的躯体疲劳、精神疲劳、总体疲劳、疲劳后果、疲劳的情境性、睡眠/休息不能缓解疲劳6个因子分值进行组间的比较及分析。[结果] 除疲劳的情境性、睡眠/休息不能缓解疲劳2个因子以外,有负性情绪组患者的躯体疲劳、精神疲劳、疲劳后果、总体疲劳的得分均高于无负性情绪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患者的疲劳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核糖核酸治疗肝炎肝硬变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58例患者均为1997年1月~1998年4月的住院病人。按照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变,活动期。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35岁。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纳差、腹胀、尿少及不同程度的腹水等。 1.2 治疗方法 采用江苏如皋生化制药厂提供的由猪肝中提取的RNA冻干粉针剂,剂量60mg/d,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总疗程3个月。基础治疗加用肌苷、维生素、利尿剂及中药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不加用其他抗肝纤维化及劝肝脏胶原、蛋白有影响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个月,分别检查患者血清ALT、TBil、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及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并将治疗后最后一次检查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作统计学分析,以t检验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 )水平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3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晚血组 )和 11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 (急血组 )血清 G- CSF和 TGF- β1 水平 ,并与 1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 )作对照。结果 晚血组和急血组血清 G- CS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P<0 .0 5 ) ;急血组血清 TGF- β1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而晚血组升高不明显 (P>0 .0 5 ) ;急血组 G- CSF与 TGF- β1 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7118,P<0 .0 5 ) ,晚血组则无显著相关 (r=0 .1982 ,P>0 .0 5 )。结论 血清 G- CSF能反映晚血患者合并感染 ,而血清 TGF- β1 不能反映晚血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病证结合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分布与组合情况,以初步了解其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结合现行多个诊疗共识以及前期文献回顾,并经过2轮专家论证,最后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依此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类型。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频数、频率等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结果 801例患者有7种病性类证候要素,其中气虚517例,血瘀503例,水停462例,阴虚448例,气滞438例,阳虚428例,湿热257例,且气虚、血瘀、水停、阳虚在失代偿期的分布频率高于代偿期(P0.05)。314例代偿期患者中,单一病性类证候要素以血瘀最为常见(36.36%),2~5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分别以气虚+气滞(20.00%)、气虚+阴虚+血瘀(11.32%)、气虚+阳虚+阴虚+气滞(16.13%)、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45.1%)最为常见;487例失代偿期患者中,单一病性类证候要素以水停最为常见(90.91%),2~5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分别以气虚+水停(57.45%)、气虚+血瘀+水停(26.44%)、气虚+阳虚+血瘀+水停(23.40%)、气虚+阳虚+气滞+血瘀+水停(25.00%)最为常见。属于6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的代偿期患者常见组合中有60.00%的患者未合并水停;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组合中有59.81%的患者未合并湿热。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最多见;在代偿期以单一与2~5种组合多见,多合并气虚、血瘀、气滞;失代偿期则以3~7种组合多见,多合并气虚、水停。2期均有气虚、血瘀等基本病机,也有各期病机侧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小叶结构的破坏、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结节再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肝硬化失代偿期多伴有腹水、黄疸、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往往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并易致腹腔感染与肾功能衰竭,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因此失代偿期的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缺乏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