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始发病因为"湿热疫毒",继发病理因素有瘀血和水湿.病变的实质是"大块性(全小叶)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即脏之形体实质损坏.基本病机为"湿热疫毒"损伤肝体,即"毒损肝体",进而导致肝用受损,并产生瘀血,形成肝"体用同损"、"毒瘀胶着"的局面."毒损肝体"的脏腑影响主要涉及肝脾肾,其病机特点为:肝胆热毒炽盛,肝脾严重瘀血,肝肾阴精亏耗,肝脾肾气阴两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水平,探讨其与中医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制定《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等信息,采集血液标本并统一检测指标;参照以往制定和发布的肝硬化诊疗共识和原则,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调查结果,并经过专家两轮论证,形成《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根据该标准,判定患者的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分析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间血清ACTH、GC水平的差异,以及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血瘀、阴虚、湿热、气滞、气虚、阳虚、水停诸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判定组与非判定组患者间ACTH、GC水平的差异。结果与代偿期比较,失代偿期患者的ACTH和GC水平均升高,其中G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代偿期患者中,只有阳虚判定组患者的ACTH水平显著低于非判定组(P0.05);在失代偿期患者中,只有血瘀判定组患者的ACTH水平显著高于非判定组(P0.05);诸证候要素(除水停)判定组患者的GC水平显著高于非判定组(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CTH与GC水平反映了疾病的轻重,且初步提示与中医常见病性类证侯要素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茵胆平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胆平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7例用茵胆平肝胶囊,对照组26例用复方益肝灵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症状和体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1%,对照组总有效率61.5%,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胆平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防治胃切除术后胆石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胃切除术后胆石症的可行性.方法:将杂种雄犬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剖腹探查术)、手术组(行胃大部切除加Billroth-Ⅱ式胃肠重建术)、实验组(行胃大部切除术加Billroth-Ⅱ式胃肠重建加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应用美国BIO-RAD公司生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并观察3组动物胆汁成分的变化,并用ABR-ID-22及ABR-ID-10系统进行胆汁的需氧菌及厌氧菌鉴定.结果:手术组有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并可见胆色素类结石形成.实验组较手术组总胆汁酸显著增加(P<0.01)、初级胆汁酸及次级胆汁酸显著增高(P<0.01),未形成结石.结论:中西医结合用药可抑制胃切除术后胆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疗效评定标准。方法: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及现代医学检测指标,制定一套积分值疗效评定标准。结果:①探讨中医证候积分值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有效、无效);②探讨血清学及特殊检查积分值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有效、无效);③探讨抗肝纤维化综合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有效、无效),对中医证候疗效、血清学及特殊检查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论:该疗效评定标准采用积分值法,将中医症状、体征,肝纤维化检测指标分值化,较为全面、客观、简明、科学,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4-2013年中医药治疗的艾滋病(AIDS)病人入组时的特征,为进一步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个省2004-2013年中医药治疗的AIDS病人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 11.5软件分析其特征的变化趋势。结果 19个省2004-2013年累计治疗人数16 156例,男女性别比1.5∶1;平均年龄(39.3±11.2)岁,21~40岁年龄组病人逐年增多;已婚占70.8%;性传播、有偿供血和吸毒感染的占82.8%。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达到64.0%。病人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平均为332.9个/mm3;纯虚证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所占比例为54.3%,在AIDS病人中占41.8%。总体随访率达到80%以上,5年生存率为59.2%。结论 19个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累计治疗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HBV为环状、部分双股的DNA病毒,慢性HBV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肝脏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及肝功能衰竭等。HBV—DNA的负链上有S、P、C及X4个开放的编码区,S区基因全长1167bp,由S基因、前S基因(Pre—S)组成,Pre-S包括Pre-S1/Pre-S2基因,各有其起始密码ATG。Pre-S还包含T、B淋巴细胞表位,它在HBV复制、宿主免疫反应及病毒进入肝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慢性HBV感染的不同肝脏病患者血清HBV全序列,分析S区基因序列缺失的模式、频率、临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 DNA全序列,分析S区基因缺失模式、频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慢性HBV感染者59例,其中HBV携带7例,慢性肝炎31例,肝硬化10例,重型肝炎6例,原发性肝癌5例.结果 25.4%(15/59)慢性HBV感染者有s区基因缺失,未发现S基因缺失.Pre-S基因缺失均见于C基因型患者.Pre-S基因缺失患者中,20%(3/15)HBsAg、抗HBs共存,与无S区缺失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reS基因缺失与病程(偏相关系数0.28,P=0.049)、抗病毒治疗(偏相关系数-0.451,P=0.036)有密切关系.结论 Pre-S基因缺失在基因C型、严重肝病及活动性HBV复制患者多见,可能与病程长及抗病毒治疗有关.Pre-S基因缺失可导致HBV免疫逃避或免疫治疗失败,可能是肝脏疾病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例1男,29岁,因"酱油色尿2d,肝生化指标异常1d"入院,既往脂肪肝7年,无肝病史,2d前剧烈运动后出现酱油色尿,伴双腿肌肉肿胀、疼痛、强直,1d前北京宣武医院就诊,查:ALT476U/L,AST2088U/L,总胆红素(TBil)30.9μmol/L,肌酸激酶(CK)39140U/L,肌酐(Cr)69μmol/L,尿素氮(BUN)2.9μmol/L,葡糖糖(GLU)6.84μmol/L;血常规(-);尿潜血(BLD)(+++),尿蛋白(PRO)(+),GLU(+++);泌尿系B超:未见明显异常。于2012年3月12日我院就诊,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